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互動設計實現高質量在線教學

2020-12-11 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報北京5月14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如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質等效,是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必答題。」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說,「要想實現實質等效,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清華大學提出了『成效為道,數據為器;交互為體,直播為用』的基本原則。只有在實時交互的場景下,教師才能做到及時準確地採集學生的學習成效數據,隨時調整教與學活動,實現高質量教學,進而確保『實質等效』」。

2月6日,清華大學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等四個工作組,從教學法、教學質量、教學平臺和學生支持等不同角度提供高質量教學服務。

於歆傑介紹,教師培訓曾是最困難的任務。在2月5日清華大學校長、書記給全校5萬餘名教師學生進行在線教學動員的時候,2000餘名春季學期上課的教師中,只有約400人掌握在線教學技法。

「為此清華大學開展了成建制的培訓,在2月17日開始上課前,所有本學期有課的老師都至少接受了一次在線教學培訓。在關愛學生方面,清華大學為700餘名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困難補助70萬元。」於歆傑說。

在本學期,於歆傑給大一學生講授電路原理課程,這是一個4學分電類專業的核心課,有133名學生選修。如何在理工科「大容量」課堂中開展高質量交互,於歆傑進行了若干新的教學設計,簡稱「碎」「動」「減」。

「『碎』就是將原來的45分鐘一節課時間拆成20分鐘一段。『動』就是必須採用比校園內課堂授課更豐富的交互式手段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這些手段包括每15分鐘做道題、時不時讓學生用彈幕回答思考題,鼓勵學生用投稿提問,將彈幕和投稿內容生成詞雲等等。『減』就是梳理出課堂內講授和課堂外自學的教學內容,使之互為補充。」於歆傑說,實踐表明,「碎」「動」「減」是行之有效的在線教學設計方法。

「目前,清華大學正在全力考慮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從命題、監考、平臺、特殊情況預案等角度提出方案,努力獲得真實的學習成效,以檢驗本學期在線教學的質量,確保實現實質等效。」於歆傑說。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混合式教育教學會成為大勢...
    為做好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清華大學在2月6日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等四個工作組,從教學法、教學質量、教學平臺和學生支持等不同角度全力提供高質量教學服務,並提出了「成效為道,數據為器;交互為體,直播為用」的基本原則。在於歆傑看來,推行線上教學模式後,培訓曾經是最困難的任務。
  • 在線教學實現與課堂教學實質等效 阿卡索以高質量在線教育助推教育...
    近日,由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行。  據悉,本次大會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為主題,旨在將全球高校與在線教育平臺團結起來,攜手應對新冠疫情背景下智能網際網路時代對全球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前沿科技在塑造高等教育未來中的作用,共同推動世界範圍內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建設、應用和共享,促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的實現。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全體師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在線教學的工作中,「用情很深,用力很足」,留下了深刻而寶貴的記憶。在此過程中,老師們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最初的教學設計,總結有效經驗,創新教學方式。開課前,在線教學專家組的老師們曾為全校教師貢獻了一批在線教學設計案例,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近期,他們在百忙中回顧在線教學的實際工作經驗,再次總結整理了一組在線教學案例。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實踐課程如何組織線上教學?「互動設計1...
    ●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  付志勇疫情期間,由筆者開設的在線實踐課程「互動設計1」順利結課。該課程主題為基於下一代交互技術的未來智能家居設計。課程從理解人的行為和文化情境出發,通過對人與人、人與產品及環境之間溝通與交流方式的設計,創造出新的生活、工作、學習與娛樂體驗。
  • 清華大學於歆傑:混合式教育教學成為大勢所趨
    關於清華大學在線教育對今後教育教學有何借鑑價值,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認為,清華大學這學期在線教學的各種探索,會促使教育新常態的形成。一方面,疫情還在持續,尤其是全球疫情的動向還不太明朗,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 清華大學舉辦「在線課程設計展示雲分享」
    清華大學4月29日電 4月27日晚,由清華大學終身教育處、清華大學國際處指導,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聯合主辦,學堂在線協辦的「在線課程設計展示雲分享」召開。
  • 實時在線交互課程給高等教育帶來什麼啟示?
    清華大學在2月初就作出了「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部署,即按照原來的教學日曆安排,按時全面啟動課堂教學。之後,伴隨疫情在全球的蔓延,3月初美國華盛頓大學、史丹福大學等高校相繼發布通知,暫停線下面授課程,改為在線教學。隨後,全球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了完全在線或者線上線下並行開展教學的行列。
  • 堅守教書育人職責 鑄就教育教學新氣象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階段性...
    許多老師都克服了重重困難,嘗試挑戰自己不熟悉的教學工具,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順利實現在線開課;全校每個人都在自覺改變,通過持續的努力推動教學過程更加精彩。三是感謝,送給全體清華師生。我們堅持特殊時期仍然要有課堂,學生在哪裡,課堂就要延伸到哪裡,學校利用信息手段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實現了師生見面,同學共同學習、實時交互,在雲端繼續展現課堂的魅力。第四,大學要擔當社會責任。清華大學先後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新疆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開設「克隆班」,與湖北高校聯合啟動在線大型招聘會,充分展現了學校的責任與擔當。
  • 堅守教書育人職責 鑄就教育教學新氣象|清華大學在線教學階段性...
    3月17日下午,清華大學在主樓接待廳舉行在線教學階段性總結交流會,深入總結在線教學開展一個月以來的經驗做法,分享交流心得體會,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校長邱勇,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副校長彭剛出席會議。楊斌主持會議。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階段性總結交流會舉行
    堅守教書育人職責 鑄就教育教學新氣象清華大學在線教學階段性總結交流會舉行清華新聞網3月21日電(記者 呂婷 攝影 石加東)3月17日下午,清華大學在主樓接待廳舉行在線教學階段性總結交流會,深入總結在線教學開展一個月以來的經驗做法
  • 化危為機,為教學打開一扇新大門 ——「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清華大學「電路原理」曾獲國家級精品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兩次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分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一次獲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課程開展在線教學整體情況一、教學理念形成共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大考」,清華大學推遲學生返校,但要求教師和學生「按點上課,一起上課,真有課堂」。為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好在線教學工作,清華大學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成員15人中涉及11個院系。「電路原理」課程負責人於歆傑和任課教師朱桂萍分別擔任專家組組長和成員。
  • 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清華大學實施在線教學情況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 於歆傑  教育部要求要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如何做到實質等效,讓幾千萬大學生在家以在線的方式開展高質量學習活動,從而確保學習質量?這是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都需要回答的必答題。
  • 在線教育下一步需要聚焦交互問題的解決
    為了讓教師們儘快熟悉教學平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對所有主流的在線教育平臺、在線視頻會議系統、綜合網絡直播平臺進行評測,整理各平臺的優缺點反饋給授課教師,供教師選擇工具時參考;為了儘早讓老師們熟悉網絡教學,計算機系還提供主流平臺的測試環境供老師們試用和體驗。計算機系還向教師們提供網上教學行為規範,提前向他們說明在線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線性代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筆者曾獲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精英賽金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高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清華大學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稱號,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等教學類獎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擔任了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的成員。
  • ...開闢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 | 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
    清晰的理念是:在線教學需要有組織、成建制、全體系地開展;在線上課是真上課、上真課;在線教學不是慕課,在線教學是在虛擬空間裡的真實課堂,是實實在在地教與學。堅定的決心是:一個都不能少。在線教學服務保障面向全體師生,一個人都不能少;在線課程應開盡開,一門課都不能少;在線開展教學管理和培養全過程,一個環節都不能少。二是教學方案的頂層設計和體系運行機制的有效建立。
  • 請查收這份「清華在線教學答卷」
    清華大學如期開課,是除了極少量實驗實踐類課程之外,將全校課程教學體系整體搬到了線上,這一特殊背景下的這樣的在線教學實踐,不僅是清華校史上,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課程體系是教學體系最核心的組成部分。高質量的人才培養,要靠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培養環節來完成。課程的開設如果缺乏整體的設計和安排,一定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成效。按照教學日曆如期開課,讓同學安心在家、堅持學習,是學校對國家整體防控大局應盡的責任,也是保證課程體系整體進行、保障學生順利成長的必須。」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說。
  • 在線教學效果如何?清華大學期中「雲考試」,成績說話
    會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透露了清華在線教學的一些成果,清華在線課程平均到課率和全勤課堂比例都要高於平時的線下授課;部分課程還實施在線期中考試,在相同難度和題量的考試面前,學生的平均成績與往屆基本持平,甚至有所提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清華大學做出「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莊重承諾,從2月17日起陸續推出在線課程。
  • 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如何實現
    所謂教育教學效能,是指社會教育組織在教育活動中的效率、業績和效果的整體反映,也是社會教育組織在行使自身職能、實現自身意志過程中治理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教育活動的新形式之一,在線教學的實施,必須將效能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效能。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下的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目標,至少包含以下幾方面內涵:其一,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 清華大學總結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共開設4471門線上課程
    今天,清華大學召開「雲上學堂」交流會,總結本學期在線教學工作,部署暑期和下學期教學安排,展望在線教學的未來發展。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他提到,教育研究院組織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本學期清華大學開展的在線教學進行了跟蹤研究。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學校是如何做出開展體系性的在線教育教學的決策?學校實施體系性在線教育教學的決策如何落地?師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經歷和體驗是什麼?學校師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碰到哪些困難,需要得到什麼樣的支持?師生對於在線教育教學的質量評價如何?
  • 清華大學總結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共開設4471門線上課程
    7月3日,清華大學召開「雲上學堂」交流會,總結本學期在線教學工作,部署暑期和下學期教學安排,展望在線教學的未來發展。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他提到,教育研究院組織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本學期清華大學開展的在線教學進行了跟蹤研究。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學校是如何做出開展體系性的在線教育教學的決策?學校實施體系性在線教育教學的決策如何落地?師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經歷和體驗是什麼?學校師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碰到哪些困難,需要得到什麼樣的支持?師生對於在線教育教學的質量評價如何?高等教育階段在線教育教學的長期發展趨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