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5月22日電 5月13-17日,「清華大學-新疆大學混合式教學創新周」活動在新疆大學舉行。活動上,新疆大學黨委書記許鹹宜,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姚強,副校長賈振紅與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主任於世潔,計算機系鄭莉教授等開展了交流,探討如何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新疆大學教育教學改革。
啟動儀式
5月14日,在「清華大學-新疆大學混合式教學創新周」啟動會上,賈振紅對清華大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方面對新疆大學無私的援助表示感謝。他說,此次清華大學以組團幫扶的形式,選派一批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到新疆大學開展混合式教學周活動,正是積極推動新疆大學教師探索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於拓寬新疆大學教師思路、有效推進學校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於世潔在發言中談到,「清華大學-新疆大學混合教學創新周」活動,旨在希望通過創新兩校之間、教師之間、課程之間的交流,紮實深入推進教學領域的對口支援工作。希望通過對口支援及兩校教師間深度交流合作,幫助新疆大學教師在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積極實踐,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鄭莉授課
「清華大學-新疆大學混合式教學創新周」期間,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鄭莉教授給來自學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以及電氣工程學院的骨幹教師開展了《應用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以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混合式教學創新與實踐的專題培訓。新疆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張宏立表示,鄭莉老師的課程從課前、課上、課後三個階段詳細闡述了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組織,做法具體,實操性強。
在110分鐘的示範課上,清華大學數學系楊晶副教授給軟體學院的同學們講授了「線性代數」中的相似矩陣以及矩陣的對角化問題。楊晶的這堂課採用了基於「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生動幽默的語言,讓同學們很快進入了角色。平時深奧難懂的數學知識在深入淺出的分析與細緻入微的講解後變得更加容易接受。
徐明星授課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徐明星副教授在開展示範課之前,與新疆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馬洪兵副院長、C語言課程授課教師任疆紅、孫晶等交流了新大學生和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並就示範課的教學內容安排進行了討論。示範課第一部分由任疆紅為同學們講解了複雜數據結構這一章的結構體定義和使用中的各種重要語法;第二部分由徐明星給學生們講解了如何用結構體來實現線性鍊表,徐明星運用雨課堂通過各種提問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課前準備情況,以及一些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新疆大學信息學院約10餘名相關課程教師參加示範聽課。
清華大學語言教學中心副教授楊芳與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公共外語一系孫上鸚老師共同開展了「大學英語D」示範課。楊芳細緻入微的引導、「模式轉換」的教學安排、「快樂閱讀」的課程定位以及「詞彙拓展」的引導方式亦讓現場觀摩的教師受益匪淺。
梁恆授課
清華大學數學系梁恆副教授與新疆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教師石小平合上了「概率統計」示範課。梁恆在學生線上學習相關知識點之後,線下集中講授了統計學中參數點估計和估計量的評價;著重關注把相關的概念、方法與對數據本身解讀和理解的具體應用聯繫起來。學生們反映梁恆老師深入淺出的分析引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講授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便於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與應用。
「整個活動周,模式新穎、內容豐富,兩校教師圍繞具體課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促進課堂師生、生生互動,通過課堂觀摩、示範課、座談交流,展開了深入、充分的溝通,為長期對口支援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疆大學教務處處長賈麗霞表示。
2019年春季開始,新疆大學12門課程利用清華慕課開展在線或混合式教學,開展了兩次智慧教學教師培訓,截至目前,新大共計425位教師,8000餘名學生,300餘門課程使用了雨課堂。
供稿:在線辦
編輯:曲田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