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刊財經
記者 | 張桔
遊族網絡大股東被高管投毒,公司12月25日公告稱林奇因病醫治無效逝世。
「我與你何怨何仇,你竟然會想到下毒來害我?」這一常常在影視劇被害人臨終前質問害人方的畫面,本周竟然在上市公司宮鬥劇情中上演——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疑遭公司高管「投毒」。
12月17日,有網友在公開社交媒體上稱,遊族網絡所在的大樓門口停了六輛警車。之後,又有網友稱警車已經連續出現兩天。
一時之間,有關遊族網絡高層內鬥引發投毒事件的消息在外界越傳越盛。
23日晚間,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回應傳聞稱,林奇先生日前因身體不適入院。此公告並沒有提到中毒一事。
然而根據23日上海市警方通報,早在17日的17時,上海警方接到報警在醫院就診中發現林某(指林奇)好像中毒。這一說法顯然呼應了17日遊族網絡所在大樓前停放數輛警車的信息。也就在遊族網絡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發布後的第二日(12月24日),遊族網絡股價大幅下跌,最終跌幅達6.11%。
投毒事件曝光遊族網絡內鬥爭隱情
《紅周刊》記者印象中的上一次投毒事件發生在2011年,地點也是在上海。
當年8月,有人在新浪微博爆料,滙豐晉信基金公司的交易部負責人被其手下的女員工用透明指甲油和卸妝油每天往水中放毒。雖然後來公司解釋是惡作劇,但「貴圈多事」卻並不少見。
根據上海市公安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發布警情通報,12月17日17時許,警方接到報警稱,某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接報後,警方立即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關偵查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
消息一經發布,不僅驚動了資本市場內外,也讓這家被諸多機構看好的民營遊戲公司瞬間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年內該公司第二次和上海警方聯繫到一起了。在今年3月份,公司就曾對外發布過上海警方突襲帶走公司人員的聲明,公告表示原因是家庭矛盾發生爭執,但在報警後已經選擇和解。
對於遊族網絡此次投毒事件,一直專注於研究遊戲板塊的某資管公司研究總監葉文輝指出:「遊戲公司很多都是民營的公司,遊族網絡的問題倒不在遊戲產品本身,而是公司體外一直有龐大的資金需求,導致林奇的資金流很緊張,質押率很高,市場一度擔心其有爆倉的風險。這裡邊談到的體外資產,遊族影視是關鍵的一個,裡邊肯定有很多故事。」
那麼,葉文輝所談到的遊族影視與遊族網絡之間又有著怎樣的瓜葛呢?
遊族影業的官網顯示,該公司是由林奇於2014年發起成立的,專注於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的IP管理工程,並創新提出影遊聯動的跨界概念。公司成立後,積極布局了影視全產業鏈和國際市場,構建基於網際網路的影視生態體系。
相關資料還顯示,林奇不僅是遊族影業創始人,還是著名的《三體》的英文監製,同時也是上市公司遊族網絡的董事長和執行長。《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從遊族影業官網首頁來看,公司的影片介紹還是幾年前的《太平輪》、《三體》等等,最新的一部影片也要追尋到2018年的電影《一齣好戲》。
相較影視業的發展平平,林奇這些年對遊戲產業投入熱情卻很高,先後開發了多款遊戲,但從結果來看,遊戲的品質褒貶不一,大量新品遊戲開發拖累了公司盈利能力。以遊族網絡最新三季報數據來看,公司在營收同比增長40.95%的情況下,歸母淨利潤下降了20.56%,存在明顯的增收不增利現象。
在財報中,遊族網絡解釋稱:「由於三季度在海外上線的三款遊戲《少年三國志2》《Red:Pride of Eden》《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處於導入期,當季推廣成本較高,因此對利潤有所影響。」
其實,相比公司開發遊戲提高成本的非議,股民和外界非議最多的還是林奇高頻次的股份質押和減持套現。
記者查閱Wind數據發現,林奇在公司上市初期還持有公司股份超過35%,然而在這幾年一路減持套現中,至今年三季度末,林奇持股下降到佔總股本的23.99%。從深交所官網數據來看,自2017年至今,林奇合計減持次數約為47次,套現金額超過17億元。
伴隨著林奇一路減持的還有公司不斷發布的高比例質押公告, 而面對外界的質疑,公司也曾公開解釋稱,減持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股票質押的相關本息,降低存量質押的規模。
對於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情況,中誠信國際在一份評級報告中稱,2019年以來,遊族網絡對外投資規模持續增加,參股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公司債務壓力及槓桿水平有所上升;跨業態投資亦對公司投融資管理能力提出較大挑戰,公司對外投資項目盈利能力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上海聆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何天峰在《一本書看透價值投資》中指出:「2018年的雷很多,我當時認為有四種公司不能碰,其中第二種就是質押率過高的公司。如果不能籌集到資金補倉的話,這部分被質押的股票就會被強行平倉,那股價就會跌得更兇。」
目前,外界對林奇對外質押的價格不得而知,但是從目前形成惡性循環的股價下跌趨勢來看,這種平倉的擔心或許並非杞人憂天。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或許並非遊族影業而是三體宇宙
就在投毒事件眾說紛紜疑團難解之時,某知名公號爆料,遊族影業CEO投資失敗,虧了上市公司20個億,上市公司的老闆逼他還債,他就下毒毒殺老闆。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嫌疑人許某動了邪念的原因,是與林奇主要因職位調整產生了不滿,林奇顧及同事舊情並未立即裁員,而是先減薪讓其另謀出路。由此引發許某不滿,進而引發投毒一事。
那麼,捲入此次事件焦點的許某究竟是何人呢?
公開資料顯示,許某,1981年出生,現年39歲,碩士研究生學歷,2003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2006年畢業於法國保羅塞尚大學保險法學院,2008年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法學院。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在美國杜威路博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任職律師;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擔任復星集團的集團總裁助理、集團總法律顧問、集團法律事務部總經理;2017年5月起任職於遊族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的資料顯示,許某於2018年2月起擔任遊族的非獨立董事,但是於2019年年初因個人原因辭職。
許某在出事前,其同時還是三家公司的高管,除去在警方通報中的遊族影業外,其也是上海果閱文化創意和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三體宇宙持有果閱文化大約15.99%的股份)。在廣受外界關注的《三體》開發上,許本人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天眼查數據顯示,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許某擔任了CEO,林奇為CEO&董事長,林奇持股14.25%,為實際控制人。
相關資料顯示,今年9月,在許某的牽線下,《三體》與Netflix合作,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加快IP的落地。彼時,許某作為三體宇宙CEO,出面站臺。不過在遊族網絡官網今年9月發布的一份通稿海報中,三體宇宙出品的《三體》英文系列劇集首批核心主創名單中,無論是核心主創還是監製方,許某的名字均不在列。監製方名單中,林奇排列第一,三體宇宙副總裁趙驥龍排在第二。今年11月份,三體宇宙公司的決策人變成了林奇。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許某最後一次以三體宇宙CEO身份參加的活動可能是發生在今年的12月12日,當時他參加了上海舉辦的智合論壇2020,許以嘉賓的身份參加了圓桌論壇的環節。
從去年辭去遊族網絡的獨立董事,到今年下半年被林奇逐漸在三體宇宙架空,在外人看來這至少也能體現出兩人之間的積怨之深。而從相關媒體披露的情況看,許從國外購置100多份長期慢性毒藥,在此次出事時已接近投完。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目前眾說紛芸,但《紅周刊》記者從律師方了解到,假設此事最終被上海警方審訊證實投毒系許所為,那麼許將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來判刑。
年多米諾骨牌倒下
砸中私募大佬馮柳和公募明星公司東方紅
黑天鵝事件的不期而至,不僅散戶中槍,且也讓相對看好遊族網絡的機構投資者遭受到當頭一棒。從上市公司季報來看,由私募大佬馮柳所掌舵的高毅鄰山一號遠望基金已經連續兩個季度重倉該股,而明星公募東方紅更是連續三個季度有產品在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閃現。
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馮柳在資本市場上所布局的遊戲股除了遊族網絡外,其還重倉了完美世界、三七互娛、世紀華通等公司。對照稍早馮柳對於減持世紀華通割韭菜的公開聲明,似乎其在遊族網絡的布局和連續兩季持續持有有些讓人意外。
高毅稍早前對馮柳投資世紀華通行為的解釋是:「馮柳在世紀華通發布公告後,注意到市場對於該個股的過度關注和不當聯想所產生的極大熱情不符合其投資初衷,認為該股的主要投資催化點——新遊戲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世紀華通新遊戲在7月初上線後表現不及預期,股價也開始下跌,馮柳在7月中下旬通過大宗交易和定增股份解鎖後逐步賣出。馮柳的組合是下跌後接受市場價格的賣出,並不是導致價格下跌的主因。」若以這一理由看待馮柳持有遊族網絡的態度,似乎有些不太正常,因為遊族網絡前三季度的利潤增速是持續下滑的,特別是三季報時還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公募東方紅基金在今年的三個季度都有產品進入到遊族網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見前圖)。第一季度,東方紅睿軒新進出現在十大流通股東中;第二季度,睿軒進一步加倉,而在此時,東方紅產業升級擠進十大流通股東行列;第三季度,睿軒繼續增持,而東方紅滬港深則取代了東方紅產業升級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東方紅睿軒是爆款基金經理剛登峰執掌的,產品目前的年化收益超過20%,而另外兩隻基金產品也都是東方紅的明星級公募產品。
東方紅在今年有三次調研了遊族網絡,但奇怪的是,每次調研後,遊族網絡股價都出現了至少25%的跌幅。從10月29日最新調研結果看,各家機構主要關心的是三體項目的進展和為何會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從上市公司當時的回答來看,他們對於公司的前景還是信心滿滿。但隨著投毒事件的發生,這一態度或要有所折扣了。
年內有多家上市公司發生宮鬥劇情
除去遊族網絡內鬥或引發命案的離奇事件外,今年迄今涉及上市公司內鬥的事件已經發生過多起,而每一起都有一個令人震驚的劇情呈現。
據相關媒體公開報導,在大連聖亞11月23日股東大會剛剛結束後,一群保安破門而入。副董事長毛崴遭到10多位保安圍毆,深夜被120救護車緊急送往急診室。毛崴是大連聖亞的副董事長,也是二股東磐京基金的實控人。
12月16日,大連聖亞旗下微信公眾號「鯨彩聖亞」上發布通告稱,12月15日早上,意外發現總經理辦公室天花板一角落有被破壞的痕跡,鑑於此前所發生事件及種種跡象,高度懷疑被人安置監聽設備。現任高管自進駐後,可能一直處於被監聽狀態。目前已就此事報警。
與遊族網絡中有明星機構重倉不同,作為一家問題重重的公司,大連聖亞大概率早就被機構所拋棄。Wind資訊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基金、券商、保險持有該股的數量全部為零,而大連聖亞的股價也是從年初至今下跌了大約55%。
除了大連聖亞,年內頭頂光環登陸內地股市的中芯國際也有宮鬥劇情。近日,聯合CEO梁孟松遞交了書面的辭職報告,原因是公司邀請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高層內鬥引發上交所下發監管工作函,上市公司也為此連續發公告進行解釋,而上市公司股價也因此下跌了10%以上。
同樣因高層打架而股民遭殃的例子還有皖通科技。公司的兩大股東鬧到了水火不融的地步,董事會內部逐漸形成以皖通科技現任董事長李臻為代表的西藏景源和世紀金源陣營,成都賽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增輝為代表的南方銀谷陣營。12月18日,皖通科技發布公告,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公司起訴易增輝公司增資糾紛的議案》。對該議案,獨立董事羅守生投下棄權票,並表示不贊成以訴諸法律形式解決公司內部糾紛。
從上市公司管理層內鬥案例看,普通投資者或許很難了解到上市公司高管之間的私人恩怨情況,但一旦發現上市公司歷年公告中出現治理結構存在明顯問題,如持續增收不增利、高質押率、表外子公司股權結構混亂、實控人同時擁有多家表外子公司等,一定要提早撤離,因為每一次內鬥的最終結果是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下行,套牢大量投資人。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