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圈裡,對「雞血、佛系、牛娃、普娃」這樣的詞想必一定不會陌生。所謂的雞血媽媽,就是指那些帶著孩子趕赴各種培訓輔導班,樂此不疲地執行著「學霸養成計劃」的媽媽們。
Angelababy最近就在節目裡稱自己是「雞血媽媽」,畫畫課、滑輪課、滑雪課、英語課、中文課,一個沒落下!關鍵她的孩子小海綿才3歲,為了讓兒子全面發展,也是很拼。
雞血媽媽一直以來都頗有爭議,不少家長認為沒必要給孩子那麼大壓力,讓他們自由生長,只要開心就好。但也許是自身經歷的關係,Angelababy曾經在一檔綜藝裡袒露心聲:小時候自己也學過樂器,發展過很多愛好,只是都沒有堅持下來,如果當初父母能逼自己一把,或許現在會不一樣。
也許正是自己走過「彎路」才讓她更加堅定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只有家長在小時候就幫他們多規劃一些目標,孩子的未來才會有更多選擇。
說起娛樂圈的明星父母,那不得不提的還有黃磊夫婦。
女兒多多從一開始參加綜藝節目被誇懂事、善解人意,到現在鋼琴、表演、烘焙、運動……每一項都做得有模有樣,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之外離不開父母對她的正確引導和合理規劃。
曾經看到一種說法,成為學霸的孩子有兩種類型:
A類型是孩子知道自己要什麼,自發學習,把什麼都安排得妥妥噹噹;B類型是家長對整個體系和路線圖了如指掌,為孩子的成長做好規劃,協助決策。
A類型的孩子進了大學,畢業之後大多都很優秀。但這類孩子畢竟是少數,B類型的孩子則是大多數的「我們」。
之前,就有一位上海交大爸爸給三個孩子做的教育規劃路徑時這樣說道:成績=天賦 x 努力 x 教育規劃。天賦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努力需要靠孩子和家長共同努力,教育規劃還是要看家長的智慧。
他還補充道:規劃教育應該以終為始,從一開始就確立一個目標,孩子要上什麼級別的大學,是海外藤校,清北復交,還是普通985、211,亦或是普通本科。確立目標之後,再往下倒推,找到孩子上這樣級別的大學需要上什麼樣的高中、初中、小學。
通過家長的教育規劃,從小學開始步步為營、理性抉擇,可以增加孩子成才的概率。
從前想讓孩子上最好的大學,就必須要上最好的中學、最好的小學。一條路走到底,分數決定一切,但現在:
※ 幼兒園、小學,可以選擇公立或私立;
※ 中學,可以選擇參加高考,或上國際學校;
※ 大學,可以選擇在國內,或出國;
※ 出國留學,又有不同國家、不同專業;
……
除了在關鍵性岔路口家長需要做出選擇之外,從一開始就為孩子制定教育規劃在如今這個時代尤為重要。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父母的規劃對孩子的影響深遠也不能盲目學習別人,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家庭能力,盡力而為。
首先,規劃要考慮孩子的興趣、特長所在。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父母要耐心地多觀察,去了解孩子真實的興趣所在,多鼓勵孩子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發展;
其次,規劃要考慮孩子在成長各階段的能力。家長在制定規劃時,一定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通過努力能夠得著的,有成就感的目標規劃,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潛能。
最後,規劃要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量力而行。負重前行不僅累了父母,還苦了孩子,父母的壓力會不自覺強加在孩子身上,最後雙方都喘不過氣,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