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縣脫貧戶創業開闢鄉村振興「新天地」

2021-01-08 瀟湘晨報

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餘志敏 金明 段靜榮)2020年12月28日,寒意逼人,位於英山縣石頭咀鎮程璋河村的英山興林中藥材公司裡,卻是暖意融融。公司負責人林茂樂呵呵地忙著接訂單、發送貨。

眼前這位才30歲的青年人,幾年前因為父親缺少技術、不諳市場,種植的產業接連虧損,加上其母親身患疾病,不能勞動,最終導致家庭貧困。後來,林茂從外地回鄉,和父親一道學習技術,發展天麻、蒼朮等產業,僅用2年時間就實現脫貧。脫貧後的林茂繼續加大發展力度,帶動同村的何金蓮、胡良英等20個貧困戶,成立合作社,實現脫貧。去年,他又創辦興林中藥材公司,專門從事中藥材種植和營銷,自己年收入達50萬元的同時,還帶動身邊200多個脫貧戶,一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曾經的貧困戶,成了致富帶頭人,得益於政府搭建的鼓勵脫貧戶創業平臺。近年來,英山縣以提升脫貧戶創業能力為抓手,依託縣內的茶葉、藥材、蔬菜、食用菌、小水果等產業,選擇一批上崗門檻低、吸納就業能力強、脫貧增收效果好的項目為重點,通過政府引導、政策鼓勵,開展技能培訓等,讓脫貧戶加快發展速度,開拓事業,增加貧困勞力在家門口就能安穩就業的機會。

該縣不但全方位、多舉措幫助脫貧戶創業,還把他們樹為榜樣,成為身邊脫貧戶學習追趕的目標。金家鋪鎮馬壋村脫貧戶樂翔飛,被推選為村主任後,一面帶著村民幹,一面幹給村民看。雷家店鎮新華村殘疾脫貧戶吳遠強,創辦遠強生態養殖公司,與神峰山莊聯合經營,吸引和帶動50多個脫貧戶加盟發展。

目前,在英山縣已有像林茂、樂翔飛、吳遠強這樣的創業脫貧戶120人,直接帶動2000多個脫貧戶不停頓發展。該縣正大力度、大手筆地培育脫貧戶創業,助力開闢鄉村振興的「新天地」。

(編輯:李好)

【來源:黃岡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英山縣陶家河鄉:放大「能人效應」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英山縣陶家河鄉看準能人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緊緊扭住「牛鼻子」,通過「能人效應」拉動區域經濟,帶動優勢產業升級,群眾從中嘗到了甜頭。老驥伏櫪 帶動村民共致富陶家河村11組,村民徐觀主家。
  • 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原標題: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編者按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 英山縣雷家店鎮阮基衝村寫好鄉村振興「錦繡文章」
    近年來,英山縣雷家店鎮阮基衝村始終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支部引領、強化基建、產業帶動,不斷擴大發展成效,寫好美麗鄉村建設的錦繡「文章」。在這一方面,村「兩委」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同步進行,用好「加減法」,與村民合力共建美麗鄉村。村「兩委」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按照「主意自己拿、本子大家出、材料就地取」思路開展治美建設。
  • 龍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精準施策見成效 十抓十好鄉村興
    瓊海融媒11月12日訊(記者 裡藝 鄭偉) 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集體、嘉積鎮龍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充分發揮工作隊戰鬥堡壘作用,因地制宜推動當地脫貧攻堅
  • 【永州市】產業勃發生態優美樂業安居 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進入12月,藍山縣荊竹瑤族鄉江源村63歲的胡秀蓮,「穩定脫貧戶」身份失而復得,讓她在這個寒冬感到暖意濃濃。2019年脫貧後,因家中多人患病,胡秀蓮收入不穩定,從綠色「穩定脫貧戶」調整為黃色「易返貧戶」。扶貧工作隊精準提供公益性崗位、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等兜底幫扶,增加其收入來源,很快把她從貧困邊緣又拉了回來。
  • 「菁彩青農」陝西省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大賽決賽在楊凌舉行
    10月20日,「楊凌農科杯」首屆「菁彩青農」陝西省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大賽決賽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經過前期的比拼,共有15支隊伍參加此次決賽,決賽採取線下比賽的方式進行。參賽現場,15位參賽選手分別介紹了「變廢為寶,改造廢棄中棚周年化栽培食用菌」「黑木耳、打球蓋菇相結合循環農業種植體系推廣技術」「陝北特色功能茶主推鄉村脫貧夢」等15個項目。同時,專家現場提問,參賽人員現場答辯。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我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布局,強化鄉村振興產業支撐,拓寬實現生活富裕渠道,建設幸福宜居新家園,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全省湧現出了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的班彥村,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哈西娃村,以生態畜牧業建設示範的拉格日村、崗龍村,以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的邊麻溝村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2017 年我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 2035 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2020 年底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將順利完成,鄉村振興已全面啟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在這一新的階段,脫貧攻堅成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相對貧困仍將長期存在,鄉村振興基礎尚不牢固。
  • 2019年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南京舉行
    韓長賦在主旨演講時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創業創新和鄉村振興發展。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鄉村創業風生水起,新農民新技術活力迸發,新產業新業態迭代升級,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鄉村建設引入新要素,為農民就業增收開闢新渠道,為「三農」發展增添新活力。鄉村是投資興業的熱土。
  • 15支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團隊「同臺競技」——首屆「菁彩青農」陝西...
    10月20日,以"匯聚青年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楊凌農科杯"首屆"菁彩青農"陝西省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大賽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本次大會由共青團陝西省委、陝西省農業農村廳、楊凌示範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
  • 中國綠色製造高峰論壇暨大學生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在京舉行
    啟動儀式現場2019年3月17日,《中國綠色製造高峰論壇暨大學生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啟動儀式》在中國科技會堂成功舉辦。,全面實現助力就業創業者的科技新工具。揭牌儀式本次中國綠色製造高峰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主辦,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和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作為支持單位、「中國綠色製造高峰論壇暨大學生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啟動儀式
  • 大竹縣抓牢抓實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大竹縣人社局通過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全面落實創業政策,努力優化基層平臺等措施,積極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政策支撐、服務支撐。強化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深入挖掘各類勞動者創業潛力,因人制宜開展創業培訓,著力提升勞動者創業能力。結合本地企業急需緊缺工種實際,因事制宜開展技能培訓,著力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2020年,已開展扶貧培訓、創業培訓、技能培訓5000人。加強返鄉就業創業「回引」,為鄉村振興提供政策支撐。全面落實各項就業創業人才「回引」政策,鼓勵引導優秀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群體返鄉創業興業,突顯能人帶動效應。
  • 「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福建三明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2018年「創青春」福建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終審決賽在福建三明學院落幕。大賽緊扣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戰略,緊扣新業態發展和「網際網路+」。進入決賽的133件作品中,21項已經對接相應的貧困村,獲得決賽金獎的三明學院學生作品「《設計服務三農》PSC鄉村立體商業模式實踐」就是其中之一。玉汝於成,並非朝夕。作為山區高校,福建三明學院始終致力於打造「產業夥伴」、「地方智庫」和「人才高地」,注重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服務地方發展之中,形成「村鎮綠色發展學院」、「設計服務三農」等助創品牌。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大家談】鄉村振興從「人」開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這一論斷立足我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深刻把握我國城鄉發展規律,科學回答了鄉村振興走什麼道路、怎樣走好這條道路的重大問題,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鄉村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為書寫好新時代「三農」新篇章指明了正確道路。
  • 「同心攻堅」龍馬潭區鄉村振興同心實踐基地:不負春來桃花香
    浪漫三月桃花紅,位於龍馬潭區雙加鎮的鄉村振興同心實踐基地「十裡漁灣」生態園內種植的40多畝黃桃林迎來盛花期,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賞花遊覽。山綠水清,空氣清新,十裡漁灣生態園內,桃花燦爛,到處一片春意盎然,而雙加鎮大衝頭村的脫貧戶劉忠群正抱著一捆青草穿越桃花林,來到自家的羊圈內,12隻黑山羊慢慢地走到食槽跟前。抖落肩上的落英,劉忠群高興地說:「這些桃花改變了家裡的貧困生活。」
  • 鄉村振興好青年|李國敬:碩士研究生返鄉創業 本土人才點燃青春新希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2:23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