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能源轉型發展「示範田」

2021-02-14 國網河南電力

在金秋的陽光照耀下,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閃閃發光,田野裡一個個白色風機從容轉動著,和五彩斑斕的大地一起勾勒出秋日的美景圖。如今的蘭考很難讓人與曾經遭受風沙鹽鹼洪澇侵襲的貧瘠之地聯繫起來。

蘭考縣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我省太陽能、風能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2018年7月,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准蘭考成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示範縣。兩年多來,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以能源網際網路平臺為抓手,積極參與試點建設,全力助推蘭考縣打造全國農村能源網際網路綜合示範樣板,初步實現了蘭考縣農村資源能源化、用能低碳化、能源智慧化、發展普惠化,探索出新時代縣域能源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長期以來,廣大縣域農村地區能源數據統計體系不健全,缺乏基礎數據支撐。能源革命試點建設正式啟動後,蘭考全縣各類能源生產企業、傳輸企業、客戶積極參與進來,初步實現蘭考縣『全品類、全鏈條、全縣域』能源生產可觀可測,支撐能源監管部門及時掌握能源運行狀態和重點項目推進情況。」9月3日,蘭考縣供電公司能源網際網路辦公室主任王洪林介紹說。

該項目啟動伊始,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強化政企協作,建立政府牽頭、企業和客戶廣泛參與的能源數據歸集機制,全面覆蓋產業鏈各主體的能源數據。同時,為解決農村能源數據互信問題,首創「三權分置」的數據管理制度。「蘭考縣政府、能源企業、供電公司籤訂蘭考能源網際網路平臺三方數據確權協議,明確了政府部門的數據使用權、能源企業的數據所有權、平臺的數據採集管理權,確保縣域能源數據體系建設的可持續性。平臺數據也讓政府部門直觀了解縣域經濟發展態勢,為長遠規劃和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蘭考縣發改委副主任王雪林介紹道。目前,蘭考縣已完成15家(涵蓋發電、燃氣、熱力、成品油)供能企業協議籤訂工作。

「疫情期間,利用能源網際網路平臺,我們對全縣227家規模以上企業和35514戶一般工商業客戶用電生產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現企業用電異常就及時走訪,採取針對性幫扶措施,效果很好。」王雪林說。

截至目前,蘭考能源網際網路平臺累計接入電、熱、氣、油四類能源數據1690萬條,實現蘭考「全縣域、全品類、全鏈條」能源數據可觀可測。

除了能源網際網路外,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建設是蘭考縣能源革命的又一主要任務。

「政府對參建企業給予了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蘭考縣供電公司也在我們表露出投資意向後,為我們提供了合理的消納方案,解決送出難題。」蘭考縣豐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經理虞濤說。

受益於能源網際網路的新能源發電企業,不止豐華能源一家。王洪林介紹,為提高當地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技術人員在平臺上開發了能源監測中心、協調優化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等模塊,實現了蘭考縣能源智慧化。

一方面,能源監測中心模塊能夠全景描繪經濟社會、能源發展情況,實現蘭考全縣能源運行可觀、可測,通過對全縣能源數據的有效挖掘,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高效運行提供數據基礎和決策依據。另一方面,通過能源協調優化功能實施,促進了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和多類型能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消納本地可再生能源發電。

在公共服務中心模塊方面,該平臺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為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能源服務水平。平臺開發了「能源管家」功能,接入蘭考全縣域扶貧光伏電站運行信息,涵蓋1834個併網點、6034戶扶貧戶,分析電站運行效率,服務扶貧光伏精益化運維管理;開發了「便民服務」功能,通過對智能電錶、融合終端、集中器等現場設備的功能重組,優化用電採集和供電服務搶修業務流程,將客戶停電信息告知時長由不可知到270秒再到優化縮短至30秒,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以前養雞場各類電器用電量是混在一起的,不知道具體哪個地方用了多少電,供電公司幫助我們分析用能情況,發現排風扇用電最多。現在夜裡氣溫低,就有意識地將排風扇啟用數量減少一半,每月能節省好幾百元呢。」9月15日,蘭考縣壩頭鎮張莊村養雞場負責人閆春光高興地說。

蘭考能源網際網路平臺在數據匯集的基礎上,以監測年報、運行月報、用能診斷報告為抓手,積極研發多款實用實效服務產品,切實推動平臺價值釋放。面向政府機構,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能源供給能力、能源消費結構,聚焦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作物秸稈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清潔供暖普及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縣域全社會用電量等10個量化指標,編制《蘭考農村能源革命成效關鍵指標監測年報》,客觀展示蘭考縣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情況,支撐政府部門研判實施成效。匯集蘭考縣電力、成品油、熱力、天然氣各類能源生產消費量,編制《蘭考能源運行月報》,助力能源監管部門及時掌握能源運行情況及能源供需態勢。


「剛停電不久,師傅就到小區了。看到你們連夜爬高上低的,心裡十分感動。」9月10日22點,蘭陽街道星威小區居民李萌通過「能源便民」APP實時觀看搶修,還到現場為供電員工送去礦泉水表示心意。該平臺研發的「能源便民」APP,變被動搶修為主動搶修,率先實現客戶側搶修可視化,提升居民用電獲得感。

下一步,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將緊抓「數字新基建」機遇,加快拓展能源網際網路平臺功能,全面深化農村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提供農村能源轉型「電力解決方案」,全力支撐形成新時代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村能源革命「蘭考模式」,持續發展,示範帶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圖文來自:王世謙 李慧璇 宋寧希 王昱清 付琳 戶邊疆

相關焦點

  •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聚力轉型升級 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快動能轉換,推進轉型升級。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煤炭產業,著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全力向千億級特大型綜合能源企業的目標邁進。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龐礦綜採一隊隊長 王立傑 :現在我就按一下鍵就行,這裡面兒整個是一臺電腦,他是通過提前輸入的程序,用它來實現控制液壓支架,操縱靈敏度更高。東龐礦目前正在著手對礦井進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未來井下將實現無人化採煤。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新華社記者劉羊暘、戴小河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 中國石化:以數位化轉型促進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提質增效升級和塑造競爭新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為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帶動我國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系統謀劃全集團數位化轉型  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數位技術在能源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場景,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加快數位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 樓陽生:發揮能源產業支柱作用 為轉型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原標題:發揮能源產業支柱作用 為轉型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9月14日,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召開省屬煤炭企業工作匯報會,專題聽取省屬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生產和改革發展等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 法國能源轉型中的核能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今天,和您分享的是系列文章之十九:法國能源轉型中的核能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馬識路(Hervé Machenaud),原法中電力協會(PFCE)主席,法國電力集團(EDF)原執行副總裁、執行董事,曾擔任法國電力集團核心業務部門——工程設計與發電部總經理,全面負責集團旗下國內和國際核電、火電和水電所有在運、在建項目和新項目開發。
  • 國家電網: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好能源轉型綠色發展
    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擔當作為。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辛保安主持會議並講話。公司黨組副書記韓君,黨組成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黃德安,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羅乾宜,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澤洪、張智剛、龐驍剛出席會議。
  • 廖建湘委員:整合各類能源資源 打造湖南能源保障主平臺
    紅網時刻1月26日訊(記者 彭雙林)「湖南省能源資源匱乏,能源企業分散,自主供給和安全保障能力偏弱,已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今日,省政協委員廖建湘接受紅網時刻記者採訪表示,他已提交提案,建議湖南省整合各類能源資源,打造能源保障主平臺。
  • 融入「五網」大局 助推能源發展——北投能源集團「能源網」投資...
    北投能源集團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發展,黨建融入發展,召開黨員大會做出了完成「一大布局」,打造「四大板塊」,成就「一個願景」的「141」總體方向,引導大家明確了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也對各項重點工作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部署,竭盡全力打造北投集團新的經濟增長極,把能源集團建設成為廣西能源強企。
  • 專訪國際能源署高級分析師海米·巴哈爾:「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
    新華社巴黎12月12日電專訪:「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任何國家都不應掉隊」——訪國際能源署高級分析師海米·巴哈爾新華社記者陳晨「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任何國家都不應掉隊。」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市場和政策高級分析師海米·巴哈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他表示,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並提出碳中和目標,對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言非常重要。今年9月,中國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巴哈爾表示,這一宣布「非常重要」。
  • 西門子能源:能源轉型是龐大系統工程 須全行業分工協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西門子能源:能源轉型是龐大系統工程,須全行業分工協作「能源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能源企業各有分工,但必須要協作聯動才能推動轉型。」近日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西門子能源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長姚振國如是說道。
  • 史丹:能源轉型與中國經濟的綠色增長
    原標題:能源轉型與中國經濟的綠色增長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提出並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發展理念不僅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夠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動力。中國能源轉型就是在「綠色」發展中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綠色增長。
  • 分論壇三【2019 TELC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創可持續低碳發展...
    本次分論壇旨在深入探討能源網際網路領域重大前沿技術問題,共同應對能源轉型帶來的挑戰,推動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取得成效,促進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省委常委、副省長胡玉亭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詞。  會議主旨發言提出,能源轉型新趨勢新變化,要求電網必須進行革命性升級換代。
  • 清華大學能源轉型中心為十四五能源規劃建言獻策——可再生能源
    為與行業內廣大關注「十四五」能源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各界人士交流,特將提交的政策建議全文發布,以激發更多更好的思想和政策建議。本文的政策建議主要為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工作產生的政策建議,部分為本研究中心與其他機構或人員聯合研究的成果。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未來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法蒂赫·比羅爾博士表示,如果各國政府和投資者能夠按照國際能源署設定的可持續發展構想,加大力度開發利用清潔能源,這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將是巨大鼓舞。國際能源署呼籲政府、能源公司、投資者和民眾等多方積極參與,力推能源結構優化轉型。
  • 戰略重組打造「能源巨頭」
    此次跨行業、產業鏈的整合,不僅是山西省屬國企新一輪戰略性重組的重大節點,也是山西省能源行業改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郭金剛表示,重組後的晉能控股集團將以「構建成為在國內乃至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環境友好型現代能源旗艦勁旅」為發展目標,全力建設「創新、綠色、卓越、高效」的國際能源集團,為山西省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第二屆清華大學大同能源轉型國際論壇
    儀式:清華大學能源轉型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儀式:大同市宣布2021年實現人均一千瓦光伏目標課題啟動會:課題一:2035年人均一千瓦光伏發展路線圖課題組織單位:清華大學能源轉型研究中心課題二:光伏生態效益研究課題組織單位: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創新聯盟、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
  • 南陽市:發展南陽新能源產業 促進經濟社會轉型
    新能源示範城市是指在城市區域能源發展中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其在能源消費中達到較高比例或較大利用規模的城市。國家能源局於2012年5月正式啟動該項工作,規劃「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建設100座新能源示範城市,此次共確定了全國81個城市和8個產業園區為第一批創建新能源示範城市和產業園區。
  •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 聚才引智助力轉型發展
    一切為了轉型、一切服務轉型,打造轉型人才新高地。12月19日,在大同未來能源館,大同市人民政府與58同城籤署籤署轉型匯智創新城管理運營項目,揭牌運行58同城轉型匯智創新城創新工作室,開展匯智聚才大型專場招聘活動,標誌著雙方共建大同轉型匯智創新城、打造全國一流的人才交流服務平臺翻開了新的一頁、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進一步強化崗位與人才對接的精準性,讓人才在大同紮根更有信心、在大同發展更有動力,為大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
  • 「碳中和」競賽倒逼能源轉型,中國能否彎道超車
    能源行業也將迎來新業態。柴麒敏表示,可再生能源是一種零邊際成本的生產模式,初始投資後,後期運營成本很低,技術曲線的學習率很高。即將到來的能源革命可能是一場「贏者通吃」的遊戲,如果未來可再生能源成本降到新低,將有望迅速佔領能源市場,智能電網、制氫、儲能等輔助服務都可能圍繞其供應鏈來進行打造,繼而形成新的業態。
  • 央行參事室:適應能源資源轉型發展需要,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金融...
    央行參事室主任紀敏:適應能源資源轉型發展需要,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金融支持  央行參事室主任紀敏撰文指出,適應能源資源轉型發展需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我國能源資源進口依存度高,碳密集產業比重大,綠色發展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錦上添花之舉,更是能源資源和產業安全的重要保障。日前我國已宣布2030、206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重點領域綠色變革和可再生清潔能源發展任務艱巨緊迫,更需加快健全綠色金融發展的標準和體制機制,加大對新能源產業、能源高效利用產業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