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民間收藏家」,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結(核)算,中國人民銀行於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共九種面額、十七個版別,其中,紙券十四種,分別為:1角券一種、2角券一種、5角券一種、1元券三種(有80版、90版、96版)、2元券兩種(80版、90版),5元券一種、10元券一種、50元券兩種(80版、90版)、100元券兩種(80版、90版);金屬硬幣三種,分別是:1角、5角、1元各一種。新發行的四版幣在二、三版幣的基礎上,增加了50、100元兩個大面額券別。
人民幣壹佰圓毛、周、劉、朱四位領袖浮雕圖(藍黑色)1988.05.10.發行,票幅尺寸:165×77
人民幣伍拾圓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棕綠色)1987.04.27.發行,票幅尺寸:160×77mm
歷經近20年醞釀終曲折面世人民銀行總行對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設想產生於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初期,並提交到國務院,到1985年5月定案,歷時18年。受文化大革命「極左」思潮影響,方案制定也未免幹擾,為此1967年2月至1976年5月期間,總行先後三次上報方案,經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指導修訂,最終使極左思潮未能反映在國幣上。
人民幣拾圓漢族、蒙古族人物頭像(藍黑色)1988.09.22.發行,票幅尺寸:155×70mm
人民幣伍圓藏族、回族人物頭像(棕色)1988.09.22.發行,票幅尺寸:150×70mm
第四套人民幣從最初籌備設計到塵埃落定正式與廣大人民群眾見面,歷經特殊歷史時期的百般曲折,其近20年的醞釀歷程,本身就是新中國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文化記憶;其經歷時間之長,也實為新中國五套幣之最。
醉人「黃金紙」80版50
這由工、農、知識分子組成的50元票券無可爭議的成為了第四套人民幣的「鈔王」,從1987年的4月27日首次開始發行,到被1992年8月20日的1990版所逐步替代,留給「鈔王」在歷史舞臺上的演出時間,只有短短的5年時間而已!
1980年的50元紙幣上正面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頭像為主體,這一設計是為了凸顯了中國憲法所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徵。
背面是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洶湧澎湃的黃河流經山西的壺口,這全國第二大的瀑布就宣洩於九曲黃河河床中,日夜轟鳴,其瀑布之聲現仍舊在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中咆哮著,一直流傳下去。
四套幣14個券別中,發行量最少的就是1980版50。據測算,50元發行冠號24個,其中有一個補號JZ,補票量很小,按每個冠號發行一億張計,1980版50投放量不足20億張,經20多年的市場沉澱和消耗,存世量非常少。80版50元成為鈔王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沒有安全防偽金線(金屬防偽線),流通不到2年,市場出現假鈔,國家限期回收,大量銷毀。
80版50元藝術成就也高。在刻畫主題的三個不同職業的人物時,通過使用當時先進的凹版雕刻工藝,讓人物的線條流暢清晰,極生動地體現了三者不同的精神風貌,其精緻程度不亞於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被業界稱為醉人「黃金紙」。
神州「鑽石幣」80版100元
80版100元四大偉人的浮雕頭像擁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對中國的國情,政治主張與黨的文化政策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由於其票面具有「白金鑽石般色澤」,被收藏界稱為「神州鑽石幣」!
如果說1980年的50元是在第四套人民幣中勇冠三軍的大將,那麼1980年版的100元票券就當仁不讓的屬於驍勇善戰的前鋒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過渡階段,1980版的100元在市場上流通消耗數量相對之大,損毀屬於比較嚴重的票券,銀行回收銷毀的數量也相對較多,加上也是造假票券的「重災區」之一,這點上幾乎與80版50元並駕齊驅,都屬於「難兄難弟」。
1988年5月10日發行1980年版的100元中採用四位國家領袖的浮雕像,記錄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這4 位領導人,引領著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光輝歷史。
100元券的背面是井岡山的主峰,延綿不斷的大小峰巒近500多座,這裡既是風景秀麗,浮雲薄霧的旅遊勝地,又是革命的星星之火燃起的地方,紙幣主題前後相互呼應,共同強調了主題,這在當時都是屬於設計思想和應用風格的極大創新和突破。
輸關門「女神鈔」80版2元
1980版的2元正面繪有維族和彝族婦女頭像,兩者面露微笑如沐春風,笑顏如花的表情象徵著中國各民族的和睦與團結,同時也代表了迎接改革開放的愉悅心情,是各族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的主人翁精神表現。
後面是海南的著名景點「南天一柱」,此柱一直流傳著美麗的仙女傳說,這位仙女為漁民指引航線,守望歸來,是漁民祈求平平安安的象徵。
雖然80版的二元券從發行到停止印刷只走過了短短的8個年頭,但是留給了我們眾多的驚喜——充滿遐想與浪漫的「天南一柱」「斷臂海鷗」兩處錯誤!最主要的還是如同第三套人民幣車工一樣,「逢二必漲」的魔咒光環。
同時,2元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已經是國家2元面值的「關門幣」,1999年6月30日國務院第268號令正式決定了,取消兩元人民幣發行。
瘋漲「小魔女」80版2角瘋漲「小魔女」80版2角
1980年貳角紙幣價格從0.9元一張,到3元一張,再到5.5元一張,這猛漲的架勢,使其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朵奇葩,頗受藏友的青睞和推崇。
也許是漲的太瘋,也或許是票面朝鮮的小美女讓人和金胖產生聯想,故被收藏界稱為「小魔女鈔」!
人民幣貳角朝鮮族、布依族人物頭像(深綠色)1988.05.10.發行,票幅尺寸:120×55mm
2角券的發行時間是1988年的5月10日,票面尺寸為120×55mm,號碼為8位,字冠是兩位字冠。2角具有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正面主色調是藍綠色,場景是朝鮮族和布依族人物的頭像,這表明國內朝鮮族人民與我們的良好關係,背面主色調也是藍綠色,場景是國徽與民族的圖案。已只收不付整整11年,是收藏界熱烈追捧的對象。
後起之秀」80版5角
5角券於1987年4月27日首批發行,沒有水印,主色調為紫紅色,票面尺寸為125×58mm,號碼為7位和8位,字冠分為兩位字冠和三位字冠。正面為滿版隔色地紋,主景為苗族、壯族人物頭像和面額文字;背面主景為多色套印民族圖案託出國徽。80版5角發行至今已有數十年時間了,經過市場的廣泛流通消耗,存世量正在不斷減少。受第四套人民幣退市消息的影響,80版5角將會成為非常有潛力的收藏品種。
人民幣伍角苗族、壯族人物頭像(紫紅色)1987.04.27.發行,票幅尺寸:125×58mm
明日之星」80版1角
1角券在第四套人民幣中面值最小,發行時間是1988年9月22日,票面尺寸為115×52mm,號碼為7位和8位,字冠分為兩位字冠和三位字冠。主色調為深棕色,正面主景是深棕色,場景為高山族、滿族人物頭像和面額文字;背面主景為國徽與民族的圖案就單一券種而言,壹角幣是新中國製造的所有人民幣券種中最複雜、最神秘、最具誘惑,而尚未被深入認識和未被開發的一個券種。
人民幣壹角高山族、滿族人物頭像(褐色)1988.09.22.發行,票幅尺寸:115×52mm
對第四套人民幣來說,明星幣種是1980年版的50元、100元等量少品種,能收藏這些幣就能夠「以一當十」。據了解,在第四套人民幣所有券別中,1980年版的50元券存世量是最少的,此外,只有第四套人民幣設有角紙幣,第五套人民幣則只發行了角硬幣。
2角紙幣的停印將使得市場流通量逐漸減少,小額紙幣未來將最終在市場上消失。「2元和2角券逐步退出流通,這也就意味著這兩種紙幣的收藏市場肯定將在近期走強。」長遠來說,這一波行情肯定會被刷新。同時,第四套人民幣收藏對幣券的品相要求非常高。
綜合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