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帶古代的人氣明星來鑑定,出二十萬都不肯賣,專家:少說一半
山西一位姓屈的大爺,捧著他心愛的寶貝來到鑑寶現場,他告訴主持人這裡面裝的是古代的人氣明星,那就是「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裡的牧童。因為在古代很多詩人的詩句裡,都很喜歡用牧童來表達自己的一些情感。說起這件寶貝,大爺也是十分驕傲,因為很多人出價十幾萬都想來收購,可是大爺都捨不得賣,如今帶來就想讓專家看看這個寶貝是不是真的這麼值錢。
說起這件寶貝的來歷,大爺告訴主持人,因為他家以前在山西開當鋪,也算是見過不少寶貝,而且很多人都會來他家收購古董。這一件牧童造型的銅像就是他家當年唯一流傳下來的傳家寶,也被大爺珍藏至今。因為受到家裡的薰陶,所以大爺也慢慢喜歡上收藏,據他推測,這應該是一件清早期的古董。那麼,這件寶貝到底是真是假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童子牧牛這種題材的古董在文玩市場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像這樣銅塑的屬於一種,民間更多流行的是玉雕的。那麼像明代常見的玉雕當中就曾出現過童子牧牛的形狀,因為當時身為洪武帝的朱元璋,小時候就是一個放牛娃,所以明代十分流行,也是寓意著放牛娃也能當皇帝,代表了吉祥的意思,因此這樣的題材廣泛被大家所喜歡和認可,但是假貨也是層出不窮的出現,像這種銅塑的造型造假的也有不少,特別是這二三十年裡,造假者會根據光的折射,和一些局部的分析製造出配比相同的銅質。
從造型上看,這是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造型也是憨態可掬,手裡還拿著一根短笛,看上去十分乖巧。還有牛角部分也是扭著的,而牛的前胯和後胯部分都有兩個旋紋,這在同類型的器物裡是不多見的。但是造型方面還是屬於傳統的造型,那麼它到底是不是傳世的呢?
從包漿上看,它是有一些熟舊的包漿,但也能通過拋光的形式造假,所以真正的傳世包漿就要從器物的擺放來判斷。這件器物非常明顯的能看到,牛的四個蹄子部分都出現了相對突出的摩擦痕,也把包漿層非常明顯的表現了出來。這個包漿層就是它原銅質發黃的黃銅,黃銅在把玩和擦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傳世包漿,特別是它表面的犄角旮旯出都明顯的感覺到時有一定的厚度,那麼這個包漿就是真正意義上因為久年而產生的氧化包漿狀態。
因此,見過鑑定,這件童子牧牛的銅擺件就是清代中早期的傳世真品!在最後估價環節,專家對大爺說:」二十萬這個價格,絕對是少說了一半!「因為最後專家團給出的估價是40萬!看來大爺沒有選擇賣出去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