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一家長帶著孩子焦急的來到門診,大夫你快幫我孩子看看啊,才十五六歲的孩子,怎麼就有腎病了呢?原來,在醫院查體時查出了蛋白尿,聽說蛋白尿跟腎病相關,家長就開始著急了。
蛋白尿確實是診斷腎病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檢查出蛋白尿就一定是得了腎病嗎?為什麼會出現蛋白尿呢?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著名腎病專家高建東主任,為大家答疑解惑。
【專家介紹】
腎病診療中心主任,山東省首批中醫優秀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2016年山東省十大醫德標兵。
【擅長疾病】
尤其擅長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肥胖相關性腎病、急慢性腎炎、難治性腎病、泌尿道感染及結石、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療對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有獨到見解,並對高脂血症、乳腺小葉增生症有深入的研究,治療男科、婦科相關疾病等。
一、查出蛋白尿一定是得了腎病嗎?
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質(多指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 mg),蛋白質定性檢查時,呈陰性反應。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即可測出,稱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則稱為大量蛋白尿。
但是,被檢查出蛋白尿,也不一定就是得了腎病。
當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劇烈運動、發熱、近期食用大量高蛋白質的食物也會造成生理性蛋白尿。
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多休息,多喝水,一段時間後,蛋白尿就會消失。
二、蛋白尿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暫時性:見於運動、發熱或脫水。
2、姿勢性蛋白尿: 分為暫時性或持續性。
3、持續性良性蛋白尿。
4、原發和繼發性腎小球腎炎: 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遺傳性腎炎、腎病症候群、IgA腎病、狼瘡腎炎、紫癜腎炎等。
5、原發性腎小管間質疾病: 如反流腎病、腎發育不良、急性間質性腎炎等。
三、蛋白尿如何確診?
當初次檢查出尿蛋白陽性時,不要直接扣死「蛋白尿」的帽子。因為第一次查的不一定具有病理意義,應複查1-2次。複查陽性者,應留24小時尿液做尿蛋白定量,如低於150mg可繼續隨訪。當24小時尿蛋白定量高於150mg時,即可確診為蛋白尿。
四、出現蛋白尿說明了什麼?
蛋白尿是腎損傷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引起慢性腎臟病變持續進展的一種獨立危險因素。
當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大量的蛋白質從血液中濾出,超出了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或者腎小球濾過膜正常,但腎小管受損,無法將正常濾出的蛋白質回吸收時,蛋白質就隨尿排出,形成蛋白尿。一般來說,腎小球受損導致的蛋白尿比較嚴重,而腎小管受損導致的蛋白尿比較輕微。
此外,蛋白質從腎小球漏出的越多,腎小管的負擔就越重,大量的蛋白質會導致腎小管壞死。所以說,蛋白尿是腎小球損傷的結果,同時又是腎小管損傷的原因,蛋白尿一定要控制,千萬不要忽視蛋白尿。
五、如何確定蛋白尿的程度?
臨床上可根據蛋白尿的多少將腎病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
微量蛋白尿階段:30毫克—300毫克
蛋白尿階段:300毫克——1000毫克
大量蛋白尿階段:1000毫克——3500毫克以上
六、確診蛋白尿後如何治療?
案例1:
李大哥是一家公司的生產經理,經常勞累過度,而且總是出現口渴、眼乾、胃部不適,去醫院診斷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就這樣在2004年9月,李大哥從此踏上了治療腎病的漫長之路。
先後在三甲醫院接受治療,效果不是特別理想。05年開始到高建東主任這裡接受治療,按照高主任提出的方法,按時吃藥。李大哥的肌酐數值逐步恢復到了正常水平,最好的水平肌酐數值為112。
如今,李大哥距離查出腎功能不全已經有14個年頭,身體恢復的很好,還會抽時間鍛鍊身體、爬山,恢復到了以往健康的生活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