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優勢凸顯:將取代英語而為通用語言?

2021-02-15 願悲智行



 

早在16—17世紀,以弗朗西斯·培根為代表的一批西方精英曾有如此共識,即漢語應該是全球通用的語言文字的首選,其理由似乎「荒誕有經」,那就是:在西方文化的源頭《聖經》之伊甸園裡,原本有一種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無限溝通的語言,卻因人們妄造巴別塔(通天塔)而激怒上帝,遂被打亂口音腔調,分散隔閡開來,彼此很難交流交往;相比之下,中文則是原創於巴別塔之前、而逃過此劫,赫然貫古今,偉哉通四方,所以它是一種與《聖經》的普世恩典相關的「神性語言」。

培根建議參考中國語言文字的模式,開發出一種新的通用語言(universal language)。他在其所著《學術的進展》(Advancement of learning)一書中指出:漢字所表達的不是字母和單詞,而是事物和概念;各地區、各國家間不僅可以憑漢語互相理解,而且還可以讀懂其文字。(《劍橋哲學百科全書》)

到1980年代,即在西方語言文字如日中天之際,美國語言學家約翰·德範克(John DeFrancis,1911—2009年)提出:「(應該)更多關注……於開發出一個新的『通用語言』和『通用文字』的想法,這是基於『真正字符』或『通用字符』,總的考慮是從對中文的重要原則的改編而來;那就是,此種字符是表意、而非音,一字指一事,具體的或抽象的。」

同等數量的漢字所包含的信息和智慧,遠大於其他語言文字。例如,兩三個鍵打出一個成語或典故,三四個鍵打出一句唐詩或箴言,與遠方之心靈契合,與古人之冥然神交,此非中文所莫能。

最近(2016年),世界最大的網絡翻譯機構One Hour Translation宣布:「中文普通話可能會在2017年之前取代英語作為主要的商務語言。」(Mandarin Chinese would probably replace English by the year 2017 a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business)。

情況下例,同樣的意思,敲29個鍵的英語,漢語只需敲7個鍵,而且後者所佔空間只是前者的一半:

What time did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敲打29個鍵〕

你早上幾點起床 (7個鍵:nzsjdqc)

川普(川普)孫女學漢語、背唐詩。

美媒 中國打字技術遠超西方:未來屬於漢字

2016-11-20 00:21:01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張程

核心提示:馬拉尼教授認為,正是中國在電報和打字機領域曾經遭遇的尷尬歷史促使講中文的人在軟體出現之後對其進行了充分的利用——以至於現在用中文輸入比用英語要快得多。

參考消息網  11月20日報導 美媒稱,計算機的發明可以將中國龐大的漢字目錄轉化為一項優勢。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1月1日報導,在一個明媚的秋日上午,在史丹福大學,湯姆·馬拉尼正在講QWERTY標準鍵盤存在的問題。馬拉尼不是一個技術專家,也不是德沃夏克鍵盤的狂熱愛好者。他是一位研究現代中國的歷史學家。他正舉辦中文打字機和鍵盤展覽。這個展覽令馬拉尼得出結論說,中國正在打字技術方面大踏步前進,而西方遠遠的落在後面,仍然緊抱著QWERTY鍵盤不放。

現在,這仍然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觀點,中國——因為擁有75000個獨立的漢字,而不是一份數目有限的字母表——歷來就被認為是一種與現代技術不相容的語言。如何使用所有的漢字發一份電報或是使用打字機把所有的漢字都打出來?甚至是如何與現代世界溝通?如果你是一個在劍橋接受教育、迷戀希臘文的古典派學者,你或許會得出結論說,漢字「過時了」。字母表萬歲!

但是,馬拉尼認為,計算機的發明可以將中國龐大的漢字目錄轉化為一項優勢。

報導稱,馬拉尼是兩本即將出版的關於中文打字機和計算機的著作的作者,我們討論了他在研究這一課題時了解到的東西。他的論點解讀起來非常有趣。因為,就其核心而言,這不僅關乎中國。這關乎我們與計算機的關係,不僅是將其視為一個物體,而且是一個無形的軟體的載體。他說,在QWERTY電腦鍵盤上打英文,「是使用鍵盤的最基本方式」。在鍵盤上按下「a」鍵,「a」就會出現在屏幕上。 「這不需要使用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和內存。」另一方面,在連接到一臺中文電腦的QWERTY鍵盤上鍵入「a」,計算機將會「推測」你可能會打出的漢字。用中文輸入,需要用戶從軟體層面來考慮問題。

換句話說,鍵入一個漢字,本質上是鍵入一組指令——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是一個代碼——來檢索一個特定的漢字。

馬拉尼說,用中文打字的人都有「代碼意識」。現在有十幾種中文輸入方式,但是西方世界仍然大多堅持在電腦鍵盤上逐字鍵入,而沒有充分利用電腦軟體帶來的捷徑。他說,困難在於,「你怎麼說服一個半世紀以來一直被告知他們的字母表是自切片麵包之後最偉大的事物的人們呢?」。

馬拉尼認為,正是中國在電報和打字機領域曾經遭遇的尷尬歷史促使講中文的人在軟體出現之後對其進行了充分的利用——以至於現在用中文輸入比用英語要快得多。

當電報在1871年進入中國時,中國人起初不得不令他們的語言向西方技術「屈服」。由一位荷蘭天文學家和一位法國海關官員設計的解決方案,是為每一個漢字分配一個四位數的代碼,然後將其翻譯成莫爾斯電碼的圓點和虛線。這種方式奏效了,但是也令中文處於劣勢。莫爾斯電碼中的數字包含五個點(·)或劃(—),而字母只包括一至三個,這使得中文電報更昂貴而且效率更低。

報導稱,中文打字機也是一個麻煩的東西。其有一個包含2000多個常用漢字的託盤。打字員通過在託盤頂部操作來選擇漢字,推動一個控制杆將選定的漢字「敲」到紙面上。如果你想鍵入一個不常用的漢字,就必須在另一個託盤上成千上萬的漢字中尋找它。

與此同時,數十位發明家嘗試找到更好的發電報和製造打字機的方法。為了實現這一點,他們必須找到新的索引漢字的方法,即把它們分成一個個的子單元。例如,使用「四角法」。不用中文書寫的人對此可能沒有深刻的感覺。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對於漢字的重新思考。

馬拉尼說,所以,當電腦出現之後,中文輸入法的數量在70、80年呈「井噴」之勢。不同的輸入法需要不同的漢字思考方式。你可以基於四角或三角或部首(漢字的基本單位)或筆畫順序。還有人嘗試使用基於拼音的輸入法,利用軟體將字母轉化成漢字。而且,在經歷了一項真正意義上的突破之後,這些輸入法現在都具有預測性。例如,可以通過僅僅鍵入與每一個漢字相對應的第一個字母來輸入一組漢字。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智慧」文本。

馬拉尼說,(通過軟體平臺實現的)中文輸入方式將會勝出。其實,它已經贏了。我們的手機現在有「智慧」本文和自動完成模式。以手機打字速度緩慢為代價才讓西方人認識到其現有的、逐字母輸入的鍵盤的局限性。然而,即便如此,美國人也只能認識到這種程度了。(編譯/張琳)


美媒 中文打字便捷程度超英文,成數字通信利器

2016-08-04 11:27:23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賈元熙

核心提示:對一種始於在龜甲上刻字的書寫系統來說,它能高效地用於數字通信。對許多慣用短語來說,所需的唯一信息是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這樣你能只用幾個字母就寫出整句話。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 美媒稱,如果想節省篇幅,用中文寫吧。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月1日發表題為《什麼語言輸入最快?》報導稱,使用這些複雜字符的回報是,它們能把大量信息融入一個小符號中。

下面的例子是用英文和中文表達的同一句話:

What time did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你早上幾點起床?

如果是出版書,使用中文能節省一半的空間。如果是推特發帖,那離140個字符的限制還差得遠呢。

報導稱,誠然,也許有人會說,自青銅器時代以來,會讀寫的中國人一生要耗費數年時間牢牢記住數以千計的華麗字符,這樣他們才能提筆就把它們寫出來。

不過在2016年,你的大部分生活可以依靠屏幕,因此手寫某種語言的困難正變得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它打字和發信息的方便程度。

就漢字而言,3500年的投入看起來有了回報。對一種始於在龜甲上刻字的書寫系統來說,它能高效地用於數字通信。

漢字使用無虛飾的語法系統,完全不用空格,而且由於數千個各不相同的字符構成的挑戰,中國人不得不利用智能的軟體修正把標準鍵盤的使用推至極限。在臺式機鍵盤和觸控螢幕上,中國人偏愛聯想輸入法,而西方人大多依靠敲什麼就顯示什麼的輸入法——這個方法很好地模仿了打字機,但沒有挖掘軟體可以開闢的更快捷的解決方案。

報導稱,最熱門的中文輸入法是,先鍵入拼音,然後從彈出的漢字菜單中選擇所要的字。變招是:對許多慣用短語來說,所需的唯一信息是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這樣你能只用幾個字母就寫出整句話。

如果想寫「你吃了嗎?」,只敲「nclm」就可以了,它們是這句話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這有點像用「ttyl」(Talk to you later,以後再聊)類型的發簡訊方式來鍵入整句話,但最終結果仍是正確的中文。因此,可以用同樣的輸入法進行聊天和發送專業電郵。

該系統存在缺點,尤其在生僻字領域,而英文也有許多聯想輸入法。不過,即使兩種文字的打字員都使用聯想軟體,敲擊鍵盤的速度也一樣,中文打字員仍可能略勝一籌。因為中文通常能夠更簡潔地傳達意思,且漢字提供了一種把單詞分解為單個漢字的自然方式,英文則沒有明確的規則把單詞分解成幾個組成部分。這一功能最適合為聯想輸入法提供信息豐富的單詞或短語概要。

作者:諸玄識

讓我們一起愛自己、愛他人、愛一切生命,接受愛、傳播愛、在愛中長大!

請關注微信平臺號:yuanbeizhixing


免責聲明:

本平臺發布文章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本平臺不對其可用性、準確性或可靠性做出任何承諾與保證,僅供方家參考。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郵箱wisdom_007@sina.com刪除。

相關焦點

  • 漢語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可能性有多大?
    漢語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可能性有多大?隨著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見識到了中國的魅力,認識到了漢語的語言文化,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掀起了一股學習漢語的浪潮。今日話題,在21世紀,漢語能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
  • 成為國際通用語言,納入俄羅斯高考,漢語將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
    近日,一條名為「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的抖音視頻引發網友點讚關注。視頻以聯合國大會照片為背景,在圖片頂部用紅色大字標出「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在圖片下方列出全球六大通用語言,分別為:英語、漢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經查詢,聯合國官網及國內多家權威新聞網站上均無此新聞報導。
  • 漢語取代英語成為世界第一通用語言未必不可能
    我問她為何,她接著笑說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梗,有個外國人參加漢語考試,結果考官讓他用漢語說兩句話後他就主動放棄了考試,那兩句話是:冬天的時候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的時候該穿多少穿多少。你說如果你是那個外國人你會怎樣?」「那一定很崩潰吧……」「對呀!」何為語言和世界通用語言?
  • 學英語還有必要嗎?漢語何時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答案在這裡!
    韓國人大多都會英語,而且口語很流利,這讓我明白了為什麼漢語使用人口也很多,卻不是世界通用語言,而是英語。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我們國家為什麼會如此的重視英語,將英語課納入中小學課程,國家高層讓我們學英語也是有其用意的,世界那麼大,有那麼多的國家,雖說我們漢語的使用人口僅次於英語,但漢語在世界各個國家的影響力卻遠遠不及英語,我們中國要強盛,要將中國文化更好的宣傳到各個國家,英語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交流溝通和宣傳的平臺,可見,學習英語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 人類通用語言:漢語的優勢何在?
    全世界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現已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有:漢語、英語、印地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德語、俄語、法語、孟加拉語、葡萄牙語等。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16億人使用漢語,佔世界總人口的25%。 漢字是延續五千年的文字。儘管漢語因語音的差別形成眾多方言,但都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書面漢字的理解。漢語是相對收斂、穩定的語言。
  • 哪門語言要取代英語的統治地位?不是漢語!
    2050年哪門語言要取代英語的統治地位?不是漢語!現在可真是一個全民學英語的年代,學習英語越來越不像一個給自己加分的技能,而越來越成為一個必備的技能。但是,你知道嗎?到2050年的時候會有一門語言取代英語的統治地位。你可能最先想到的語言就是我們大漢語了!但是雖然我們漢語也在蓬勃發展,但是畢竟使用範圍還是主要在中國,沒有這門語言那麼大的適用範圍。對,你猜對了!那就是西班牙語!HOLA!
  • 漢語成聯合國通用語言,日本多次申請被拒,英語學習還有必要嗎?
    近日,聯合國發布的消息稱,為使世界各國更好地交流,聯合國已確定世界6種通用語言,分別是英語、漢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和法語。這樣漢語就正式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日本多次申請將日語列入聯合國的通用語言,都被聯合國拒絕了。
  •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英語發起於英國,近代英語發展於1450期間,目前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通用英語的國家面積佔了世界領土面積的近30%。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4億多人,而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口據說有15億,雖然兩者相差巨大,但是分布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口中,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卻要佔全球總人口的15%左右。
  • 在21世紀,漢語能取代英語稱霸世界嗎?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語言有英語、漢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和阿拉伯語。世界語言按人口數量排行圖:英語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的通用語言,全世界超過一半的網頁都是英語的,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 漢語能否取代英語在亞洲地位?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導 過去一個世紀,英語雄霸世界,成為全球最通用的語言。漢語普通話若要挑戰英語的全球霸主地位,首先要流行起來的區域應該是緊靠中國的東南亞國家。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雖然新加坡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裔,但英語卻是這個城市國家的「官方語言」之一。
  • 語言學家預測:英語未來將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日子
    語言學家預測:英語未來將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日子 它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孩子都將它當做第二語言學習,英語還是科學技術、商務貿易和流行文化的傳播媒介,許多人認為英語會無窮無盡地「流行」下去。然而,一些語言學家卻不這樣認為。英國知名語言學家戴維·格雷德爾撰寫了《英語的未來》一書,並在美國《科學》雜誌發文稱:到本世紀中葉,英語的主導地位很可能會有所下降——英語將位居漢語之後,與阿拉伯語、北印度語和烏爾都語的地位相差不多。
  • 漢語和英語那個更先進?誰將成為未來世界的通用語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球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使用廣泛度居世界第二。漢語是聯合國的六種官方語言之一,亦為當今世界上作為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漢語列為第二語言,加入授課內容。
  • 漢語被列為全球通用語言這個消息,其實不是真的
    事實上,聯合國從來都沒有將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因為這意味著其就相當於地球的官方語言,他們沒那個資格,也沒那個權力。那麼這個謠言是怎麼來的呢?事實上,這個所謂的全球通用語言,正確的叫法是聯合國工作語言。即在聯合國的所有會議、官方文件,以及有關記錄、事務中可以使用的語言。目前全球共有六種語言被列為聯合國工作語言,分別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與西班牙語。
  • 漢語能取代英語的統治地位嗎
    據智商達187,情商卻負無限的「謝耳朵」介紹,克林貢語一定會成為未來的星際通用語,因為它最大的優勢是——一般人學不會。誰知道呢,或許你現在就應該開始系統的學習克林貢語,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清。就像現在的全球通用語英語在一千年以前也不過是一個在溼乎乎的孤島上生活的丹麥某部落的不帶書寫的口語。語言的旅行1880年,一個巴伐利亞的牧師發明了一種語言,希望能在全世界通用。
  • 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全民學英語是一個國家不自信的表現!聯合國成立之後,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少貢獻,而因為是服務於全球的組織,統一語言就相當有必要。為此聯合國選擇了6種語言作為世界通用語言,這6種語言分別是:英語,漢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以及法語。
  • 漢語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通用語言!
    4月8號 是一個值得寫入歷史的時刻 就在大家為武漢解封 而歡呼的同時 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 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 我們的漢語將來有可能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
    我們的漢語將來有可能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對於漢語能不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這一事,我認為不能就語言說語言,也就是說不能就事論事。英語之所以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像大家所說的英語方便好用,什麼電腦鍵盤、電腦編程、數學公式等等,這些都是皮毛。記得電腦剛出現的時候,我們還在學校讀書,操作電腦必須要學英語,電腦當時用的是dos系統,不懂英語的人沒辦法操作電腦。當時很多人就懷疑說漢語沒辦法在電腦上應用,可是現在,漢語打字、漢語操作電腦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 漢語被列為全球六大通用語言,意味著英語可以不用當主課學了?
    原來視頻中照片配的是聯合國大會的照片,但視頻頂部用醒目的紅色字體標出「聯合國宣布漢語為全國通用語言」,視頻下面則標出了全球六大通用的語言,分別為
  • 聯合國宣布漢語為全球通用語言!日語申請直接被拒絕了!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全球各國可以說是生活在地球村中了,但是各個國家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文化等差異,為了可以讓全球各國更好的交流和發展經濟、人文等領域,聯合國就確定了全球6大通用語言,這6大世界通用語言的確定也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聯合國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英語或將從高考下架?
    當漢語成為全球通用語言這種視頻發出以後,我們可能會想以後是不是不用學英語了?還是說老外以後必須也要學漢語?但有的人卻在擔心這下英語老師要失業了,小編在次替所有英語老師謝謝你們的擔心,英語老師不會因此失業的。還有的人在誇我們祖國的時候也不忘誇一下自己,他們說原來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自己就會說全球通用的語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