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行。
據悉,本次大會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為主題,旨在將全球高校與在線教育平臺團結起來,攜手應對新冠疫情背景下智能網際網路時代對全球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前沿科技在塑造高等教育未來中的作用,共同推動世界範圍內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建設、應用和共享,促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的實現。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我國慕課自2013年起步,從「建、用、學、管」等多個層面全面推進,目前上線慕課數量超過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在本次慕課大會上,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同時,陳寶生表示,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師生一起開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基本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實質等效。
進入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尤其是城鄉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因為在線教育被進一步放大。
據多個調查報導反映,網絡和智能設備在很多農村及偏遠地區並未普及,同時部分農村及偏遠地區學校系統組織網課的能力不足,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層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難。據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指出,在線教育對於城市學生來說,更多的是如何選擇利用的發展性矛盾;而對於不少農村學生來說,則是有或無的生存性矛盾。
助力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是當前在線教育當仁不讓的使命擔當。作為華南區大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阿卡索一直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公益事業,為我國的教育扶貧和教育公平貢獻力量。
從2016年開始,阿卡索布局雙師課堂模式,通過「阿卡索公益進校」項目,為全國400多所貧困地區學校提供設備,並輸送優質的外教資源,助力改善貧困地區英語教學的困境。據了解,阿卡索「雙師課堂」由一名阿卡索外教與一名本校英語老師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外教、中教兩位老師分別做好課上教學和課後輔導,形成課堂學習、課後練習和輔導糾正的閉環學習流程。
阿卡索的「雙師課堂」教學模式,不僅為偏遠山區的孩子們提供了一線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也為當地教師的教學水平帶來潛移默化的提高。藉助網際網路,通過這種外教老師教學搭配中教輔導的形式,將更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知識,帶到更多偏遠地區,助推教育公平。
據悉,阿卡索的「雙師課堂」公益項目相繼獲得了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深圳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多家電視媒體的報導,備受肯定。
除此之外,在探索「教育公益」的路上,阿卡索一直步履不停。從早期推出針對5~12歲孩子的教育幫扶的「書苗計劃」,為偏遠地區孩子捐贈書籍文具;到與《灰姑娘》、《音樂之聲》等國外經典音樂劇合作,免費邀請孩子們現場觀看,開拓國際視野;再到直播大班課入駐「學習強國」平臺……阿卡索用實際行動,一步步成長為我國教育扶貧的中堅力量。
「教育公平」絕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讓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科技的進步,惠及更多偏遠山區的孩子,改善我國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這是眾多有社會責任感的在線教育企業的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