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心奶爸
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非常脆弱的,為了方便照顧寶寶,很多媽媽都會選擇和孩子一起睡,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總有一天會獨立睡覺,於是很多忙於工作的媽媽,就會在出月子後,讓家裡的老人陪孩子睡覺。但是很多的父母都會發現,即使後來在帶孩子,也不像是原來那麼親近了。
有一個同事叫莉莉,是個非常年輕的媽媽,孩子剛剛1歲多一點,從出生就是媽媽一直在照顧寶寶,就連晚上睡覺也是陪著孩子一起睡,就連早上上班之前,也會不停地纏著媽媽,不想讓媽媽離開,左親一下、右親一下,就是想讓媽媽抱著不肯離開。
甚至於莉莉上班的時候,經常有遲到的現象,可莉莉還是每天出門之前,都會抱著孩子遲遲不肯邁出家門,看著每天莉莉和同事分享和孩子的親密互動時的幸福表情,可以看出莉莉還是非常享受和寶寶之間的親密關係的。
但是後來公司因為業務的問題,需要員工加班,導致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莉莉到公司非常早,回家都非常晚,而聽莉莉說,這段時間寶寶只能交給姥姥照顧了,讓姥姥陪孩子睡覺吧,但是後來有一天,莉莉在聊天的過程中,開始悶悶不樂地說起了孩子最近的情況。
原來自打從那次長時間的加班之後,孩子和莉莉的關係就不像以前那麼親密了,每次上班也不會主動求抱抱了,出門也只是應付式地擺擺手,甚至在半夜醒來的時候,都不會主動的找媽媽了,而是尋找最近一直在照顧她的姥姥。
原來和孩子親密無間的莉莉,現在怎麼哄孩子都沒用,這讓莉莉非常的灰心,本來莉莉以為自己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這樣的情感都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在寶寶的心裡,非常清晰的知道,是誰在夜以繼日的照顧自己,誰在和自己朝夕相處,他才和誰最親
其實很早以前李玫瑾教授,就在一場講座中提出過這樣的觀點:睡覺的時候,是人體氣味最濃的時候,當孩子聞著媽媽的氣味入睡的時候,就會覺得媽媽更親近。
其實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對媽媽是非常依賴的,甚至在3歲之前,對媽媽的主要的關係都是「依戀關係」,所以媽媽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寶寶3歲前都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母親的一舉一動都會是孩子的焦點,這直接的影響了孩子的性格甚至是教育,所以在寶寶3歲前,媽媽要儘量陪伴孩子入睡。
很多媽媽就會疑問了,寶寶3歲前都和媽媽一起睡,到時候分床的時候,不會非常困難嗎?甚至有些媽媽正在經歷和寶寶分床,和寶寶進行「拉鋸戰」,每天都是苦不堪言。
其實寶寶不想和媽媽分開睡也是由於太依戀媽媽造成的,所以剛和孩子分床的時候,就會讓孩子的心裡非常不安,所以媽媽一定要提前給孩子做心理建設,讓孩子知道到了一定的年紀,一定要學會自己睡覺,當孩子同意的時候,再讓孩子自己睡覺,就能很快的度過這個階段。
突然得知媽媽想要和自己分開睡,孩子的心裡一定是抗拒的,心裡的安全感下降,甚至開始更加依賴媽媽,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理解孩子,尤其是在白天的時候,多陪陪孩子,這樣媽媽不能陪自己睡覺的不安就會漸漸消失,所以媽媽的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寄語:
媽媽是孩子最依賴的人,甚至是最信任的人,所以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媽媽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樣孩子才能和你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