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交國」快跑完之際,蔡英文要在島內抓人了?!

2020-12-13 大河報網

「警訊?臺灣最後6南太『友邦』與大陸發展新關係」!

近日一篇報導中,臺灣《中時電子報》這樣在大標題裡驚呼道。

這的確是一件「大事情」。

要知道在臺灣所剩無幾的「邦交國」中,太平洋島國就佔了三分之一還多。若這些「友邦」真的正集體討論與大陸發展關係,那臺當局確實該感到「又急又怕」。

事實上,最近讓蔡英文「又急又怕」的,不僅僅是外部「友邦」們,更有島內對改善兩岸關係日漸增強的呼籲聲浪。

而就在「內憂外患」之際,蔡英文當局開始叫囂著抓人了……


眾所周知,臺灣目前苦苦支撐的「邦交國」只剩17個,其中6個都是太平洋國家,也正因此,太平洋島國也被外媒形容為臺灣最後的「外交堡壘」之一。

然而,最近這個「堡壘」已然出現了鬆動跡象

英國《每日電訊報》透露,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梅格·泰勒本月發表演說時稱,是時候討論如何「集體接觸」北京以進入其市場了

「探索參與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可以為創建區域基礎設施和通道提供機會,激發亞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間的新的貿易市場。」她說。

▲梅格·泰勒(視覺中國)

此番「爆料」,著實打了蔡當局一個措手不及。

儘管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李憲章於21日嘴硬稱與這些島國「關係友好緊密」,但一時間島內「邦交警訊」的猜測仍成為輿論主流

而除了南太島國,臺灣另一個「友邦」也沒讓臺當局省心。

20日,有臺媒注意到,臺當局以人道主義援助的名義給了「友邦」尼加拉瓜1億美元援助。

一時之間,輿論譁然。要知道尼加拉瓜去年爆發了執政黨與反對黨的衝突,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紛紛對其實施制裁。

臺灣中時電子報直接喊話蔡當局:別幫錯忙!希望臺灣確保金援能用在刀刃上。

文章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之所以臺當局不敢同美國一道譴責尼加拉瓜,明顯是怕尼加拉瓜也和之前的巴拿馬等國一樣,與臺灣「說斷就斷」

對於這筆援助,不少網友更是毫不留情地大罵:錢很多嗎?趕緊下臺!

事實上,無論是南太島國,還是尼加拉瓜,無不反映出臺當局在國際社會的「窮途末路」。

臺灣問題專家張彬向小銳分析認為,南太小國自身需要發展經濟,因此與大陸走近並尋求大陸市場,才是切實可行的方式。為了穩固「邦交國」,臺灣不得不依靠「金元外交」。但在國家可持續發展層面,這種援助實為杯水車薪,解決不了長遠問題,而相比之下大陸經濟潛力巨大,對這些渴望通過經濟合作實現長遠發展的國家都具有吸引力。

「從整個國際局勢來講,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認知。」張彬說。


「友邦」問題連連之際,臺當局拒絕兩岸交流的做法在島內也早已民心盡失。

而這一次,為打壓島內呼籲改善兩岸關係的聲音,蔡英文竟又起了「抓人」之心。

她要抓的,是新黨主席鬱慕明

▲資料圖片:2018年6月6日,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在廈門出席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視覺中國)

事起1月3日鬱慕明公開表示新黨願率先與大陸政治協商,尋求邁向兩岸統一的和平發展機制,確保臺海和平穩定。

毫不意外,此番表態引來蔡當局瘋狂打壓。

昨天(21日),臺灣陸委會主席陳明通更公然威脅鬱慕明,稱他如果敢赴大陸進行民主協商,可能要「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僅如此,他還不忘敲打臺灣普通民眾,稱如果民眾未經授權去談,不僅面臨巨額罰款,也可能被判5年有期徒刑。

事實上,這並不是臺當局第一次對倡導兩岸友好人士發出「恐嚇」

此前,陳明通就曾揚言要落實所謂「民主防護網」,完備安全防衛機制。並在拜會高雄市長韓國瑜時,對兩岸縣市交流提出限制要求。

蔡英文更是在本月14日親自「下場」,在臉書上寫道「以為多了好幾位臺灣陸委會主席」,暗諷韓國瑜對其兩岸政策的批評

▲蔡英文(視覺中國)

「蔡辦」發言人黃重諺則針對韓國瑜一次直播,侮辱其為「喝醉的土包子」

作為蔡當局的另一個「眼中釘」,新黨主席鬱慕明早在上個月表態要赴大陸協商之時,就已經被陳明通警告。當時鬱慕明強硬回懟:要辦就辦!

「民進黨政府若認為有違法,要關就關,新黨會堅持做該做的事。」他說。

而此番再被點名,鬱慕明乾脆地反問:「你恐嚇我什麼東西呢?」

他向「中評社」回應表示,陳有公權力沒錯,但自己只是在反映臺灣民眾的心聲。

臺灣網友的留言,也恰恰印證了鬱慕明的話。


「無論是病急亂投醫以此挽留『友邦』,還是瘋狂叫囂打壓兩岸友好聲音,都反映了當下臺當局手足無措的現狀。」張彬如是向小銳分析道。

在他看來,對鬱慕明、韓國瑜的打壓無不指向一個顯見的事實:民進黨越擔心、越害怕,就越證明兩岸發展大趨勢向好。

事實上,也正如近期臺媒總結報導所指出:「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韓國瑜的『你儂我儂』、朱立倫的『兩岸相親相愛為下一代』」,都是島內釋放出的希望改善兩岸關係的信號。」

▲韓國瑜(視覺中國)

張彬告訴小銳,民進黨治下的臺灣地區經濟疲軟、民怨沸騰,因此島內民意希望加強跟大陸的交流交往,讓兩岸能夠和平,讓臺灣民眾能在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中提振經濟。

「這些都是民進黨提供不了的。因此,他們必須採取嚴厲的打壓、恐嚇甚至製造恐怖氣氛,來阻斷臺灣民眾希望跟大陸發展關係的意願。」

很顯然,這樣的手段是行不通的。

「從長遠來看,兩岸和平發展是歷史大勢,也是臺灣民眾的普遍意願。」張彬說。

▲1月20日,福建平潭港區海關人員在檢查剛剛抵達的臺灣水果。(新華社)

而同樣的意思,也曾被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強調過無數遍。

1月30日,臨近春節的那場新聞發布會上,馬曉光再次回應了臺當局對兩岸友好聲音的打壓。當時他說:

「他們設置『防線』也好,編織『網絡』也罷,都擋不住兩岸同胞走近走實走好的步伐,最終只能是作繭自縛,被廣大臺灣同胞所唾棄。



來源 | 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島內網友算了一筆帳,蔡英文再連任一次,「邦交國」就幾乎沒了……
    至此,臺灣的「邦交國」就剩下17個了……四個月內,臺灣連「斷」三個「友邦」,壓力最大的應該是蔡省長了。蔡英文21日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宣稱」斷交「又是大陸」施壓「,並叫囂」現在的兩岸問題不再是兩岸之間的問題,而已是區域問題「。
  • 「邦交國」所剩無幾,蔡英文還在拜會「洋主子」、接納「港獨」
    這會不會引發又一波系統性的「斷交潮」,島內輿論沸沸揚揚。正值島內政客們拼殺2020年大選之時,這一消息無疑將讓蔡英文再度減分。一是「打腫臉充胖子」,如臺外事主管部門「亞太司副司長」張鈞宇之流,明明已經「孤家寡人」「形影相弔」, 卻還在凹造型,列舉所謂的正向事跡稱「邦交」穩固;二是「死鴨子嘴硬」,如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臺灣要思考鍛鍊無氧呼吸的能力,就算沒有「邦交國」也要活得好好的;三是「一條道走到黑」,蔡省長眼見「友邦」棄己而去,變本加厲「妖魔化大陸」,宣揚「仇中」情緒。
  • 蔡英文欲「過境」美國拼連任 島內轟:別回來了!
    蔡英文(圖源:臺媒)海外網6月23日電隨著2020選舉的臨近,蔡英文為了搏連任可謂是使盡各種把戲。這回她又打起了「美國牌」,欲借出訪之際「過境」美國。對此,不少島內網友怒轟「別回來了」,更有不少島內人士認為,蔡英文的「美國牌」並不會奏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蔡英文預計7月份到中美洲出訪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行程約10天9夜。除了鞏固與所謂「友邦」的關係,蔡英文當局還想要藉此機會,打著出訪的旗號「過境」美國。
  • 沈詩偉:蔡英文來了,南美唯一的「邦交國」卻懸了
    邦交國」中,12個中南美和加勒比國家已毫無疑問成為「外交戰線」主盤。 不過,原本要出席儀式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臨時取消行程,改由副總統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出席,箇中原因引發外界猜測。
  • 蔡英文吹噓三年「政績有成」,島內紛紛「差評」:不及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5月20日迎來就職3周年之際,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開啟「自嗨模式」,不斷高調誇耀她的團隊多麼「打拼」,「三年有成」,「做了許多總統不敢做的事」。連臺「外交部」也不顧丟了5個「友邦」的尷尬事實,拼湊出蔡政府的「五大外交政績」。
  • 蔡英文含糊回應中岡復交 島內擔憂引發「外交雪崩」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8日上午,蔡英文就甘比亞事件發表三點聲明,但本人沒有出面,由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轉述。臺灣《聯合報》報導稱,三點聲明分別為:區域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的健全發展,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兩岸間在國際上的針對性競爭無益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民進黨的對外政策很清楚,就是與各國間維持和平、穩定與繁榮;「外交」沒有藍綠,需要團結維護「國際空間」。
  • 蔡英文宣布捐1000萬口罩給歐美等國,外交部:臺灣島內個別人若想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就在疫情肆虐之際,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4月1日宣稱要打「國際杯」,向美國、歐盟和「邦交國」捐贈1000萬片口罩。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日表示,她好像記得在大陸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臺灣當局是不是有人發布公告說不允許口罩出口;現在美國疫情嚴峻,臺灣願意提供幫助,大家都樂見其成,但如果島內個別人想就疫情搞政治操弄,就得自省自重。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蔡英文4月1日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和「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在「總統府」舉行「敞廳談話」。
  • 臺灣「邦交國」崩塌 網友:不排除歸零
    而當天上午,出席「桃園鐵路改造工程開工典禮」時,蔡英文還回應道,「吉里巴斯跟『我國外交』關係的變化,『外交部』都全程掌握當中。話音剛落,三個小時後,吉里巴斯宣布與臺「斷交」,用突襲的方式詮釋了什麼叫做「沒有最快,只有更快」。臺灣中時電子報此前就發表評論稱,每次「邦交」出現問題,面對島內憂心忡忡的輿論,蔡當局的回應都是「外交部」都有掌握,現在「情況正常」。
  • 蔡英文取消對吉里巴斯訪問 臺灣這個「邦交」怕是要涼
    (觀察者網訊)臺灣地區外事部門宣布,蔡英文本月又要出訪拼「外交」了,這將是她上任後的第六次出訪。 然而,蔡英文此次行程中未見臺灣南太平洋「邦交國」吉里巴斯的身影,臺媒因此拉響「警報」,又要完?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導,臺灣「外交部政務次長」徐斯儉當天上午宣布,蔡英文將於3月21日至28日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帛琉、諾魯和馬紹爾群島。
  • 2019島內除了韓國瑜大戰蔡英文外 還有這麼多精彩大戲
    兩場大戲最「精彩」的大戲,莫過於島內兩大政黨的領導人提名爭奪戰。執政的民進黨主角是蔡英文與賴清德。大戲始於去年3月18日上午。當天,已辭去行政機構負責人職務的賴清德稱要「勇敢」承擔責任參加黨內初選。而這之前,借外媒之口,蔡英文已宣布謀求連任。
  • 島內媒體:「過境」美國,蔡英文居心叵測 美方包藏禍心
    臺當局把此次出訪行程搞得「噱頭十足」,不斷向隨行媒體爆料各種「禮遇和突破」,而島內網民卻譏笑稱,蔡英文所謂的這些禮遇不過是美方給予「棋子和凱子」的「安慰獎」罷了,更何況在蔡英文明年選舉前景不妙的情勢下,「想想看,斷頭飯是不是要更豐盛些?」
  • 銳參考 | 今天,蔡英文開始抓人了!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文/杜薇 唐立辛)「蔡英文出手了!綠色恐怖來襲,震驚臺灣!」今天(19日)一早,臺媒曝出的這條「嚇人」的消息,瞬間令島內炸開了鍋。上午,臺灣新黨發言人王炳忠、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等4名新黨成員突遭臺當局「調查局」人員帶走,他們的住宅也被搜查,理由是涉嫌違反島內安全法規。
  • 蔡英文:臺灣領導人要具備三大條件,說的就是我
    (觀察者網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宣布參選2020,在下午1時領表登記時表示,當臺灣領導人需要具備3大條件,這3個條件的答案就是蔡英文。據臺灣「中央社」3月21日消息稱,蔡英文在領表示發表講話稱,有媒體稱北京討厭她,但她認為臺灣需要她,所以她才會站在這裡。蔡英文還列舉了要當臺灣地區領導人所具備的三大條件,表示自己才是最合適的人員。
  • 「友邦」政局動蕩蔡英文「硬走」 島內諷刺「超彈性外交」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魏允平】正在南太出訪的蔡英文,預定1日抵達此行的第三站——「邦交國」索羅門群島,不過媒體爆料稱,該國正值政府人事大地震。臺「外交部」稱,蔡英文行程不變。島內「立委」批評臺「外交部」信息掌握不精準,將蔡英文置於險地。
  • 蔡英文不怕「滲透版」的臭豆腐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蔡英文為了穩固所謂「邦交國」的友誼,真是挖空了心思,而且還別出心裁。
  • 不到一個月丟倆「邦交國」 蔡英文還不知道錯哪?
    種種情形都表明,一中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蔡英文上臺之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對於臺灣參加國際活動百害而無一利。5月20日,蔡英文執政滿兩年,兩年以來,拒不承認不接受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不肯正視兩岸關係現實,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實力,使得臺灣的國際空間越來越小。
  • 蔡英文出訪「友邦」送「免籤大禮」 島內媒體批不實惠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正在出訪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把免籤當伴手禮,宣布給太平洋6個「邦交國」免籤。但在島內媒體看來,這份「大禮」對這些「友邦」來說恐怕是口惠而實不至,因為它們與臺灣沒有航班往來,來臺一趟所費不菲,蔓延的疫情更可能對「國安」造成威脅。
  • 蔡英文今日出訪非洲「邦交國」專機菜單依舊奢侈
    回程部份,蔡英文菜單則有東港旗魚黑輪做開胃小點,沙拉有古早味薑汁蕃茄,湯品則是山藥竹笙排骨湯,主菜可以選擇南乳紅燒彰化五花豬腩、雲林花雕雞與紅燒牛三寶;第二餐則有紅燒臺灣牛肉麵或客家乾飯條與新竹貢丸白玉蘿蔔湯,甜品還有三地門芒果青等。
  • 索羅門群島要「斷交」,蔡英文還在接待「港獨」!玩火者必自焚
    這會不會引發又一波系統性的「斷交潮」,島內輿論沸沸揚揚。正值島內政客們拼殺2020年大選之時,這一消息無疑將讓蔡英文再度減分。一是「打腫臉充胖子」,如臺外事主管部門「亞太司副司長」張鈞宇之流,明明已經「孤家寡人」「形影相弔」, 卻還在凹造型,列舉所謂的正向事跡稱「邦交」穩固;二是「死鴨子嘴硬」,如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臺灣要思考鍛鍊無氧呼吸的能力,就算沒有「邦交國」也要活得好好的;三是「一條道走到黑」,蔡省長眼見「友邦」棄己而去,變本加厲「妖魔化大陸」,宣揚「仇中」情緒。
  • 蔡英文上臺3周年,又一「友邦」喊斷交!
    蔡英文20日迎來就職3周年之際,臺又一「友邦」再次傳出「斷交」之聲。澳大利亞電臺駐索羅門群島記者瓦蘇卡在個人推特貼出《所羅門星報》頭版的報導,稱兩名來自最大省份的議員領銜施壓,要求總理索加瓦雷6個月內與中國大陸建交,否則將對他提出不信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