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被母親像女孩一樣打扮產生性別認同障礙 論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2020-12-23 川北在線網

他從小被母親像女孩一樣打扮產生性別認同障礙 論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18-12-20 19:55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他從小被母親像女孩一樣打扮產生性別認同障礙 論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近段時間,16歲初三男孩小剛,情緒突然失落、心神不寧,學習成績下降,在媽媽陪同下走進心理諮詢室。 通過心理檢測技術,心理諮詢師透過男孩小剛表面的症狀發現:真正困惑小剛的是他覺得自己應

  原標題:他從小被母親像女孩一樣打扮產生性別認同障礙 論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近段時間,16歲初三男孩小剛,情緒突然失落、心神不寧,學習成績下降,在媽媽陪同下走進心理諮詢室。

 

  通過心理檢測技術,心理諮詢師透過男孩小剛表面的症狀發現:真正困惑小剛的是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女孩。

 

  性學專家、心理諮詢師施宇認為,小剛的心理問題叫性別認同障礙,這種心理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與早期性教育缺失、缺少父親的陪伴、母親的性別期待有關。

 

  秀氣男孩情緒失落、成績下降

 

  一對母子走進諮詢室。男孩長得很秀氣,捲髮,靦腆,乍一看很像女孩。施宇對這個漂亮的男孩充滿好奇。男孩有點沉默,有點憂傷,不太擅長表達自己。據母親介紹,男孩的表現是情緒失落,心神不寧,學習成績下降,有了很強的厭學情緒。

 

  母親認為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厭學,諮詢目標是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

 

  其實是出現了性別認同障礙

 

  通過單獨與男孩交談,利用繪畫、沙盤等治療方法,施宇發現了背後的秘密,原來男孩有性別認同混淆問題,專業術語叫做性別認同障礙。

 

  男孩說,從小時候開始,他覺得自己是男孩,但又好像是女孩。他說,母親從小就像女孩一樣打扮他,自己從小到大活得很「擰巴」。到了青春期時,他在人際交往上出了問題,不敢和男孩接觸,男孩子們覺得他「娘娘腔」,常和他開玩笑,他覺得自卑、羞愧。而他和女孩接觸,也被女孩們誤解,以為是要處對象。為此,小剛思緒煩亂,無法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

 

  據小剛母親介紹,小剛小時候長得好看,有羊毛卷,胖乎乎的,惹人疼愛,像個漂亮的小姑娘。施宇說,小剛母親是個愛美、嗲嗲的女性,平時和女性朋友一起化妝、美容都帶著小剛,她們常和小剛開玩笑,給他抹個腮紅、化個淡妝。另外,小剛的父親常年在外地,他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母親說,當初並不是刻意地把他當做女孩來養的,就是覺得好玩。

 

  癥結在早期錯誤的性別教育

 

  施宇認為,3至5歲是孩子性別認同最關鍵的時候。小剛的問題與母親早期錯誤的性別教育有關,同時母親愛漂亮,對孩子有一種潛在的影響和認同,所以在小剛的潛意識中希望像媽媽那樣漂亮。

 

  施宇說,同性戀問題、「性別認同障礙」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成因是和父母對孩子錯誤的性別教育有關,而同性戀問題有80%左右是和「性別認同障礙」有關的,10%是生理性的,10%是對性的好奇。現在一些家庭從小在培養孩子的時候,稱呼就有問題,管兒子叫女兒,管女兒叫兒子,在行為上男孩當女孩養,女孩當男孩養。

 

  施宇說,3至5歲是性別教育的關鍵期,男孩要像男孩養,女孩要像女孩養,比如在看兒童讀物或者影視作品時,男孩女孩也要區別對待。「性別認同障礙的形成主要有三個原因,家長的性別期待(重男輕女、重女輕男)、父愛的缺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父親的陪伴)、早期家庭教育中性別教育的缺失。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性別認同教育,父母必須要了解的
    人的性別認同是通過對自我性別體象的理解,對神經內分泌和排尿等生理活動機制的初步明確,以及通過父母的示範作用、社會的強化作用和語言的影響等得以發展的。很多父母認為,性別認知是件自然不過的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順理成章地完成性別認同,確定自己的性別角色。其實,除了先天原因的影響,一個孩子最終確認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主要是在外界環境和教育等因素的滲透下緩慢進行的。
  • 15歲男孩以為自己是女孩:幫孩子性別認同你做對了嗎?
    文:vipJr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往往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在性別認同這件關係孩子一生幸福的事上,父母明白什麼事必須做、什麼事絕對不能做,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幫助。近日,初三男孩小剛,心神不寧,學習成績下降,直言自己活得很「擰巴」。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小剛發現自己的困惑竟是: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女孩!
  • 性別認同障礙:男女之間,我是第三種性別
    美月的話,像是一枚炸彈。大家清楚地記得,美月,是個女人。東野圭吾的小說《單戀》,為我們展現了另一個世界。美月身為女子,卻有著一顆男人心。她從小就覺得「自己的靈魂被放錯了身體」,不喜歡女孩的服飾和遊戲。美月認為自己本應該是男孩,因此不斷地在尖銳的痛苦中煎熬。為了不讓父母難過,她假裝自己和普通女孩一樣,穿上裙子、玩女孩子的遊戲、像女孩子一樣說話。
  • 「大喜哥」——我本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性別認同障礙
    就是因為那身裝束,有人叫他阿姨,有人叫他花姑娘,也有人叫他大喜哥,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劉佩麟。大喜哥就是一個典型的性別認同障礙患者,我們更加熟悉的性別認同障礙者還是金星。金星1967年出生在東北,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他從小喜歡和女孩一起玩,女孩家玩的遊戲他都會,跳皮筋,跳房子,比姐姐都玩得好。
  • 再看《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性別認同障礙與受壓迫經驗,從何而來
    但他仍舊分不清假戲與現實生活,總是固執地將戲文念反:「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連他最敬愛的師哥也要他承認自己是女兒身:「你就想你是個女的,可別再背錯了。」01先天還是後天?程蝶衣的性別認同障礙程蝶衣從小就被母親送去戲班。
  • 如果孩子對性別產生了混淆,「易性癖」的潛在,家長該怎麼辦?
    ◆三分之二的性別認同障礙男孩長大後是同性戀,這不應被視為精神問題外國專家◆父母對孩子易裝打扮容易導致性別認同障礙,少數人留下心理陰影,將來不想結婚如果你兒子說他想成為變性人,你會有什麼反應?我相信很多家長不能接受。他們不是瘋了就是想「打斷你的腿」。
  • 孩子深受「性別認同障礙」困惑 美華人家長難接受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嬰兒出生前,家長們就已經根據嬰兒性別為他們布置房間、購買衣服和玩具,男孩用藍色、蜘蛛俠、玩具車,女孩用粉色、Hello Kitty、芭比娃娃。絕大多數的孩子會遵循這種性別界線,但如果孩子從小表現出與性別相反的興趣,譬如,男生愛裙裝、女生愛打鬧,父母怎麼辦?對此,美國華人家長多難認同。
  • 女裝大佬現已成潮流,父母要警惕「性別認同障礙」,幫男孩子把好關
    在眾多女裝大佬中最紅最火的是一個叫艾比的男孩,不過雖然很多人都特別質疑他火的原因,還有人說他是為了炒作。但艾比本人卻說,他從小就非常喜歡用女孩子的字東西來裝扮自己,而且他也從心裡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子,最後長大成人時,他也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女裝打扮。
  • 心理學家:性別認同障礙就一定是同性戀嗎?也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這也包括了雙性戀,跨性別群體,通過在二戰期間破譯了納粹德國軍事密碼的數學天才計算機科學奠基人之稱的圖靈,他的親身遭遇就可以知道當時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在1952年1月初圖靈在電影院門口遇到一個叫穆雷的19歲青年,圖靈對他一見如故,邀請他到家中過夜。
  • 英10歲男孩患性別認同障礙 新學期開始改名變女孩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7日報導,從小就喜歡穿戴女性衣服和飾品的英國伍斯特市10歲男孩薩姆·詹姆斯被診斷患有性別焦慮症。他父母支持他在新學期開始以女孩身份示人,同時改名為利維。這一消息見諸報端不久,就引起了廣泛爭議。
  • 孩子性別認同障礙有哪些表現?巧用3個小妙招,化解孩子異裝尷尬
    原本這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娛樂行為,但時間久了,被打扮的男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喜愛「女裝」。不僅是因為他們對性別的判斷模糊,更是因為這樣打扮可以獲得別人的喜愛和關注。這樣的行為和心理很容易導致孩子患上「性別認同障礙」的心理疾病。患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習慣性地否認自己原先的性別,努力在穿著和行為上模仿異性。
  • 性別認同障礙: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l 心理扭蛋機
    從此她經歷了女人一生可能扮演的所有角色——女兒、妻子、母親。然而,不是所有跨性別者都能得到和金星同等的待遇。在中國,超過400萬人患有性別認同障礙,男性患性別認同障礙人數是女性的3倍。除了經濟因素使他們無法選擇變性,更重要的原因是親戚朋友的極力反對,讓他們只能以委屈自己的方式遭受性別不符的痛苦。
  • 孩子的「反性別」喜好,是性別認知障礙?父母可以從這三點考慮
    該網友說,自己有一個四歲的小兒子,兒子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洋娃娃,原本他以為這只是出於孩子的好奇心,等長大一點孩子就會開始喜歡小汽車,這些比較有男子氣概的玩具。但是沒想到孩子現在都已經四歲了,還是喜歡洋娃娃。這讓他感到非常的焦慮,他害怕孩子有性別認同障礙。
  • 美國33歲「男子」懷二胎引熱議:性別認同障礙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關
    是一名「男子」,不過這名「男子」跟真正的男人不太一樣,他出生的時候還是個女人,他的名字叫做凱登·科爾曼。凱登原本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招人喜愛,可他在成長的道路上始終不開心,直到20歲凱登才發現讓自己苦惱的原因是他想成為男人。於是在23歲那年他開始服用含有雄性激素的藥物,並進行了醫學治療。
  • 伊能靜兒子扮「女裝」,家長:可能是「性別認同障礙」
    這不,伊能靜兒子就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他穿上女裝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看上去是那麼的自信,有網友看到照片之後,大呼:這也太美了,做自己想做的,很酷!其實,早在之前伊的兒子上節目時就打扮極為個性,很有「女孩子」的風格。細心的網友能夠發現伊的兒子在節目裡雙手塗滿指甲油,眉毛也精心描過。
  • 日本7歲男孩患上性別認同障礙 以女孩身份就學
    本報綜合報導 日本一名存在性別認同障礙的7歲小男孩以「女孩」身份入讀兵庫縣西南部一間小學,目前生活一切正常。地方學校董事會的發言人18日表示,這名男孩現年7歲,從幼兒年代起就一直認為自己是女孩。http://intel.sohu.com> 經過心理醫生診斷後,證實他患上性別認同障礙
  • 英男童3歲起偏愛女裝打扮 成最年幼性別認知障礙患者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1日報導,英國一名5歲男孩扎克·埃弗裡自3歲起就抗拒男裝打扮,堅持讓父母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女孩。4歲那年,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正式確診扎克患有性別認知障礙,他也因此成為了英國官方確診年紀最小的性別認知障礙患者。扎克的母親特蕾莎·埃弗裡告訴記者,小扎克最初和同齡的男孩子一樣正常,穿男裝,愛玩託馬斯火車。
  • 筆記|《變態》C12 性和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異己性別的身份認同,不僅僅是想以作為另一性別而獲得社會文化上的好處。同性戀是指指向同性的、情愛的思想和情感,伴有或不伴有性行為。與病人討論,哪些場景容易引起他的異常性行為,讓病人明確這些場景,並加以迴避。可以尋找行為鏈中早期環節,例如無意識做出激怒妻子的行為,讓自己有藉口跑到一個容易產生異常性行為的地方。(5)此外,加強法律的懲戒也是克服異常性行為的有效方法。三、性別認同障礙DSM-IV對性別認同障礙的診斷標準1.一種強烈而持久的交換性別的身份認識。
  • 男孩喜歡女孩玩具?有些孩子出現「反性別」喜好,父母應該高興
    文|文兒如果你家兒子,特別喜歡女孩的玩具,比如毛絨玩具、布娃娃,你會不會覺得很怪?甚至,他連喜歡的遊戲和運動,都偏女性化,你是不是更抓狂?最近,我朋友就跟我說了這件事,說她從小就很注重兒子的教育,讓兒子有禮貌、學做家務、學收拾房間,等等。
  • 臺灣人妖網紅自曝患有性別認同障礙,曾害怕因性別問題被學校處分
    但其實Kiwebaby是名副其實的男兒身,因為從小喜愛女裝,所以一直保持這類裝扮。2015年Kiwebaby進行了隆胸手術,還有一系列整容手術,令外表更像一位絕色美人。Kiwebaby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可以通過變性手術徹底成為女性,便不用再被世俗的言論困擾,但他的父母始終不肯讓步,畢竟在傳統思想裡變性這一說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