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小夥伴,你們是否有過同款煩惱?一到早晚高峰,從這些路段走真是太「南」了。記者了解到,為解決城市堵車「痛點」,2020年,南京交警優化交通組織,聯動建委、交通等部門精細化治理,緩堵促暢,全年治理快速內環及路網堵點182處。根據治理難度、影響程度,以下10個點緩堵效果明顯,記者也根據南京交警的發布進行了梳理,希望能給廣大市民出行提供幫助。
定向車道
NO1:快速內環交通組織優化
堵點分析
一、快速內環承載了大量的跨片區、中長距離出行需求,早晚高峰交通量聚集,形成交通擁堵; 二、部分路段的上下匝道距離十分接近,交織段長度有限,各個方向的車輛變道時在交織段產生衝突,導致交織區的擁堵; 三、車道不匹配、車輛橫切多股車道駛入或駛出情況,合流段交通壓力大。
解決措施
一:定向車道:提升匯入段通行效率,減輕內環交通壓力。應天大街高架賽虹橋立交匯入的車流量巨大, 加上路段匝道較多,導致併線秩序混亂,運行效率低下,瓶頸現象嚴重。
在應天高架賽虹橋立交西向北方向設置「定向車道」,通過「定向車道」的設定,改善橋梁擁堵現狀和交通秩序,減輕交通壓力。該措施實施後:
1、西向北在定向車道斷面處交通流量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交通量從934輛/小時,提升至1074輛/小時,增加15%;匝道總交通量從 1420輛/小時減少至1178輛/小時,減少17%;
2、設置定向車道路段西向北平均車速從 28.5公裡/小時提升至34.4公裡/小時,提升近21%,通行效率提升明顯,保障西向北車道連續通行。
二:交替車道:規範行車秩序,提高通行效率
1、由於賽虹橋立交車流量大,車輛變道交織衝突多,東向西直行與南向西左轉的交通流量均較大;
2、東向西車流與南向西車流在匝道處匯流4股車道最終匯流成2股車道,兩者併線難度大,易產生擁堵,擁堵嚴重時段擁堵車輛將排隊至上一匝道處;在南向西左轉匝道設置一處交替合流,車流在匝道交替通行( 2並1 ),隨後與東向西匝道自由合流。
實施交替通行方案後,主線通行能力提升約 10%,2車道匝道最大通行能力約為1900輛,排隊長度小於500m。
設置時段禁止標線
NO2:內環定向匝道(秦虹南路)
堵點分析:
秦虹南路上匝道合流區交通秩序混亂,主要原因分析如下:匝道併入主線車流與主線往內環東線方向交織,交織區域長度僅有120m ,易產生擁堵;主線擁堵排隊較長,匝道併入困難,導致秩序混亂,運行效率低下。
解決措施:
一、秦虹南路匝道處設置時段禁止標線,上匝道車輛7:00至20:00禁止匯入內環南線; 二、同時完善配套的交通指示標誌,新增地面車道指引文字;三、地面繞行路徑引導。
實施效果:
一、整體交通運行良好,擁堵情況有所改善;二、限定時間內外側車道無法向裡側變道, 應天大街高架擁堵時間縮短,擁堵指數低於歷史均值; 三、實施後早晚高峰平均車速提高50%以上, 主線交通量提高18%左右。
江東中路優化方案
NO3:應天大街—江東中路
堵點分析:
北進口匝道墩柱設置及左轉掉頭車輛的排隊佔用,實際運行僅4個車道,存在交通瓶頸。 :江東中路從水西門大街至應天大街段1.5公裡的距離,北向南車輛只能在應天大街路口掉頭,疊加左轉車流導致交通壓力大增。掉頭車輛進金鷹地塊需橫跨北出口道,對掉頭車道效率及北出口道交通幹擾較大。
解決措施:
通過搭建場景模型進行計算機仿真推演最終確定了優化方案:一、利用橋下空間,在橋墩東側增設2股車道,1股為左轉車道,1股為左轉掉頭車道;二、取消主輔道魚肚線,增加緩衝空間,削短輔道入主道導流島,緩解交織侷促情況;三、掉頭缺口北移,江東中路靠金鷹一側的綠化帶南移,避免掉頭車輛橫穿車道進入金鷹;四、將北進口路中隔離帶上設置的公交站臺東移至橋下綠化帶,將主輔變道虛線改為單向虛線,避免此段車流交織。
實施效果:
一、早高峰左轉、掉頭、直行、右轉通行量分別提升15.9%、2.3%、2.6%、4%,晚尖峰時段更是分別提升了8.1%、33.1%、14.8%、57.3%; 二、早高峰車輛排隊等候長度從原來的1500 米縮短至300米,晚高峰車輛緩行排隊現象基本消除。
花神廟立交
NO4:花神廟立交
堵點分析:
繞城公路集散車道和南向西左轉匝道的交通量飽和;雙龍大道的轉向車輛、南站的轉向車輛在花神廟樞紐之前均無法併入主線,只能在輔道上通行,再加上機場高速2個方向的轉向交通,導致花神廟樞紐西側的匯入匝道交通壓力進一步加劇; 輔道2車道和左轉定向匝道2車道合流為2車道,合流車道數不平衡,形成瓶頸; 現狀加速道長度過短,只有110m,不符合規範要求。
解決措施:
一、主線北側:1、壓縮主線北側南向西左轉定向匝道與東向西集散車道匯流處的主輔分隔帶寬度,由5.25m壓縮至1.5m; 2、車道由原2-3車道渠化至4-5車道,並逐步與主線匯流; 3、分隔帶導頭向東後退約80m,增加變速車道長度。
二、主線西側:優化主線南側西向東集散車道標誌標線設置,分流點渠化後由原2車道調整為3車道。
實施效果:
一、有效緩解了花神廟樞紐南向西方向和東向西輔道的交通擁堵情況; 二、減少了因花神廟立交交通擁堵對勝太路及雙龍街立交帶來的影響。
天津路改善
NO5:鼓樓醫院
堵點分析:
醫院兩側主幹路,周邊缺乏集散道路, 主要依賴支路天津路,導致天津路「由北向南」全線交通擁堵嚴重;漢口路「西向東」排隊較長,擁堵嚴重;醫院門前道路人非混行,受疫情影響,醫院入口只開放中山路一側,加上非機動車停車區域不明確,大量非機動車亂停亂放, 造成人非混行車道擁堵;救護車和接送病人車輛常在醫院門口停車,造成中山路由北向南通行不暢。
解決措施:
一、取消天津路西側路內泊位,設置臨時停車接送區,在醫院門口,增設兩處醫院就診車輛即停即走臨時停車區,超出臨時停車區範圍不允許停車;二、優化漢口路-中山路西口「瓶頸」節點,西進口非機動車與行人共板,原非機動車道空間進行渠化;三、復劃中山路鼓樓醫院一側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並放置提示牌引導車輛自覺停車。
實施效果:
一、天津路取消路側停車後,雖然對停車便捷性有一定影響,但明顯改善了交通秩序, 緩解了擁堵情況;二、漢口路西進口機動車道得到拓寬,路段機動車通行能力有所提升;三、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軟體大道:華為路路口
NO6:軟體大道-華為路路口
堵點分析:
軟體大道(華為路-共青廣場)路段,早晚高峰期間交通量較大,交通擁堵現象突出, 尤以東向西方向更為擁堵;華為公司右轉車輛多,佔用路段,導致車輛排隊至共青廣場內,無法進入路口直行車道,路口實際直行車道只有1.5股車道;華為路南口綠燈為24秒,綠信比為16%, 車輛通行效率極低,導致一直擁堵至華為路鳳信路路口。
解決措施:
一、將軟體大道華為路路口東西兩側綠化島消減3米,增設1股渠化車道;二、在該路口東側新增掉頭專用道;三、將該路口東進口渠化調整為「1左、3直、 1右」,將西進口渠化調整為「2左、2直、1直右」;四、南進口綠燈時間增加11秒。
實施效果:
一、軟體大道東向西方向通行效率提升33%,緩解了共青廣場的擁堵;二、華為路南向北方向通行效率提升40%,緩解了華為路從風信路至軟體大道道路擁堵; 三、軟體大道安德門大街南進口方向的車流通過華為路分流,緩解周邊道路擁堵狀況。
定淮門大街
NO7:定淮門大街—江東北路
堵點分析:
定淮門大街是通向揚子江隧道的重要通道,東西貫通交通需求量較大,路段尖峰時段存在車輛積壓、車輛排隊現象。
解決措施:
在定淮門大街移除西進口(灕江路-江東北路段)中央綠化帶,改為雙黃線,新增1股直行車道,同時完善相關標誌標線。
實施效果:
西進口新增1股直行車道,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早高峰直行車道飽和度由0.81下降至0.68,有效緩解東西向的車輛積壓問題。
月安街
NO8:江東中路-月安街
堵點分析:
1、月安街西進口。高峰時期月安街西進口左轉至江東中路車輛較多;現狀交叉口月安街西進口只設置了1股左轉車道,造成路口左轉車道擁堵嚴重;每個信號周期內,左轉排隊車輛長度約為75m。
2、月安街南進口。晚高峰期間江東中路南北向直行流量大,目前南進口渠化為1掉頭+2左+3直+1右,難以滿足晚高峰期間南北車輛通行需求,造成擁堵。
解決措施:
月安街西進口:一、拆除62m中央分隔綠帶(2m寬),設置為隔離欄;二、增設1個左轉車道,進口道車道(原1 左轉+1直右)變更為2左轉+1直右。
月安街南進口:一、取消南口東側輔道內的公交車專用道; 二、進口道調整為1掉頭、4直行、1左轉、1 右轉,空中標誌牌同步更改; 三、原先江東中路綠波方向為北向南,現已調整晚高峰期間江東中路(興隆大街-應天大街)綠波方向為南向北。
實施效果:
通過以上措施,交通改善效果顯著:1、總體通行能力提高,月安街西進口通行能提升約50%,左轉排隊長度由75m縮短 至35m。月安街南進口通行能力提升約30%,直行排隊長度由60m縮短至40m;2、結合早晚高峰潮汐特徵,調整綠波控制方案,提高了路段整體通行效率。
明基醫院可變車道
NO9:明基醫院可變車道
堵點分析:
早高峰期間,掉頭車輛量大效率低。東進口掉頭交通量較大,甚至部分時段超過直行車輛;由於雲龍山路口東向南左轉受大量過街人流影響,左轉排隊積壓,影響至明基醫院東出口。在東進口掉頭相位啟用3s-5s內,掉頭車輛並未能順利掉頭;晚高峰直行交通量約為掉頭交通量的兩倍,但直行車道數小於掉頭車道數,掉頭車道利用率低。
解決措施:
一、將東進口最外側一股掉頭車道設置為可變車道;二、工作日早高峰7:00-10:00,此車道仍為掉頭車道,保持現有3股掉頭車道、2股直行車道不變;三、工作日其他時間段及周末調整為2股掉頭車道,3股直行車道。
實施效果:
提高了工作日晚高峰及平峰的車道利用效率。
太龍路
NO10:堯新大道-太龍路路口
堵點分析:
太龍路為聯繫堯化與主城片區的重要通道,高峰期東西向左轉交通需求大,太龍路東西 進口左轉車道排隊擁堵明顯。
解決措施:
對西進口渠化進行調整:一、拆除交叉口西側75m長中分帶和3m長側分帶,增設中央隔離護欄;二、原機動車道1左轉+1直左+1右轉;增加1進口道調整為2左轉+1直行+1右轉;三、西進口增補左轉待轉區車道。
實施效果:
一、西進口整體飽和度降為0.75;二、左轉車道通行能力提升,進口道排隊長度縮短至30m,可有效緩解尖峰時段左轉車道的車輛排隊擁堵現象。
通訊員 寧交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一鵬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