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小孩是不是也愛咬手指?您的小孩子是不是也字跡醜陋?您的小孩子是不是也沒耐心很粗心?您是不是經常聽到老師對你小孩子的評價是很聰明但是很馬虎?
以前我以為我的學生是特別的,因為我的學生愛咬手指、做事馬虎,直到我在輔導班當了一個月小學教課老師,我發現很多學生或多或少的會有這些問題。作為一個這樣的孩子,我因為這些從小養成的壞習慣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改掉這些壞習慣也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在做學情反饋的時候也經常跟家長反饋這些問題。
但是很多家長都是說知道,心裡很著急,希望老師能夠幫忙。
更有甚者說:「我家孩子已經放棄了,只希望他安安分分的別惹事」。
心理學上說父母是孩子的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尤其是在小學這樣一個習慣養成階段。父母如何做好言傳身教工作,讓孩子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父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照顧好孩子最主要的是體現出科學性,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鍛鍊管理、心理引導等方面。照顧者的工作也不僅僅是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方面,更體現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促進孩子的成長。
小學階段父母和孩子的矛盾主要是溺愛與高期待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孩子年齡小無時無刻不需要關注。
另一方面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家長作為孩子行為的規範者,應當做到言傳身教規範自己的行為以引導孩子的行為,不可能存在家長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還需要孩子無師自通,教育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強調科學。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之間存在很大的距離,就像有些孩子自信活潑,而自己的孩子畏首畏尾很自卑,這是為什麼會存在這種情況呢?
當然是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沒有讓孩子感受到強有力的後盾,一件事情孩子沒有好好的完成,家長只顧著責備,這容易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最後,讓孩子產生自卑、膽小、愛撒謊、不善交際等心理。
科學的家庭教育要學會讓孩子獲得自我保護的的意識,比如,適當的性教育。這類都是很有必要的。
精神良好能讓人充滿朝氣,而小學六年正是精氣神養好的重要階段,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成的初級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科學引導。愛國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都離不開科學的指導。
教育孩子不是想當然,很多家長第一次當父母難免會出現手忙腳亂,希望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能夠不像自己,但是由於長期生活的影響孩子難免會耳濡目染,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多學習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與孩子一起成長。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方法,不妨看看下面這本書,這裡有你需要的全方位的指導,一定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小學六年來說對於孩子太重要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最後,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