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白(爸媽進化論主筆)
暑假餘額不足,你家孩子的暑假作業都完成了嗎?
哈哈哈,相信不會是「不教作業母慈子孝,一教作業雞飛狗跳」的狀態,被孩子逼瘋了吧。
說起寫作業,不少家長十分頭疼,因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與孩子的「互撕大戰」時有發生,有被氣得跳樓的, 有被氣得住院做搭橋手術的……
但是,也有不少優秀的孩子,那些「別人家的孩子」,比如這個初一女生的暑假作業,贏來了不少網友的讚賞。
杭州一中學初一學生的暑假作業是畫出《西遊記》的取經故事,盛澤琪昀同學把唐僧師徒經歷的八十一難製作成了取經通關圖。
小盛解釋說,因為是八十一難情節太多了無法在畫紙上一一呈現,所以只把一些深刻的情節畫了出來。
這樣的一個取經通過圖,凝注了巨大的創造力,想像力,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網友說,想必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以後是國之棟梁,前途無量。
小盛說,爸媽都是繪畫工作者,自己在爸媽的影響下,從小就酷愛畫畫。
畫這個通關圖的想法,來源於小時候父母經常帶她做大富翁地圖,所以她按照這個形式,完成了這一次暑假作業。
列夫·託爾斯泰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正因是小盛的父母都是繪畫工作者,小盛從小便在父母的薰陶下,耳濡目染,有了自己的愛好,最後變成自己的特長。
父母端正自己的態度,有良好的愛好和習慣,能在平時生活點滴影響孩子,小盛父母對小盛的影響如是。
前段時間,一虎爸帶三娃田間練武的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曾經的武術運動員,劉爸爸,雖然已經到外地打了6年工,但骨子裡仍然熱愛武術的他,回到家中時常練習武術,慢慢地,他對武術的這份熱愛與執著感染了孩子們。
一次的偶然,劉爸爸發現三個孩子對武術很感興趣,開始培養孩子練習武術,於是,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帶領著孩子們準時六點跑步,而且堅持了兩年。
劉爸爸對孩子們非常嚴厲,孩子們也十分熱愛武術,每天練習6個小時,無論是動作還是眼神,都與劉爸爸的如出一轍。
心理學家艾普教授說:「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孩子們會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
會武術的人到底有多帥?
練習武術兩年,孩子們的走路坐姿都特別端正,特別有力量,連同學們都十分羨慕他們。
都說堅持做一件事,只有真正的愛好和興趣,才是堅持下去的動力,而他們的興趣,是受了劉爸爸的影響。
言教不如身教!劉爸爸用自身的力量,做孩子們的好榜樣,孩子們在劉爸爸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愛好,我想,這才是教育的正能量吧。
常言道: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作為父母,當一面無比光亮的鏡子,孩子自然能從中找到自己該有的樣子。
有一次,鄰居向我抱怨他家孩子不好好吃飯,淨愛吃垃圾食物,飲料、薯條都是孩子的最愛,我問他:「那你自己吃嗎?」
他不好意思地說:「那不一樣啊!孩子正在成長,要飲食均衡,我都一個中年大叔了,每天上班那麼累,我就不能滿足一下自己的欲望嗎?」
英國詩人塞·詹森說:與其發號施令,不如身體力行。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是對孩子的未來抱著無限期待,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但是,如果家長的行為不夠端正,孩子也會受影響。
給孩子報了很多運動類的才藝班,足球、羽毛球、跆拳道等等,希望孩子可以在課餘之外多鍛鍊身體,畢竟課業壓力大如山,可是孩子卻不開心,死活不想去。
在埋怨孩子時,卻忘記自己也一樣,興衝衝辦了健身卡,結果冬天寒冷不想出門,夏天熱得半死只想躲在家裡吹冷氣,最後,一張繳了年費的健身卡只去了三次。
太扎心了,很多人都在犯同樣的錯誤吧。
要知道,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當孩子能模仿大人掃地抹桌時,他也可以同樣會模仿大人其它的行為。
也就是說,你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在影響著孩子,而且,由於孩子的能力有限,他們的模仿是沒有選擇性的。
那麼,如果父母沒有做好榜樣,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好的品德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最珍貴的禮物。
爸爸媽媽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所以,做個好榜樣至關重要。
孩子的一言一行裡,藏著父母的品質,也就是我們說的——教養。
一邊過馬路一邊玩手機的低頭族隨處可見,但在幾個月前,有一個一家三口過馬路的視頻,被100多萬人圍觀,理由實在是太暖心了。
視頻中,一家三口在過馬路時,一輛公交車看到停車禮讓。父母停下腳步向公交車鞠躬,小孩看到後也跟著鞠躬感謝。
短短的幾秒,引起了網友們的高度關注;小小的一個動作,透露出家庭教育的本質:父母好榜樣的力量。
好習慣,要從小培養,使之內化為孩子自然的行為。
還記得那個六歲的天津小女孩嗎?
那個在電視上能夠隨意引經據典,對《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這些傳統文化經典信手拈來,並且還能有自己的一番不俗見解的小女孩子,令不少觀眾嘆為觀止,紛紛為她的天賦點讚。
後來才知道,小女孩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她的父母深知,自己的言行情感,將會影響到孩子。
所以,她的母親在懷著她的時候,便開始了胎教,聽音樂、練瑜伽,將自己浸潤在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之中,注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知識深度。
孩子本是純潔無暇的一張白紙,成為畫家還是畫渣,完全取決於父母。
知乎上有一貼子很火:你是怎麼樣的父母?
一流的父母是榜樣,二流的父母是教練,三流的父母是保姆。
榜樣式父母做好自己的同時自然的做父母;
教練式父母比較費勁,他總是為孩子做主,計劃,安排……總是不停的在說教;
保姆式父母,他們細緻入微地照顧孩子的生活,包辦孩子的一切,沒有任何教育意識,不知不覺的溺愛孩子,可能還是抱怨最多的……
做一流父母還是三流父母,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上,相信,大家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育兒的路上並不難,只要你願意邁出第一步,就慢慢上路了,不必仰望別人家的孩子的優秀,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孩子的無能。
只要你堅持,總會到達你的目的地,就怕你光喊口號不行動,這樣一切都是徒勞。
作者簡介:首白,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學員,五年經驗幼兒園教師,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