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被親媽兩腳踹死,判了!再生氣,孩子這些部位也打不得!

2021-01-09 騰訊網

虎毒不食子,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我們把這些話奉為真理。在這裡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家孩子不聽話,或是犯錯了,你通常是如何處理的呢?是大吼大叫?還是提拉起來揍一頓再說?

最近

有一條新聞讓小編難過不已

每個人都會犯錯,況且是涉世未深的孩子。當孩子犯錯或不聽話時,做父母會通過發脾氣來教育孩子。但事實上,脾氣不僅不能教育孩子,還會傷害到孩子,有時候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2019年5月7日晚上9時左右,羅某出租屋內發現她的兒子沒有洗漱就想上床睡覺,瞬間非常生氣,從廚房衝到兒子的床邊,用力朝兒子腹部踹了一腳,兒子一下子仰倒在下床鋪。

據了解,該床是上下鋪結構的木床,兒子背部撞到下床鋪外側實木床杆上後站了起來,呆呆地站立在靠近下床鋪中間位置接受媽媽的責罵。

羅某見兒子對自己的責罵並沒有回應,又朝他腹部踹了一腳,兒子再次被踹倒在下床鋪,自己站了起來。之後孩子乖乖去洗漱上床睡覺。

等到凌晨0點多,孩子突然間喊冷,媽媽羅某在沒有開燈的情況下給他倒了一杯開水給孩子喝,之後孩子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媽媽起身碰觸到兒子腳部時,發現孩子當時腳部冰涼,隨後多次呼叫孩子的名字,孩子的回答很模糊。

凌晨3時左右,羅某將兒子送至當地永泰縣大洋衛生院搶救,經醫生診斷,孩子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體徵,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案發後,永泰警方鑑定認為,孩子系腹部受鈍性暴力作用致多臟器損傷(心肺挫傷、肝胰破裂),致創傷性休剋死亡。

2020年3月18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這起慘劇。裁判文書中揭露的案件信息顯示,該母親平時教育孩子過程中長期存在打罵、體罰現象。

一個多小時裡,棍子、鐵衣架、皮帶像雨點一樣,落在孩子的屁股、背部、手腳上。可憐的孩子不停地掙扎、哀求、求救,也沒能喚起母親心底的一絲憐惜。

直到孩子全身手腳淤血發黑,不再動彈,她才停下來,讓她自己去洗洗。

「媽媽,我起不來了。」

這是孩子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點擊播放 GIF 0.0M

實際上,像這樣觸目驚心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如果輸入關鍵詞「孩子父母 毒打」,你能搜出數以百計的新聞。

10個孩子8個被家長打過

有些孩子經常被打

新浪親子頻道曾做過一個「你打過孩子嗎?」的小調查,超過13000名家長參與投票。

結果,近80%的家長選擇了「有時打,但不經常」、「偶爾打」;另外有13.4%的家長選擇了「經常打」。

對於「如何看待『打孩子』的教育方式」,高達81.1%的家長認為「有時太不聽話了就得打兩下」;只有14%的家長認為「這對教育沒有一點好處」。

那麼

為什麼有些家長

會相信「打一頓」管用呢?

點擊播放 GIF 0.0M

●受傳統教養觀念的影響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器」、「打是疼,罵是愛,氣極了,拿腳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說法,在哪個年齡段的父母中,都有一定市場。

●小時候被打過,長大後不自覺打罵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罵,在教育孩子時繼承了「家風」,打罵也成了「教育」孩子的方式。

●忽略溝通,粗暴處理

有些父母覺得教育孩子是個「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極少思考用其他的方法來管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

也有部分家長,會把自己在社會上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下意識地通過控制孩子作為一種逃避和滿足。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等。

不管你有什麼理由打孩子

下手前請三思:

孩子還處在長身體的階段

各處器官都脆弱

不小心很可能打出問題

即使再生氣

也別打孩子這些部位

不管你有什麼理由打孩子

下手前請三思:

孩子還處在長身體的階段

各處器官都脆弱

不小心很可能打出問題

01

後腦勺

後腦勺分布著體力和智力發育神經系統,如果父母下手重了,會導致孩子神經系統受損,對智力也有影響。

點擊播放 GIF 0.0M

02

肚子

孩子的肚子,是五臟六腑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前面那個福建媽媽踹了孩子腹部兩腳,最終導致孩子死亡。所以,再生氣也不能打孩子這裡。

03

後背

孩子的脊柱發育還不夠健全,打孩子背部用力過猛,容易造成脊椎損傷,甚至引起癱瘓。此外,後背身體內臟器官太多,重擊下可能造成內傷。

04

有些家長喜歡扇耳光,但是打耳光容易損傷孩子耳朵及周圍神經,引起聽覺障礙。用力過猛,還可能讓孩子出現短暫性或永久性耳鳴,甚至失聰

05

耳朵

揪耳朵容易導致耳膜受損。後果嚴重的,還可能造成耳內出血、疼痛、耳鳴、喪失聽力

在耳根部的皮下,有多條神經分支重疊分布,揪耳朵會讓人產生強烈的痛感,甚至暈厥。如果揪耳朵時沒控制好力度,還可能傷到孩子腦部。

06

屁股

很多家長認為可以打屁股。但是如果下手重了,孩子的屁屁很可能會大面積的軟組織挫傷。嚴重的甚至還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腦幹損傷而死亡。

看到了沒?

子身嬌肉貴

哪哪都打不得

有些家長會發懵

孩子有時候太讓人生氣了

不打還管得住嗎?

如果孩子做了錯事,溝通無果,家長可以將「打」替換成別的懲罰方式,只要能起到「強化與懲罰」的作用就行:

比如罰站(正懲罰)、扣掉零食、沒收心愛的東西、扣掉遊戲時間(負懲罰)。

但要記住一點:

如果要懲罰

最好是即時懲罰

也就是說,孩子剛犯錯就懲罰。這樣最能讓他牢牢記住錯哪兒了,能特別容易建立懲罰和錯誤行為之間的聯繫。尤其是低齡幼兒,Ta的記憶系統還不牢固,「秋後算帳」效果不好。

懲罰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為規則,而不是為了發洩父母的壞情緒。

不要用大人的價值判斷和道德標準去評判孩子的行為,只要耐心地、一遍遍地教會他們這個世界的規則就行了。

天下沒有哪一個父母

不盼望孩子能成龍成鳳

但是

無數的事例證明

沒有哪一個孩子

是在父母的打罵中成才的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被親媽兩腳踹死,這些要害部位打不得
    不管你有什麼理由打孩子,下手前請三思:孩子還處在長身體的階段,各處器官都脆弱,不小心很可能打出問題。即使再生氣,也別打孩子這些部位1. 後腦勺後腦勺分布著體力和智力發育神經系統,如果父母下手重了,會導致孩子神經系統受損,對智力也有影響。
  • 六歲女孩不聽話,被親媽兩腳踹死,再生氣這些要害部位也打不得!
    但事實上,脾氣不僅不能教育孩子,還會傷害到孩子,有時候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2019年5月7日晚上9時左右,羅某出租屋內發現她的兒子沒有洗漱就想上床睡覺,瞬間非常生氣,從廚房衝到兒子的床邊,用力朝兒子腹部踹了一腳,兒子一下子仰倒在下床鋪。據了解,該床是上下鋪結構的木床,兒子背部撞到下床鋪外側實木床杆上後站了起來,呆呆地站立在靠近下床鋪中間位置接受媽媽的責罵。
  • 孩子「不聽話」,被親媽活活踹死!這些要害部位,再生氣也不能打
    ▼只因媽媽一時的怒火以及不知輕重的兩腳,這個6歲的孩子在花一般的年紀竟然過早地凋謝了!即使再生氣,也別打孩子這些部位1、後背如果說不小心打到孩子的尾椎,還有可能造成下肢癱瘓。除了這些部位,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喜歡大力的搖晃孩子,這個樣子做的話,可能也會對孩子身體的各個組織和大腦造成創傷
  • 7歲男童摸女老師隱私部位,男童被打到鼻青臉腫:我就摸了一下
    7歲男童摸女老師胸部,遭到老師暴打,男童:我就摸了一下近日在安徽臨泉縣,有一名7歲男童遭到老師暴打,原因竟是因為小男孩摸了一下女老師的胸,女老師覺得受到非禮,被侵犯了,於是生氣的暴打了男孩,導致男孩臉部破皮紅腫,我們來看具體情況。
  • 6歲男孩被媽媽踢死,這些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再生氣也不能打
    孩子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身體還未發育完全的他們,身體上有許多部位都不能承受傷害,這些脆弱的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如果不注意,一生氣就打孩子,很有可能在無形中對孩子造成致命的傷害,毀了孩子一生,毀了一個家庭。
  • 地鐵裡猛踹親媽,熊孩子慘遭暴揍...你還在說給孩子立規矩難?
    -01-譬如像前幾天,地鐵站裡猛踹親媽的兩人在地鐵站內發生爭吵,女孩用腳猛踹母親和行李箱,原因只是因為女孩媽媽上錯了車。這位媽媽走開後女孩又在母親身上踹了幾腳,甚至還打了前來勸阻的路人。活脫脫一典型熊孩子樣的7歲男童某公交車上,帶著挑釁意味連續踢了旁邊坐著的男乘客三腳!
  • 孩子惹家長生氣,父母需保持冷靜來處理,打孩子這些部位碰不得
    明明是很簡單的題目,怎麼講孩子都不懂,這個時候就非常生氣,甚至想要打孩子一頓。」不難看出,大部分家長都會被孩子的某些做法激怒,繼而升級到打罵孩子。但是你知道嗎?打孩子也講究一個度,這些部位再生氣也不能打,不然會傷害孩子的身體。氣急敗壞打孩子,這些部位要避開!
  • 孩子這四個部位打不得,再生氣也不要打(家長必知)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怎麼生了這樣一個皮猴子;他和我有仇吧,一天不氣我一頓他心裡就不舒服;有時真的是脾氣忍不住,不打氣得要死,打完又後悔......在養育娃的過程中,我們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孩子的龜毛撒潑時刻,有時因為沒滿足他要求,有時不順他心意......
  • 四個部位打不得,再生氣也不要打(家長必知)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怎麼生了這樣一個皮猴子;他和我有仇吧,一天不氣我一頓他心裡就不舒服;有時真的是脾氣忍不住,不打氣得要死,打完又後悔.在養育娃的過程中,我們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孩子的龜毛撒潑時刻,有時因為沒滿足他要求,有時不順他心意.
  • 廈門一4歲男童被男子一腳踹飛! 顱內出血,鼻梁骨折...
    37歲食客,一腳踹飛店主兒子,4歲男童的頭撞向鐵皮餐車,後來又彈回撞擊地板――致顱內出血,▼▼▼近日,一條「三十幾歲壯男子踹飛四歲半寶寶」的微信在廈門人朋友圈裡廣泛傳播。一個37歲的成年男子,為何會對一個4歲幼兒痛下狠手?孩子住進重症監護室至今,肇事者家屬為何始終不露面,也沒有一句道歉?這幾個問題,讓孩子的父親藍先生,十分憤怒。
  • 孩子這些部位打不得,稍有不慎就把孩子打「壞」了
    很多父母也很沒辦法,只有奉承「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老傳統,動手打了孩子。也有不少寶媽問我打孩子好不好?其實打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不管好壞。但是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身體各組織、器官都還不成熟,稍有不慎就可能把孩子給打壞了。如果說教沒用,需要動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部位打不得。
  • 這3個部位是孩子「要害」,父母再生氣也打不得,要謹記省得後悔
    前陣子,深圳有一位媽媽,因為懷疑12歲的女兒偷了28塊錢,就動手打了女兒。結果卻失手把女兒打死,這位媽媽也因此受到的法律的懲罰。從這句話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父母打罵孩子的原因之一——讓孩子聽話。通過父母通過暴力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懼怕父母,對父母唯命是從,在這些喜歡打孩子的父母眼中似乎是一種「成就」。除去讓孩子「聽話」這一點,中國父母習慣性打罵孩子的原因。還與家長權威、教育成本等因素有關。
  • 三歲童模遭親媽狠踹:比啃老更無恥的是啃娃
    近日,一條童模遭到狠踹的視頻上了熱搜。原以為是一起虐童案,搜索下去人們才發現,施暴者居然是孩子的親媽!一位母親,究竟得有多狠心,才能當眾把孩子踢哭?面對大家的指責,一開始這名媽媽還理直氣壯:「她不配合拍照,踹兩腳怎麼啦?這是我家的孩子,不用你們管!」如果只是路人甲偶然拍攝的一個畫面,倒也不至於讓人那麼憤怒。此事之所以不斷擴大發酵,是因為不止一家兒童攝影機構爆料:「孩子媽媽的暴力行為,不是第1次了。」
  • 「心情不好打他怎麼了」湖北女子打男童致其顱內出血,會判多久?
    湖北女子心情不好打傷兩歲男童事發在在湖北荊州,被害人是一名兩歲半的男童,在2021年1月2日早上10點,男童與其母親在小區散步,在路上碰到另外一名女子跟她的女兒,小孩之間並沒有身體接觸,女子突然用腳將男童踹倒,雙方在理論時,女子直接說:「我心情不好,打他怎麼了?」
  • 6歲男童因未洗漱睡覺,遭親媽猛踹致死,暴躁的父母有多可怕?
    現如今的年輕家庭,由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在養育孩子方面也會有更多的考慮,即便是二胎政策已經逐步放開,但很多家庭基本上還是選擇只養一個孩子。按理說,一個孩子的家庭在家裡應該是備受父母家人的關注和疼愛才是,但一些父母們可能是由於工作或者生活的不順心,卻把這種壓抑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發洩了出來,好似孩子就是一個導火索一般,無時無刻都可能點燃父母的火藥桶。
  • 6歲男孩不想洗漱就睡覺,被媽媽飛踢兩腳:越無能的家長脾氣越大
    雖然以前父母會打孩子,但打完孩子他們也會心疼得不得了。然而如今有的家長,對孩子拳打腳踢成了「家常便飯」。6歲男孩不想洗漱就睡覺,被媽媽飛踢兩腳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如今家暴的事例越來越多,在家長群裡聽說的這一件事更是人神共憤。
  • 千萬別打孩子這六個部位,家長再生氣也別動手!
    「棍棒教育」至今仍然存在於不少家長的觀念裡,更是有很多老人把「不打不成器」掛在嘴邊。但是「打」真的有用嗎?事實證明孩子大多是越打越差,越打越沒有出息的,不僅如此,如果打到了孩子的關鍵部位,還很有可能釀成慘禍。
  • 5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再生氣也別動手打,衝動過後是懊惱
    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會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自然就會因為一些不當的行為惹家長生氣。俗話說:「根本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都讓我孩子犯錯一定要挨打,長大後才會有出息,因為玉不琢不成器。為了孩子能學好,爸爸媽媽們在打孩子時甚至會往死裡打,只為讓他們得到教訓,殊不知孩子身體上這4個部位是打不得的。1、打頭部:寶寶成長的時候,頭部發育的最為遲緩,因為頭部毛細血管豐富,神經纖維比較多,家長生氣時控制不好力度,一巴掌打到孩子的頭部,可能會導致顱內出血,而且強烈的震動會增加寶寶腦癱的機率,後果十分嚴重。
  • 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千萬打不得,會致命
    2017年6月,臺灣新北市7歲小男孩因不做家務,被媽媽實施虐暴,開水燙、鐵管打,導致孩子內臟破裂出血不治身亡。 3、打屁股,危害心理健康 2010年發表在《兒科》雜誌的研究發現,3歲時經常被打屁股(一個月超過2次),會增加孩子5歲時的攻擊性。 美國兒科學會(AAP)也指出:體罰可能導致孩子性格好鬥、藥物濫用、增加成年後的自殺行為。
  • 寶媽一耳光,女兒險失聰:孩子身上的這5個部位,再生氣也不能打!
    6歲女孩,因為作業問題,被爸爸不停責罵,實在忍不住和爸爸頂了幾句嘴,結果被爸爸用皮帶、掃把、衣架打得渾身上下青紫、布滿淤血、發黑、慘不忍睹…… 再生氣 也不能打這些部位 養娃路上當家長的難免會有被氣到的時候,但真打出事兒你不心疼?你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