地球的自轉周期與月球的公轉周期愈加趨近,數十億年後,一天將等於...

2020-12-13 騰訊網

世人皆知,一天有24小時,一個月大概30天,而這所謂的一天實則是指地球自轉一個周期所需的時間,一個月實則是指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個周期所需的時間。

不過,這只是如今的狀態,爾等可知,在遠古時期,月球並不存在,而地球的自轉速度遠遠快於現在,也就是說從古至今,一天的時間在逐漸拉長。

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會逐漸與月球的公轉周期重合,也就是說,再過數十億年,地球上的一天將會與一個月一樣長,一日可達1000小時。

嚴格來說,地球如今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04秒,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27天7小時40分48秒。

當然,這個數據也非一成不變的,地球形成之初,太陽系也不如現在這般平靜祥和,那個時候還不存在月亮,所以地球往往經常遭遇小行星和隕石的"洗禮"。

最初的時候,地球還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其自轉一周所需時間可能只是數個小時,然而與大量的小行星相撞,卻影響了它的自轉周期。

來自不同方位的撞擊,使得地球自轉的自轉不斷發生偏移,時而快,時而慢。

天文學家猜測,月球的形成也與此有關,不過要形成月球絕非是小行星能夠做到的,必然有一顆真正的大行星與地球碰撞。

而且,這顆撞擊地球的行星應該不是與地球正面對撞,否則地球已經破碎了。

月球便是在此次碰撞之後拋出到太空的物質聚合而成的,月球的形成亦很非凡,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清的。

爾等只需知曉,月球相對於地球而言是極為特殊的存在,這個特殊之處就在於它的質量太過巨大。

月球的質量足有地球的1/81,這在整個宇宙中都是匪夷所思的存在,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人類還從未發現除卻月球之外的任何一顆衛星可以達到其主星質量的1/81那麼大。

如此這般,在已知的茫茫宇宙中也算是獨一無二了,月球與木星的配合,足以保證地球萬古歲月不受侵擾,難怪有人會懷疑地球上的生命是被設計出來的。

所謂質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月球引力不說可與地球分庭抗禮,但對地球的影響也足夠大了,地球的自轉便是受其影響的地方之一。

長久歲月以來,地球引力對月球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潮汐鎖定便是最明顯的地方。

月球受地球潮汐引力的作用,其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已然同步,並且總是一面朝向地球,絲毫不變,便是一分一秒都不曾偏移,這是精準到了何種恐怖的地步?

反之,月球對於地球亦有潮汐引力作用,只是還不曾鎖定。

但不可否認的是,地球的自轉速度確實要比以前慢了許多,或許再過數十億年,地球的自轉就能和月球的公轉同步。

如此一來,地球上的一天便於一月同長了。

但說到底,那一天畢竟還遠,且到那時地球一天會變成多少個小時依舊沒有確切答案,畢竟諸多因素的幹擾會使得計算變得困難重重。

其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地球與月球的距離在不斷拉長。

由於宇宙膨脹等諸多因素,月球每年都會遠離地球一分,數十億年後,地球引力到底還能否束縛月球也是未知數,更不必說相互作用了。

所以目前僅能通過計算機模擬"地月同步"後一天(一月)的時長,大約為1000個小時,相當於現在的41天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認為,首先在宇宙中,月球受到了同步作用的影響,月球在自轉以外,還有圍繞著地球公轉,而且月球公轉一周和它自轉的周期是相同的!說明月球上的一天就等於地球一圈,所以要是從地球上觀測月球,月球當然沒有什麼變化,用物理學解釋就是同步的自轉讓人感覺不到變化,月球自轉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軌道有傾斜,所以月球在公轉的時候同時也在自轉,這樣就導致它總是用一面朝著地球,在古代的時候,人類的天文知識不是很發達,所以經常會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但是後來慢慢地人類的科技逐漸的發達以後,人類對月球也進行了探索,
  • 千百年來只一面對著地球 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對地球而言,月球曾是一位「多面伊人」。但數億年來,月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慢到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幾乎一樣,導致它始終是同一面對著地球。那麼——  本報記者 劉園園  1月份,月球將在天幕獻上「專場演出」。1月初的超級月亮之後,1月31日月全食又將上演。
  • 地球自轉的力從何而來?為什麼不會停止,難道地球是「永動機」?
    事實證明,達文西的觀點是正確的,知道今天科學家也對永動機沒有任何頭緒,可是在地球之外,廣闊的宇宙中可能存在永動機嗎?例如地球的自轉,太陽的燃燒等等,為什麼可以長達數十億年的時間不停止,地球自轉的動力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在宇宙中,不存在絕對靜止的星球,也就是說不自轉的行星是不存在的!
  • 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地球自轉周期或延長到30天,為何會這樣?
    筆者:三體-小遙太陽東升西落,地球每天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大海也有潮漲潮落的過程,億萬年來滄海桑田,一切都值得我們觀察和研究。在此過程中,人們發現大海的潮汐作用十分有趣,並且試圖通過深入的研究找到其中的奧秘,好在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在月球上的一天,為何是地球的一個月?答案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其實地球的一天的時間,其實都是它自身的一個自轉形成的。但是如果這樣的一天時間,放在月球上,是多少個小時呢?今天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地球和月球之間的一個時間差。如果說起這個的話,其實我們也都知道月球的一個自轉方式,它實際和地球的自轉形式並不是一樣的。
  • 為什麼星體都會自轉,中子星每秒幾百圈的自轉速度是怎麼達到的?
    當太陽形成後,自轉的速度基本上就維持穩定了,周圍的物質會繼續形成地球、火星、木星等行星,而這些行星和太陽形成一樣,被各種撞擊賦予了初始的角動量。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初期,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向了地球,月球因此誕生,而地球也因這次撞擊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地球自轉軸被撞斜,與黃道面形成了23.4°的傾角,自轉速度也被加快。
  • 在月球上睡24小時,相當於地球多少年?科學家的回答出乎意料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在過去人們的想像裡,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麼在月球上睡24小時,相當於地球多少年?科學家的回答出乎意料。是的,月亮的「一天」也是由它的自轉來決定的。它的自轉周期和相對於地球的公轉周期是同步的,都是將近28天為一個周期。所以,我們所說的「一天」,在地球上是24小時,而在月球上卻是28天。
  • 除了自轉和公轉,地球還有別的運動嗎?
    地球還有進動和歲差(軸向進動),實際兩者的含義是一樣的,但是有本質的現象區別。它們的含義類似於陀螺儀,一種在自轉狀態下的物體,其自身的自轉軸又在圍繞另外一個軸做自轉運動。進動在地球公轉的橢圓軌道中最為明顯,而歲差在地球自轉中最為明顯(可稱自轉軸進動)。
  • 地球一天24個小時,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天文地理很感興趣,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個小時,每時每分時間的流逝,都是不可回到的從前。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月球上一天有多長時間?不同的星球地球和月球的時間計算也會有所差別!
  • 月球上看太陽和地球的運動,與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的運動一樣嗎?
    就算是在太陽系範圍內,關於地球、月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也已經令很多人覺得十分有難度,不容易想像。地球自轉一圈,也就是一天的時間,我們也就會經歷一次晝夜交替(除極晝和極夜地區之外)。但是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幾乎感受不到地球的轉動,不過只要我們抬頭看看天上的天體,每天太陽、月球以及其他星星的東升西落現象,都是地球自轉而產生的。我們把我們肉眼看到的天體運動情況,稱為天體的「視運動」。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文後會解釋為什麼)地球自轉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周期是十分穩定的,但是它並非是一個絕對的常數,我們能夠精確到毫秒(1毫秒等於0.001秒)級別來測量地球的自轉周期的變化,得益於原子鐘的出現。但一直以來我們一天所使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世界時比太陽日短,所以為了規避這個誤差,我們就發明了閏秒。在特定的時間裡,把我們的鐘表撥快一秒。也就是人為加上一秒。自1972年以來,我們已經給我們的世界時,加了27次閏秒。最後的一次是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直接將時間改到了59分60秒。
  • 地球為何能轉幾十億年?地球自轉是慣性還是規律,動力從哪來?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月球公轉、月相、地月系統)
    月球自轉、公轉的方向與周期都相同(自西向東,27.32天)。因此,月球永遠都只有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對地球具有多方面的影響:①照明。月球本身並不發光,但可以反射太陽光,在夜間為地球「照明」;②潮汐。月球的引力,使得地球的海水周期性的漲落,③影響地球的自轉。月球是地球自轉的「減速器」,影響著地球的自轉速度。④保護地球。月球對地球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使地球免遭一些隕石的襲擊。
  • 為啥上面一天就是一月,它對地球太專注了
    如今人們約定俗成地將平時看到的月球的這一面稱之為月球的正面,前天我國發射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要降落到月球的背面去探測,就是說它要到我們一直沒有看到的月亮的那一面去探測,而月球之所以被這樣的分成了正面和背面,其根本原因也正是它的自轉周期和繞地球的公轉周期一樣造成的。
  • 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怎麼計算得出的?又是誰算出來的呢?
    埃拉託色尼(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被西方地理學家推崇為「地理學之父」)窮其一生,測量出了地球周長的精確數值。利用地球的周長和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可以計算出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儘管時間周期並不那麼準確。還有一種方法,即使不知道地球的周長,也可以計算出自轉的角速度。但是,即使有計時儀器(日晷),時間周期的測量也不一定很精準,出入較大。
  • 月球的自轉還是繞地球的公轉
    月球的自轉  月球繞地球的公轉  答案:月球繞地球的公轉  小夥伴們快去領小雞飼料吧!  以上就是12月18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自轉靠的什麼力量?原來宇宙中有個奇妙的定律
    其實,關於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可能是因為宇宙上的一切都在自轉吧,比如,太陽也自轉,月球、銀河、八大行星等也都有自轉,並且有人推測宇宙也在自轉呢,而這些都和天這和天體的形成過程有關。所以,由於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有自轉,那地球要是沒有自轉,反而會非常奇怪呢。
  • 月球、太陽對地球的潮汐影響
    因此,地球表面單位質量物體所受到的潮汐力為從公式中可以得出下列結論:1、由於地球的自轉、月球的公轉,潮汐力會按周期性變化。2、月球引起的潮汐力在赤道附近最為明顯。4、在南北極點月球的潮汐力按月周期變化,太陽的潮汐力按年周期性變化。潮汐力方向可以看出,θ=0或π時,對應的潮汐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