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按照美國官方公布的信息,2019年美國人口約為3.286億,繼續是全球人口第三大國。雖然人口要比中國、印度低很多,但美國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卻要高很多。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了2.3%。
2019年美國的名義GDP分享
分季度來看,未經季調的第一季度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7%,完成的名義GDP為51484億美元;第二季度同比實際增長2.3%,完成的名義GDP為53609億美元;第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9%,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4047億美元。
第四季度同比實際增長2.2%,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5176億美元——整個2019年全年,美國完成的名義GDP為214316億美元(即大約是21.43萬億美元),按全年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突破了6.5萬美元。同期,中國的GDP雖達到了14.363萬億美元,但人均僅剛剛突破1萬美元,差距較大。
按照印度官方的信息,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5.3%,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2.85萬億美元,人均GDP剛剛突破2100美元——與美國相比,不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GDP,差距都十分巨大。
2019年,美國的實際GDP分享
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按2019年美國境內的商品、服務價格核算,美國的GDP達到了214316億美元。南生查詢到,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02億美元,增長8514億美元——簡單計算下發現增速是4.1%,可為什麼又說「增長2.3%」?
如果您將2019年中國、日本、德國、印度等國的GDP與2018年相對比,也會發現自己計算的結果與各國官方公布的經濟增速並不一致。這原因是什麼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解釋下。
經濟增長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本身真實生產的增長,另一方面則是商品、服務價格的增長。舉個例子,假如在2018年生產了100件合格商品,到2019年產量增加到了103件,按道理增速應該是3%。
但由於2019年商品價格提高了,由原來的1元1件商品,提升到1.1元1件——即2018年生產的商品總價值是100元,到2019年變成了113.3元,增長了13.3%。這意味著,GDP的增長有兩種計算方式。
第一種,不考慮商品價格,得到是「真實的生產增長」,我們稱之為「實際增長」,得到的總數就是「實際GDP」;而包含了商品價格變化的增長,我們稱之為「名義增長」,得到的總價格是「名義GDP」。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2019年美國的GDP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8514億美元,增速為4.1%,這是包含了商品、服務價格增長的綜合結果。如果「不包含商品、服務價格的增長,」即剔除了物價變動因素,那美國的GDP真實增速只是2.3%。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下2019年美國的實際GDP的具體數字——按照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信息,以2012年為基準年,2019年美國的實際GDP剛剛突破了19萬億美元(具體為190605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實際增長2.3%),兩種GDP之間的差額就是物價增長帶來的結果。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