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的快遞應該都挺了。而說到快遞,大家肯定也有一個疑惑:就是為何包郵的是江浙滬呢?並且按理說江蘇省的簡稱是「蘇」,不應該叫做「蘇浙滬」嗎?而且,很多來自安徽的網購用戶還表示,自己雖說是「皖」,卻也常常能夠享受到包郵的服務。今天,針對以上這三個問題,我們就進行一一地回復。
為何包郵區是江浙滬?
其實這三個地區,靠得很近,都是你靠著我,我靠著你的。就算三個地區加起來,總面積也就差不多30萬平方公裡。這樣的面積,還沒有西部的一個省大。不僅如此,這兒還是人員的「聚集地」,僅僅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就居住著2億多的人口。「地窄人密」,用來形容江浙滬,是再好不過了。在江浙滬送快遞的優勢很是明顯,西部省份送一個,這兒能送到十個。自然成本上更具優勢,所以也能夠承擔起包郵的支出。
而且,這兒還是電商的「聚集地」。阿里巴巴在這兒,韻達、申通等快遞公司也在這兒。所以,他們之間的合作,也很是方便快捷。合作的數量多了,單價自然也就隨之降低了。於是,也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些商家們也就推出了江浙滬包郵的活動。慢慢的這三個地區包郵,也就成為了「家常便飯」。
江蘇簡稱是「蘇」,為何卻叫「江浙滬」?
其實,關於這一點,還有一些歷史的原因。很早以前,就已經有「江浙」這樣的稱呼了。當時,江浙就代指江蘇省、浙江省,以及上海市。而為何就是不用「蘇」來替代呢?因為江蘇本身也是出了名的「內鬥大省」。分為蘇南地區和蘇北地區,它們一個是吳文化,一個又是淮揚文化。兩種不同的文化,常常還會發生點碰撞。
綜合而言,江蘇省雖說簡稱的確是「蘇」,卻並不存在什麼,所謂的「蘇文化」。而且「蘇」這個簡稱背後的文化底蘊也不夠。看看山東的「魯」,河北的「冀」,就知道「蘇」比不過。自然比不過,就不如不用。所以,長此以往下去,也就慢慢有了「江浙滬」包郵的說法。
為何安徽省的「皖」,也會「混進」包郵區的呢?
其實早在古代的時候,安徽省也是在江南省範圍之內的。在清朝末期之前,人們提到江浙地區的時候,其中就包括了,現在江蘇省、浙江省,以及安徽省的。而且去年,2019年的時候,相關部門還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新的規劃範圍:蘇浙皖滬四省市全部區域。
再加上,安徽省離其他三個的距離也很近。成本支出上,要比其他的城市,更低。這兒也能夠納進「包郵區」。所以,為了更多的消費群體,也就常常帶上安徽省的部分地區,一起「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