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 昨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新京報評論 ,作者胡欣紅
新京報評論
積極、穩健、有見地。
5年拖欠教師工資4.79億,羞辱了「大方縣」這個名字
編者按:本文系「晚上八點」主筆胡欣紅老師發表在新京報上的評論,被眾多主流媒體轉發,引發強烈反響。「晚上八點」特選用此文,以饗讀者。
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一則有關拖欠教師工資的消息引爆了輿情。
近日,根據網友在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上反映的問題線索,國辦督查室派員赴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大方縣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師工資補貼,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計拖欠教師績效工資、生活補貼、五險一金等費用47961萬元,挪用上級撥付的教育專項經費34194萬元。
「駭人聽聞」「教師學生的錢都敢動,不怕遺臭萬年?」「大方,豈止是不大方,簡直是膽大包天」……在近年來黨和政府頻頻出臺相關法規政策,要求確保教師收入不低於公務員收入的當下,大方縣卻如此明目張胆地頂風作案,令人震驚。時間之長,數額之大,也創造了新的紀錄。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確保教師的工資待遇則是最基本的體現。否則,就很難讓需要為「稻粱謀」的教師們安心從事本職工作。前幾年,黑龍江肇東、安徽六安市、湖南武岡市等地陸續發生過教師討薪事件。看著教書育人的「先生」們為維護自己的基本權利而奔走呼籲,實在令人痛心。
保障教師的工資待遇需要嚴格落實到位。對於教師待遇的「硬標準」,不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早有「硬要求」,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一些條例、規定,也不斷重申並敦促落實。
2018年初,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重申「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一精神,之後一再被強調。日前,教育部、中組部、中編辦等六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也再一次予以提出。
三令五申之下,大方縣不僅拖欠教師工資補貼,還挪用上級撥付的教育專項經費,並假借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名義,發起成立融資平臺公司違規吸納資金,變相強制教師存款入股,截留困難學生生活補貼……通過各種方式瘋狂地對老師和學生「上下其手」。據悉,其違規吸納的資金,98.6%調劑到大方縣政府下屬融資平臺公司使用,成為大方縣政府財政的「周轉資金池」,這樣的嚴重違規操作,究竟是誰的指示?財務管理制度何以形同虛設?這些錢又用到什麼地方去了?這些疑問都需要有個解釋。
抨擊和追責之餘,此事所折射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或許更值得思考。除了當地政府對教育的認識嚴重不足之外,如此大規模長時間拖欠教師工資也與發放機制密切相關。
當下,教師工資的發放基本上由地方財政(主要是縣級)統籌安排。而一些地方財政(尤其是偏遠落後地區)捉襟見肘,是一個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眾所周知,教師在縣級財政支付體系中,人數最多卻沒什麼發言權,一旦有人動起了歪腦筋,極易成為剋扣拖欠的首選對象。
這就再一次提醒警示,有必要適當改變教師工資發放機制。比如,偏遠落後地區的教師工資發放,可以考慮由省級乃至中央財政統籌安排,確保專款專用。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工資待遇水平,直接關係到教育質量。建設教育強國、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如果沒有對教師待遇的務實保障,一切都將成為「空談」。選擇教師節前夕的特殊節點對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進行曝光,彰顯了政府對保障教師工資待遇的決心和態度。
教育不僅造就孩子的未來,也成就一個國家的明天。拖欠教師工資這樣的事情,必須嚴肅懲處,才能以儆效尤。
作者系「晚上八點」主筆
國內知名教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