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蛋白尿這個生僻的名詞,已經悄悄潛入大眾的生活中,禍害了不少人。
什麼是蛋白尿?
健康人尿中蛋白質每日排出量小於150mg,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尿常規中可測出,稱蛋白尿。蛋白尿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劇烈運動後、感冒、高熱、寒冷,過度緊張或進食了大量蛋白(魚、肉)等會出現一過性蛋白尿,但尿蛋白一般不會超過(+)。「生理性」蛋白尿患者的腎臟無器質性病變。一般外界刺激解除後蛋白尿也會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是指腎臟發生病變導致尿液中持續出現蛋白。一般24小時尿蛋白量超過150毫克。這時可能提示腎臟有器質性病變了。而病理性蛋白尿
尿中有泡沫就是蛋白尿嗎?
並不是,泡沫尿並不等於蛋白尿。從上文我們可以知道,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物(葡萄糖)和無機物(礦物質)等代謝產物,在排出的過程中,尿液表面張力增加,經過衝擊會產生少量的泡沫,泡沫短時間內消失不見,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當尿液排出體外後,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去,則很可能是蛋白尿,這時請您及時到腎內科就診。
專家提醒,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能反映腎小球等部位是否有問題,但不是所有的腎病患者尿中都會有大量的泡沫。如果長期有尿急尿頻尿不盡等症狀,但尿中泡沫不多甚至無泡沫,也應該到醫院排除腎臟其他部位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