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輔導孩子學習就成了各位家長躲不過去的一道坎。
不過一提起這項光榮而偉大的任務,很多家長就開始發愁,尤其是輔導孩子學英語,很多家長表示:自己的英語也不好,究竟要怎麼幫孩子呀?
對此各位家長先別急,我們的曹文教授來給大家支招!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我給兒子當「老師」的故事吧。
那應該是他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他拿著學校的英語練習捲來問我一個問題,我答完問題以後忍不住溜了試卷一眼,發現他把 let sb do sth.寫成了 let sb to do sth.讓某人做某事,多了一個 to,我這個當老師的感覺一下子上來了,拿起筆來就給他改,還準備往下接著看,誰知道他把試卷拿過去說了一句:Mom, I don’t have money to pay you to do this.
意思是我沒有錢付你讓你做這些,然後轉身就躲開了。
我清楚得記得當時我的感受,開始深刻地反省自己,對於兒子,我到底是媽媽,還是老師?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孩子學英語,家長該扮演什麼角色?我覺得應該是啦啦隊。
孩子在場上拼搏,無論輸贏,無論順勢逆勢,我們都不餘遺力堅定不移地在場下搖旗吶喊。
具體要怎麼做呢?
首先是愛和陪伴,而不是承擔起教練,或者說老師的職責。我們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在孩子學英語的過程中,我們更多是充當了老師的角色,作業寫了嗎?單詞背了嗎?課文抄了嗎?
如果一講到英語,我們和孩子的對話就是這些事情,捫心自問,哪個孩子會喜歡呢?不喜歡就不想學,不想學就學不好,進入了惡性循環。
如何在學英語這上面表現愛呢?我喜歡用的方法就是示弱,而不是逞強。家長們多多少少都會一些英語,但我們那是用了多少年的功夫才修煉成的,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時間,欣賞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努力,而不是總挑錯。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天哪,這個單詞你也認識?這麼複雜的拼寫你都記得住?這個音我都發不準,你怎麼說得這麼地道呢?
當然,光有愛和陪伴是不夠的,我們還要領路。給孩子選學校、選機構、選老師、選教材,創造家庭英語環境等等,要做好這些,確保孩子學有所得,我們必須明確孩子學習英語的目標,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我們是可以自己輔導,還是和學校老師溝通,或者找外部資源來幫忙。
總有家長來和我聊孩子學英語的事情,大家的目標各不相同。我試著把它們歸納成五大類。
這類家長就是為了讓孩子的課內英語考出好成績,這是我遇到的極少一部分家長的訴求。
這個我特能夠理解,畢竟英語從小學到高中都是三大必考主科之一,到了大學、研究生和博士也是必學科目,這是讓孩子學習英語最不容置疑的理由。
達到這個目標應該不難,只要孩子上到一個不錯的學校,英語課好好聽講,認真寫作業,充分用好圍繞教材所提供的各種資源一般都可以學好課內英語。
比如聽力錄音呀,教輔材料呀,測試題庫呀,網上課件等,現在課內教材的配套資源都非常豐富,而且很多是免費的。
不要盲目報班,課內英語如果沒有學好,多數情況是老師教得沒到位,或者孩子學得沒到位,先找到問題所在,再尋找解決方法,不要孩子成績一下降,就盲目報班補課。
這類家長他們對於孩子學英語沒有很明確的目標,但覺得把英語學好將來一定會有用,但怎麼就是好描述不出來。
這個不假,孩子將來一定會面臨更加全球化、國際化的世界,英語作為適用度很廣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競爭力和更多的機會。
也有一些家長沒有想過為什麼,看到其他孩子都學,也就讓自己的孩子跟著學了。
這兩類家長好像差別很大,但其實,他們在為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出現的狀況會是一樣的,要麼是盲目,要麼是讓孩子學半天卻無功而返。
為什麼?因為沒有目標!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意味著家長們很難判斷什麼選擇好,更不能判斷學完了是否達到了目標。
所以,他們在給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往往是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遇到好的指引,算是幸運,如果遇到忽悠的事情,也容易陷進去。
這類家長會為孩子英語學習提出看似明確的目標,為什麼說是看似明確呢,因為他們的目標是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來的。比如詞彙量少、語法不紮實、張不開口、閱讀速度慢、不會寫等等。
這些目標看似明確,但也會存在兩點問題。
第一點,家長不要簡單武斷地通過一些表面現象就去做判斷。
比如試卷的錯題或者孩子作業的表現就下結論說孩子的英語哪兒哪兒不好,這需要專業老師來做診斷。
如果孩子聽力不好,並不能肯定就是聽力問題,使勁聽就能夠提高,也許是詞彙量問題,也許是閱讀速度慢的問題,也許是連讀判斷的問題,要想短時間提高,必須精準判斷。
第二點,英語的聽說讀寫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是補哪兒哪兒就能好,聽是說的基礎,讀是寫的基礎,詞彙和語法都要依託聽說讀寫而反映出來的,所以,這種局部問題式的英語學習目標還是終究要定位在一個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大目標下才能夠更好地實現。
這類家長則是奔著入學測試、競賽或者活動之需讓孩子學英語的,這類目標反而簡單,就是選擇針對性的輔導,效果從學生的成績和表現上就可以做出判斷。
還有最後一種家長,他們很長遠地想到孩子將來要出國上學,所以要學英語。這樣的要求就不能一般性處理了,除了課內學習,也一定要在課外學習多下功夫,而且越是明確了什麼時候出國、去哪個國家的哪個學校,就越好規劃英語學習的路徑。
剛才提到的這些目標,沒有正確與否之分,什麼樣的目標都有它合理的理由。
但目標不同,意味著學習方法、課程選擇、評價標準、時間長短、學習效率的不同,所以,家長在讓孩子學習英語之前,一定要清晰地回答這個問題,你讓孩子學英語的目標是什麼?
否則,有可能選擇出錯,付出之後,結果和預期出入很大,浪費錢不說,關鍵是時間不可補。
總而言之,想清楚我們在孩子英語學習上扮演的角色,確定目標,那麼學什麼、怎麼學、去哪裡學、學得怎麼樣這些問題才有可能有解,沒有絕對正確唯一的選擇,關鍵是契合度的問題。
比如,如果孩子的水平和英語學習的目標與他們選擇的機構的定位高度一致,那麼孩子的學習就越能夠有效果,越能夠讓我們滿意。
曹文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E PLUS北外壹佳英語首席學術官
劍橋國際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018-2021)
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
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
-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後臺回復【轉載】-
往期薦讀
● 掃碼關注我們!
免費服務熱線:400-000-7799
👇點擊閱讀原文
🎁免費為孩子領取699元體驗課+專業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