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物理《必修二》——《萬有引力定律》

2021-03-01 順之物德於理

供稿:覃輝   編審:周璐 

1.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內容。

2.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3.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

4.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

重點: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

難點: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

(一)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填空)

【天體究竟做怎樣的運動】

1.地心說:____________是宇宙的中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繞____________運動。地心說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

2.日心說:____________是宇宙的中心,是靜止不動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____________運動。日心說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3.行星的運動規律:

(1)克卜勒第一定律(又叫橢圓軌道定律)

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____________,太陽位於所有____________的一個焦點上,如圖甲所示。

甲                                       乙

(2)克卜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積定律)

行星和太陽之間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同的____________,如圖乙所示。

(3)克卜勒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

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的____________和軌道半長軸的____________成正比。

數學表達式為,或者為。(如圖所示,半長軸是AB間距的一半,T是公轉周期。其中常數k與行星無關,只與中心天體太陽有關。因此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

答案:1.地球 地球 託勒密2.太陽 太陽 哥白尼3.(1)橢圓 橢圓(2)面積(3)平方 立方

【蘋果落地的思考: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

1.萬有引力的發現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經過一系列想像、假設、理想實驗、類比、歸納,____________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並經嚴密的推理運算和實踐檢驗,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2.萬有引力定律:(1)內容: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____________的,兩個物體間引力的方向在它們的__________上,引力的大小跟它們的質量的乘積成________,跟它們之間的距離的二次方成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式中質量的單位用kg,距離的單位用m,力的單位用N,G 稱為引力常數,首先由英國科學家        利用扭秤測出。現在精確的實驗測得G=___________。

(3)公式的適用條件:公式中的r對於可看做質點的物體而言指的就是兩質點間的距離;對於一般物體而言,r應為兩個物體的重心間的距離,如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r應為__________的距離。

答案:1.牛頓 2.(1)互相吸引 連線 正比 反比(2)     卡文迪許              6.67×10-11N·m2/kg2(3)兩球心之間

(二)問題探究

問題一:若地球繞太陽運轉軌道的半長軸為,周期為;月球繞地球運轉軌道的長半軸為,周期為,則成立嗎?

總結:(1)克卜勒第三定律的數學表達式:,式中的k值是一個與行星無關的常量,在不同的星系中k值與系統的中心天體有關;(2)T是公轉周期,不是自轉周期.

問題二:請根據圓周運動的規律、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探究思路:

    先做合理的簡化:行星運動的橢圓軌道簡化成圓形軌道,並把天體看成質點。

注意運用類比和牛頓第三定律。

設行星的質量為m,與太陽的距離為r,運行的速度為v,周期為T,太陽對行星的引力F提供行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又∵       ∴

由克卜勒第三定律:則引力F與行星的質量成正比,與行星到太陽的距離成反比。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陽的引力與太陽吸引行星的力大小相等,那麼這個引力也應與太陽的質量成正比。

則 ,G是一個常量,對任何行星都是相同的。

問題三:任何物體間都存在著引力,為什麼當兩個人接近時他們不會吸在一起?我們通常分析物體的受力時是否需要考慮物體間的萬有引力?請你根據實際中的情況,假設合理的數據,通過計算說明以上兩個問題.

探究思路:可以具體假設兩個人的質量,然後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其萬有引力;我分析物體的受力時是否需要考慮物體間的萬有引力,要視其萬有引力與其它力相比在大小上是否可以忽略,如果相差太遠,則可以不計;若相差不是很遠,那就不能忽略,比如兩艘萬噸油輪如果相距很近(如1m),這時的萬有引力就不能忽略。對這兩個問題的討論有助於對有關的問題建立理想化模型。

問題四:根據萬有引力公式,當物體間的距離很小時,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應很大,當物體間的距離為零時,則萬有引力應該達無窮大。你認為這種說法對不對?

探究思路 :物體間的距離很小時還能看成質點嗎?

 

(三)當堂反饋

1、某行星繞太陽運行的橢圓軌道如圖所示,F1和F2是橢圓軌道的兩個焦點,行星在A點的速率比在B點的大,則太陽是位於(    )

 

A.F2               B.A         C.F1             D.B

2、某一人造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其軌道半徑為月球繞地球軌道半徑的1/3則此衛星運行的周期大約是:(   )

 A.1-4天之間   B.4-8天之間  C.8-16天之間  D.16-20天之間

3、設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為27天,則地球的同步衛星到地球中心的距離r與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離R之比r/R為 (    )

A.  1/3     B.  1/9      C.  1/27      D.  1/18

4.對於萬有引力定律的表達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公式中G為引力常量,它是由實驗測得的,而不是人為規定的

B.當r趨近於0時,萬有引力趨近於無窮大

C.m1、m2受到的引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

D.公式中的F應理解為m1、m2所受引力之和

5.(多選)要使兩物體間萬有引力減小到原來的,可採用的方法是(  )

A.使兩物體間質量各減少一半,距離保持不變

B.使兩物體間距離增至原來的2倍,質量不變

C.使其中一個物體質量減為原來的,距離不變

D.使兩物體質量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都減為原來的

6.某物體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為F。若此物體受到的引力減小到,則此物體距離地面的高度應為(R為地球半徑)(    )

A.R    B.2R       C.4R        D.8R

7.如圖所示,兩個半徑分別為r1=0.40 m,r2=0.60 m,質量分布均為的實心球質量分別為m1=4.0 kg、m2=1.0 kg,兩球間距離r0=2.0 m,則兩球間的相互引力的大小為(G=6.67×10-11N·m2/kg2)(    ) 

A.6.67×10-11N

B.大於6.67×10-11N

C.小於6.67×10-11N

D.不能確定

8.如圖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球,其質量為M,半徑為R.現在將它的左側挖去一個半徑為的球體,則挖去後它對離球體表面距離R處的質量為m的質點的引力與挖去前對質點的引力之比為(  )

                       

參考答案:1A 2.C 3.B 4.A  5.ABC  6.A  7.C  8.B

(四)小結

在計算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時,首先分析條件,物體能否被看成質點,或所求的是不是質量分布均勻的兩球體間的萬有引力,然後再將數據代入表達式進行計算。

相關焦點

  • 【物理必修第一冊】3.3 牛頓第三定律
    2 萬有引力定律  3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4 宇宙航行  5 相對論時空觀與牛頓力學的局限性       第七章 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    複習第八章 機械能守恆定律  1 功與功率  2 重力勢能  3 動能和動能定理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宇宙中的星體,都是處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是一種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典型的圓周運動。本文系統闡述萬有引力定律,及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
  • 物理總複習:行星的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
    3、克卜勒第三定律  所以行星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這就是克卜勒第三定律,又稱周期定律。若用表示橢圓軌道的半長軸,T表示公轉周期,則(是一個與行星無關的常量)。由第三定律知離太陽越近的行星運動周期越小,故C錯、D正確。考點二、萬有引力定律  1、公式: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識框架
    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框架高中物理必修二題型梳理題型四 天體運動類問題題型概述:天體運動類問題是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及圓周運動的綜合性題目,近幾年來考查頻率極高。(1)動能定理使用方法簡單,只要選定物體和過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動能定理適用於所有過程;(2)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所有過程,分析時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減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據減少的能量等於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3)機械能守恆定律只是能量守恆定律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在力學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題目都可以用兩種甚至三種方法求解,可根據題目情況靈活選取。
  •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新東方網整理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將每一知識點的定義、公式和需要掌握高考考試的內容都整理了出來。   4.圓周運動   (1)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   ①線速度:描述質點做圓周運動的快慢,大小v=s/t(s是
  • 高中物理必修二學什麼?
    必修2從大的方面說知識點就只兩大點:一是曲線運動;二是能量關係。這裡涉及到受力分析,根據力求線速度、角速度等,三是生活中的圓周運動,包括向心運動、離心運動、火車過彎道、汽車過凹凸橋等等都是常考考點(三)萬有引力與航天:實際是圓周運動知識的又一次使用,不過引入了萬有引力的概念,克卜勒三定律也會考到,在本節常考的一句話,也是要好好記住的一句話是「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高中物理萬有引力定律學習的五個要點
    萬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之一,複習萬有引力定律時應該做到五知道: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研究天體運動時,人們常常把天體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圓周運動,其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萬有引力提供,其基本等量關係是可見,衛星繞行星(或行星繞恆星)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其向心加速度a、線速度v、角速度ω、轉速(每秒轉的圈數)n與周期T都跟衛星(或行星)的質量m無關,但與中心天體行星(或恆星)的質量M有關;不同的衛星(或行星)繞同一行星(或恆星)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其軌道半徑r 越大,
  •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識框架總結與必考題型梳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題型梳理題型四 天體運動類問題題型概述:天體運動類問題是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及圓周運動的綜合性題目,近幾年來考查頻率極高。(3)機械能守恆定律只是能量守恆定律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在力學中也非常重要。
  • 「高中物理難點突破」萬有引力定律應用的解題方法突破
    萬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最常考的專題之一,幾乎年年在高考中出現,作為一個考查重點,必須牢牢掌握這部分內容。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種類有好多,千變萬化,有時不知從何入手解決這類問題,小面小編就從核心公式的角度分析一下本單元題目如何解決。
  • 【物理定律】1687年萬有引力定律就已問世,為何直到1798年才測出地球質量
    如上圖,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的數學表達形式,而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正是1687年,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發表。不過讓牛頓遺憾的是,萬有引力常數G的數值無法推導出來,只能靠實驗測量。關於「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考點①在地球表面的物體要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特別是在赤道上自轉效應更明顯,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②離開地球表面到達地球上空,由於不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故重力就是萬有引力。
  • ...相互作用 引力常數 高中物理教材 萬有引力 扭秤-中國新聞-東方網
    原標題:去年測得最精確引力常量G的中國科研團隊,今年編入了高中教科書  近日,剛剛開學的高中生收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最新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必修第二冊的課本,課本中出現了「我國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引力常量的測量中作出了突出貢獻,於2018年得到了當時最精確的引力常量G的值。」
  • 【物理必修第二冊】6.2 向心力
    1 行星的運動  2 萬有引力定律  3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4 宇宙航行  5 相對論時空觀與牛頓力學的局限性       第七章 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    複習第八章 機械能守恆定律  1 功與功率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結構框架圖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結構框架圖 2019-04-27 16:25:07 來源:網絡資源
  • 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個問題,萬有引力什麼時候等於重力
    萬有引力定律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的,被稱為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萬有引力定律第一次解釋了自然界中有關基本相互作用的規律,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樹立了一座高高的裡程碑。牛頓認為萬有引力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特徵,這成為大部分物理科學的理論基石。萬有引力是我們高中物理必修二中獨立的一個章節,在高考物理試卷中幾乎每年必考。
  • 「高一物理」物理必修二第七章《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章末總結
    一、基本知識梳理:1、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2、萬有引力定律與引力常數3、應用需要的基本公式:1、在星球表面重力與萬有引力近似大小相等:2、星球圍繞中心天體運轉,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注意:以上兩個公式是最核心公式,99%的萬有引力問題都離不了這兩個公式。
  • 物理只要記住F=ma定律和萬有引力這兩個公式,什麼都可以推導出來
    兩邊約去m、R,可得GM/R = V方或GM/(R立方) = w方潘建偉院士說,他年輕時記憶力不好,所以才學物理,因為物理只要記住;F=ma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兩個公式,什麼都可以推導出來。第二定律;是加速度定律。F=ma。第三定律;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F=-F'。
  •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高中物理教材中萬有引力常數G的相關內容有望得到進一步完善。9月3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4156號建議的答覆》(教建議字〔2019〕32號,以下簡稱《答覆》)。該《答覆》成文於2019年8月19日。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2 庫侖定律》優質課公開課課件教案
    2.會用庫侖定律進行有關的計算。二、過程與方法1.滲透理想化方法,培養學生由實際問題進行簡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2.滲透控制度量的科學研究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元電荷的教學,滲透物質無限可分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 萬有引力定律專題訓練(附解析)
    一、選擇題1.牛頓以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為依據,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創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牛頓(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學家關於「吸引力與兩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據地球上一切物體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實,得出物體受地球的引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 對於萬有引力定律公式,我有個奇怪的觀點!
    本文有個奇怪的觀點想給大家說一下,我們先來說一下萬有引力定律和萬有引力公式先吧。    萬有引力是由於物體具有質量而在物體之間產生的一種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克卜勒第二定律 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