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機遇正吸引全球資本!
川報觀察記者近日從四川省商務廳獲悉,今年上半年——
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13家,同比增長33.42%;
外商投資合同外資22.56億美元,同比增長24.66%;
外商投資實際到位48.99億美元,同比增長1.7%。
其中,可納入商務部統計實際使用外資有望超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8%,領跑中西部;與此同時,全國增速同比下降0.1%。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跨國投資深度調整的當下,四川的吸引力何在?
備案企業佔比超95%
自貿試驗區新設外企佔全省總數近3成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國際外部環境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引進外資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對四川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具有重大意義。
在人口紅利、傳統生產要素優勢逐漸消失的情況下,如何將外資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答案無疑是深化改革,積極營造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上述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積極營造法治化環境的舉措之一,去年10月,我國把此前僅在自貿試驗區實行的外商投資企業備案管理制度,正式推廣到全國。
即對不涉及國家規定實施準入特別管理的外資企業的設立和變更,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提交材料減少90%以上,時間從原來法定的60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以內。
在此基礎上,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放和管,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按「就近備案、屬地監管」原則,省商務廳將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的備案權限,全部下放到市州商務主管部門。省級部門只做統籌、指導和監督檢查,市州商務部門負責辦理本轄區內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的備案管理工作,既方便外國投資者實現就近備案,也便於基層商務部門實施有效監管。
上半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中,有203家為備案設立,佔比為95.31%。「為四川點讚!」家樂福中國西區副總經理張震說:「由於審批時間大大縮短,今年初,家樂福龍泉驛店順利開業。」
服,即優化服務。去年底,我省設立了四川省外商投資及項目運行聯席會議制度。在這項工作機制下,由省商務廳牽頭,相關職能部門每一個季度與在川外資企業面對面座談,接受企業發來的「點球」,現場解決企業發展困境。
省社科院可持續發展(對外開放)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小琪認為,做好簡政放權「減法」的同時,做好服務的「加法」,極大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新增合同外資8.32億美元,同比增長285.19%。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同比增長23.01%。
更大的活力還在釋放。自4月1日掛牌以來,四川自貿試驗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7家。也就是說,在這片約佔全省面積0.025%的小小「試驗田」,新設外資企業佔了全省近3成。在自貿效應帶動下,4月當月,全省新批外資數同比增長超1倍。
外資向高端產業聚集
服務業三大領域備受外商青睞
今年上半年,四川新增的外商投資合同外資中,最受矚目的非格羅方德莫屬。
這家來自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年初在成都啟動近百億元投資項目,讓不少人意外。在美國提出高端製造業回歸背景下,《紐約時報》評論稱,該項目顯示高端製造業重心繼續在向中國轉移。
格羅方德並非唯一。省商務廳表示,上半年,得益於全省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外商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繼續呈現向高端產業集聚的態勢。
上半年,我省製造業合同外資同比增長2.5倍,佔全省合同外資及到位外資比重分別為58.24%和75.4%,佔比分別較去年提升了37.91和41.83個百分點,大企業大項目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
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對區域經濟帶動明顯,也一直是地方招商引資的競爭焦點。
成都市政府曾請第三方機構對英特爾成都項目進行評估,結果發現,自2003年落地以來,該項目對產業和區域經濟起到了1:10:100的帶動效應,也就是說,英特爾在成都每投資1美元,對產業的帶動是10美元,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是100美元。
省商務廳統計顯示,製造類外商企業佔全省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4成,營收總額、納稅總額、利潤總額、就業人數,分別佔全省外資投資企業相關指標的比重為68%、61%、46%、75%。
服務業吸引外資的結構也在調優。
2010-2015年,全省服務業利用外資有一半來自房地產。「房地產引進外資去年已觸底。」省商務廳外管處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上半年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中無一來自房地產,全省房地產合同外資為負增長,到位外資降幅超9成。但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零售、信息傳輸、教育等服務業行業合同外資金額超1億美元,增速較快。
同期,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這三大領域,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分別增長4倍、4.8倍和6倍。
上半年,亞洲依然是我省的外資主要來源地,到位外資佔比達83.43%。因為港資地產減資,來自香港的合同外資同比下降。歐美國家到位外資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倍。
外商在川投資流向,呈多點多極發展態勢。上半年,全省11個市州有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其中,德陽新設企業數同比增10倍以上。9個市州合同外資保持正增長,瀘州、德陽、遂寧等次級城市合同外資突破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