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環線與雙橋路交叉口的臨時紅綠燈被取消,道路中間增設了護欄。
12月10日下午,李輝駕駛黑色轎車沿椒江洪家街道雙橋路從南往北開。當開到離南環線與雙橋路交叉口約20米處,他打起了右轉向燈,準備向前再開一段然後掉頭。
「這裡原先有一個臨時紅綠燈,路中間沒有隔離帶可以左轉,但是經常導致堵車。」李輝說,最近經過改造,取消了臨時紅綠燈,雖然需要繞路,但是交通秩序明顯改善。
市民聲音:路口附近交通秩序混亂
市民林女士家就住在白雲山南路和南環線交叉口附近的城市港灣小區,提到路口的擁堵,她深有體會。「這個路口原先是一個臨時紅綠燈,交通秩序有些混亂,早晚高峰期堵車是常有的事。」
林女士說,去年有一次下雨天送孩子上學,結果在路口堵了很久,最後都遲到了。「為了避免孩子遲到,自那之後我總是提前出門,避開高峰期。」林女士說,
此外,林女士提到,路口附近去一個菜場,停車秩序混亂,有時候還會出現佔道停車的情況。「道路被佔用,容易導致來往車輛通行緩慢,加重路口的擁堵程度。」
堵點問診:百米內設有兩處臨時紅綠燈
記者了解到,白雲山南路與南環線交叉口附近有城市港灣、兆橋小區、西王小區等多個居住小區,還有兆橋工業區、椒南中心菜場、雲健小學(城市港灣校區),來往人流、車流十分密集。
白雲山南路與南環線交叉口原先有一個臨時紅綠燈,不遠處的南環線與雙橋路交叉口,也設了一個臨時紅綠燈。「兩處臨時紅綠燈相隔不到百米,從雙橋路出來的車輛一旦左轉,就會影響南環線上車輛的正常行駛。」椒江區洪家街道城建辦主任丁鼎說,加上椒南中心菜場門口常出現佔道停車的情況,這些原因最終導致路口出現擁堵的情況。
今年白雲山南路斷頭路打通後,從北往南方向的車流量明顯加大,導致兩個路口的擁堵越發嚴重。另外,水泥路面、瀝青路面以及人行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
治堵成效:岔路口行車規範有序
設置臨時紅綠燈的本意是規範車輛通行,但由於兩個紅綠燈距離較近,卻降低了路口的通行效率,對於這一問題,附近居民的反映較大。今年上半年,白雲山南路與南環線交叉口被選為台州市「民選民評」堵點之一,隨後作為重點路口進行改造。
記者從洪家街道了解到,路口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工程取消了南環線與雙橋路交叉口的臨時紅綠燈,並在道路中間增設護欄、警樁,現在雙橋路由南往北方向車輛經過路口,只能右轉不能左轉,這一改變明顯減輕了雙橋路車輛對南環線車輛的影響。
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工程取消了白雲山南路與南環線交叉口的臨時紅綠燈,增設常規紅綠燈,均由左轉、直行(右轉)兩種信號燈控制,並對路面處的標誌標線進行了完善,讓過往市民一目了然。南環線(白雲山南路路口)西往東方向綠化島較之前有所縮小,在拓寬路口的同時開闢出右轉專用車道,為右轉車輛提供足夠的空間。
此外,取消了椒南中心菜場北面臨時停車場的部分停車位,並對停車秩序進行規範,避免因亂停車行為影響車輛正常通行。
「堵點改造明顯緩解了路口的擁堵狀況,也提升了路口的美觀程度。」市民李明洋說。
責任編輯:餘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