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性侵,究竟是誰的錯?

2020-08-06 二十文blu

最近教師性侵的新聞引來了不少熱度,有老師以期末分數威脅女學生發生關係的新聞,有男教師10年猥褻20多名男生的新聞,甚至有女幼教強吻幼兒園男孩,還將這樣的「毀三觀」視頻放到抖音上引流吸粉。

這些新聞都讓人們毛骨悚然,教師性侵的對象無關年齡,也無關性別,每一位學生都有掉入虎口的可能,你難以想像那些和老師獨處的時光,等待你的是師長的細心問候和學習輔導,還是落入惡魔的本性裡,成為你永遠的傷痛。

這不僅會害了孩子的一生,讓孩子感到害怕,對教師群體感到牴觸和恐懼,還讓那些最關心孩子的家長更加擔心,從而導致的可能是整個師生關係的不和諧,以及社會對教師行業的偏見加深。

後果的嚴重不是在聳人聽聞,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林奕含寫下的被男教師性侵十幾年,但發聲後卻遭到更多非議,不被社會理解,甚至得到更多攻擊,最後選擇自盡引人反思開始,教師性侵在社會上被廣泛地討論,那是2017年,3年過去了,社會有好轉嗎?現在爆出了越來越多教師性侵的新聞,不知道這究竟算一個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好在於經歷林奕含事件後,人們重新反思對這類事件的態度,從而新聞評論的槍口都對準了加害者,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去責怪受害者——弱勢一方,也正是因為這樣,越來越多人願意將自己經歷的不公在網際網路上公布開來,抱著一絲公正天平倒向自己的機會。壞的一面如前文所言,對當事人的影響,對社會的導向,如此種種,令人寒心。

那麼教師性侵,錯的難道只是教師這個群體嗎?這個角度是片面的,教師不應該因為少數罪犯被扣上諸多帽子和標籤,承受他們本不該承受的討伐和歧視。

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加害者無疑是後果承擔者中最直接和最罪有應得的一方,人性具有縱慾性,那些行為是張牙舞爪的本我的顯露,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陰暗的、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想法,而本我與超我的鬥爭,誰能成為勝者,決定著結果的好壞。很可惜,在那些犯罪教師身上,超我一次次被本我打敗。這樣的想法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很多人會經歷心理鬥爭,且由於社會約束與個人良知,超我常會勝利。做這類猥褻、強姦、性強迫的違法犯罪事件的人不僅僅存在於教師這個行業上,還有律師、警官、公司老總等等,但每當發生在教師身上時,總會引起更多的輿論,「因為你是教師,做這類事,你就罪加一等。」確實,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發揮著傳授知識、教育學生的作用,是給學生帶去希望的職業。可當教師開始這一系列暴行時,他們向學生傳授的,只有暴力、猥褻、黑暗、壓迫,給學生帶去的只有絕望。那些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這不也是性教育的啟蒙嗎?」的人,我真想撕爛他們的嘴,健康的性教育應該是在正當、雙方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且這也多是理論知識,行為上的性教育也應該發生在實驗課上的合理演示,而不是你們的誘導、脅迫和直接的暴行壓迫。

之所以說做出那些骯髒的事不僅是教師本身的過錯,倒也不是在為那些無良的教師辯解。權力,也是導致該類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教師的權力是什麼?教師是在學校與學生親密的聯繫之一,而學生的生活有多被學習佔據,和教師有多方面接觸。教師擁有著評判學生行為和成績的權力,有著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權力,這樣的說法聽起來有點不合適,但確實,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下,教師是學生必須尊敬和聽從的對象,在過去學生被教師隨心所欲地毆打和教唆的行為常見,知識的掌控權被教師抓得死死的,在這種語境下使用「灌輸」這個詞也許能得到理解。21世紀以來師生關係走向民主化,完全而又顯性的暴行不會露骨地出現,但可以清楚地看到,臺灣教師將日本侵華正名化,方方等教師將中國汙名化,這些都是違背常識和道德的事情,但有是真實存在的。他們的受眾只是一群知識儲備量不太夠、三觀未完全形成的孩子罷了,那些經過教師傳授的第二手知識,又怎麼辨別真假?尤其在初中以下學歷的孩子身上,教師所教授的那些,都會被確信地認為是正確的。正如《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說的,「一切只由他的話語構建起來的,這鯊魚尺一般前僕後繼的、承諾之大廈啊!」老師的曖昧和親密,能在他們的「自圓其說」下,讓孩子產生「這是合理的」的錯覺。教師的權力卻又常常被人所忽視,因為這些被社會所神聖化的「絕對信服」、「聽老師的準沒錯」,已經成為社會常態、家長教育的促進及我們潛意識的一部分了,誰又能想到這些會成為惡魔的武器。

社會仍然是有錯的那方,正如很多事一樣,問題的根源總是來源於傳統和社會。我們的社會體制在教師的規範化上還不夠嚴格,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教師,門檻太低,混入了許多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素質水平不夠高的人。且懲罰機制不夠完善,雖有些地方有明確規定,教師若與學生發生關係會帶來的懲罰,但沒有普及化、規範化,未形成一套明確的體制,再加上犯罪成本低,懲罰措施不夠強硬,仍讓一些人有機可乘,甚至成為「漏網之魚」。

教師性侵的現象,一次又一次消耗著家長和孩子對教育行業的信任,刷新著對人性極惡的認識,而我們這些平凡人能做的,是發聲,既然知道原因,既然我們擁有的是強大的人口基數,那就用我們的力量,用輿論去推動社會的變革和權力體系的改變,師生關係的改善,民主化減弱權威的教育的發展,以及性教育的普及。我們不是社會的決策者,但我們所有人加起來,足以讓決策者看到事件的嚴重性,看到民眾的呼喚和對邪惡的痛恨,那些不公和非正義,不會缺席,在將來,也不會遲到。

教師性侵,究竟是誰的錯?

相關焦點

  • 打敗了教師,究竟是誰的勝利
    這究竟會給學生帶去怎樣的誤導?教師的尊嚴在哪裡?這樣荒謬的事情,時時都在上演!而大家也在保持沉默!天!正義何在!大家究竟想把我們的教育帶向何處?現在,仿佛誰都可以對學校對教師指手畫腳。教師辛苦的付出,並沒有換來應有的尊重。社會對教師越來越苛求,這樣的環境真的好嗎?(3)未來的孩子,究竟誰來教?毋庸置疑,教育已經淪為一個高風險的職業。
  • 性侵20名學生的男教師道歉:願得到原諒,卻詢問受害人誰是策劃者
    近些年性侵未成年事件的醜聞不斷被媒體曝光,對整個社會造成的影響特別巨大。前有鮑某明性侵養女一事,目前一直掛在熱搜榜上,可見人們對性侵未成年人的憤怒!前不久又被媒體曝光男教師性侵20多名未成年學生的醜聞,事件一經曝光,迅速在網上引發網友持續關注。4月30日多名學生舉報曾先後任教於四川省宜賓三中、成都石室中學的老師梁某10年間性侵逾20個男生。5月1日,成都市教育局值班室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注意到了網絡上舉報梁某的信息,目前市政府相關部門正會同教育局聯合調查此事。
  • 養父性侵未成年養女?兩人各執一詞,我們該去相信誰呢?
    近日,傑瑞集團高管鮑毓明被曝出性侵養女的消息,然後引發了廣泛關注。並且還提到,第一次性侵時,養女才僅僅14歲。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事情還得從2015年9月說起。那一年,這名女孩的母親將她送給了鮑毓明。
  • 到底誰來給性侵背鍋?
    「這不是你的錯」——請你提醒性侵倖存者 前日,媒體《南風窗》的一篇揭露某公司高管鮑某明涉嫌性侵未成年養女的報導,將大眾的關注再一次拉回到性侵和未成年人保護的議題上。,卻很感興趣倖存者存在哪些道德缺陷或其它原因,來推論性侵倖存者一方的責任。
  • 高校教師性侵事件何時了
    據網上爆料,7月9日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師王曉瑋7月6日在線上課,課間休息期間沒有關直播,微信對話框彈出,導致其與多位女性曖昧聊天內容被直播,據稱包括女大學生。中山大學發出通報,王曉瑋的不當行為嚴重違背教師職業操守和師德師風,構成嚴重教學事故,已被解聘。
  • 教師成為「高危職業」,到底誰的錯?
    但信息發達、網絡遍地的年代,我們看到的不合格教師行為,和對教師的反思,也隨之增加。(由一篇作文引發的五年級女生跳樓案件)(令人大跌眼鏡的浙大教授性侵案件從教師群體角度看,優秀的教師如何能開心地留在教育行業,也是整個教育環境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前的老師什麼樣?說來也巧,著名的相聲演員于謙主演的電影《老師·好》,就講述了一個以前的老師的故事。
  • 兒童如何防性侵?大聲呼叫反抗有時是錯的
    但我一想到數字背後的每一個孩子,他們驚恐害怕又不知道找誰說,不知道怎麼去維權去求助……一想到一個個孩子人生軌跡的改變,我就覺得特別受不了。」孫雪梅說。教案,55次細節修訂聽起來簡單的兒童防性侵課程,包含了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如果漏掉或者錯講其中的小細節,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甚至導致生命危險。兒童版教案從初擬到現在,一共修改了55次,「每次細小的修訂都是有原因的」。
  • 從房思琪到李星星,究竟還要「死掉」多少被性侵孩子?
    更何況,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你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師節禮物。」試圖讓女孩們覺得因為是自己美才招來這些,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問題。漂亮的臉蛋不是思琪的底氣與增值,而是她的一種負累,是不能藉此賣弄聰明的,最可笑的是,在沒遇到李國華之前,這一點她也有些懵懂地明白了。「一個搪瓷娃娃小女孩賣弄聰明,只會讓容貌顯得張牙舞爪。」
  • 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授予教師資格應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
    要求中小學校、幼兒園新招錄教職員工前,教師資格認定機構在授予申請人教師資格前,應當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對具有性侵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不予錄用或者不予認定教師資格。
  • 有性侵「前科」不得當教師!入職查詢制度出臺
    意見明確,中小學校、幼兒園新招錄教職員工前,教師資格認定機構在授予申請人教師資格前,應當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對具有性侵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不予錄用或者不予認定教師資格。這是記者今天從最高檢舉行的「入職查詢 讓孩子上學更放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拒絕給性侵前科者教師資格,一票否決應該有
    摘要中青評論放任有性侵案底的人加入教師隊伍,就像往校園中安裝了一個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今後,有「案底」的性侵者終於再難荼毒校園了。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聯合印發意見指出,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學校擬聘用人員應當在入職前進行查詢。對經查詢發現有性侵違法犯罪信息的,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不得錄用。
  • 校園性侵何時休?
    2018年以來,僅深圳一地就已經發生8起校外培訓機構教師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教育培訓領域性侵未成年人案頻發,校外培訓機構佔比近六成。 校園性侵已然成為一個令人心痛、但更應喚醒我們高度重視和警惕的事件。 我們先看看校園性侵的特點。受害人以女性居多,不排除男性和兒童。
  • 幼兒園外籍教師性侵兒童,檢察院從快批捕!
    根據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的通報:2019年1月,青島市北區某幼兒園一外籍教師在學生午休期間,趁無其他教師在場之機,對一女童進行猥褻。女童告知父母后,父母向公安機關報案。偵查取證後,公安局市北分局將此案提請市北區檢察院審查逮捕。經審查,市北區檢察院依法從嚴從快批准逮捕了該外籍教師。
  • 被性侵的女孩沒有錯 但房思琪式的悲劇卻總在上演
    最近因為一場性侵事件再次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其實這種事件在以前也見過,但是這些事情的處理結果都不令人滿意,不光是國內有,像韓國就把真實的事件翻拍成了電視劇《熔爐》和《素媛》,包括臺灣女孩林奕含在上學期間也有過這樣的遭遇,嘴周她把這件事寫成了書《房思琪的失戀樂園》,但最終這些人都沒能走出被性侵的心理陰影
  • 《變形計》媽媽向兒子下跪,父子兩人大打出手,究竟是誰的錯?
    《變形計》媽媽向兒子下跪,父子兩人大打出手,究竟是誰的錯?梁佳銘變成如今的樣子究竟是是誰的錯?如果他的爸爸脾氣能夠好一些,如果他自己的脾氣能好一些,如果兩人能夠謙讓一些,但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希望在節目過後他們兩人都能夠有所改變吧。小夥伴們,在你們的身邊有這種事情發生嗎?對於這種事情,你們是怎麼看的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 心理健康 | 防性侵 不抑鬱
    ,為小學部孩子帶來了「預防性侵 愛護我們的身體」主題心理課。課堂結束後,每個孩子還獲得了一本兒童防性侵手冊,進一步增強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 通過「愛護我們的身體」課程,學生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學會識別性侵害,掌握必要的預防性侵的知識和相應的求助技能。
  • 四川遭男老師性侵學生發聲:至今覺得噁心,誰為罪惡蓋上了遮羞布
    所有惡魔,都長著一張普通臉四川某中學男教師梁某利用其教師身份對班上男學生或曾經的男學生實施不同程度的性侵犯老師、鄰居、校工、親屬……在諸多性侵兒童案例中,「熟人」幾乎成為令人心悸的名詞。「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更是讓罪惡隱形的魔咒。除了那些嗜血的惡人,還有多少披著善良外衣的魔鬼,正在二次屠殺?在我們身邊,究竟還有多少人曾遭受或正在遭受性侵傷害。
  • 雲南教師涉嫌性侵15名小學男生 有人肛門撕裂出血
    一則《教師性侵十七名小學生!求大家關注!》的網帖,12月30日起在網上流傳。帖子稱,雲南文山州富寧縣一小學學生,近日因肛門撕裂出血化膿住院。隨後發現,該學生系被該校教師張洪輝多次性侵所致。事發後,該校更多家長發現孩子亦遭性侵。據家長統計,該教師在兩年左右時間內涉嫌性侵17名學生,其中15名男生2名女生。
  • 女大學生酒後遭老師性侵,向學校索賠100萬,涉事教師被開除
    師德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作為教師從業者的基本職業道德,師德是底線也是紅線。近些年,教育部等相關部門不知道反覆強調了多少次,讓教師們嚴格遵守師德師風,別做違規違紀之事,然而即便是在如此高壓下,依然有個別教師頂風作案,損害整個教師群體的名聲。
  • 如何看待授予教師資格應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
    最高檢與教育部、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明確,對經查詢發現有性侵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學校不得錄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不得認定教師資格。在職教職員工經查詢發現有性侵違法犯罪記錄的,應當立即停止其工作,按照規定及時解除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