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扮演什麼角色最合適?角色做對了孩子更出色

2020-11-07 小李廣

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很重要,父母教育角色定位做對了,能助孩子成就未來。

我們無論是在看古代劇還現代劇,經常會看到劇中淘氣頑皮的孩子在犯錯後,在父親氣的要責罰時,孩子就會跑到母親身邊去求情,這時候母親就會護住孩子,不讓父親責罰。如果父親仍堅持要責罰時,護犢子的母親便會一邊護住孩子一邊說:「你要打就連我一起打吧!」這時父親會氣得甩手而去。而孩子則得意地偷著樂。


有人會說這是「嚴父慈母」的典型代表,又或者說是「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的教育方式。

其實「嚴父母慈」的教育方式的前提是雙方能夠很好地搭配和組合,保持步調一致,雖一嚴一慈,但是其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接受到正確的教育。

教育不是父母哪個單方面的事情,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雙方達成共識,需要步調一致,父母相互配合,以產生互補效應。

如果父母在教育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或是不能相互配合,甚至是相互拆臺,互相指責,就會讓家庭教育變得很吃力,因此也就不能達到很好的引導孩子的作用。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該扮演什麼角色呢?

父母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應該是相互的、互補的。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觀念、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但終歸目的性是相同的,就是希望孩子好。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只有父母雙方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一致,互補合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最完整的教育,孩子也才能成為一個性格健全的人,才能更加適應生存發展。

父母教育觀念和行業產生分歧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笑笑是個聰明但又頑皮的孩子,爸媽都是生意人,媽媽性格強勢,爸爸性格溫和。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倆人時常會有分歧,媽媽偏重打罵,爸爸則提倡引導。

一天笑笑因為作業馬虎出錯被媽媽罵,於是跑到爸爸身邊尋求同情,爸爸對跟進來的媽媽說:「錯了就讓孩子改嘛,有什麼好罵的呢?」

媽媽本想朝爸爸發脾氣,想了一下當著孩子面,還是忍住了。

爸爸轉身對笑笑說道:「沒事,有我在,媽媽不會把你怎樣的。」

笑笑聽了爸爸的話,得意地跑回到自己房間去了。

笑笑了解爸媽對自己的管理方法存在分歧,在媽媽要責罰自己的時候,爸爸常常會替自己解圍,所以她知道每當這個時候,找爸爸準沒錯,於是膽子就越來越大了。

如果父母在教育上沒有達成共識,沒有相互補充配合,會帶來很多問題。

1、讓孩子學會鑽空子。

孩子會簡單地把父母誰好誰壞歸咎於誰能答應自己的要求,自己犯錯時,誰更遷就自己。有事情不告訴對自己嚴格的一方,而找遷就自己的一方當保護傘。

孩子學會耍小心眼,以致家庭教育失去了約束邊。

2、讓孩子無所適從。

如果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各持一個說法,爸說這樣做,媽說那樣做,孩子夾在中間無所適從,不知該聽誰的。

於是為了誰都不得罪,乾脆誰的都不聽。


3、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態度不一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態度不一致必然會發生爭論或者爭吵,也同樣會給孩子造成困擾。有調查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孩童中,父母教育態度不一致的比率要遠高於正常家庭教育的比率。

所以說,並不是說父母雙方的教育角色不能一樣,相反,父母,包括爺爺奶媽,在教育態度上必須是步調一致的,互相合作的。

4、影響父母的威信。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不一致,必然也會影響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所以父母雙方要維護對方彼此的威信,絕不能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貶低另一方。就算對方對孩子的要求行為不合理,也不應該由自己單方面出面更正,而是與對方溝通後,由對方出面更正。這樣既有利於孩子成長,也有利於維護父母的威信。

因此,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雙方應該儘量配合,多多溝通,達成共識,減少分歧,只有這樣,父母才能讓家庭教育發揮到最佳水平,達到最好效果,才能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扮演!
    一般情況,如果是讓子女達成目標的目的上,父母的態度最好統一,而在方法上可以不一致,也就是大方向一定一致,小細節上要有各自的教育方法。比如,父嚴母慈,或是爸爸對外,媽媽主內之類的搭配,只要教育大大方向保持一致,對待標準相同,在態度和方法上多有很多不同處理,要彼此配合教育,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那麼,父母的角色應該如何分工合作呢,我們提出4個要領,給大家參考。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當父母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人天生雖具有某些母愛、父愛的本能,卻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做父母。做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長大了還願意千裡迢迢回來看你,想念你、愛你、尊敬你,那時你就會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已經獲得了最珍貴的回報,那就是子女永恆的愛。不論時代怎麼改變,文章裡提到的父母角色,以及孩子成長需要的養分,卻是不變的。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長大了還願意千裡迢迢回來看你,想念你、愛你、尊敬你,那時你就會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已經獲得了最珍貴的回報,那就是子女永恆的愛。不論時代怎麼改變,文章裡提到的父母角色,以及孩子成長需要的養分,卻是不變的。還記得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嗎?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長大了還願意千裡迢迢回來看你,想念你、愛你、尊敬你,那時你就會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已經獲得了最珍貴的回報,那就是子女永恆的愛。 不論時代怎麼改變,父母的角色以及孩子成長需要的養分,卻是不變的。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哪四種角色?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長大了還願意千裡迢迢回來看你,想念你、愛你、尊敬你,那時你就會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已經獲得了最珍貴的回報,那就是子女永恆的愛。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
  • 讓孩子在多種角色的體驗中成長!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效應
    是什麼原因造成雙胞胎兩人在性格上這樣大的差異呢?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雙胞胎兩人充當的「角色」不同,是形成他們性格差異的關鍵因素。儘管她們是雙胞胎姐妹,但先出生的社會角色為「姐姐」,後出生的社會角色為「妹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她們不同的角色自然而然地責成姐姐必須照顧妹妹,要對妹妹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要求妹妹聽姐姐的話,遇事必須同姐姐商量。這樣,姐姐不但要培養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扮演了妹妹的「保護人」的角色;妹妹則充當了被保護的角色。
  • 養育之道丨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如果您不知道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優質的教育? 請掃碼關注公眾號獲取家庭教育方面專業資訊公眾號二維碼當父母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人天生雖具有某些母愛、父愛的本能,卻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做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關鍵性的作用。父母在某些時刻需要特別凸顯某個角色。
  • 【心理健康】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而當孩子長大了還願意千裡迢迢回來看你,想念你、愛你、尊敬你,那時你就會知道,身為父母的你已經獲得了最珍貴的回報,那就是子女永恆的愛。 不論時代怎麼改變,父母的角色以及孩子成長需要的養分,卻是不變的。
  • 和孩子「瘋」在角色扮演的舞臺上
    在陪C ici玩耍的時候,我常常想,肯定有很多父母和我們一樣,喜歡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但是,也一定會有父母不願意跟孩子「瘋」在一起,也許他們覺得扮演這些幼稚的角色很丟臉,也許,他們覺得還是該讓孩子努力認字、背詩更重要,又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玩。不過,C媽查閱了資料,得知角色扮演遊戲對於兒童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你的孩子也有這些「壞」習慣嗎?父母扮演好這5種角色非常重要
    父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首先,家長應該扮演好照顧者的角色。照顧好孩子最主要的是體現出科學性,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鍛鍊管理、心理引導等方面。照顧者的工作也不僅僅是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方面,更體現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促進孩子的成長。
  • 【家教課堂】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應有區別
    德國慕尼黑國家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馮納斯基斯教授是教育學、人類學博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已長達25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德國政府作相關決策時具有一定影響力。他認為他認為:  父母角色應有區別  家庭中,父母雙方經常爭論「到底誰該管孩子多些」「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哪一方佔優勢」。馮納教授的研究表明,實際上,父親與母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當,具有相似性。
  • 多玩角色扮演遊戲 讓孩子受益頗多
    孩子做遊戲時喜愛扮演各種角色,它含有濃厚的戲劇性。孩子扮演的角色並不拘泥於一個人,有時在一個遊戲中她甚至可以不斷出演多種角色。   一、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角色扮演遊戲能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只有擁有好奇心,才能促使他們去探索去創造。
  • 家庭教育中,作為父母,你真的能認清自己的角色嗎?
    孩子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作為父母真正能夠把控的環節也只有家庭教育。可是現實中,還有很多父母根本扮演不好家長的角色。這些家長應該會問為什麼?為什麼老一輩能夠把我們養大成人,為什麼我們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 父母在孩子成長路上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父母在孩子成長路上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因為我父母對我從來都是只要我喜歡,我想要的,他們都會支持我,也願意相信我。所以我現在以來都是很幸運的,被正向鼓勵長大的。而我哥,因為從小在父母眼中比較頑皮,所以受到相對我而言多一些的束縛。而且我家人總是會盯著他的缺點,上學的生怕他跟別人打架闖禍,怕他不聽老師的話;到社會上除了生怕他會跟別人打,怕他掙不到錢,還怕他娶不到媳婦。
  • 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視「爸爸」這個角色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重要角色。"原始社會中,父親會帶孩子出門打獵,教孩子生存技能,或者帶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但這個時代卻完全不是這樣,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沒能成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是變成了「透明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爸爸,他們總是因為忙於工作忽視了家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的一個又一個瞬間。
  • 親子溝通有技巧,父母扮演好各自角色不能含糊,這樣說孩子才愛聽
    一個有效的親子溝通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既能幫助父母實現了解孩子情況的目的,也能增進父子母女之間的親情,而好的親子關係,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目前,在親子溝通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親子溝通經常變成了親子衝突,這原因和未能掌握溝通技巧大有關係;還有父母在親子溝通中出現不平衡、各自扮演的角色比較含糊等等。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好好理順親子溝通問題的來龍去脈。
  • 金華家長學堂 |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定位
    本期主題 在這樣一個對教育異常關注的時代,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等群體對教育提出了更多元、更富有挑戰性的要求。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任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定位》 本期嘉賓 黃國飛,金華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金華市南苑中學教師、浙江省青春健康教育師資、金華市優秀班主任、開發區名班主任。
  • 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1、母親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從理想的角度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2、父親所扮演的角色「爸爸你在不陪我我就長大了我們應該如何給與孩子更多的父愛父親要多與孩子互動父親要多與孩子進行互動,即使不在孩子身邊,也應該多和孩子聊天,給孩子講故事、問問孩子最近有什麼事情發生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每一次陪伴都能夠增進親子關係。
  • 你的孩子也有這些「壞」習慣嗎?父母扮演好這4種角色非常重要
    作為一個這樣的孩子,我因為這些從小養成的壞習慣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改掉這些壞習慣也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在做學情反饋的時候也經常跟家長反饋這些問題。父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首先,家長應該扮演好照顧者的角色。照顧好孩子最主要的是體現出科學性,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進行科學的飲食管理、鍛鍊管理、心理引導等方面。
  •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正確家庭教育?
    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我發現我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在抵抗他們父母在他們身上所灌注的烙印太多,年輕人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直接上崗做了父母在完全不懂教育規律,教育規則。和方法技巧的情況下,就把它們自己身上天然形成的那種東西,用高傲的姿態,用粗暴的方式把孩子塑造成他們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