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一向很健康的趙先生,在最近的體檢中卻查出了慢性腎衰竭,需要住院透析治療。趙先生被醫生說的是滿腦門子問號,我身體也沒什麼不舒服怎麼就腎衰竭了呢?前年體檢身體一點毛病也沒有啊!
經過對趙先生的詢問,原來一年前就有泡沫尿的症狀出現了,並且一直存在,但趙先生沒認為它是病,一直也就沒有在意。所以才發展成今天這種局面。
蛋白尿是腎損傷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引起慢性腎臟病變持續進展的一種獨立危險因素。近年來發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蛋白尿陽性就意味著腎臟有損傷。一般來說,蛋白尿量越大,腎損傷就越嚴重。當然,某些非腎臟損傷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蛋白尿,比如劇烈運動後、高熱、寒凍、腎靜脈畸形、尿液被血液、膿液、精子、陰道分泌物汙染等,但這些情況較少見,而且易被識別。
在臨床看診中,常會有患者發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尿裡的泡沫叫蛋白尿呢?
蛋白尿和腎病又有什麼關係呢?
蛋白尿是否會惡化成慢性腎衰竭?
針對這些疑問,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著名腎病專家高建東主任,為大家答疑解惑。
本文指導專家 腎病診療中心主任 高建東
國家級名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
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
山東省首批中醫優秀學科帶頭人
腎病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指導老師
山東衛視《大醫本草堂》特邀專家
【擅長疾病】
▼
擅長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肥胖相關性腎病、急慢性腎炎、難治性腎病、泌尿道感染及結石、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療對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有獨到見解,並對高脂血症、乳腺小葉增生症有深入的研究,治療男科、婦科相關疾病等。
高建東主任受邀參加山東衛視《大醫本草堂》節目錄製
高建東主任毅正堂國醫館會診
腎臟由腎小球、腎小管和腎間質組成,人體的血液每天都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膜濾過,血液中的水、電解質和代謝廢物可以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濾出的絕大部分水分和部分電解質再經過腎小管回吸收,剩餘的水分和代謝廢物就形成了尿液被排出。
血液中的部分小分子蛋白質也可以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濾出,但又被腎小管完全回吸收,所以尿中測不到蛋白質,尿蛋白陰性。
當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大量的蛋白質從血液中濾出,超出了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或者腎小球濾過膜正常,但腎小管受損,無法將正常濾出的蛋白質回吸收時,蛋白質就隨尿排出,形成蛋白尿。一般來說,腎小球受損導致的蛋白尿比較嚴重,而腎小管受損導致的蛋白尿比較輕微。
此外,蛋白質從腎小球漏出的越多,腎小管的負擔就越重,大量的蛋白質會導致腎小管壞死。所以說,蛋白尿是腎小球損傷的結果,同時又是腎小管損傷的原因,蛋白尿一定要控制,千萬不要忽視蛋白尿。
眼瞼、面部水腫,腳部、踝部水腫
疲乏無力,精力不充沛
夜尿增多
高血壓,尤其是年輕人高血壓
尿中有泡沫
尿顏色加深,尤其是在感冒後
噁心、嘔吐,食慾降低
面色及甲床蒼白
口氣中尿騷味
皮膚瘙癢
蛋白尿是腎病確診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我們出現蛋白尿,往往很快發展為腎功能損傷、腎功能衰竭,因此臨床上尿蛋白的含量往往受醫生重視。臨床上可根據蛋白尿的多少將腎病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
高建東 主任醫師
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
微量蛋白尿階段:30毫克—300毫克
蛋白尿階段:300毫克——1000毫克
大量蛋白尿階段:1000毫克——3500毫克以上
●●●
案例1:52歲的付女士是一名退休工人,生活非常清閒,常參加一些老年活動來鍛鍊身體,陶冶情操。可是過上清閒日子沒多久,付女士的煩心事就來了,經常出現頭暈乏力的症狀,並出現面部與腿部浮腫。遂去醫院就診。
看診過程:有高血壓病史二十年,發現尿中異常,腎功能下降二年餘。RP158/111mmp,咽充血+,舌質暗紅,苔薄白膩,脈弦小滑。尿蛋白+3,尿微量蛋白941mg,血尿素氮10.7mmol/L,血肌酐144.9umg/L,血尿酸500.3mmol/L,雙腎B超示,右腎縮小(7.4×4.1cm),左腎大小形態正常。診斷為:高血壓腎損害,慢性腎臟病三期。
高主任辨證後,治易益氣活血,養陰通絡。服藥10劑後,浮腫明顯減輕,乏力好轉。尿蛋白+2,血尿素氮8.1mmol/L,尿微量蛋白514mg,血肌酐87.9umg/L。根據恢復情況調方繼服10劑後複診,病情得到很大緩解,乏力水腫症狀消失,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恢復到正常指標,尿微量蛋白321mg。後改服水丸進行鞏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