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混合式教育教學會成為大勢...

2020-12-14 央廣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我認為在線教學的各種探索,會促使教育新常態的形成。」5月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清華大學在線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教授在回答央視網記者提問時表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教學模式將會成為大勢所趨。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當前,全球疫情還在持續,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如何做到實質等效,讓幾千萬大學生在家以在線的方式開展高質量學習活動,從而確保學習質量,是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都需要回答的問答題。

為做好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清華大學在2月6日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等四個工作組,從教學法、教學質量、教學平臺和學生支持等不同角度全力提供高質量教學服務,並提出了「成效為道,數據為器;交互為體,直播為用」的基本原則。

在於歆傑看來,推行線上教學模式後,培訓曾經是最困難的任務。2月5日,清華大學校領導給全校5萬餘名教師學生進行在線教學動員時,2000餘名春季學期上課的教師中,只有約400人掌握在線教學技法。為此清華大學開展了成建制的培訓,在2月17日開始上課之前,所有本學期有課的老師都至少接受了一次在線教學培訓。

於歆傑表示,在本學期的在線教學過程中,清華大學發現了在線教學的一些顯著優點,比如說學生看老師做的課件會比以往坐在教室裡更加清晰,因為都相當於坐在第一排,而且聽老師說的話會聽得清楚。如果老師互動設計得當的話,互動頻次會比原來高,而且互動的質量會更好。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介紹清華大學實施在線教學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對於在線教學將從「新鮮感」走向「新常態」,於歆傑闡述了自己的三點理解。

第一,混合式教育教學會成為大勢所趨。當前這場教育教學的戰「疫」行動,對很多師生而言,它相當於一場混合式教學的「啟蒙運動」,不少混合式教學的「小白」,經過幾個月的修煉,成長為了在線教學的「達人」。而這些老師除了在線教學遊刃有餘之外,很多人還特別驚喜的發現,他能夠知道大量原先在教室講課過程中不可能掌握的學生的學習成效的數據,這樣就能幫助他隨時進行調整。此外,在線學習的學生也會對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便利之處感同身受。回到校園內上課以後,多數甚至絕大多數的課程會在某個方面引入在線學習的成分,使得混合式教育教學成為大勢所趨。

第二,混合式教學的新場景會不斷湧現。隨著工具的進步和教學法的改進,現在已經出現了不少教師以在線的方式面對幾百人甚至幾千人能夠產生「教與學」和「學與學」之間高質量實時交互的生動案例,這件事在以往是不可能的,這使得課堂這個詞有了全新的定義。所以在後疫情時期,會越來越多地出現這樣的超級教師,他們在工具和助教的幫助下,可以以在線的方式實時同步地對成千上萬的學習者開展高質量的教學,即使是學生全部都回到校園了,也有可能出現更多的老師願意進行在線學習的新混合式教學場景。

第三,混合式教育的新模式初見端倪。在抗疫時期,清華大學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新疆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學生提供了「克隆班」,為清華學生提供了「未央班」。基於這些實踐,可能對雙學士學位、輔修學位的培養方式,乃至構建更大範圍的終身學習體系提供全新的解決思路。

於歆傑強調,要想逐漸實現這些新常態,還需要在網絡基礎設施、資源和工具開發以及教師的經驗總結與培養等方面開展大量工作。

據了解,目前,清華大學正在全力考慮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從命題、監考、平臺、特殊情況預案等角度提出方案,努力獲得真實的學習成效,確保實現實質等效。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於歆傑:混合式教育教學成為大勢所趨
    關於清華大學在線教育對今後教育教學有何借鑑價值,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認為,清華大學這學期在線教學的各種探索,會促使教育新常態的形成。一方面,疫情還在持續,尤其是全球疫情的動向還不太明朗,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 清華大學:互動設計實現高質量在線教學
    中國教育報北京5月14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如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質等效,是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必答題。」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說,「要想實現實質等效,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
  • 在線教學效果如何?清華大學期中「雲考試」,成績說話
    5月14日,教育部召開本年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會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透露了清華在線教學的一些成果,清華在線課程平均到課率和全勤課堂比例都要高於平時的線下授課;部分課程還實施在線期中考試,在相同難度和題量的考試面前,學生的平均成績與往屆基本持平,甚至有所提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清華大學做出「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莊重承諾,從2月17日起陸續推出在線課程。
  • 清華大學總結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共開設4471門線上課程
    今天,清華大學召開「雲上學堂」交流會,總結本學期在線教學工作,部署暑期和下學期教學安排,展望在線教學的未來發展。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在會上表示,資源投入很重要,組織管理和平臺工具更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廣大教師對教學這個事真的上心。
  • 清華大學總結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共開設4471門線上課程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在會上表示,資源投入很重要,組織管理和平臺工具更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廣大教師對教學這個事真的上心。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回顧了學校在此次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歷程
  • 開學在即,在線教學「後援團」助力清華如期開課!
    不用擔心,學校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的15位專家分享出自己今年春季授課課程的在線直播教學設計,共提供22份「新鮮出爐」的教學方案供老師們參考。「清華大學教師發展中心」「清華大學本科教學」「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等校內教學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形成傳播矩陣,將老師們的經驗和建議第一時間傳遞出去。專家諮詢熱線同步開通,由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的專家坐鎮,解答教學設計及方法方面的各種問題。
  • 清華大學舉辦「在線課程設計展示雲分享」
    清華大學4月29日電 4月27日晚,由清華大學終身教育處、清華大學國際處指導,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聯合主辦,學堂在線協辦的「在線課程設計展示雲分享」召開。
  • 「清華慕課第一人」於歆傑暢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培訓現場) (實際操作訓練環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14日訊(通訊員 谷舒 曾文君)10月13日,「清華慕課第一人」、北京市教學名師、清華大學教授於歆傑來到湘大教師教學能力專題培訓班,以《基於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應用
  • 「匠心智課」公益直播助力在線教學
    【來源:新華網】3月18日到20日,科旭威爾集團發起「匠心智課」系列活動,該項目系公益性質,旨在提升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活動聯合中教全媒體開展,通過專家講解、技巧分享,為一線教師解答在慕課、金課、微課等上面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
  • 引領全球線下線上融合式教學,交出更加優異的教書育人答卷 | 清華大學召開全校教學工作推進會
    8月28日上午,清華大學全校教學工作推進會在建館報告廳舉行。校長邱勇出席會議並講話,副校長楊斌、彭剛出席會議。會議由彭剛主持。邱勇講話邱勇在講話中對各院系各單位和在線教學專家組、工作組為全力保障秋季學期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所做的細緻準備表示感謝。
  • 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與申報認定政策解讀
    李志義:瀋陽化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大連理工大學原副校長,現任教育部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結論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於歆傑: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黨委書記,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備戰正在進行ing!
    2月5日,成立防控疫情教學工作組,由系主任康重慶擔任組長,教學副主任朱桂萍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系教學委員會主席及部分老師、學位分委員會主席及部分老師、系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等。當晚,剛剛成立的教學工作組在微信群裡迅速部署相關工作。
  •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瀏覽次數達20.73億:在線教學 保質保量
    疫情防控期間,面向全國大中小學生的大規模在線教育,既是對教育系統的一次重大考驗,也對推進教學方式改革頗具啟發。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有關情況。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於2月17日正式開通後,於2月24日又進行了升級,一直運行平穩順暢,瀏覽人次逐步攀升,覆蓋各省份。
  • 堅守教書育人職責 鑄就教育教學新氣象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階段性...
    在線教學專家組、工作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積極準備、全面推進在線教學的各項工作;各院系整齊劃一、步伐一致,全身心地投入,成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學校各相關部處、學生輔導員、研究生工作助理、班長、團支書們「永遠在崗」,及時幫助師生解決各種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 堅守教書育人職責 鑄就教育教學新氣象|清華大學在線教學階段性...
    在線教學專家組、工作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積極準備、全面推進在線教學的各項工作;各院系整齊劃一、步伐一致,全身心地投入,成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學校各相關部處、學生輔導員、研究生工作助理、班長、團支書們「永遠在崗」,及時幫助師生解決各種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 新疆大學利用清華大學慕課開展混合式教學
    新疆大學利用清華大學慕課開展混合式教學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4日下午,新疆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行「分布式系統導論」博士生課程混合式教學開課儀式,該課程是新疆大學第一門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開設的課程,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武永衛教授和阿里雲核心技術人員共同開設的《大數據平臺核心技術》在線課程為基礎,主要教學環節包括學生自主線上學習
  • 清華大學在線課程本周課表公開 記得來上課
    工科學術論文寫作技巧指導主講嘉賓:清華大學車輛學院2015級博士生、2019年研究生特獎獲得者 王翔宇開課時間:3月11日(周三)9:00-10:00課程介紹:發表過20餘篇SCI論文的特獎獲得者帶著他的工科學術論文寫作
  • 清華在線教育與混合式教學論壇及工作坊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舉行
    清華在線教育與混合式教學論壇及工作坊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3月13日電 3月7日至8日,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與混合式教學論壇及工作坊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舉行。朱拉隆功大學校長助理彭·宏查冷(Naebboon Hoonchareon),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主任於世潔等出席活動。
  • 清華大學今日開課,3923門課在線教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清華大學師生按原定教學計劃、依教學日曆,以在線教學的形式,正式開課。據悉,2020年春季學期,清華大學共開設4254門次課程,涉及任課教師2681人,選課學生25091人。
  • 清華大學電機繫於歆傑:怎樣的MOOC課程才令學生「欲罷不能」?
    「我會讓電路在你的頭腦中變得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這是於歆傑《電路原理》課程的宣傳語。一門看似枯燥的傳統工科課程,如何才能取得突破?又該怎樣賦予電路有趣的 「生命力」 和新的「靈魂」呢?「學堂在線」,這一嶄新的在線教育平臺改變了實體課堂的授課方式,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意識,也讓於歆傑對教學展開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