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都不喜歡帶著孩子去超市,因為孩子難管,喜歡在超市亂跑,這讓家長感到頭疼。還有不少寶媽覺得小孩子對物價沒有概念,看見什麼就要什麼,有的家裡根本不需要,是種浪費,如果碰到例如車釐子之類價格昂貴的東西,買還是不買,家長也會很尷尬,所以壓根就不帶孩子逛超市了。一位寶媽琳達說,每次她不用帶娃自己逛超市,是一周內最幸福的一件事。
另一位寶媽和美則有不同意見,她以自家孩子的經歷表明,逛超市也是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此前她在家中反覆教女兒的繪本,娃總是記不住,常常對不上號。而帶女兒逛了兩次超市後這位寶媽發現,女兒已經將繪本上的水果啊、物品啊都記下來了,而且印象深刻,這真是意外收穫。
和美由此想提醒那些「懶惰」的媽媽,別因麻煩就放棄了帶寶寶逛超市的機會,那樣你會錯過很多。其實,超市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比起枯燥的說教,逛超市帶給孩子的教育意義更大一些!
邊逛邊學,這才是帶娃逛超市的正確打開方式
與其帶娃在家宅著看繪本中的天地,不如利用逛超市的機會,來一堂不失時機的家庭教育課。
6個月~1歲 關鍵詞:感官
在孩子0到6歲期間,是兒童的感官敏感期,孩子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就是刺激孩子感官發展的良好載體,充分加以利用,讓娃長見識,有感受,就不枉費逛了一回超市。
建議:家長可以通過耐心講解,從商品的形狀、顏色、味道入手,讓孩子有大體的感受。水果作為孩子認識世界的入門級物品,是最佳的講解對象。
比如:告訴孩子蘋果、椰子是圓形的,柚子是橢圓形的,榴槤會有臭臭的味道,芒果是黃色的,黃瓜是綠色的等等。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麼都不懂,三歲前娃是在通過潛意識來「吸收」周圍物體,三歲後才能通過感官分析來判斷環境裡的事物,現在只是基礎階段。你會發現這麼大的孩子到了超市往往眼睛都不夠用,東瞅西看,一刻也停不下來,正是刺激感官發展的好時機呢。
1歲~1.5歲 關鍵詞:語言
滿周歲的孩子,早已開始牙牙學語,從簡單的「爸爸」、「媽媽」到複雜的語句,他們能越來越多的吐字,並嘗試串聯成有意義的詞組和一句話。在逛超市時,就可以和寶貝進行簡單的對話,對娃的語言進行啟蒙教育。
建議:購買中和孩子通過對話的形式,輔之以寶寶的手勢,對所購買的物品進行交流,豐富孩子的詞彙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多問問寶寶這個是什麼?蘋果在哪邊?寶寶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孩子可能不會回答很多字,家長要多說些話,針對寶寶的回答進一步解讀,反過來問他是不是這個意思,形成良性互動。
1歲的孩子逛超市,在看到自己喜愛吃的果泥、小餅乾、雞蛋時都會有反應了,他們往往伸著小手表達意願,嘴裡還念叨著什麼,家長這時候就要多引導,多對話,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1.5歲~2歲 關鍵詞:觀察
通過此前的積累,此時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他們能認識一些物品,並能通過語言或肢體來表達對某些事物的喜好以及厭惡了,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通過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對他已有的認知進一步細化和提高。
建議:家長在逛超市中應引導孩子對商品的分類、大小、數目進行觀察,建立起正確的對應關係。
比如:「我們已經買好了蔬菜,接下來要買日用品,日用品分區在哪邊呢?」
「這有兩個哈密瓜,媽媽想買大一點兒的,你幫媽媽來挑選吧!」
「家裡已經有很多糖了,寶寶非常想買的話只能抓一小把,你能做到嗎?」
這個階段,已經可以讓寶貝參與到購物中來了,要引導寶貝通過觀察來執行指令,最終實現購買行為。家長切忌急於求成,比如在數目上,有的孩子還達不到精確的地步,那不妨就先以「一小把」、「一大堆兒」來開始,逐漸深入。
2~3歲 關鍵詞:文字
2歲以上的孩子,相信對繪本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接觸了,有的已經很出色了。想讓孩子熱愛文字,認識文字,逛超市時摟草打兔子也是可行的。特別是超市的大海報,以及醒目的打折促銷價籤,相當於孩子的大字卡,一起來學習下吧。
建議:與其死記硬背,不如讓孩子在實踐中,通過實物來感知文字的作用,提高孩子認字的興趣。
比如:利用超市比較大的、醒目的文字來教寶寶學習,讓孩子自行體會打折信息的涵義。
逛超市時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注意文字,讓他了解這些文字的作用,激發孩子自主學習文字的興趣,提升學習信心。
3~4歲 關鍵詞:記憶
很多人對兒時的記憶都是從三歲後開始的。三歲後的孩子,已經能夠記住一些事情了,逛超市也能鍛鍊他們的記憶能力。超市裡既有空間的記憶,也有文字的記憶,應充分利用。
建議:提高孩子對超市記憶的敏感度,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比如:詢問孩子每類商品的具體布置,詢問孩子此前商量好的要購買的物品種類等。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對兒童區情有獨鍾,他們每次都會引領爸媽去玩具區逛一逛,如果能買下一兩件心儀的玩具,這種記憶還會加強。記憶力就是在情景刺激和不斷強化的行為中得以加強。
4歲以後 關鍵詞:財商
現在的孩子早熟的很,4歲的娃都可以自己拿錢去買他心愛的棒棒糖了,以逛超市為契機,家長也要開始對娃進行財商的啟蒙教育了。要教孩子學會基本的運算,分辨元、角、分,大體知道金錢和商品的對應關係等等。
建議:教會孩子「買」的概念,嘗試讓孩子去付款,理解付款與找錢之間的關係。
比如:讓孩子自己估算今天大概能花多少錢,讓孩子自己去付款家長在旁陪同,當孩子要天價車釐子的時候,問問娃味道有何不同,值不值。
帶娃逛超市應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父母之所以對帶孩子逛超市持反對態度,是他們認為這個特殊的環境存在著很多風險,但因噎廢食也沒必要。談了這麼多,我們並不主張為了以上的教育目的特意帶娃逛超市,而是說在父母逛超市的時候,完全可以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不要本末倒置了。細心一點,注意以下這些事情,就不會排斥帶娃購物,不是嗎?
1.注意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不要讓孩子自己乘坐電梯,孩子特別小的話儘量選擇坐直升梯,不要將孩子獨自放在超市一隅,發現孩子走失第一時間聯繫超市廣播並報警。
2.保證孩子的衛生安全,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時,因避免帶孩子去超市等公共場所,避免病情加重。對超市手推車衛生心存疑慮的,可選擇將自家嬰兒車推去。
最後,逛超市也能對娃展開教育,還會是一段值得回憶的親子時光,只要掌握好方法,超市也可「盤」!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