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屢禁不止,是因為父母早教沒做到位,想要解決很簡單

2020-12-20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場疫情下來,不少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上網課,一直接觸電子產品。網課上完以後,順勢就拿起手機ipad玩遊戲,家長怎麼說也說不聽,屢禁不止讓人心煩不已。

孩子玩遊戲屢禁不止,是因為父母早教沒做到位,想要解決很簡單

孩子沉迷遊戲,是當今許多家庭都面臨的問題。其實,很多孩子愛玩遊戲,沉迷手機。是因為父母的早教沒有做到位,沒有讓孩子在生活中充實起來,就只好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裡,尋找陪伴。

如果父母平時下班了,對和孩子做一些有趣的親子遊戲益智遊戲,讓孩子樂在其中,享受求知的快樂,他們的注意力就不會放在電子遊戲上面了。

其實,一個3、4歲左右的孩子,是不會沉迷手機遊戲的。他們愛玩遊戲的本質是,遊戲有趣。所以父母可以換個思考方式,如果把孩子的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有趣的事情上,或許對改善孩子沉迷遊戲有很大的幫助。

想要解決孩子沉迷遊戲的問題也很簡單,家長不妨看看童書界的「華為」,輕鬆解決。

這套童書界的「華為」,叫做《跟爸爸一起去旅行》,是中國人針對中國孩子的特性,推出的國產童書。它的內容紮實精緻、富有趣味性,也更契合中國的孩子。就連英國的《每日電訊報》等多家媒體都聯合推薦,因此被稱為童書界的「華為」。

著名的帶貨達人薇婭,曾經兩次在直播上,給父母推薦這一套《跟爸爸一起去旅行》,第一次薇婭介紹完之後,2分鐘買光了20000本;而第二次,薇婭還沒介紹完,35000本被一搶而空

好貨自然好賣,《跟爸爸一起去旅行》這套童書火爆的原因,在於它對幼兒教育真的有幫助。和市面上一些空泛的童書不一樣,《跟爸爸一起去旅行》有不少知識乾貨

從性質上來說,《跟爸爸一起去旅行》是一個百科書,但是它把地理+歷史+生物+人文+科學等知識,融合在一起講。讓孩子能全面地了解各地的人文風情,風俗習慣等,如陝西特有皮影戲,福建有土樓。

再比如講到武當山,它不僅會介紹武當山的地理位置,還會講解一些歷史知識:「元末明初,道士張三丰曾經在這裡開創了著名的武當派」,讓孩子充分了解武當少背後的歷史、人文情況等等。

當然了,它也不是乾枯的介紹百科知識。為了讓孩子有閱讀的興趣,《跟爸爸一起去旅行》配置了很多有趣好玩的插圖,而且都是手繪的,能給予孩子視覺上的享受,讓他們愛不釋手、樂在其中。在孩子閱讀的時候,活潑的文字加上有趣的插畫,就像是有一個導遊一般,帶孩子領略中國的風土人情,讓孩子越讀越喜歡。

當然了,除了中國地圖,《跟爸爸一起去旅行》還有世界地圖。

孩子有了一本可以讀上一整天的書,又怎麼會被手機和電子遊戲「俘獲」呢?如果家長苦於解決孩子玩遊戲的問題,不妨買上一本《跟爸爸一起去旅行》,帶著孩子一起在書本上「暢遊」中國大地,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4歲孩子的早教遊戲怎麼玩?做好計劃,31天我和孩子做了31個早教遊戲
    大多數遊戲都是我根據她的喜好,興趣,能力所準備的,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每個孩子每個階段的興趣點也都不一樣,但這不妨礙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去陪伴,在陪伴的過程中,積少成多,每天都做一點事情,相信我們和孩子都會有收穫。
  • 那些沒給孩子早教的父母,現在後悔了嗎?他們是這樣說的
    文|文兒近年來社會上掀起了對零到三歲孩子的教育風潮,就是我們稱為的「早教」。即使是大明星也沒有擺脫這波跟風,也早早地送孩子去早教班。楊冪之前在做客《金星秀》的時候,就稱「孩子6個月就上學了,是上早教」。早教真的這麼好嗎?
  • 想帶娃玩親子遊戲卻沒靈感?8本實用早教遊戲書,讓你靈感迸發
    孩子天生愛遊戲,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早期家庭遊戲教育。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不僅能促進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更是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愛與信任,完成健康的人格塑造。如何陪娃做遊戲?其實也需要家長去學習的。
  • 9.9買的材料能玩100種早教遊戲,材料簡單在家就可以玩的早教遊戲請...
    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連奶茶都買不起的9.9元,卻能買一大堆的材料給孩子玩。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我也曾考察過很多的早教機構,帶孩子去體驗過比如觸摸、大運動、音樂、繪畫等各類的早教班,但是我最後選擇了自己在家裡給孩子設計認知啟蒙遊戲。
  • 5個在家做的早教遊戲,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看完這篇文章就不糾結了》,很多家長文,如果想要給寶寶在家早教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口袋育兒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在家有效的實施孩子的早期教育。我們還會發一系列不同月齡如何早教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多關注一下。
  • 想要寶寶更聰明?這些早教遊戲家長必須知道
    在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很多父母會有不同的擔憂:寶寶三個月還不會抓握,正常嗎?寶寶還不會爬,怎麼辦?我的寶寶比別人說話晚,怎麼辦?其實這些問題通過做早教就能夠得到改善。家長只需在日常中付出一些時間用在高質量的親子陪伴上,利用一些簡單的互動小遊戲,寶寶的成長發育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 孩子不舒服是因為玩遊戲?其實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之前我們總是認為玩電子遊戲對孩子的眼睛不好,卻沒有想到還能損害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愛上電子遊戲的原因,一是因為遊戲本身的吸引力,二是因為家長的缺失性陪伴。那麼什麼是缺失性陪伴呢?缺失性陪伴指的是:本該擁有卻沒有得到的陪伴。尤其是對於孩子們來說,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真的不多。
  • 芝士親子早教:0~3歲玩什麼?收下這套攻略,在家也能做早教
    很多家長覺得做早教就是上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或者覺得早教就是隨便在網上找些遊戲玩,玩具也是隨便去選。這些都是家長對早教常見的誤區。芝士親子早教認為,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的行為。
  • 寶寶早教,可以從這3個親子遊戲開始,簡單又有意義
    說到寶寶的早教,大家經常都會給寶寶買很多有聲玩具、掛圖、繪本等。 其實,最有效的早教應該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遊戲和互動。
  • 不用去早教班,23種早教遊戲助力孩子開眼界,早教省心又高效
    (課程詳情請查看: )實際上在給孩子做早教的時候,我們還需要非常關注一點:不同早教遊戲背後的主次能力發展特點,就比如搭建積木類的活動,它主要鍛鍊的一定是孩子的探索領域的發展潛能,而聽說讀寫鍛鍊的是孩子的溝通和認知領域的發展潛能,清晰了解孩子的活動特點,我們也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孩子綜合發展。
  • 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簡單又易學,從此早教不「燒錢」
    市面上早教機構層出不窮,要求家長要用「火眼金睛」去識別,以免錢花了,還沒起到教育的效果!其實若是掌握這5個在家給娃上早教的方法,家長不但能省不少錢,還能讓親子感情增添不少!孩子玩益智類的遊戲,能促進大腦的開發,也會讓孩子的思維能力變得更具有靈活性,想像力和創造力會更加的豐富。就拿搭積木這個非常簡單的玩具來說,可以讓孩子通過觀察物體的特徵形狀,還有觸感,孩子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很多的認知和體驗。
  • 當「超前教育」盛行,兒童早教變了味,父母該幫孩子獨善其身
    如果孩子不好好努力學習,那麼就意味著孩子會面臨失業的可能。不僅孩子會感到壓力大,做父母的同樣壓力也非常大,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許多父母都在想要怎麼幫助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加聰明,這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
  • 受早教、幼兒園歡迎的益智遊戲,簡單方便,孩子越玩越聰明!
    與孩子一起該做些什麼好?有沒有一些遊戲,既讓孩子歡樂,也能實現早教的目的?不斷的閱讀育兒理論,在生活中摸索,每個周末帶著孩子參加各類型的親子活動,慢慢的我積累了一些心得。孩子的早期教育,需要多角度刺激大腦、需要大量重複、需要個性化開展。以下這些活動,是在幼兒園、早教中心,很受歡迎。
  • 為什麼早教沒效果?錯誤認知反而耽誤孩子,父母應掌握這三個原則
    早教,一個被爭論很年的話題,至今還有有人傳播「早教無用論」,很多父母被這些謬論迷惑,導致自己猶豫、矛盾、舉棋不定,當嘗試著做一些早教後,發現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預期,從些對早教開始全面否定,父母的認知決定的是孩子未來的格局,錯誤、偏差的觀點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早教是什麼?可能有很多父母對早教的認識是片面的,一提早教就想到的是早教班、早教機構。
  • 孩子的問題層出不窮,屢禁不止?一個字解決焦頭爛額的父母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1端午小長假,幾家人一起自駕出遊,三個小朋友坐在我們的車上,吃喝玩樂了一通,最初的新鮮感過去,路程還沒過半,開始感覺有些無聊了。三個小孩一會兒問一句:好沒意思啊,什麼時候到啊?眼看著無聊的氣氛越來越濃,我趕緊想辦法遏制:「從現在開始,不許再說沒意思。誰說沒意思,誰就負責想個遊戲來玩。」
  • 偽早教是交智商稅?父母必知早教十大誤區,西瓜視頻為你深度解析
    找個早教老師教孩子,是家長對早教最大的誤解。早教其實是個舶來品,在我國也就十幾年的歷史。在早教的發源地歐美,早教其實是教家長的。你沒聽錯,早教是教育家長的!教家長怎樣和孩子親子互動。當我們把孩子早教的效果,寄希望於早教機構和老師,自己在教室外排隊刷手機或購物,其實是本末倒置了。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想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其實很簡單
    因為現在大多數的父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去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而且就算有時間陪伴,也會因為在兩三室一廳的有效空間裡,「和孩子玩什麼」,幾乎是困擾所有父母的普遍難題。甚至還會常常為了孩子不吵鬧,不打擾自己,都會選擇讓孩子看電子產品,但這樣隨之而來的弊端也非常的多。首先就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孩子的視力,其次是孩子過早接觸某些電子產物,對孩子的身心成長也尤為不利。最後所影響的就是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缺少情感的溝通。
  • 解決育兒早教痛點,構建良好親子關係,兒童早期教育專家來支招
    小七老師回答讓我有些釋懷,特別是那句「不到萬不得已,孩子不願意主動爭搶玩具,這其實並無不妥」,當然也提到了內向性格的優勢所在。同時小七老師還提出,如果孩子內心委屈或害怕或不知道怎麼保護,那作為父母就可以採取培養孩子物權概念、玩角色扮演遊戲、陪伴孩子去解決而不是替孩子解決等方法來幫助孩子。
  • 愛玩遊戲的孩子和從不玩遊戲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輸在哪裡?
    近些年來,受眾多父母困擾的大概就是孩子「沉迷遊戲」,強軟手段都沒用,孩子就跟餓了要吃飯一樣,甚至比吃飯還重要,玩遊戲達到了痴迷的地步。連疫情期間,愛玩遊戲的孩子在上網課時,往往會背著家長偷偷玩遊戲,而從不玩遊戲的孩子,則非常自律的上著網課,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之間的差別呢?
  • 孩子早教用不用上?一篇文章解決寶爸寶媽早教煩惱!
    早教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高水平人才嗎?不得不說,一直以來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是備受爭議的話題。現在幾乎所有家長隨著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注意到早教的重要性,嘗試過一些早教方法後,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早教班,價格昂貴不說,每次來回接送麻煩,家長精疲力盡。再加上每周上課頻次低、時間短,孩子玩幾分鐘就跑神了,能夠學到的微乎其微;但是自己教呢,又害怕方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