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發生,問題在誰?家長、老師、學校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2020-12-22 度說煙臺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校園暴力》,統計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全國法院刑事一審審結案件數據。數據顯示,校園暴力案件數量逐年下降,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宿舍瑣事容易引發校園衝突

數據顯示,50%以上的校園暴力事件因瑣事而起,超過1/3的案件發生地就在宿舍。

校園暴力案件中,故意傷害接近六成,其次為搶劫,聚眾鬥毆、尋釁滋事等案件也為數不少。

瑣事,是校園暴力的「元兇」。

數據顯示,55.12%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的故意殺人案也因為瑣事。2016年,雲南一高校就發生一起「在宿舍唱歌被室友殺害」事件。一個小摩擦,很可能升級為血案。

而我們印象中溫馨、和諧的宿舍,竟成為校園暴力高發之地,令人唏噓。

三年間近3000件校園暴力案件中,有35.31%的案件中出現了宿舍一詞,而這些案件中絕大部分的案發地就是在宿舍。2017年,湖北武漢一高校兩名男生在寢室鬥毆,廣西靈山一中學學生午休時被室友殺害……類似衝突常常在朝夕相對的室友之間發生。為緩解此類矛盾,有一些高校已嘗試按照「作息、喜好」等因素分配學生宿舍,旨在營造更融洽的宿舍氣氛。

校園暴力案件數量逐年下降

通過這份專題報告,我們可了解到校園暴力案件的整體情況。

數據顯示,2015至2017年三年間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數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15年全年共計1000餘件,2016年同比下降16.51%,到2017年,案件量已降至800件以下。

與此同時,校園暴力案件被告人數亦在下降,從2015年接近2000人降至2017年1500人以下。

三年間,5人以上的「群體性作案」並不多,佔所有一審案件的6.27%。

未成年人校園犯罪有所減少

校園暴力中,未成年人涉案情況怎樣?

報告顯示,在校園暴力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佔比呈下降趨勢

校園暴力案件中被告人為14歲至16歲的,涉及罪名為四項,包括故意傷害罪、搶劫罪、故意殺人罪和強姦罪。

其中,搶劫案被告人超八成為未成年人,而非法拘禁罪案件中未成年人佔比最少。

在校園暴力案件中,16至18周歲未成年人在強姦罪和強迫賣淫罪案件中佔比最大,呈作案年輕化趨勢。

衝動犯罪之後,是追悔莫及

根據統計,超八成校園暴力案件為無預謀的突發性衝突犯罪。「衝動」,亦是校園暴力的標籤之一。

報告最後,還提供了一項數據:36.89%的被告人有自首情節

這兩項數據提醒我們,很多校園暴力,往往是因被告人年輕、無知、衝動而產生的。家長、校方應關注學生成長,及時展開心理輔導教育,避免學生在美好的青蔥歲月中犯下追悔莫及的錯誤。

學校,是我們共同的青春回憶,不應成為犯罪滋生地。警惕、抵制校園暴力,從你我做起!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相關焦點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校園暴力問題近年來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據《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霸凌最常出現在初中階段,其次是小學、高中,校園霸凌最容易發生在學校廁所、宿舍等私密場所,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 校園暴力,是學校的放縱還是家長的疏於管教
    但是現在呢,經常都是哪裡哪裡又有校園暴力發生,還經常可以在新聞上見到這種事情!大家應該都能知道,一般要是上新聞了,那就說明這件事情不小了。雖然現在這樣的事情不少,而大家也一直在重視這一問題,可是一直都是收益甚微!所以這到底是學校的放縱還是家長的疏於管教?
  • 女童遭同桌多次拍打老師坐視不理!孩子被校園暴力家長該怎麼辦?
    根據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僅2015年發生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就多達1000餘件。此後其數量雖逐年遞減,但需要社會各界重點關注。而除了這些有法院判決文書的極端惡性事件,還有許多「小打小鬧」的校園暴力並沒有被統計進來。
  • 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這到底是誰的錯?家長又該如何保護孩子?
    這段時間有一部電影非常火,電影就是由周冬雨與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這是一部以校園欺凌為主旋律的電影。在之前也有一部題材相似的電影《那悲傷逆流成河》,這兩部影片敘述的都是校園欺凌帶給同學們的傷害。很多家長一般都以為在學校孩子是最安全的,因為有老師和校長的保護。但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學校也是多數校園案件頻發的地點。
  • 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何時止?校園暴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校園暴力主要有三類: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汙言穢語對其他學生進行攻擊,從而產生矛盾;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遇到校園暴力該怎麼辦?
  •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暴力?
    對此,楊老師不作展開,相信各位家長都有體會。在此,楊老師只針對孩子可能會遭遇的校園欺凌,給家長提幾點建議。第一,每天家長最忙也應該抽時間去關注孩子在學校的狀態,努力做到對孩子的喜怒哀樂瞭然於胸,發現孩子異常及時了解清楚。
  • 霸凌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丨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期間牽扯到學校,家長,孩子,老師,被害者,加害人以及旁觀者。 而在中國的小學初中,由於學校的壓力和側重點都在升學,校園霸凌現象一直處於學校事務的邊緣,沒有受到多少重視。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霸凌行為已經蔓延到學校之外,網絡成為了新的霸凌滋生地,而該事件引爆之後,相關事件紛沓而來,引起進一步發酵。眾多網友更是紛紛分享自身的經歷體驗,可見,在校園霸凌發生率準確數據缺乏的中國,有多少真實的霸凌事件就這樣不為人知,被調查數據所忽略。
  • 孩子被欺負,家長別成為最後才知道的人!面對校園暴力該怎麼辦?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老師、家長和學生每天都在為上學做準備,每個人都希望對校園暴力的恐懼不是他們主要關心的問題。可悲的是,這樣或那樣的暴力行為在今天的許多學校中隨處可見。
  • 在校園暴力中!孩子,我們該如何保護你?
    然後又結合了生活實際,包括身邊發生的那些。發現原來校園暴力就在我們身邊,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事求是,據數據統計,在中國各大學校裡,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暴力事件在上演。雖然他們的角色不同,方式手段也不同。但是卻讓人聽了,頭皮發麻。因為你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這一次的演出中所扮演的什麼角色。到底是施暴者還是受虐者?
  • 《一起努力 拒絕校園暴力》教育活動設計案例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讓同學們感到校園暴力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身邊,得出校園暴力的定義和形式 環節3、校園暴力的定義、形式 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內外發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暴行以及社會人員與校園內部人員間的暴力行為。
  • 學校不敢承認的事實:有些校園暴力事件,老師才是「始作俑者」
    文|秘籍君2019下半年,電影市場上映了一部引發群眾熱議的作品,名字叫做《少年的你》,這部由金馬影后周冬雨主演的電影主要講述了少女陳念在經歷一系列校園暴力事件後發生的事情,情節的一波三折、起承轉合暫且不說,電影的關鍵詞是「校園暴力」就足夠讓大家警惕
  • 如何預防校園暴力行為的發生
    如何預防校園暴力行為的發生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校園安全是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時最受重視的部分之一,它是保護學生生命安全,保障學習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因素校園暴力行為的產生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在校園暴力的預防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也不少。首先是要增加孩子的安全教育知識的普及.近期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僅是施暴者個人的行為問題,還有被施暴者個人安全意識不夠的問題。
  •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扮演什麼角色,不小心變成了劇中反派典型
    關心孩子成長,關注孩子學習是每位家長盡心的責任和義務!在孩子成長不同時期,誰最應該扮演主要角色呢?主角、配角沒分清,會影響孩子一生!家長、孩子、老師三元角色結構已悄然形成,家長已不再是絕對的主角了。培養孩子健全性格,造就孩子良好品格,把握孩子學習基礎知識,去奠定孩子的希望未來吧!家長有在檯燈下耐心地輔導孩子課堂作業,細心解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嗎?家長滿心歡喜陪孩子參加過學校組織的義務志願者活動嗎?家長主動過陪孩子參觀科技館、博物館嗎、植物園嗎?
  • 深州榆科中學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校園暴力頻發,該如何遏制?       校園暴力不是個案,近期河北保定、唐山、邯鄲、衡水、辛集等地連發校園暴力事件,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暴力的傷害,成了很多父母心裡深深思考和憂患的問題。       既要讓孩子不被校園暴力案例嚇到,又要讓孩子相信生活的美好,這是個多麼難的問題。一直都覺得,不能灌輸給孩子太多負面的東西,以免讓孩子生活在對善良的質疑中。
  • 校園辱罵事件,老師在學校是扮演什麼角色?
    孩子與老師之間存在了很多必要因素,社會中很多現象都表明了其實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影響很大,最近特別引人關注的一個事件就是班主任辱罵自己班上的學生這個話題被炒上了熱搜,老師在批評學生過程中,嘲弄、辱罵學生並造成嚴重後果,早就不只是個案,一旦這鐘案例被大家所關注,那必定會受到公眾的譴責,嚴重一點甚至是當事人老師的做法將被撤職
  • 假期輔導孩子學英語,家長該扮演什麼角色
    那應該是他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他拿著學校的英語練習捲來問我一個問題,我答完問題以後忍不住溜了試卷一眼,發現他把 let sb do sth.寫成了 let sb to do sth.讓某人做某事,多了一個 to,我這個當老師的感覺一下子上來了,拿起筆來就給他改,還準備往下接著看,誰知道他把試卷拿過去說了一句:Mom, I don’t have money to pay you to do
  • 孤身前往日本留學,遭到了同胞施加的「校園暴力」
    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大部分人們都習慣把目光聚集到國內的校園,卻很少有人會想到那些孤身前往國外的留學生也會在當地遭受到令人髮指的校園暴力事件。當我們下意識地認為這些施暴者是同年齡的外國學生時,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卻無奈地表示道:「我們受到了同胞的欺壓!」2013年的秋天,考完中考後的Konomi(下文簡稱K)在家人的安排下,他來到日本X島的一所私人高中就讀。
  • 中學宿舍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青春期的少年該如何和平相處
    海南一民辦中學宿舍發生校園暴力事件青春期的少年該如何和平相處15歲的小劉(化名)沒有想到,剛剛走進高中生活的他竟遭遇噩夢,被同宿舍同學拿刀捅傷。入院已經兩個月的他至今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而這場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也同時衝擊著兩個家庭以及原本平靜的校園。小口角引發大傷害事發地位於海口市的華中師範大學海南附屬中學,這所民辦中學自2013年4月正式揭牌至今,一直以「低分數入口、高分數出口」的教學成果,廣受當地一些家長的歡迎。
  • 無處不在的校園暴力,該如何解決?
    其實校園暴力一直都是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承認,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只要是在學校你一定遇到過或者經歷過這可怕的『校園暴力』小編今天寫這篇文章來源於和小表妹的聊天,才知道她也在經歷著校園暴力,心痛之餘,也在感慨無論校園暴力曝光了多少,其實每天依舊在發生著,這點貌似從未改變。
  • 《少年的你》:從四個角色的不同維度,探討如何面對校園霸凌問題
    ;2019年6月18日,山西祁縣職業中學學生遭同學菸頭燙手、被褥潑水等在內的「欺凌毒打」長達211天,因此患上中度抑鬱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達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暴力化、低齡化、隱蔽化的校園霸凌問題,不僅困擾著學生、家長、學校,也成了整個社會的一塊「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