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不斷發揚協和精神紀實

2020-12-20 搜狐網

  編者按:

  當前,全國各界正在深入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80年歷史的北京協和醫院重視和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在醫療衛生中的作用,不斷發揚「協和精神」,以嚴謹的學風、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廣大人民的讚譽。他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改革創新、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時代精神,成為醫療衛生界的一面旗幟。衛生事業肩負著保護和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神聖使命,希望廣大醫務工作者自覺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服從和服務於全國改革開放的大局和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大局,不斷追求現代醫學科技進步,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時下,北京正在推行「病人選醫院」的改革,絕大多數市民毫不猶豫地首選協和醫院。那麼,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協和醫院贏得了百姓的如此信賴?答案是:「協和精神」。

  80年風雨滄桑,幾代協和人孕育積澱的「協和精神」,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至今仍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激勵著每一位協和人。黨中央三代領導人曾多次接見醫院的知名專家和院領導,對協和醫護人員給予高度評價。

  協和醫院常務副院長魯重美說,「協和精神」體現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協和人與時俱進,孜孜不倦追求醫學的進步,倡導高尚的醫德醫風,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為生產力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協和醫院的發展歷程,就是實踐「三個代表」的歷程。

  正因如此,北京協和醫院不僅成為中國現代醫學的搖籃,而且一直保持著醫學界「火車頭」的地位,國家級成果獎數量居各醫院前列;正因如此,一批又一批德高望重的醫學人才脫穎而出,如醫學泰鬥張孝騫、「婦女保護神」林巧稚、外科專家曾憲九、白求恩獎章獲得者方圻等;正因如此,協和醫院才書寫了中國第一例食管賁門癌開胸切除手術、第一例全肺切除手術、第一例開顱手術等歷史,並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子宮絨毛膜上皮癌的根治……

  一位醫生為了查明患者病情,連續8次驗痰,終於找到一條結核病菌。嚴謹求精,不斷創新,這是協和人創造醫學奇蹟的「法寶」

  一位咳嗽患者到協和醫院看病,醫生初步診斷是結核病,但是,第一次驗痰沒有查到結核病菌。為準確起見,醫生堅持連續驗痰,直到第八次才從患者的痰中查到一條結核病菌。他又請別人觀察核實後,才寫下診斷書。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醫學前輩張孝騫常掛在嘴邊的這八個字,深深地烙在一代又一代協和人的心裡。「嚴謹、求精、勤奮、奉獻」,協和醫院的院訓「嚴」字當頭;「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嚴肅的態度」,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教育「嚴」字貫穿。

  協和醫院的「嚴」是出名的,從書寫病歷中就可見一斑。醫院要求住院病歷必須字跡工整,文辭流暢,言之有物,記載翔實,敘述清楚,分析恰當,既是歷史的記錄,又是鮮活的教材。據介紹,自1921年至今,協和病案室共保存病歷230多萬份,被譽為「協和三寶」之一。其質量之高、內容之精、收藏年代之久,在國內外堪稱典範。

  嚴謹的精神源於協和人對醫學的深刻理解。在協和人看來,醫學是事關生命的科學,容不得半點馬虎,每一次接診、每一臺手術都是科學鏈條的一環,皆應認真視之,嚴格處之。來協和學習的醫護人員常被該院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感染,深入淺出的學術講座、嚴肅認真的會診討論、近乎苛刻的科研成果評審,幾乎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像海綿吸水那樣汲取知識。豐厚的積累造就了協和人的超前意識和國際眼光,他們時刻關注著世界醫學的前沿陣地,敏銳地捕捉著最新醫學動態,學習,吸收,研究,創新。一位醫生說:在協和,總感覺有一條「無形的鞭子」在催促自己前進。

  孜孜不倦的追求結出了累累碩果:垂體瘤的診治技術集中了內分泌、神經外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9個科室的力量,在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開拓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協和醫院率先開展纖維胃鏡、胃腸外營養、遺傳性疾病的早期產前細胞和分子生物學診斷等;率先引進國際最先進的正電子斷層掃描PET設備,實現了對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醫生為緊張的產婦哼京劇,護士不用舊繃帶為死者包裹傷口。以人為本的醫學理念,博大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這是協和人贏得患者信賴的根本

  「醫生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看病人不是修理機器,醫生不能做純技術專家,不要憑醫學報告下診斷開處方,而要到病人床邊做面對面的工作,悉心觀察,關心照顧病人。」醫學前輩林巧稚的這段名言,體現了協和醫院博大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一位老專家曾這樣回憶:他年輕時為一名住院病人做檢查,一下子就把蓋在病人身上的單子掀開。他的老師馬上制止說:「這樣做暴露太多,你應該一點一點地打開,別讓病人感到難堪。」在老一輩協和人身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今天,這種人文關懷精神仍在年輕一代協和人的身上延續著。

  「科學家更多地訴諸理智,藝術家更多地訴諸情感,而醫生則必須集冷靜的理智和熱烈的情感於一身。」這是從醫30多年的婦科主任郎景和的感悟。他認為,尊重病人,關愛病人,不僅是一名醫生起碼的醫德,而且是贏得病人信賴和邁向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外交部一位女青年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協和醫院婦產科做剖腹產手術的經歷。她說:「當我被推進手術室時,心裡特別緊張,但在場的醫生、護士都努力尋找話題轉移我的注意力,緩解我的緊張情緒。當一名醫生知道我喜歡京劇時,便在一旁輕聲哼起了京劇唱段。我的緊張感和恐懼感頓時煙消雲散了。」的確,在協和醫生的眼裡,沒有單純的疾病,只有充滿生命靈性的病人。

  醫生如此,護士也不例外。從1995年起,協和醫院推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護士們在做好生活護理、基礎護理之外,更注重與病人的溝通、交流,從心理上關愛患者。

  住在重症監護室的一些病人,由於語言障礙,不能自由表達。怎麼辦?護士們發明了一個辦法:製作生動形象的小卡片,上面寫著「癢」、「渴」、「冷」等字,拿給病人看。從病人的表情、手勢中,護士們可以做出判斷,為病人提供服務。還有很多昏迷不醒的重病人,沒有意識,沒有思維。護士們仍像對待正常人那樣,每天柔聲細語地跟他們說上幾句。她們堅信:這種溝通也許會創造奇蹟。

  病人不幸在醫院去世是常有的事。協和人提出:對死者的尊重就是對生者的慰藉。因此,每一位死者在病房裡都會得到很好的處理。護士們會像對待活著的人一樣認真、細緻地擦拭身體、填塞傷口、堵口鼻、肛門等。一位護士長從自己母親去世時醫院用舊繃帶包裹死者的心理刺激中悟出:這是死者的最後一點尊嚴,為什麼我們還要吝嗇一點點紗布呢?從此,協和醫院為死者裹傷全部用嶄新的繃帶。

  一位醫生常常在夢裡驚醒,病人無恙,他才能安睡;幾位護士用柔嫩的雙手為一位病人拍背上百萬下……「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協和人始終不渝的追求

  一位外科醫生告訴記者,他常常在夢裡驚醒,總感覺有什麼事情。於是,電話打到醫院向值班醫生詢問:手術後的病人怎麼樣?只有得到肯定的回答,他才能安睡。這種「不踏實感」是許多協和醫生共同的體驗。

  的確,協和的醫生就像永不停步的運動員。往往正在吃飯,一聲呼叫就得放下筷子,立即跑到醫院去查看病情,參加搶救,直到病人轉危為安。一臺手術也許從早晨做到下午,甚至到夜晚,哪一頓飯是午飯,哪一頓是晚飯,無法說清楚。然而,醫生最大的累還是心理壓力。病人的病情不穩,醫生也坐不穩;病人身體發燒,醫生心裡也跟著發燒。

  在神經內科病房,記者見到一位患運動神經元病的患者,他每天需要做8次吸痰護理,否則極易發生肺部感染。為此,護士們每隔3小時就為病人拍一次背,每次200下,拍完背才能吸痰。一天下來,光為他拍背就是1600次。而就是這樣的高強度護理,護士們已經堅持了近兩年。如今,這位仍在病床上躺著的患者,在沒有應用任何抗菌素的情況下,從未發生過一次肺部感染和褥瘡。可以想見,年輕的護士用柔嫩的雙手,近兩年為一位病人拍背達上百萬下,這需要怎樣的獻身精神?

  也許有人質疑: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醫生的這種奉獻精神不足為奇;但如今面對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協和人就能不計個人得失?對此,協和醫院副院長李學旺的回答是:「絕大多數協和人把醫學當作自己終身的唯一的事業。他們知道,選擇了醫學,就選擇了辛苦與勞累;選擇了協和,就選擇了奉獻和犧牲。」

  協和不是孤島,看到自己的朋友或同學在外面掙大錢,協和人並非沒有絲毫動心;協和也不是一片絕對的淨土,不是人人都能保持操守。但是,在「協和精神」的薰陶和激勵下,絕大多數協和人都在勤奮耕耘,為廣大人民的健康奮鬥不息。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就是協和人始終不渝的追求,也是「協和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的「秘訣」。

  本報記者白劍峰 趙永新

相關焦點

  • 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協和精神託起協和夢
    編者按:協和夢,學科夢。協和心,醫之心。在9月12日「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2014」上,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談了她對協和精神的理解。病案、專家、圖書館是協和傳承的三寶。嚴謹、求精、勤奮、奉獻,協和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協和人,獲得的臨床研究成果、醫學研究專著,反過來又豐富了協和三寶的內涵。「全國人民上協和」是從何時傳開的,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這是人們至今上協和醫院看病的真實寫照。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對協和的「美譽」,但對協和人來說,無形中卻是壓力。北京協和醫院創建於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
  • 辦人民滿意的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紀實
    在很多患者心中,北京協和醫院是診治疑難重症的「終點站」,其診斷結論堪稱醫學界的「金標準」。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北京協和醫院連續8年蟬聯榜首。 「嚴謹、求精、勤奮、奉獻」,這是幾代人用心血和汗水積澱而成的協和精神。
  • 標杆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是怎樣煉成的
    一座輻射近14億人口、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醫院,如何成為中國醫學大師的搖籃?一座不斷在醫療領域開疆拓土的醫院,是怎樣代表中國醫學的最高水平,成為中國患者最後的「守門人」?步入新時代,一家擁有深厚積澱的醫院該怎樣傳承醫道,持久屹立於中國醫院最巔峰,體現出中流擊水的巨匠精神?所有的問題的答案匯聚到一處,很多人一定會脫口而出:「北京協和醫院」。
  • 北京協和醫院舉辦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在遠程醫療中心舉行。從全國千餘人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250名同學相聚在這裡,聆聽前輩與師長的寄語。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的成功舉辦,標誌著新生正式進入北京協和醫院研究生學習階段,開啟了攀登醫學高峰的新徵程。
  • 假協和醫院欺騙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維權難
    一些不明真相的患者上當受騙後紛紛向該院來信,詢問這些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是否真的有關係,詢問某某教授是否真是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還有的在宣傳冊上印有北京協和醫院特有的青色磚牆、漢白玉欄杆;還有的將自己網站與北京協和醫院網站作了「友情連結」。
  • [視頻]北京協和醫院與各地"協和"醫院無協作關係
    [視頻]北京協和醫院與各地"協和"醫院無協作關係 現在有些醫院進行宣傳時,暗示同北京協和醫院有某種聯繫,有的打著北京協和醫院的旗號推銷販賣藥品。協和醫院負責人表示,他們從不允許任何醫生到其它醫院坐診,同時不允許醫院的專家參與其他廠家藥品的研究和生產,更沒有與任何單位合作製藥。相關新聞:上海協和醫院婦科診療案調查:是手術還是騙術?
  • 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宣布主要領導調整決定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事司司長南春梅同志宣讀《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關於吳沛新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委黨組決定,任命吳沛新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命張抒揚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免去李冬晶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
  • 青青子衿 協和與行 | 第七屆北京協和醫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線上開營
    2020年7月21日,北京協和醫院第七屆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開營。全國1286位報名者中遴選產生的632名優秀大學生將通過本次夏令營活動深入了解北京協和醫院以及當前臨床醫學領域發展現狀,優秀營員可優先推薦參加北京協和醫學院2021年推免研究生入學考試。
  • 北京協和醫院掛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也是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以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多學科綜合優勢強大享譽海內外。
  • 長治市人民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長期合作
    北京協和醫院留永健教授坐診北京協和醫院留永建教授嚴謹的臨床診治5月25日,長治市人民醫院特邀到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劉欣燕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呼吸醫學博士留永健教授來院進行授課和坐診,並就相關學科內容與醫護人員進行討論、分析,針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進行教學業務查房。
  • 她是北京協和醫院手術室首位中國人護士長,曾憲九、林巧稚都對她...
    來源:協和醫生說(北京協和醫院)百年傳承 協和後輩送祝福2020年8月16日是北京協和醫院手術室曹玉華護士長的百歲生日。曹玉華護士長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任由中國人擔任的手術室護士長,協和手術室的輝煌正是由以曹護士長為代表的老一輩協和人辛勤開創。年輕時的曹玉華護士長在各位手術室前輩的記憶裡,大家都對曹護士長印象極為深刻,只要提及「老協和人」的樣子,腦海中浮現的首先就是曹護士長。
  • 全國竟有1700多家「協和醫院」,北京協和回應……
    近年來,以「協和」二字冠名的醫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許多地方,有的自稱「協和醫院某某分院」,有說是屬於「協和醫療集團」,有說是「北京協和醫院的連鎖醫院」或「與北京協和醫院是技術上的上下級關係」。記者以「協和醫院」為關鍵詞檢索發現全國竟有1700多家。
  • 北京閱讀季·書香醫院走進協和醫學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聶北茵)今天,北京閱讀季·書香醫院「講讀生活之協和」主題活動暨協和博士講堂40年紀念論壇在百年協和小禮堂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樊代明,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基金會理事宮月雲,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副教授吳東,北京市海澱區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向濤,中央電視臺欄目主持人張越等嘉賓做論壇主題演講。
  •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患者就診須知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患者就診須知 2020-07-09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協和醫院官方APP上線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記者胡浩)北京協和醫院16日正式發布醫院官方APP。通過這款由協和醫院主導研發的APP,患者可以查詢並預約未來7天內協和醫院所有醫生的門診號。  據介紹,北京協和醫院在保留原有多種掛號方式的基礎上,推出APP預約掛號,患者查詢預約門診號後,使用支付寶完成在線支付後即成功預約。就診當日,非北京醫保患者可直接去診室就診,北京醫保患者需先到窗口換取醫保號條後再去就診。
  • 北京協和醫院沒出過協和維E乳 北京協和醫院出過哪些藥膏?
    北京協和醫院沒出過協和維E乳是什麼情況?近期,一款名為「協和維E乳」護膚品通過網紅帶貨火了,頂峰時期有超100個主播同時推廣。北京協和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協和醫院不生產維E乳,只有矽霜和矽E乳。一家售賣「協和維E乳」的藥房工作人員稱他們賣的「維E乳」是蘇州協和生產。北京協和醫院出過哪些藥膏?
  • 書香協和 | 北京協和醫院掀起讀《心》談《心》新風尚
    北京協和醫院長期堅持讀書品書、提高修養的文化氛圍,將讀書作為自我培訓的形式載體,打造書香協和。近期,在趙玉沛院長的推薦下,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心》成為協和人手不釋卷的「新寵」。 趙玉沛院長熱愛讀書,每每在講話中引經據典,向全院員工推薦好書,令人受益匪淺。8月10日行政辦公會上,趙院長推薦了稻盛和夫的新作《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
  • 北京協和醫院「線上診療」增至19專科
    7月16日起,全國患者可通過北京協和醫院App「線上診療」功能預約19個專科、220餘位協和醫生的複診號,在線問診近百個常見病、慢性病,向專家諮詢疑難重症診治方案。協和自5月底開通「線上診療」服務以來,已累計為近1000名患者進行了線上診療。
  •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簡介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是國家衛生部命名的林巧稚婦產科研究中心,國家級重點學科,全國婦產科疑難重症診治中心,國家教委博士學位授予點,婦產科博士後流動站,衛生部婦產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婦產科藥物研究基地,國家級婦產科繼續教育基地 。
  •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關若麗
    那麼,北京協和醫院婦科關若麗怎麼樣?一、北京協和醫院婦科關若麗擅長什麼長期工作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臨床一線,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尤其擅長女性HPV感染、宮頸癌前病變、外陰病變等婦科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並具有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