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國·這五年)物流:從「江浙滬包郵」到2小時到貨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7日電(羅琨)在北京居住的黃女士不久前趁十一假期前往新疆旅遊,她在阿克蘇市購買了灰棗等當地特產,用快遞寄給了遠在河南周口市的父母。假期還沒結束,她就收到了父母發來的信息:大棗收到啦!
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電商崛起,風口上的物流行業快速發展,讓一度流行的網店廣告語「江浙滬包郵」成為歷史。
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從事IT行業的李先生周末一般都選擇宅在家裡犒賞自己的胃。早晨10點,他便在某網絡購物平臺下單當日要用的食材。不到12點,快遞員就上門給他送來了新鮮的蔬菜水果和他最愛吃的大閘蟹。這樣的一幕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
在人們生活習慣悄然改變的背後,是中國眾多行業的協同發展,其中包括近年來炙手可熱的物流行業。
從「江浙滬包郵」到2小時到貨
家住湖南長沙的熊女士是一個資深的淘寶客,近幾年來,她發現一個顯著的變化是許多淘寶賣家從「江浙滬包郵」已經拓展到「全國包郵」,而快遞的時效也從過去的7-10天不等縮短到2-3天。
有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快遞總量為56.9億件,平均時效在4天以上。2016年中國快遞量增長4.5倍至312.8億件,但平均時效卻下降到3.1天左右。
2016年中國電商物流大數據報告調查數據顯示,江浙滬地區的網購包郵率已經被中部五省擊敗,網購已經從消費者廣為認知的「江浙滬包郵」進入全民包郵時代。
「自己去逛超市不如直接網上下單來得快。」家住北京的陳女士所在小區離大型超市沃爾瑪距離不到2公裡,但她平日卻很少選擇自己去逛超市,「自己去超市逛逛買買少不了得花一兩個小時,網上下單只要5分鐘。」
不止是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對網購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今年50歲的王韶華,家在四川省雙流縣,她在實體店經常挑不到自己合意的裙子,去年在女兒的幫助下,她學會了網購,現在王阿姨不止在網上買裙子,家電和家具也在網上買。
「從佛山買回來的家具,加上運費,都比在我們縣城家具城裡買的要便宜,而且現在快遞下鄉也做得很好,偏遠的村裡都能到了。」 王阿姨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不止如此,她還計劃開一家網店,售賣自己做的手工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