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學案例分享】實踐課程如何組織線上教學?「互動設計1...

2020-12-15 清華大學新聞網

●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  付志勇

疫情期間,由筆者開設的在線實踐課程「互動設計1」順利結課。該課程主題為基於下一代交互技術的未來智能家居設計。課程從理解人的行為和文化情境出發,通過對人與人、人與產品及環境之間溝通與交流方式的設計,創造出新的生活、工作、學習與娛樂體驗。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理解互動設計的理論,理解人的認知行為和交互界面之間的聯繫,掌握互動設計的方法、模式、理念,並能夠結合課題進行運用和創意。在教學上,本課程通過使用線上教育和遠程會議平臺模擬課堂教學和分組討論,在作品展示上,學生通過物聯網數據模擬平臺替代實物原型製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和反饋。

 課程背景

新冠疫情在今年春節前後影響了整個國內和國際社會,居家隔離成為整個社會的常態。疫情影響了整個社會的運作、經濟的運行。同時隔離也帶來對人心理的影響,人際關係和人性都在接受疫情的考驗。

「應對隔離」的現狀來開展智慧家居設計是本次課程的主題。「隔離」不僅包括物理空間上的隔離,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等無法通過常規方式來實現;還包括心理的「隔離」,由於無法與親朋好友相聚,在極端困難條件下無法獲得情感支持,負面情緒不斷累積;更深層次的,還有社會的「隔離」。

 由於課程啟動時,全校師生仍處於家庭隔離階段,很難像常規設計課程一樣進行高強度的前期實地調研和智能設備體驗,因此本次課程要求同學們以自己所在家庭的親身經歷作為基礎背景,再通過網絡調研的形式豐富一手經驗。同時,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網絡視頻討論,力求減少空間隔閡合作完成設計方案。

本次課程也得到加拿大華為2012人機互動實驗室李維、黃大源先生的支持,從企業研發的視角,提出實踐方向的建議。在原型製作階段,也得到校友所在企業的支持,我們利用根雲視界的物聯網模擬平臺,實現多人協作的原型製作。

課前準備

作為本學期第一批開設的課程,除了要預先籌備授課內容,還增加了人員安排和在線學習軟體準備的工作。

開課前2周,筆者和助教按照學校安排,統一學習線上教學軟體,並著重實驗師生互動功能,根據功能特點設計課堂互動方法與內容。通過多次實驗,最終確定了授課軟體雨課堂和課堂討論軟體zoom。開課前1周,組織所有上課學生進入微信群,指導大家安裝學習軟體並熟悉使用。同時,聯絡課外指導以及物聯網線上模擬平臺的支持。

課程內容

本課程持續4周,共48學時。課程總體分為機會識別、機會理解與故事表現、概念化與方案原型、成果展示與演示4個部分。

在機會識別階段,主要運用了設計虛構練習、和設計未來工具,幫助發現利益相關者需求,挖掘設計機會。

在機會理解與故事表現階段,通過HMW工具定義了設計目標,並運用共生工具發散設計可能性並確定設計方向。

在概念化與方案原型階段,運用體驗之環和服務藍圖展示產品提供的體驗與服務流程。

在成果展示與演示階段,除了運用概念視頻和未來產品手冊的方法展示設計的使用方式與情境,更結合了疫情線上學習的特點,將實體交互原型改為由根雲視界團隊提供的虛擬場景模擬系統進行原型演示。

課程實現

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根據只能開展遠程線上教學進行了調整。結合當前隔離的情況,增加了獨立思考的課程內容比重,特別是引入未來研究的方法,側重從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層面進行設計反思,有助於學生能夠提升對設計的認識。主題的設定選擇為智能家居,也有助於移情和測試。考慮到因為不能面對面指導,設計實踐的部分也必須調整為線上協作,因此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參與(engagement)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從能力培養的角度,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機會識別、設計思維、整合實現、團隊執行的能力,通過發揮不同平臺的特點,提供更多線上的手段,達成了教學的目標。教師也增加了分組指導的頻率,採用電子白板等方式支持可視化討論。 

教學內容對比

教學形式對比

網絡教學不僅是直播形式的知識傳授 ,更重要的是通過網際網路手段增強師生之間的聯繫,也不僅是單純模擬線下自然交流方式,而要善於尋找現有在線軟體中能滿足特定需求的功能加以利用,並形成教學過程的數據來支持教學過程的改進與迭代。

比起面對面教學,這種線上教學有一些特定的優勢。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個帳號同時進入分組討論中,來掌控各組討論情況;跨國的指導嘉賓能夠更便利、深入地參與到教學全程;同學們反饋,小組合作不再面對面工作一整天,而是線上討論後分工再匯總,以往的線性工作可以變為多發的並行工作,也很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教師通過多個帳號進入不同組參與討論

但是也有一些現有工具無法滿足的課程內容,比如調研方式和作品的呈現方式。在以往的「互動設計1」課程中,作品主要通過概念視頻、軟硬體原型實現,對於線上合作來說,軟體的交互部分可以通過分工-匯總來實現,但硬體的交互往往必須當場製作,因此本課程使用了物聯網模擬系統來替代硬體交互作品。

由清華美院校友帶領的根雲視界團隊提供了物聯網平臺。通過該平臺,學生可以團隊協作創建一個項目,實現創意概念,實施遠程在線模擬,測試真實的物聯網互動效果。也就是說,可以把以前線下硬體原型的內容在線虛擬出來。

課程成果

棲海智能家居系統

小組成員:相宸卓、牛藝璇、李寒軒、鄭智

在未來,家將不只是生活的居所,也是情感連接的場所。人工智慧將擔任家庭的助理,作出超越個人情緒的判斷,調節家庭關係,讓家真正成為每個人可以棲息的地方。棲海智能家居系統致力於服務多口之家,將情感數值可視化,聯動智能家居,幫助用戶化解家庭矛盾,突破人際間可能的隔閡,維繫和睦愉悅的家庭氛圍。


源息——個人生命健康的智能家庭管家

王婧、李向陽、呂加怡

源息系統聯合智能家居與遠程醫療,建立一套致力於維護人們生命健康的系統,集中醫療數據,對疾病進行精準預測並輔助修復。通過視覺化的方式,讓用戶可以直觀和詳細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收穫一個健康的體魄,塑造更加自信的形象,能夠應對未來的各種突發情況。讓用戶當下的健康行動,塑造合意的未來。


Topi-topia靈感源系統

何怡佳、周文欣、彭程揚

Topi為一款善解人意的AI工作助理,無論是被動隔離還是主動居家創作,通過該系統可以幫助用戶一起頭腦風暴,為用戶打理信息文檔,與智能家居聯動,陪伴用戶度過忙碌而充實的宅家工作時光。根據用戶的創作需求,為其搜索並提供豐富且有針對性的創意源素材,引導用戶大腦的聯想與思路拓展,讓用戶的創作不再孤單,隨處都有創意的源泉。


Dear Polly—陪伴獨居老人群體的居家智能助手

康秋彥、楊博琳、潘俊丞

Polly居家智能助手為較少外出的城市獨居老人設計一款智能陪伴助手。產品設定以擬鳥的形態為原型,通過與智能家居聯動,動態全方位監測家庭數據,以投影的方式,將其交互內容視覺化,幫助老人重拾自身價值,重建情感聯繫,在快速進步的社會為老年群體創造一個合適的緩衝帶,帶給老年人更多的陪伴,獨居而非隔離,依然與社會密切相連。


本次課程的4個作業,分別從社交維繫,公共衛生,居家工作和情感建設四個層面給出可能性:當疫情發生後,突變的家庭社交距離怎樣保持平衡?如何靠自己的力量維繫家庭健康?缺少激發性環境的創意工作怎樣繼續?孤立的個體如何情感自救?學生們試圖以互動設計的手段,通過產品和服務,對疫情下的個人、家庭乃至社會進行反思。他們將自己的價值觀賦予作品中,通過作品表達關懷,表現期待。

課程反饋

本次課程結束後,我們對學生的在線學習基本情況做了問卷調查。

本次課程學生全部使用電腦進行網絡學習,其中,部分同學選擇了手機+電腦或平板+電腦的多模態平臺組合。在網絡的使用中,有2名同學表示網絡不是很流暢,其他人的網絡則能達到學習要求。

設備使用情況調查

本課程結束後,班級中有66.67%的同學表示對課程整體滿意,22.22%的同學表示非常滿意。多數同學對課程的節奏、互動次數及形式表示滿意。學生認為比起線下,線上授課的主要優勢是學習空間自由、記錄筆記方便、節約時間等;弊端主要集中在學習氛圍不好、互動依然沒有線下豐富。
 

課程整體情況調查

儘管因遭遇疫情,學生無法返校,使得實踐類課程面臨種種困難,但在課程團隊的努力和華為、樹根等企業的幫助下,「互動設計1」按照計劃進行,順利結課。

說明:本文著作權屬於作者,如需轉載,請與作者本人聯繫。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實踐性課程如何進行線上教學?心理測量學課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實踐性課程如何進行線上教學?心理測量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社科學院心理學系 錢靜一、課程基本情況心理測量學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科專業基礎課,屬於定量研究方法類課程。本課程有講授環節和實踐環節。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電路原理課程在線教學案例電機系 電路原理教學組開欄的話:2月17日清華大學如期開課以來全體師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在線教學的工作中,「用情很深,用力很足」,留下了深刻而寶貴的記憶。在此過程中,老師們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最初的教學設計,總結有效經驗,創新教學方式。開課前,在線教學專家組的老師們曾為全校教師貢獻了一批在線教學設計案例,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近期,他們在百忙中回顧在線教學的實際工作經驗,再次總結整理了一組在線教學案例。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線性代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線性代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數學科學系 楊晶一、課程與任課教師的基本情況線性代數課程是清華大學理工專業本科生必修的一門數學基礎課,與微積分一起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礎數學課程二、課程開展在線教學的全局情況1、教學理念與在線教學目標疫情期間,本課程作為清華大學的在線公開示範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就是:在老師和學生無法面對面的情況下,把疫情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以做到在線學習與線下課程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醫學院基礎醫學系一、課程和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醫學倫理學課程是醫學類專業本科必修的醫學人文課。二、課程開展在線教學的全局情況1.課程準備:迎面挑戰,直播教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鼓勵開展線上授課、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的要求。清華大學同樣提出了「延期返校,正常教學,發揮優勢,保質保量」的十六字教學方針。
  • 《廣告設計》課程線上教學分享
    >超星學習通+釘釘+騰訊會議+課程微信群+中國大學MOOC線上教學形式:直播+MOOC課程類型及性質:專業必修課授課班級及人數:2017級視傳1、2班(47人)任課教師:高聰蕊《廣告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三年級的必修課
  • 清華大學:互動設計實現高質量在線教學
    中國教育報北京5月14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如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質等效,是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必答題。」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說,「要想實現實質等效,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高互動小班溝通課的在線教學案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高互動小班溝通課的在線教學案例經管學院 張晨一、課程基本情況本門「中文溝通」課程為經管學院本科生的必修通識基礎課。課程主要特點是高互動、多討論、小班授課。每個課堂約30~40人,互動環節佔比較大,包含視頻案例研討、全班問答討論、分團隊模擬練習、組對模擬練習等,每堂課為2小節共90分鐘。二、課程在線教學中的主要挑戰本門高互動小班課在轉為在線教學的情況下,主要面臨以下幾大方面的挑戰。1.
  • 錄像+課件:在線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下,如何進行課程設計與開發?
    》     北京師範大學慕課發展中心主任李玉順教授圍繞「中小學網絡課程的實踐」這一主題,從新課程改革進程的視角給出了具體解讀,他認為,在信息技術日趨豐富的環境下,課堂生態向高階化、多元化發展,面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現代課堂必然要融合在線學習;他以「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基於課程和雲平臺的線上線下學習模式」「視像中國的網絡課程」以及「北京四中基於項目化學習網絡平臺的校本實踐」等案例,提出了中小學網絡課程發展面向未來的深入思考
  • 【挑戰線上教學】孫維方:《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在線教學案例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線上教學案例      孫維方,男,1988年生,湖北襄陽人,博士。2018年6月畢業於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並獲得工學博士學位(機械工程專業),同年進入溫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國際化教研室。
  • 浙江外國語學院中文學院「交互實踐式」 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
    課程組在實踐中提出了以建構主義為基礎的「交互實踐式」模式,強調四個交互(師生之間交互、學生之間交互、課程內外交互和線上線下的交互),通過情景創設和合作會話來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該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協作實踐特點,有效改善了課程改革前的突出問題,明顯提升了跨文化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影響力,體現出了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點。
  • 金課建設申報從0到1:一流本科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線上教師工作坊
    ,將繼續邀請上海交通大學餘建波老師擔任本期線上教師工作坊坊主,此次培訓主題為「金課」建設申報從0到1;一流本科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線上教師工作坊。餘建波老師將從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設計理念出發,結合案例,帶領老師反思教學設計,重新認識線上學習規律,指導老師如何選擇課程主題與內容,如何設計學習目標,如何安排學習路徑、教學環節、時間分布、教學評價,如何進行虛擬仿真一流課程的建設與應用等,一步一步重構自己的課程,內容豐富、信息量大、乾貨滿滿、方法實用,對老師們實現傳統課堂教學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轉變
  • 線上教學優秀課程案例分享·音樂與舞蹈學院
    線上教學優秀案例吧供全校教師參考借鑑以期共同努力保證線上教學質量在這裡 不一樣的課堂有著一樣的不負韶華線上教學優秀案例01《視唱練耳》線上教學平臺:>音樂與舞蹈學院課程設計1、視唱練耳是音樂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由視唱與練耳兩部分組成。
  • 【在線教學示範課案例】C程序設計I(劉君瑞)
    1.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1)無法師生面對面授課,如何嚴肅教學過程,保證教學質量;(2)脫離實驗室,如何開展實驗教學。2.已有工作基礎程序設計系列課程將信息素質納入教育目標,達成知識、能力、素養教學目標。
  • CCF杭州丨總結:聚焦教學——程序設計課程在線教學
    疫情期間,各大院校在線教學如火如荼開展。程序設計課程如何做到高效?如何隔著屏幕讓學生掌握編程?擔任本次活動執行主席的是CCF杭州主席李飛飛、CCF杭州秘書長孔萬增,CCF杭州執委李怡雯。活動分享了疫情期間計算機專業在線教學的情況和實踐經驗,吸引到了130多位會員參加。
  • 通知 | 如何服務大規模在線教學?OPAD新型在線研討會
    新冠疫情引發了全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也是最大的教學創新實驗。52萬所學校、1672萬教師、2.7億學生,在線課程在中國一夜之間成為超大規模教學的新常態。這自然帶來了很多新的重大問題:教師應該如何組織、設計在線教學、學習,應該如何保障在線教學質量、評價在線教學效果?很多教師和高校教學管理部門,都非常關心這些問題。
  • 線上教學優秀課程案例分享·體育教學部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線上教學優秀案例吧供全校教師參考借鑑以期共同努力保證線上教學質量在這裡 不一樣的課堂有著一樣的不負韶華線上教學優秀案例《大學體育體育舞蹈》線上教學平臺:學習通、直播、QQ課程群>線上教學形式:直播;錄播;在線作業開課年級:2019級體育舞蹈初級俱樂部會員班開設課程:體育舞蹈任課教師:胡先鶴推薦學院:體育教學部
  • 線上教學優秀課程案例分享•外國語學院
    線上教學優秀案例吧供全校教師參考借鑑以期共同努力保證線上教學質量在這裡不一樣的課堂有著一樣的不負韶華線上教學優秀案例01《大學英語Ⅰ》線上教學平臺:學銀在線MOOC+學習通線上教學形式>課程設計1、課前學生根據老師發布在學習通上的視頻、音頻、網頁連結等各種類型的學習資料提前預習。
  • 體育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教學
    2、體育教學設計過程的要素構成: 體育教學主體對象、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學評價構成現代體育教學設計的五大要素,也是新課程教學設計過程的共同特徵要素。對他們進行特徵分析是體育教學設計學習者和關注「學」的具體體現,必須強調體育教學設計是以體育學習者的學習為出發點的,關注的是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體育教學設計研究和工作的重點放在教學策略的計劃和媒體材料的選擇與開發上,即如何實施成功的教學;評價是設計和修改過程的一部分。
  • 線上課程教學如何改進升級
    因為時間倉促,線上課程質量參差不齊,教學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所難免,但我認為課程設計不對路是首要問題,需要加緊改進和優化。線上課程教學有何特點線上和線下是兩類不同的教學活動,線上課程設計要符合線上教學的特點,如果按照線下教學的思路去設計線上課程和教學,必然會產生較大偏差。
  • 教學設計如何迭代?歐亞2位教師的實踐與反思
    3月起,歐亞教師發展中心針對課程教學不同階段的需求,連續推出「雲教研」系列教學案例直播分享,探討的話題包括疫情期間如何開展在線直播教學、後疫情時期的混合式教學轉變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的實踐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