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有位寶媽說,她家孩子從出生以來就一直是穿著衣服睡覺,現在冬天了,怕孩子踢被子著涼還是一直穿衣服睡,這樣是不是不好啊?
我之前見過不少寶媽也是這樣做的,寶寶晚上會醒來,需要吃奶或者換尿布,寶媽擔心從被窩裡出來孩子會受涼,就想著給孩子穿厚點,大一點的孩子,穿厚點即使踢被子也不用害怕了。
不過從這位寶媽的問題上來看,她已經意識到有問題了。就拿我們大人自己的睡覺經驗來說,一直讓孩子穿著厚厚的衣服睡覺,肯定不舒服。
寶寶穿著厚厚的衣服睡覺,確實不是最好的方式。
首先,穿的衣服過厚,會束縛孩子的動作,讓孩子無法放鬆,長期這樣,還會影響孩子血液循環。而且衣服穿太厚,再蓋上被子,對寶寶來說其實是會熱的,太熱會讓寶寶變得焦躁一些,過熱還會出汗,更容易讓孩子感冒。
看到這裡,有的寶媽會說,這些我也想過,但是寶寶畢竟要抱起來吃奶,總不能每次都先給孩子穿上衣服再出被窩吧,直接抱起寶寶,真凍感冒了怎麼辦?
其實,寶寶還真沒我們想的那麼弱,適度的溫差,帶給孩子的還可能是很多的好處。
可以加強寶寶抵抗力
寶寶脫去衣服,受外界環境的溫度的影響,體表是能直接感覺到的。
寶寶如果穿較為單層的衣服,或者是直接裸睡,那麼在中間餵奶換尿布的過程中,短暫的掀開被子,溫差會給寶寶體錶帶來刺激,這樣的刺激可以促進寶寶新陳代謝,鍛鍊寶寶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提升寶寶的抵抗力。
而且,這樣不同的皮膚感受,對寶寶來說是珍貴的,孩子能更好的感知環境,在身體中留下記憶,大腦也會受到不同的刺激,開發潛能,所以這對孩子智力發育都有積極的影響。
經常對孩子過度保護,孩子只知道啥是溫暖,將來遇到寒冷,常常抵抗不住。
那寶寶晚上睡覺到底應該穿多少、蓋多少呢?
當然,要根據環境和寶寶的發育情況來看。
比如南北方寶寶肯定就不一樣。雖然冬天北方天氣更為寒冷,但是因為北方保暖措施一般都比較好,暖氣較為普及,或者是會在房間有爐火取暖,如果家裡有嬰兒,屋裡基本上都是比較暖和的。
而南方沒有暖氣,房間比較潮溼,有時候室內比室外還要冷,空調不能24小時開,那寶寶反而要蓋得更厚一點。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可以參考這個模式:
新生兒:
包被+被子
包被類似襁褓,新生兒用包被還是比較方便的,因為孩子隨時在睡覺,白天晚上都這樣就可以。
而且包被的包裹,可以給寶寶類似子宮的安全感,這也是為啥我們把新生兒階段叫做「襁褓」的原因。
一歲半以下:
睡袋+被子
這時候寶寶四肢需要活動,不願意被束縛,睡袋既能讓孩子更加舒服,又能防止孩子踢被子著涼。
被子的厚度,可以根據孩子的手腳溫度來判斷,溫的表示正好,出汗或者感覺涼,說明是厚了或薄了。
幼兒:
睡衣+大被子
睡衣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保護孩子小肚子,不需要太厚,加上大被子,孩子可以隨意翻身扭滾,睡得更為舒展。
寒冬馬上就要到,你給寶寶準備了什麼來過冬呢?不必太矯枉過正哦,不管是睡覺還是白天,其實不用給寶寶捂太嚴,我們要相信,寶寶擁有適應這個世界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