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潼關之戰」之後,馬超仍活躍於隴右,攻取冀城自稱并州牧

2020-12-18 天川歷史

寄沈仲居進三國志(劉過)十年鉛槧鬢絲秋,獨抱成書四海遊。三國諸人應夢裡,一番公案又從頭。

馬超這個人物褒貶不一,從這個人物的軍事能力包括個人勇武來看,得到的評價還是比較正面的。馬超也有過一次陷曹操於險境的表現,就在關中各軍閥與曹操的"潼關之戰"中。另一方面從道德品行上,馬超的評價顯然爭議很大。馬騰在曹操的控制範圍之下,馬超就發動叛亂,導致馬騰一家的慘死。其實馬超第一次反叛,就是與韓遂一起佔據關中對抗曹操那次,曹操並沒有殺死馬騰。馬超至馬騰於死地,是在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馬超進攻涼州刺史韋康的事情,算是第二次叛亂,導致曹操殺死馬騰等人。不過馬超這次叛亂很快就失敗了,他本人先後投奔張魯、劉備。這些都是後話。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馬超殺韋康、佔據冀城的事情。

馬超攻略隴右的歷史背景

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在"潼關之戰"中利用聲東擊西、離間計等手段,一舉擊潰了長期佔據關西地區的各個名義上歸順曹操,實際上仍然具有高度獨立性的大小軍閥。這些軍閥中的主導者是韓遂,馬超也是其中一個比較強大的力量,大概僅亞於韓遂。馬超向西撤退,而曹操追擊到涼州安定郡,收服"潼關之戰"中另一個關西軍閥楊秋。接下來繼續進入隴右,可以繼續進攻、消滅馬超等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後方冀州、幽州等地發生叛亂,起義軍首領叫做田銀、蘇伯,發起地點在冀州的河間郡。關于田銀、蘇伯等人的起義,《三國志》中還是有比較多的記載,《三國志·魏書·常林傳》中記載,曹丕當時想親自率軍平叛,被常林勸止。可以推斷出田銀、蘇伯還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尤其叛亂的中心點在曹操長期經營的冀州,更加引起曹操的重視。

與涼州相比,河北地區顯然更加重要。兩相比較之下,曹操放棄對馬超等關西聯軍餘黨的追擊,撤回鄴城處理田銀、蘇伯的叛亂,只留下夏侯淵等人坐鎮長安,負責雍、涼軍事。這個時候曹操在涼州的軍事力量無疑是變弱了。另一方面馬超這個人在涼州羌、胡人中具有很高的人望,能夠動員這些力量,同時馬超和張魯之間也締結了同盟的關係。這一點很好理解,完全是出於唇亡齒寒的關係。

經過"潼關之戰"之後,曹操集團可以說基本控制了關中地區。接下來要麼向西攻略隴右,要麼向南進攻漢中。當初關中各軍閥反叛曹操,就是曹操使用了假道滅虢的手段,揚言進攻張魯要求取徑關中。也就是說張魯和馬超都是曹操要打擊的對象,也都暴露在曹操的兵鋒之下。為了保證漢中的安全,張魯需要一個人來吸引曹操的精力,馬超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所以馬超復起的事業,也得到了張魯的支持。

馬超攻佔冀城的過程

曹操撤退的時候,涼州參軍楊阜就擔憂馬超利用對羌、胡人的影響力,重新佔據涼州隴右地區對抗曹操。曹操撤軍之後,楊阜的擔憂變成了現實。馬超率領羌、胡各渠帥攻略隴右各郡縣,包括張魯的軍隊,進攻涼州的治所——漢陽郡的冀城。勸諫曹操留意馬超的楊阜也成為抵抗馬超的一個很堅定的力量,楊阜率領自己的宗族力量幫助韋康守城,令從弟楊嶽在城上布置偃月陣(大概是狀如半弦月的一種軍陣)抵抗馬超。另外參軍趙昂與趙昂的妻子王異也表現得很堅定,尤其是王異,身穿戎裝幫助趙昂守城,為保持士兵鬥志將身上的飾品作為賞賜。後來王異在收復冀城的過程中也有所表現,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

馬超當初撤退到漢陽郡上邽縣的時候,涼州別駕從事守上邽縣令的閻溫無法抵抗馬超,於是撤回到冀城。馬超圍攻冀城,閻溫突圍向夏侯淵求援,結果被馬超軍隊發現,在顯親這個地方(冀城以北,大概冀城以南防備太密,閻溫打算從顯親到街亭越過隴山,再向南進入關中平原,沿渭水到長安)被抓捕。馬超打算使用攻心的計策,他軟硬兼施要求閻溫向冀城中的守軍喊話,告訴他們沒有救兵,打算以此化解冀城守軍的鬥志。閻溫仿效春秋時期的解揚,假裝同意馬超的要求,在冀城下卻向城內傳達援軍三天內趕到的消息,反而鼓舞了守軍的士氣。後來閻溫因為不依附馬超被殺。

馬超圍攻冀城,從建安十七年一月到八月,曹操的援軍都沒有出現。我們看建安十七年,曹操第一是爭取"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加強個人權威;令夏侯淵討伐屯兵在藍田的梁興等關西軍閥舊部,加強對關中地區的控制。到了十月的時候(這個時候馬超已經攻佔冀城),曹操又發動對孫權的戰爭,就是第一次"濡須之戰"。曹操的精力並沒有放在隴右。後來夏侯淵倒是有過一次支援冀城的行動,但是距離冀城二百裡的時候,冀城已經被攻佔,馬超反擊夏侯淵,夏侯淵作戰不利,轉向討伐汧縣叛氐。也就是說,冀城被圍的八個月之中,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資源。

長期沒有援軍,求援的閻溫被馬超所殺,冀城中士兵傷亡慘重,糧食也明顯不夠。於是韋康有向馬超投降的說法。他也這麼做了,不顧楊阜的勸說,開城迎接馬超。馬超進入冀城之後囚禁楊嶽;將趙昂的兒子趙月送到漢中張魯處作為人質;又令張魯部將楊昂殺死韋康,自稱徵西將軍、并州牧,短暫地控制隴右的一些地區。

餘論

曹操殺馬騰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七年五月,馬超進攻冀城時間是在建安十七年一月,也就是說曹操殺馬騰是在馬超聯合韓遂等人封鎖關中,被擊敗後又圍攻冀城五個月之後的事情。這段時間裡馬騰的人質的作用完全沒有體現出來,於是曹操將其處死。馬超的行為導致馬騰、馬休、馬鐵等闔門二百多口被曹操處死。由於這件事,馬超在當時就背負不忠不孝的罵名,這也導致他很難得到士人的支持。

另外馬超對韋康的處理也很不理智。馬超處死韋康,導致韋康故吏對他的強烈不滿;留下抵抗非常堅定的楊阜、趙昂、王異等人,也為自己後來失去冀城埋下禍根。總而言之,馬超攻略隴右的戰役沒有對曹操集團造成太大的影響,也沒有改變自己窘迫的境況。

參考文獻:《三國志》

相關焦點

  • 從函谷關到潼關,幾千年的重要軍事要塞潼關為何如此重要
    東漢初年,光武以蕭王身分轉戰於幽、冀兩州,其時赤眉將攻破長安,光武頗欲乘釁並關中,而以「方事山東」,遂派遣鄧禹率軍西行。更始由洛陽遷都長安,諸將皆山東人,鹹勸留洛陽,鄭興說更始,就提到「山西雄桀,爭誅王莽」。可是東漢都於洛陽,而新函谷關卻在洛陽之西,這樣以函谷關分別東西,和當時的情況就不相符合了。
  • 馬超曾有重振雄風的機會,為何卻沒抓住,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超率諸戎渠帥以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皆應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盡兼隴右之眾,而張魯又遣大將楊昂以助之,凡萬餘人,攻城。州遣別駕閻溫循水潛出求救,為超所殺,於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計。阜流涕諫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義相勵,有死無二;田單之守,不固於此也。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阜以死守之。」遂號哭。刺史、太守卒遣人請和,開城門迎超。超入,拘嶽於冀,使楊昂殺刺史、太守。
  • 馬超的武力值水平如何?他低於巔峰期的呂布,與趙雲基本上接近
    3、潼關之戰,馬超搦戰,曹軍中于禁迎敵, 「鬥得八九合」 ,于禁敗下陣去; 有三場戰鬥比較體現馬超的實力:潼關城外二十合擊敗張郃,渭水邊將許褚逼至卸甲搏命而戰,葭萌關 「人馬皆倦」
  • 袁紹坐擁四州之地,為什麼官渡之戰落得大敗?
    《三國志》本傳中記載官渡之戰時袁紹有「精卒十萬,騎萬匹當大致客觀,其中可能還包含一些輔助人員。而《三國志》中記載曹操「兵不滿萬,傷者十二。則顯然並非實錄,是史家為了誇大曹操的武功而刻意為之,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已有辨正。曹操的實際兵力當有數萬之多,並非沒有一戰之力領土方面曹操最初以兗州為根據地,後來攻取司隸校尉部和豫、徐二州,跨四州之地。
  • 三國殺名梗:界馬超就是神,克制一切賣血流
    喜歡記得關注哦(聽說長得好看的都關注了)三國殺是一個比較貼合歷史的遊戲,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三國殺名梗界馬超,在遊戲中有個說法就是界馬超就是神,是三國殺設計的不合理麼?讓我們一起看看馬超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吧。三國小知識: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人。東漢末年軍閥、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衛尉馬騰長子。
  • 三國擅長使槍的七大名將,馬超暫居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正史之中,張任擔任益州牧劉璋的屬下,官至益州從事。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在劉備進攻劉璋的戰爭中,張任率軍迎戰劉備,戰敗被殺。劉備聽聞張任忠勇,便勸降張任,張任厲聲答道:「老臣我終究是不會侍奉二主的。」於是被殺,劉備為之嘆息,令收其屍首,葬於金雁橋側,以表其忠。TOP 6 張繡
  • 馬超和張飛在葭萌關大戰,應該算是平手,馬超為何兩次磕頭認錯?
    現在很多人都在爭論馬超與張飛的葭萌關之戰誰贏了,認為馬超贏了的,依據是曹操說馬超有呂布之勇;認為張飛贏了的,也有自己的道理:即使馬超有呂布之勇又當如何?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張三爺,打納了貂蟬的呂布,一百回合不輸,三百回合能贏!
  • 《三國志14》全新DLC潼關之戰、銀英聯動人物五維已提前曝光
    《三國志》系列作為知名歷史模擬戰略遊戲,日本光榮公司將龐大的三國時代政治軍事架構融入到了策略遊戲當中,使得該系列遊戲從1985年的第一個版本發行開始就一直備受玩家的關注,今年年初發布的《三國志14》也是同樣從發布之時變成了策略遊戲中的爆款產品。
  • 清滅大順潼關之戰前後各方勢力的博弈
    李自成在山海關失利,本打算在北京拒守,但外無援軍自己又是敗軍,軍心渙散只得稱帝後匆忙西撤,清軍因為地盤不穩固人口也不足所以大順軍進入山西之後就沒有再追了,大順得到了喘息之機。,然後是早年歸順的漢軍如尚可喜,最後才是八旗兵,李自成知道清軍來到潼關之時潼關守軍只有八千人,李自成也深知潼關的重要性,於是親自率領西安留守兵馬增援潼關。
  • 潼關為什麼取代函谷關?潼關變遷了三次,都是為什麼變遷?
    於是,位於淆函道西端的潼關就做了替補。有關潼關的第一次歷史記載是曹操與馬超的戰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馬超等屯潼關。潼關初建時,從函谷關方向來的敵人想要經過麟趾塬必須先登上塬頂,再下禁溝,然後順著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黃河三水交匯之處才能進入關中。所以漢潼關就建在了下塬的必經之路。但是,一般而言,但凡守衛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圍的關隘,僅僅憑城拒守總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關拒守的塬體必須要經過潼關第一道門戶——金陡關。即使打破金陡關,前面還有一條名為黃巷坂的窄路。
  • 如果馬超進攻東吳,哪些武將能抵擋馬超至少100回合呢?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如果是馬戰,東吳沒有一個人能擋住馬超一百回合
  • 在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五虎大將」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五子良將」是網文的說法,羅貫中創造了五虎大將之說,是根據《三國志·卷三十六》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為一傳,地位在諸葛亮之後、龐統法正之前。至於五子良將,那是網文作者對《三國志·卷十七》的斷章取義:「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 Fly開創「閃盡流」馬超先河,無盡戰刃+閃電匕首+攻速鞋!太暴力
    而作為QG戰隊的首發邊路Fly,在巔峰賽中,他會根據局勢的不同開創不同的出裝跟打法,就在最近的一場巔峰賽中,他開創了「閃盡流」馬超先河,無盡戰刃+閃電匕首+攻速鞋!這把巔峰賽的分數是2423,Fly又選出了他的馬超,中路沈夢溪配合輔助廉頗快速清線,支援隊友,廉頗坦度開團能力都不錯;對面中路是嫦娥,輔助是盾山,前面可以跟著裴擒虎入侵野區。
  • 見招拆招:常山之戰,李光弼如何擊敗精於用兵的史思明?
    (2)、攻取常山,可以使義軍中的部分勢力改變立場。當初,顏杲卿正是以「朔方軍朝夕當至。先下者賞,後至者誅」為號,使各郡附從。因此,史思明只要攻取常山,控朔方軍必經之路,河北各郡抵抗決心將大大動搖。2、常山,是義軍的薄弱點。
  • 真正的天下第一關,中流砥柱——潼關
    山海關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向北是遼西走廊西段,地勢險要,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稱其為「碣石道」,由於關城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冀遼在此分界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下)劉備自領益州牧
    馬超問:「我有什麼大禍?」李恢說:「我聽說越國的西子,善於詆毀人的也掩蓋不了她的美貌。齊國的無鹽,善於讚美人的也遮不住她的醜陋。日中則昃[ zè ],月滿則虧,這是天下的常理。將軍與曹操有殺父之仇,與隴西又有切齒之恨。前不能擊退荊州之兵救劉璋,後不能壓制楊松見張魯之面。眼下天下難容,一身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