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上半年英國的經濟增速都出來了:先看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下滑到1.2%,與第一季度1.8%的增速相比,縮減了三分之一。其中,英國三大主要經濟部門服務業、製造業、建築業均表現不佳。
英國脫歐不決等,導致二季度經濟疲軟
據報導:第一季度「囤貨」,大量企業增加「庫存」的現象在第二季度不再有。加上大量企業擔心脫歐不決,影響生產,已經提前關閉了不少工廠。影響了當季英國經濟的表現。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脫歐期限被延長至今年10月31日,但英國一直未能與歐盟達成一份新「脫歐」協議。如果一直拖下去,「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日漸增長,這或許會讓今年下半年英國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全球經濟不景氣,整體處於下行趨勢也是英國乃至其他各國經濟增速逐季放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半年,英國GDP同比實際增長1.5%
整個上半年,英國GDP同比實際增長1.5%。季調後,名義GDP達到了10841.78億英鎊(名義增長3.3%),按照上半年英鎊與美元、人民幣的較差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萬億美元,超過9.5萬億元人民幣。
上半年,法國的GDP實際增速為1.2%。季調後,名義GDP達到了12021.87億歐元,按照上半年英鎊與美元、人民幣的較差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36萬億美元,接近9.21萬億元人民幣——仍然略低於英國。
同期,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3%,GDP總量達到了6.65萬億美元(45.09萬億元人民幣)——接近英國GDP總量的5倍,反之英國GDP約為中國的21%。
小知識:企業脫貨,增加庫存,為什麼會增加GDP呢?按照支出法,GDP = 投資 + 消費 + 淨出口 。對企業來說,多購買一些原材料、零部件等,就是為了擴大再生產,這屬於投資啊。
同樣的,一些企業為了趕某個節點。提前大量生產,其目的也是為了供貨,保證供需。這也屬於投資,因而也算入GDP中。對此,我們應該有了這樣的認識:GDP是生產概念,不是銷售概念。它可不管你的商品是否銷售,也不會管你銷售出去了有沒有盈利。本文由【南生】原創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