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北京協和醫院手術室首位中國人護士長,曾憲九、林巧稚都對她...

2020-12-24 醫師報

來源:協和醫生說(北京協和醫院)

百年傳承 協和後輩送祝福

2020年8月16日是北京協和醫院手術室曹玉華護士長的百歲生日。近日,醫院護理部、老幹部處、工會、手術室等部門同事帶著趙玉沛院長、護理部、外科、麻醉科手術室乃至全院同事們的祝福,前往養老院為百歲老人曹玉華護士長賀壽。

同事們為曹玉華護士長(前排正中)祝壽,獻上「福」字。左起站立者:手術室陳利、轉化醫學樓籌開辦周力主任、手術室王惠珍執行總護士長、工會馬玉芬副主席、離退休黨總支張曉靜書記和王亞林、手術室王金荘護士長、護理部史冬雷督導、手術室蒲霞護士長。

曹玉華護士長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任由中國人擔任的手術室護士長,協和手術室的輝煌正是由以曹護士長為代表的老一輩協和人辛勤開創。

年輕時的曹玉華護士長

在各位手術室前輩的記憶裡,大家都對曹護士長印象極為深刻,只要提及「老協和人」的樣子,腦海中浮現的首先就是曹護士長。

她為人平和謙遜,工作兢兢業業,觀察事物細緻入微,處理事情面面俱到,一直發揚著「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

她對科室的管理精細到位,對每項工作內容進行規範,在工作中做到身體力行,例如為嚴格控制手術間參觀人數,她就站在手術間門口限制人員。

那個年代科室沒有印表機,她就手寫科室管理手冊,這為後來一代代協和手術室人建立更完善的科室規章制度打下了堅實基礎。

她是手術室工作的先行者和領路人,用傳幫帶的精神影響了科室每個人,使全體護士對科室制度始終嚴格貫徹執行。

她對人態度溫和,極少嚴厲批評,對於大家在工作中的失誤,總是輕聲細語地指正,對於問題都是提前想到並努力去解決。

她就是這樣一位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堅守原則,對人對事既細心又溫柔的護士長,因此受到了護士、大夫們的尊敬和愛戴。

在那個年代曾與之合作進行手術的曾憲九、林巧稚等醫學大家,無一不對她交口稱讚。

同事們為曹玉華護士長獻上生日蛋糕,播放祝壽生日視頻

在曹玉華護士長百歲華誕之際,協和後輩們為她賀壽,共同追憶往事,傳承協和精神。

護理部史冬雷督導深情朗讀了吳欣娟主任的賀詞,祝福她健康長壽,並代表全體護士送上一條繡滿了花朵的美麗披肩,象徵著協和護理事業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曾任手術室總護士長的轉化醫學樓籌開辦周力主任和手術室陳利老師點燃了生日蠟燭,手術室王惠珍執行總護士長播放了手術室精心製作的祝壽生日視頻。

視頻裡有曹護士長的老照片、麻醉科手術室全體同事的祝福,以及手術室組織各位老前輩活動的照片集錦。

周力主任一直緊握曹護士長的手,和手術室王金荘護士長、陳利老師一起,動情地追憶過去的時光。

往事蕩漾著大家的心潮,曹護士長雖已不能流暢表達,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曹玉華護士長臉上掛滿了喜悅的笑容

離退休黨總支張曉靜書記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是我們「協和家」的寶貝,我們一定多關心、照顧老人,把老協和的精神傳承好。

工會馬玉芬副主席說,協和醫院即將迎來建院100周年,您也滿100周歲了。您放心,年輕的護理隊伍特別棒,把原來的老傳統傳承下來了,還會繼續發揚光大。

手術室王惠珍執行總護士長深情地說,看到您的精神狀態特別好,我們作為晚輩感到非常高興,一定會繼續將手術室工作做好,不辜負前輩的期望。

同事們為曹玉華護士長獻上祝壽賀詞和鮮花

滄海桑田,歲月如歌。在協和百年即將到來之際,通過本次曹玉華護士長百歲賀壽活動,回顧老前輩為協和事業發展鞠躬盡瘁的往昔,感受協和精神的百年傳承。

讓我們滿懷深情地對這位護理前輩說一句:感謝您對協和的付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們將繼承前輩意志,努力為百年協和作出新的貢獻!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院不斷發揚協和精神紀實
    具有80年歷史的北京協和醫院重視和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在醫療衛生中的作用,不斷發揚「協和精神」,以嚴謹的學風、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廣大人民的讚譽。他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改革創新、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時代精神,成為醫療衛生界的一面旗幟。
  • 她被譽為萬嬰之母卻終生無子女,去世後協和婦產科以她名字來命名
    大家都知道協和的婦產科號是除了名的難掛,許多全國的產婦因為被當地醫院拒絕接治而來到了協和,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協和婦產科還是是國家衛生部命名的林巧稚婦產科研究中心。林巧稚作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開拓者,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 林巧稚: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女主任醫師,接生上萬嬰兒終生不嫁
    這一年的林巧稚才20歲,她的父親一看林巧稚有著如此遠大的志向,便積極地鼓勵著林巧稚,讓她前往上海協和醫學院報名考試。在當時那個年代,中國醫學界的女性主治醫師還是鳳毛麟角,可以說林父對林巧稚的這一推動具有相當大的前瞻性,同時,也多虧了林父多年來的養育,這才造就了後來林巧稚這名有著高尚醫德的婦產科醫生。
  • 【「嘉寶杯」十佳護士】瑞金醫院北院手術室供應室護士長 楊利英
    【「嘉寶杯」十佳護士】瑞金醫院北院手術室供應室護士長 楊利英 2020-05-20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袁隆平出生檔案在京發現 接生醫生是婦產專家林巧稚
    實際上,他於1930年9月7日出生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接生的醫生是林巧稚,當時林巧稚是新醫生,後來是全國婦產科第一大權威。協和醫院檔案記載著袁隆平出生時的有關情況。林巧稚林巧稚大夫生於1902年,恰好與袁隆平的母親華靜同歲,那年她還是一個二十七歲的大姑娘,就在她為「袁小孩」接生的那年,她從協和醫科大學畢業並獲醫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協和醫院婦產科大夫,成為該院第一位畢業留院的中國女醫生。
  • 她是大神級醫學家,協和醫學院的高材生,去世一句話令人感慨
    林巧稚憑著苦學和聰慧,在8年的學習和殘酷的淘汰競爭中,學習成績一直高居榜首。此時,如果她選擇了內科或者外科,前途將不可限量,但林巧稚始終忘不了死去的母親,就選擇了當時被許多人所不屑的婦產科。「茲聘請林巧稚女士任協和醫院婦產科助理住院醫師……聘任期間凡因結婚、懷孕、生育者,作自動解除聘約論。」1929年,林巧稚從協和醫學院畢業。被聘為協和醫院婦產科大夫,成為第一位留院的女醫生。
  • 著名產科醫生林巧稚
    許多老百姓因感念其高尚的醫德,而給被救活的孩子起名「念林」、「愛林」、「敬林」、「仰林」等,以示對林巧稚的永久紀念。不僅如此,林巧稚還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她還首創在中國開展新生兒溶血症的換血治療。
  • 林巧稚:用一生踐行醫者仁心
    個人簡介:林巧稚,女,漢族,無黨派人士,1901年生,福建廈門人,生前系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著名臨床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她對胎兒宮內呼吸窘迫、女性生殖道結核、滋養細胞腫瘤和其他婦科腫瘤進行研究,成功診治新生兒溶血症。
  • 她接生5萬嬰兒,為何自己卻沒孩子?年輕時的一句玩笑,最終成真
    一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林巧稚的母親在福建廈門鼓浪嶼出生,父親林良英是一名留校教師,很喜歡這個女兒,給她起名,希望她長大後能靈巧、聰明、善良。林巧稚果然沒辜負父親的期望,5歲那年,母親死於婦科癌症,林巧稚立志學醫改過自新。二十歲那年,她跑到上海參加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入學考試。
  • 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人——林巧稚
    她是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林巧稚一生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貢獻,是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生平    1901年12月23日(光緒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縣鼓浪嶼的一個教員家庭。
  • 寧夏首位男護士長:病人平安是最自豪的事
    中新網銀川1月8日電 題:寧夏首位男護士長:病人平安是最自豪的事作者 楊迪「對我們而言,看著病人平安順利地從手術室出來是最自豪的事情。」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護士長謝琦如是說。謝琦(右)在工作中。
  • 母親節|基督徒婦產科奠基人「萬嬰之母」林巧稚
    從那時起,她就下定決心長大後要救苦救難,並為自己確立了一個理想:懷著非凡的愛做平凡的事。巧稚從小學習勤奮,是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在廈門讀書時的林巧稚(中間為林巧稚)1919年畢業於廈門女子師範學院並留校任教。1921年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
  • 林巧稚:被譽為萬嬰之母的她,又是柔情似水的女漢子
    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但巧稚很幸運,她有一位對她疼愛有加的好父親。,無巧不成書,正逢北京協和醫學院招生。,出生證上都有著她的英名籤名,「林巧稚的孩子」。前段日子,她剛在協和生完孩子,這次以身體不舒服為由,請巧稚來到家中。如此這般,彭真才算見到了林巧稚的真面目。
  • 北京協和醫院首屆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 他們經歷過什麼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學醫的路註定艱辛,對於醫學生們來說,畢業從不意味學習結束,他們懷著對臨床的執著,步履不停追逐更精湛的醫術。2019年7月10日,北京協和醫院「2016級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典禮」在北京協和醫院學術會堂舉行。
  • 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學制75分及格,曾實行殘酷逐級淘汰制,考題驚人
    承擔重症救治的協和人嚴冬凜冽,風雪呼嘯,2020年的冬天真是猙獰、難熬!在全中國人民抗疫最嚴峻時期,我曾被這樣一對數字震驚了:3月5日,國家衛健委下達通知,緊急組建121人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短短3個小時內,一共有在職職工4000多人的北京協和醫院,有3306名醫護人員自願報了名!
  • 辦人民滿意的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紀實
    在很多患者心中,北京協和醫院是診治疑難重症的「終點站」,其診斷結論堪稱醫學界的「金標準」。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北京協和醫院連續8年蟬聯榜首。 「嚴謹、求精、勤奮、奉獻」,這是幾代人用心血和汗水積澱而成的協和精神。
  • 青春勵志故事:林巧稚——婦產科學拓荒者
    這個醫生就是林巧稚--一個終身未婚,卻擁有最豐富的母愛;沒有子女,卻是擁有最多子女之愛的傳奇女性。她是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她一生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她走的那一天是1983年4月22日。
  • 在北京協和醫院,有這樣一支"兩開花"的國產力量
    人們常說,一部協和史,就是半部中國醫學史。建成於1921年的北京協和醫院,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進步,並培養出張孝騫、林巧稚、曾憲九、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醫學大家,始終引領著國內醫療、教學和科研事業的發展。
  •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簡介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是國家衛生部命名的林巧稚婦產科研究中心,國家級重點學科,全國婦產科疑難重症診治中心,國家教委博士學位授予點,婦產科博士後流動站,衛生部婦產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婦產科藥物研究基地,國家級婦產科繼續教育基地 。
  • 她一生未婚,卻有了5萬多個孩子,包括袁隆平
    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也是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但是從醫的五十多年裡,她對這些榮譽並不在意,甚至還曾拒絕開國大典的邀請。沒辦法了,林巧稚沒有再多想,她果斷地通知手術室準備手術。這是林巧稚第一次主刀手術,也是她醫生生涯中的第一次大手術。每一個步驟她都在心裡想的很清楚,那麼多年的學習和練習,不能辜負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