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有這些「壞」習慣嗎?父母扮演好這5種角色非常重要

2020-10-03 攜幼同行

您的小孩是不是也愛咬手指?您的小孩子是不是也字跡醜陋?您的小孩子是不是也沒耐心很粗心?您是不是經常聽到老師對你小孩子的評價是很聰明但是很馬虎?

以前我以為我的學生是特別的,因為我的學生愛咬手指、做事馬虎,直到我在輔導班當了一個月小學教課老師,我發現很多學生或多或少的會有這些問題。作為一個這樣的孩子,我因為這些從小養成的壞習慣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改掉這些壞習慣也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在做學情反饋的時候也經常跟家長反饋這些問題。

但是很多家長都是說知道,心裡很著急,希望老師能夠幫忙。

更有甚者說:「我家孩子已經放棄了,只希望他安安分分的別惹事」。

心理學上說父母是孩子的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尤其是在小學這樣一個習慣養成階段。父母如何做好言傳身教工作,讓孩子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父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首先,家長應該扮演好照顧者的角色。

照顧好孩子最主要的是體現出科學性,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鍛鍊管理、心理引導等方面。照顧者的工作也不僅僅是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方面,更體現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促進孩子的成長。

其次,家長應該扮演好規範者的角色。

小學階段父母和孩子的矛盾主要是溺愛與高期待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孩子年齡小無時無刻不需要關注。

另一方面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家長作為孩子行為的規範者,應當做到言傳身教規範自己的行為以引導孩子的行為,不可能存在家長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還需要孩子無師自通,教育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強調科學。

再次,家長扮演好戰士兼保護者的角色。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之間存在很大的距離,就像有些孩子自信活潑,而自己的孩子畏首畏尾很自卑,這是為什麼會存在這種情況呢?

當然是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沒有讓孩子感受到強有力的後盾,一件事情孩子沒有好好的完成,家長只顧著責備,這容易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最後,讓孩子產生自卑、膽小、愛撒謊、不善交際等心理。

科學的家庭教育要學會讓孩子獲得自我保護的的意識,比如,適當的性教育。這類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家長要扮演好精神導師的角色。

精神良好能讓人充滿朝氣,而小學六年正是精氣神養好的重要階段,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成的初級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科學引導。愛國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都離不開科學的指導。

第五、家長扮演好「老師」角色

孩子一旦上學,就會面臨一定的學習壓力。很多人認為:學習輔導是老師的事。很多家長就以為自己沒有事。

然而,要想真正地讓孩子的學習學好,家長的輔導也是極有必要的。現在的學校,每天都會布置很多家庭作業,還有很多需要家長一起做的課後任務。

然而,我們很多家長,要麼是時間緊張,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要麼是能力有限,對孩子的課後輔導缺乏方法和經驗。所以效果往往很差。

其實,要想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好的方法,要想讓父母擺脫這種困境,還有一個很好的途徑,就是孩子買上一套定製的網上在線教學課程。這樣一來,不懂的地方就可以想在線老師提問,家長只需要在旁邊監督下就可以了。

現在,有一個好機會,只要9元錢就可以體驗5到16節課的名師課程。包含小學、初中、高中的各科課程。全部由北大清華畢業的名師授課,而且,教學經驗豐富,方法獨特,是孩子學習的有效補充。關鍵還是比單獨請家教和進輔導班還要經濟實惠對了。可以說一舉多得。

只要9元就可體驗,一杯奶茶錢,說不定帶給你的是孩子一生的未來與精彩,你不妨試試。

結束語

教育孩子不是想當然,很多家長第一次當父母難免會出現手忙腳亂,希望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能夠不像自己,但是由於長期生活的影響孩子難免會耳濡目染,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多學習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與孩子一起成長。

總之,小學六年來說對於孩子太重要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最後,不負眾望。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也有這些「壞」習慣嗎?父母扮演好這4種角色非常重要
    您是不是經常聽到老師對你小孩子的評價是很聰明但是很馬虎? 以前我以為我的學生是特別的,因為我的學生愛咬手指、做事馬虎,直到我在輔導班當了一個月小學教課老師,我發現很多學生或多或少的會有這些問題。作為一個這樣的孩子,我因為這些從小養成的壞習慣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改掉這些壞習慣也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在做學情反饋的時候也經常跟家長反饋這些問題。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父母的4種角色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開了一場學習愛的旅程。而唯有透過陪伴與參與,你才可能跟你孩子的生命有交集。在從事了二十多年心理諮商的工作中,教育學者鄭石巖發現,許多來找他諮商的孩子,他們所需要的並不是諮商和治療,而是需要一個能夠真正盡責、鼓勵他們、對他們有所期許的父母。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父母的4種角色 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開了一場學習愛的旅程。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 照顧者; 規範者; 戰士兼保護者; 以及精神導師。
  • 想在養育子女問題上獲得高分,父母應扮演好8種角色
    8種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早期學習夥伴」。探寶器父母通過去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來幫助孩子探索世界,擴展他們的世界觀。同樣,即便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這也是可以做到的。探寶者父母在如何安排這樣的郊遊方面很有創意。5.
  • 想在養育子女問題上獲得高分,父母應扮演好8種角色
    8種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早期學習夥伴」。探寶器父母通過去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來幫助孩子探索世界,擴展他們的世界觀。同樣,即便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這也是可以做到的。探寶者父母在如何安排這樣的郊遊方面很有創意。5.「哲學家」弗格森稱這是第二重要的角色,因為它能幫助孩子找到目標。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長大了還願意千裡迢迢回來看你,想念你、愛你、尊敬你,那時你就會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已經獲得了最珍貴的回報,那就是子女永恆的愛。不論時代怎麼改變,文章裡提到的父母角色,以及孩子成長需要的養分,卻是不變的。還記得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嗎?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哪四種角色?
    4種角色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開了一場學習愛的旅程。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
  • 【心理健康】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父母的4種角色 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開了一場學習愛的旅程。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 照顧者; 規範者; 戰士兼保護者; 以及精神導師。
  • 養育之道丨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父母的4種角色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你便展開了一場學習愛的旅程。而唯有透過陪伴與參與,你才可能跟你孩子的生命有交集。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關鍵性的作用。父母在某些時刻需要特別凸顯某個角色。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扮演5個角色,掌握8大技巧
    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關乎孩子人格形成及社會適應性的重要一環。為此,父母應當在了解兒童人際關係特點的基礎上,扮演好5個角色,掌握住8大技巧。簡單點說,人際交往能力是孩子在面對和處理人際關係時的溝通、處理、控制和情緒感受的綜合反映,它是孩子適應社會、進入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孩子在班裡有沒有朋友?老師和同學喜歡他嗎?班級集體活動他樂意參加嗎?他敢於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嗎?
  • 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1、母親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從理想的角度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2、父親所扮演的角色「爸爸你在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值班、加班、開會、出差……孩子甚至哭著在電話裡喊:「要見你一面都這麼難嗎?」每天有固定的聊天時間和孩子之間的談心是非常重要的
  • 適合角色扮演的3本繪本解讀,教你深度閱讀
    常有父母反映,孩子總是動個不停,如何才能陪他讀書呢?或者自己費心挑選的繪本,孩子讀了一遍就不願意再看了,怎麼辦?   如果你與孩子的親子共讀中,也遇到上述問題,不如試試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遊戲,主要功能在於:把故事裡的角色,跟孩子真正聯結起來。
  • 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扮演什麼角色最合適?角色做對了孩子更出色
    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很重要,父母教育角色定位做對了,能助孩子成就未來。我們無論是在看古代劇還現代劇,經常會看到劇中淘氣頑皮的孩子在犯錯後,在父親氣的要責罰時,孩子就會跑到母親身邊去求情,這時候母親就會護住孩子,不讓父親責罰。
  • 為什麼孩子喜歡角色扮演?是為了不合理要求嗎?西瓜視頻告訴你
    媽媽們是不是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是非常喜歡角色扮演的,這是動畫片的鍋嗎?我們來看另一位媽媽。媽媽:開飯咯,來吃飯。女兒:咩咩咩,美羊羊說她想邊看電視邊吃飯。媽媽:咩咩,村長說羊羊們要遵守草原的規則,吃飯時都不能看電視哦。女兒:咩咩咩,關掉電視去吃飯咯!
  • 孩子天生喜歡「角色扮演」遊戲?家長利用好,寶寶思維會更活躍
    有一次小思了解到,自己做老師的同事,也經常陪孩子玩這種角色扮演的遊戲。小思不禁好奇,難道你不覺得累嗎?同學告訴小思,其實孩子這個階段的引導非常關鍵,他們對於角色扮演遊戲的執著,往往預示著其思維活躍程度高,是聰明的表現。
  • 親子溝通有技巧,父母扮演好各自角色不能含糊,這樣說孩子才愛聽
    一個有效的親子溝通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既能幫助父母實現了解孩子情況的目的,也能增進父子母女之間的親情,而好的親子關係,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目前,在親子溝通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親子溝通經常變成了親子衝突,這原因和未能掌握溝通技巧大有關係;還有父母在親子溝通中出現不平衡、各自扮演的角色比較含糊等等。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好好理順親子溝通問題的來龍去脈。
  • 在迎接新生兒到來的過程中 爸爸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來源:新浪財經讓準爸爸為分娩做好準備如果你是一名準爸爸,那麼在迎接新生兒到來的過程中,你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同時,你需要調整好自己,因為你面臨的變化同樣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在這一過程中,有時你會激動不已,有時你會充滿惶恐、筋疲力盡。
  • 開小•心理‖【轉】心理小課堂 家長篇:《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不論時代怎麼改變,文章裡提到的父母角色,以及孩子成長需要的養分,卻是不變的。      還記得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嗎?      孩子帶著懵懵懂懂的眼神,赤裸裸地來到世上,他完全無助的、且沒有選擇的,把生命交給了你,讓你成為他的父親、母親。      他渴望你的愛、期待你的擁抱,他相信世上有人會用無條件的愛,孕育他長大。
  • 孩子玩遊戲一定是浪費時間嗎?角色扮演遊戲教會孩子這些
    他們3-5個人每天最常玩的就是角色扮演:我是爸爸你們是哥哥妹妹,我是老師你們是學生,我是奧特曼你是怪獸......我決定還是要讓孩子多和夥伴們玩起來。在《兒童心理學》這本書裡,特意提到假裝遊戲---就是角色扮演,對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孩子都喜歡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你知道孩子們都能從裡面學到什麼嗎?
  • 媽媽,我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嗎?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吃完午飯,若蘭戴上了一頂紅色的帽子,又把一條紅色的小毯子披在身上,對我說「媽媽,我現在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不好?」若蘭的這身打扮,還真有幾分「小紅帽」的意思。我故意齜著牙,作勢要撲上去,若蘭急忙躲開,喊著「還沒開始呢」。說完,又指了指臥室,「你一會兒要裝作是奶奶,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