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出息的孩子,越會一直「惦記」父母的這些東西,並不光是房子

2020-09-03 寶寶樹兒

作為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父母辛苦奮鬥一輩子,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只要下一代過得好就是唯一心願。但是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每一個孩子最後都成才了,顯然不成才的孩子成了父母心頭上難以言說的惆悵。

晚年的時候,不僅指望不上孩子養老,更可怕的是還要繼續撫養孩子。作為孩子既不懂得報答,反倒還惦記著父母的財產。其實不光是房子,如今的啃老族是真的吸血鬼,父母晚年的最後財產都要一併剝削。

沒出息的孩子,會一直「惦記」晚年父母的這兩樣東西

1、惦記父母的錢財

一些沒出息的子女從小到大都是一直在向父母索要金錢,長大成年了也習慣性地向父母伸手,買房買車要父母贊助,娶妻生子需要父母貼補。

這些兒女自己承擔不起生活的重擔,一味地依賴父母,不僅僅惦記父母的房子,連父母晚年退休的養老金還有退休金,甚至是補貼福利都不放過。

習慣了索取就不懂得父母付出的辛苦,變著花樣的套父母的話,變著花樣,讓父母拿錢,而父母年齡越來越大,會漸漸失去勞動力,有退休工資的還好一點,沒有退休工資的,生活可能都成問題。父母對於這樣無底線的「啃老」,苦不堪言。

而作為長輩一次次地服從,在父母的眼中孩子一直都是孩子,可每次為這些子女不努力買單的同時,父母們也在驕縱著孩子的任性。

2、時間、精力

還有一部分年輕人不僅僅惦記父母的財產,索要物質上的幫助,同時他們結婚有了子女之後就直接把自己的後代甩手給老人,絲毫不會體諒到父母的艱辛不易,認為父母有時間有精力幫助自己,美其名曰老人喜歡孩子,隔代親教育最好,其實都是為了逃避承擔養育的責任。

有本事的子女會體諒父母,會照顧父母的心情。而沒本事的子女,就像是「鐵公雞」,讓父母帶孩子還不給撫養費,還對父母各種挑剔,甚至還伸手向父母要錢,不給就說難聽的話,讓父母不好受。很多老人忙碌了一輩子都沒有過上一個好的晚年。

不想培養出沒出息的孩子,就別再為他的人生買單

一個巴掌拍不響,往往這些沒出息的孩子其實都是因為父母錯誤的付出所養育出來的,不想要沒出息的孩子,就別再為孩子的人生買單。

1、適當培養孩子吃苦精神

有很多家長捨不得孩子參加勞動,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中,讓他們適當吃一點苦,反而對他們的成長有利。沒吃過苦的孩子面對問題時更加的不敢面對,更加傾向於選擇依賴父母。吃過苦的孩子內心品質更為堅韌,抗挫能力也更強。

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教會孩子獨立勇敢地面對人生,從小就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讓孩子能一個人面對生活,能夠面對困境挫折,讓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學會自己做決定做選擇,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2、培養孩子內心的責任感

很多孩子沒有感恩意識,同時也沒有家庭責任感,這都是因為父母的付出從來不求回報,很多時候孩子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與不易。

如果父母給予了孩子過度的庇護,那麼孩子身上勢必會存在責任感缺失的情況,父母們有必要讓孩子意識到作為家庭成員,他們肩上有著不可推卸的家庭責任。

家長們應該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提高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更加有責任感,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孩子會更加積極向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環境,自然在他們身上也無法發生啃老的行為,孩子更加懂得回報父母。

同時作為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孝敬長輩給孩子做出一個示範榜樣,讓孩子「有樣學樣」!


3、不插手孩子的人生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應該把握好愛的尺度和分寸感,注重孩子身上獨立性發展。父母要知道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選擇的權利以及做決定的權利,不要一手包辦孩子的人生,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父母們不能夠什麼時候都幫助他們做任何決定,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你獨自成長。

當孩子能夠學會自己選擇,他們才會更加積極正面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沒本事的人,往往「事情多」,除了不懂得感恩和回報,格局也小,還自私自利,貪圖小便宜等。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將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就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一個男人越「沒出息」,就越容易對女人做出這些動作
    心理學家:一個男人越「沒出息」,就越容易對女人做出這些動作!   什麼都聽女人的,沒有自己的主見   有本事的男人,不管是對待工作,還是對待生活,都有著自己的主見與安排,他會遵從自己的內心
  • 為何父母越不看重的子女越孝順,越寵愛的子女越不孝?真相看哭了
    可鄭阿姨覺得自己去了兒子家,肯定要幫忙媳婦做家務帶孩子,但她有嚴重風溼,很難有大精力帶娃,所以乾脆不去,以免他們媳婦有怨言。三女兒一個月會來個幾次看鄭阿姨,給她買麵包水果,基本上周圍的人都覺得她享福。但越是看到這3個兒女,鄭阿姨就越想念外嫁的女兒,畢竟小女兒又會撒嬌又長得漂亮好看,那就是他們最偏心的女兒。
  • 越沒出息的爸爸,越喜歡做以下事,孩子長大後也多半沒出息
    文|秘籍君爸爸在一個家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孩子。自身的行為和品質也在潛移默化中教育、改變孩子。有出息的爸爸,他們身上是帶著光的,可以影響孩子,讓他們也同樣優秀。若是沒出息的爸爸,越喜歡做一些沒出息的事情。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後也很難有出息。沒出息的爸爸都喜歡做以下幾件事,希望你不是這樣的爸爸。
  • 父母做對這些,孩子越變越聰明
    說到聰明,大部分父母都覺得很簡單、很清楚,也都能列舉出孩子聰明或不夠聰明的種種表現;但說到能力,恐怕不少父母都會有點困惑——能力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我怎麼知道孩子能力強不強,又怎麼才能幫孩子發展能力呢?
  • 這些東西不能放在門口,否則你的房子會越住越窮
    這些東西不能放在門口,否則你的房子會越住越窮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新房裝修的時候客廳和臥室時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業主在買房之後對這兩個地方大裝特裝,總之不論多少錢一定要最好的。但是,玄關的位置還是有一些東西是不能擺放的。掛鍾在中國人的思想中是不好的兆頭,因為『鍾』跟『終』同音,而終是結束的意思,這是不吉祥的,這裡有一種結束家庭財源財運的意義。所以玄關位置一定不能擺放掛鍾,防止終結財運。
  • 你越吼孩子越「沒出息」,還總是不聽你的話!如何打破這「怪圈」
    文/山爸爸育兒記多數媽媽都是「虎媽」,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平時也控制不住脾氣,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都是想讓孩子能有「出息」,但是越大吼越「沒出息」,孩子還總是不聽你的話,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
  • 「孩子沒出息,起碼能常回來看看」,60歲空巢老人道出晚年心酸
    「沒出息好啊,孩子沒出息,起碼能常回來看看。為什麼很多兒女越有出息,老人晚年生活反倒越不如意?主要原因有三:1)孩子越有出息,陪老人的時間越有限「孩子沒出息,起碼能常回來看看」,王大爺這句話說到很多人的心坎裡去了。
  • 越沒出息的男人,越喜歡去這3個地方,一生也難有所成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父母對孩子更加關愛,很多家長從小就溺愛孩子,以至於孩子變得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玩耍,長大後也不願意去打拼奮鬥,依靠父母養著,需要花錢的時候,直接問父母要錢。這種人從來不去想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是否惹父母生氣,他們的內心只考慮自己,不關心父母是否有養老錢。就算是父母年邁,他們還是沒有什麼本事,很難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整個人生變得很悲哀。
  • 為啥越孝順的孩子越得不到父母關注?理由很簡單,但句句都戳心窩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孝順父母,有些孩子可能會下意識地逃避責任,而且家裡有多個孩子的會發現,每個孩子對父母愛的多少也有所不同。而在她逝世之後,卻要求把多數的存款和自己現在住的房子給二兒子,大兒子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錢,顯得特別不公平。不僅如此,母親臨終前還跟大兒子道歉說:"小兒子自理能力太差,所以要多留給他一些東西,希望大兒子原諒"。這讓小張的妻子聽著非常氣憤,感覺小張多年的付出,到了最後一刻母親依舊偏心,小張也傷心的整天鬱鬱寡歡。
  • 父母越覺得虧欠,孩子越索取,這種「虧欠」太危險了!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喝母乳,想到自家寶寶就覺得特別虧欠,心裡很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年來,「虧欠」這個詞在被父母們說出來的頻率似乎越來越高,我曾聽過身邊的朋友們或多或少地提起他們虧欠孩子——虧欠他一個進口玩具、虧欠他一個雙語幼兒園,虧欠他一對能輔導他念書的父母……按照這樣的思路下去,未來還會虧欠他一套房子、虧欠他成家立業的本事。
  • 兒女沒出息,是父母的福氣。70歲老人的解釋,無法反駁
    導語: 每個父母的心其實一開始都是一樣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最後都會有出息,有些兒女就是不喜歡讀書,長大後沒有太大的出息,但是兒女沒出息,真的就是父母的不幸嗎?70歲王阿姨不這麼認為,王阿姨覺得兒女沒出息,是父母的福氣。
  • 越沒出息的男人,越常做這5件事,別不信!
    越沒出息的男人,越常做這5件事,別不信!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評價一個男人好不好,總是會考慮很多方面的原因,有沒有錢只是一個方面,其實最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怎麼樣,有沒有潛力。一個優秀的男人,他會看得很遠,對於一些小事他不會去計較,而且經常比較寬容。但是一些沒有出息的人,他們甚至比女人更會計較。而這些人,他們就經常做下面這些事情。他們喜歡指使別人,特別是女人。他們這些人一般都很看不起女人,他們覺得自己很辛苦地在外面掙錢,但是女人只要在家裡就可以了,還能夠花他掙回來的錢。
  •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見過太多太多的人數落父母「沒出息」:假裝不認識在路邊清潔的父母;謊稱父母忙沒空參加家長會;嘲笑父母打扮土氣不夠體面......
  • 哈佛75年大學研究: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越長越笨,父母卻毫不知情
    哈佛75年大學研究: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越長越笨,父母卻毫不知情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75年的研究,研究對象就是成長中的兒童及青少年。這項研究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揭示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一些壞習慣會讓孩子們越來越笨,但卻毫不知情,甚至忽視了這些風險,任由孩子「智商降低」
  • 越沒出息的人,越有這樣的特徵,但願你沒有
    現實生活中,有種人就是爛泥扶不上牆,面對生活的刁難,總是尋找藉口,畏縮不敢向前 ,活得沒出息,被人瞧不起,家人跟著受苦。人活一輩子,短短幾十年,活著就要有出息的活著,有出息的活,不是為了讓別人瞧得起自己,而是讓自己瞧得起自己,讓自己生活的舒服,讓愛你的人活得幸福。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又基本都是雙職工,可能很少有機會認認真真地陪我們玩遊戲。我們的童年,要麼是在院子裡、馬路邊跟小夥伴們瘋跑瘋鬧,要麼是在家中抱著洋娃娃認真地「過家家」,雖然也很快樂,但終究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
  • 讓孩子自在的成長吧!父母越焦慮,孩子越痛苦
    越擔心越焦慮,越焦慮越恐慌,就這樣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當父輩包分配工作,分房子已經成了歷史,我們所生活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打拼。見到過無數的同齡人在這場競爭中失敗,自然也讓我們為自己的孩子擔憂不已。然而,過度的焦慮常常讓我們以愛之名,行綁架之實,做出很多傷害孩子的事情,結果就是父母越焦慮,孩子越痛苦。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這其實是一種迎合。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謝爾登.卡什丹。
  • 父母學會這些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
    這些關於次序性、直覺性知識在寶寶今後數學、科學、寫作等學習中會發揮很大的潛力。邏輯思維能力好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差。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孩子越聽越聰明。①挑選適合寶寶的故事給寶寶選故事的首要原則就是「適宜」,即符合寶寶的心智發育水平,睡前故事也不例外,「聽不懂」往往成為孩子拒絕聽下去的主要理由。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和這種人交往,難怪越來越沒出息
    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明白,生活中有些人不值得與他交往,否則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沒出息,而且路會越走越窄。和一些層次高的人相處,你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因為他們不會給你帶來負面的能量,讓你有更多學習的機會,他們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傷害,對你的友情也會非常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