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是古印度思想家、教育家、宗教改革家,佛教的創始人;稱號為釋迦牟尼佛、佛陀。「釋迦」是其種族之姓,意為「能仁」,「牟尼」則是古印度對於聖者的尊稱,意為「寂默」)。
釋迦牟尼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的王族家庭,為剎帝利種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的代表作《悉達多》一書中,將悉達多說成婆羅門,是不準確的。
在大乘佛教中,如《華嚴經》中稱他為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俗謂大日如來。依照大乘佛教不同派系的見解,或認為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化身,而報身稱為盧舍那佛。鬼才作家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中則天明堂玉佛頭的迷案的關鍵就利用了這個知識點,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在上座部佛教中,釋迦牟尼被認為是世間最尊貴者,故弟子與信徒們,常以世尊來稱呼釋迦牟尼。佛並非神而是境界在神之上的人,因為諸佛都是生在人間的凡人。既然是凡人,就有凡人的社會關係,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釋迦牟尼的家庭成員及經歷,幫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這位三千年前的智者。
01父親:淨飯王
迦毗羅衛國的大王,釋迦族中剎帝利貴族選舉而出的領袖,而不是世襲的國王。
在釋迦牟尼悟道之後,他一連九次派了九名侍從前去請佛陀回國,卻沒人回去報告,因為他們都一去而證阿羅漢果。最後他請了老侍從克魯德亞前往,兩個月後佛陀率領僧團回到迦毗羅衛國。當淨飯王成為聖弟子後,大力幫助佛陀的弘法事業,成為釋迦牟尼佛最初的支持者之一。
02母親:摩耶夫人
在佛經中又被尊稱為摩訶摩耶(偉大的摩耶)。摩耶夫人是淨飯王的鄰邦天臂城善覺王的妹妹。
據南傳上座部的說法,她和淨飯王婚後遲遲未育,摩耶夫人很是憂愁。有一天,夢見一頭白象進入她的腹部,後來她便懷孕。按照當時印度的習俗,她回娘家待產,在五月的一個月圓夜,走到藍毗尼園,稍事休息,便作動要生,她在無憂樹下生下太子。當時的摩耶夫人已是四十幾歲,是高齡產婦。但太子依然是順產出生。
而根據大乘的傳說,她和淨飯王結婚後20年沒有生育。然後有一天,摩訶夫人夢見一頭白象進入她的左肋,從而懷孕。她在懷胎十月後,按照當時的習俗回娘家待產,在四月的第八天於藍毗尼園停留。在園中她舉手攀一根樹枝(無憂樹)休息的時候,釋迦牟尼即從她的右肋而出。淨飯王在太子出生後第五天,按當時的習俗舉行命名大典,太子被命名為悉達多。摩耶夫人於太子出生第七天去世,升入忉利天,太子顯化無限光明,祝福母親,眾天神都來朝拜,是為佛顯日。於是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訶波闍波提嫁給淨飯王,悉達多太子就由姨母撫養。
03妻子:耶輸陀羅,
謂其相貌美麗如花,一切美譽美德具足持有;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太子)出家求道前之妻,羅睺羅之母。為天臂城主善覺王的公主,釋迦牟尼舅舅的女兒,兩人於其16歲的時候成親。釋迦牟尼成佛後耶輸陀羅也追隨其出家。
根據大乘佛教大藏經的記載,太子悉達多出家當晚,耶輸陀羅開始懷孕,6年未分娩(據說羅睺羅前世把老鼠關在洞穴6天,以此因緣得報6年未生),期間宮中議論紛紛。在佛陀悟道的時候,她分娩生下了羅睺羅,大家方信她貞節無失。
當耶輸陀羅知道悉達多太子離開皇宮後十分驚訝。在太子出走後,按印度習俗,她可以再婚,也確有幾位王子曾向她求婚,但都被她拒絕了。當她聽見丈夫修苦行時,她卸下身上所有珠寶,穿上簡單的素色衣服,也學丈夫一日食一餐。
當佛陀覺悟得道首次回國時,王宮裡所有人都出去禮拜佛陀,只有耶輸陀羅沒去,她心裡想若她有福,佛陀一定會親自去見她。
佛陀果然去看望她,當佛陀剛坐下,她就恭敬地頂禮佛陀。佛陀說了法,安慰她後,就離開了。
04兒子:羅睺羅
意譯覆障、障月或是障礙。羅睺羅出世時,當時的悉達多太子在花園裡沈思著,聽到孩子生下,悉達多不像一般人般興奮,卻反而大喊:「羅睺羅(鐐鎖,覆障)誕生了,枷鎖現前了。」淨飯王於是將愛孫取名羅睺羅。
釋迦牟尼佛悟道六年後,回到迦毗羅衛城,讓年5歲的羅睺羅出家。羅睺羅的出家令淨飯王很痛苦,便向佛請求,往後若沒得父母同意,不允許兒女出家。於是佛就制了這條戒。但因為他不到受具足戒的年齡,所以先做沙彌,以舍利弗為和尚(親教師),目閒連為阿闍梨(老師)。羅睺羅是佛教僧團中第一位沙彌。
他開始修行的時候很淘氣,學法持戒也有疏忽的地方,有時信口開河,因此受到父親的教導。此經以「洗腳水」為喻跟他說明謊話是不好的行為,強調誠實的重要性。後來對解說事物無常的本性。羅睺羅也有認真嚴謹的時候,他有一次為了打掃環境,黃昏才回到寢室,一位遠來的比丘不知情,以為是沒人住的房間,於是睡在羅睺羅的房裡。因為佛陀規定比丘不可同宿,羅睺羅為此居然忍耐無盡的惡臭,屈身廁所睡覺。到半夜時,廁所裡有蛇意圖要攻擊他,佛感應到了以後,才把羅睺羅叫出來睡在佛的寢室。從此釋迦牟尼佛立下一條規定,還未受具足戒的沙彌,可以和比丘同住兩夜。
釋迦牟尼佛吩咐四位阿羅漢弟子不入般涅槃,留在世間弘法利生,他們是賓頭盧尊者、摩訶迦葉尊者、君屠缽嘆尊者、羅睺羅尊者。
05十大弟子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著名的十大弟子,他們分別是: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律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
06五比丘
淨飯王在悉達多出生時,根據傳統,邀請八個著名的佔星家到王宮預言太子的將來,他們預言太子會成為佛陀或轉輪聖王后,而最年輕那位婆羅門阿說示則斷言太子必出家成佛陀,因此他曾多次阻止悉達多太子出家修道。當太子離家出家後,他派出五位侍從追隨太子出家,這五位侍從是憍陳如、跋堤、跋波、摩訶男和阿說示。後來這五位成為第一批的僧團,稱為五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