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作為父母,你真的能認清自己的角色嗎?

2020-08-27 敏芷學堂

孩子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作為父母真正能夠把控的環節也只有家庭教育。

可是現實中,還有很多父母根本扮演不好家長的角色。這些家長應該會問為什麼?為什麼老一輩能夠把我們養大成人,為什麼我們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原因就是:時代變了,孩子接觸的東西更加多元化,孩子的思想不斷更新,但是,家長教育理念還源自老一輩,家長教育方式更新速度跟不上孩子的變化速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顯然已經不適應了。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請問,誰能代替你(家長)教育你的孩子?你(家長)能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其他任何人嗎?

相信你(家長)心中早已有了明確的答案。

孩子自出生到上幼兒園這階段,首先接觸的是家庭,父母正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師。在經過兩三年的家庭教育後,孩子開始接受學校教育,你會發現,孩子的一言一行,正是家庭中父母教育結果的外在表現,孩子表現出來的問題,排除病理問題,一定可以從家長身上找出原因。比如:孩子膽小內向,不愛說話,你會發現父母中會有一人平時也是寡言少語。如果,父母兩人都是樂觀開朗的,他們的孩子也會是外向愛笑的。

孩子讀小學、初中、高中,不管是學習上、人格塑造上,你沒法指望老師關注到每個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在於使孩子成人,學校教育重在使孩子成才。

請家長思考孩子「成人」和「成才」哪一個更重要?

二、夫妻關係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幼時留下的陰影,也許當時沒有表現出來,但早晚會被重新觸發,就像一顆沉睡的炸彈。

夫妻關係不和諧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其一,易造成孩子的緊張情緒。當夫妻雙方出現衝突時,自身的情緒處於極大的緊張狀態,無法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情緒急躁,言語粗魯。如果衝突過後雙方處於「冷戰」狀態,家庭氣氛定會蒙上一層陰影。這樣的環境會使孩子也處於情緒緊張狀態,猶如驚弓之鳥,導致各種情緒障礙。其二,易形成孩子的不良性格(自卑,內心敏感)。夫妻一旦出現衝突,不明智者有可能把對另一方的不滿和憤怒轉嫁給無辜的孩子,其結果是對孩子採取極端錯誤的教育方式。

如果,夫妻關係真的出現了矛盾,也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打架。另外,夫妻關係不和睦,在家庭中總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孩子也會從細微之處觀察到,即便他沒有說出來,但他多少知道父母之間出現了問題,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危害的。

所以,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請父母維持好夫妻關係!

三、家庭教育中父母普遍認知錯誤

我們相信,為人父母,大多數都是真心疼愛孩子。你會發現不少家長,當孩子對抗家長提出的要求時,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這還不是為你好!正是這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緊固了家長的發展思維。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須成為偉人,家長的作用是保證孩子不觸碰法律,朝向一個正能量人格健康發展。

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所有的事情,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稍有不聽,那就是孩子的錯;

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家長想要孩子成為家長心中的那類人,而不是孩子想成為的人。

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家長把一切都為孩子安排的明明白白,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以後也會失去自己的主見。

如果把孩子比喻為一棵樹,家長只要保證這棵樹健康的長大,定時為它驅蟲,澆樹施肥,保護它不被外界力量破壞,修剪那些妨礙其他樹木成長和存在潛在危險的分支,至於其他分支,就讓存在著吧,那是它為了今後獲取能量努力生存的保障。

四、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則

1.「無微不至」不等於「替代發展」

孩子缺乏主動性,這與家庭中成人過度包辦替代以及人際交往局限於家庭中的成人不無關係。因此,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我負責的意識;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在孩子的交往中,避免以保護者的姿態出現,營造平等氛圍,讓孩子積累正常的社會交往的經驗。

2.「親子平等」不等於「不尊重長輩」

很多年輕父母注重對孩子講究民主、平等、尊重,卻發現孩子變得沒大沒小,難以教養。尊敬長輩的美德是孩子應該具備的基本教養。人與人之間的身份關係不同,與不同的人相處需要遵守不同的規則,這是教育孩子學會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

3.「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條件地嬌慣」

在家庭教養中,很多家長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任何事情都以孩子為中心,致使孩子的自我中心無法克服,變得自私霸道、嫉妒心重、唯我獨尊,影響社會適應能力的正常發展。因此,父母要採取恰當的措施正確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樊籬。

五、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

1.守護者——保護孩子不被外界力量傷害

作為孩子的守護者,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顧好孩子,在這裡說的照顧並不是事事代勞。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遇到了一點困難就忍不住插手,這樣其實是讓孩子錯失了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這裡並不是要父母撒手不管,在管之前先對這件事情的難度有一個簡單的評估,如果存在危險,或者孩子自己無法完成的,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導。

2.伯樂——發掘孩子身上的無限可能性

當今社會孩子成績優秀並不算什麼優勢,還要讓孩子有特長。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的特質,家長一定要認真觀察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特質,並且把這個變成孩子的優勢。家長可以每天都表揚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自信,這樣孩子們會變得更加優秀,但是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是發自內心的,不能讓孩子覺得大人表揚只是一種敷衍。

3.人生導師——發揮引導、榜樣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生活導師,是孩子成長過程的榜樣和引路燈。在做孩子的導師之前,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係,讓孩子知道,父母完全是為了自己好。做孩子的導師不能過於武斷,不要覺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權威,就給孩子立規矩、定條件,我們就是給孩子提供建議的,和孩子是平等的,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大人的建議。

4.成長夥伴——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路上的煩惱

大人也有小時候,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呢?孩子也需要一個成長的夥伴和他一起分擔成長中的煩惱。父母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的夥伴,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和孩子一起面對,共同商討應對策略。

六、家庭教育要從小抓起

打個簡單的比喻,大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一顆大牙中間缺了一個小口,平時吃飯會塞點東西,當時沒在意。過了幾年後,越來越感覺吃飯礙事,以為是旁邊的一顆智齒在作祟,也發現那個牙洞變大了,但也沒管他。在之後,拔掉了智齒,沒過一個月,那個牙洞直接爛到了神經,有次一粒米進到了牙洞裡面,疼了我一個下午,身體都在發抖。

你可以對比一下,孩子教育是不是也是這個道理。當孩子小時候出現問題時,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糾正改變,等他長大後,孩子的問題是不是會引發其他更大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金華家長學堂 |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定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任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受教育的權利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之後,教育質量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定位》 本期嘉賓 黃國飛,金華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金華市南苑中學教師、浙江省青春健康教育師資、金華市優秀班主任、開發區名班主任。
  • 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扮演什麼角色最合適?角色做對了孩子更出色
    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很重要,父母教育角色定位做對了,能助孩子成就未來。我們無論是在看古代劇還現代劇,經常會看到劇中淘氣頑皮的孩子在犯錯後,在父親氣的要責罰時,孩子就會跑到母親身邊去求情,這時候母親就會護住孩子,不讓父親責罰。
  • 【家教課堂】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應有區別
    德國慕尼黑國家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馮納斯基斯教授是教育學、人類學博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已長達25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德國政府作相關決策時具有一定影響力。他認為他認為:  父母角色應有區別  家庭中,父母雙方經常爭論「到底誰該管孩子多些」「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哪一方佔優勢」。馮納教授的研究表明,實際上,父親與母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當,具有相似性。
  • 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不能缺失
    前期準備過程中與其家長通過幾次電話,得知其是準二年級學生,在數學應用題方面存在問題,基於此,我則每天布置10道典型應用題進行講解,同時舉一反三讓學生自行思考。在每次輔導題目的時候,鄧梓耀的媽媽都會在一旁一起聽講,監督鄧梓耀的學習。
  • 關於家庭教育我們要了解的事,優秀的家庭教育須由父母來開始
    在當今中國,進行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是由父母,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家庭教育質量的高低。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孩子沒有受到父母的家庭教育,那麼他所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完善的,父母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受到的家庭教育中沒有父母,那麼孩子的發展也是不夠健全的。
  • 讓孩子在多種角色的體驗中成長!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效應
    儘管她們是雙胞胎姐妹,但先出生的社會角色為「姐姐」,後出生的社會角色為「妹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她們不同的角色自然而然地責成姐姐必須照顧妹妹,要對妹妹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要求妹妹聽姐姐的話,遇事必須同姐姐商量。這樣,姐姐不但要培養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扮演了妹妹的「保護人」的角色;妹妹則充當了被保護的角色。
  • 成功的捷徑:認清自己、找準定位,規劃好格局,演繹好自己的角色
    或許我們應該慢下腳步來,找到那面屬於自己的鏡子,然後認清自己。認清自己,懂得你最想要的是什麼,追夢的路上才能鳥語花香。不是每隻會飛的鳥都能飛上高空,不是每個會唱歌的人都能成為歌星,不是每個愛演戲的人都能當主角。
  • 家庭教育中的「還原論」正在傷害孩子,也許你就是這樣的父母
    但是長期致力於青少年成長課程研究的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斯魯德博士,指出:「父母並不總了解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他毫不客氣地批判父母的自信,父母如何能百分百地保證自己對孩子的決定都是正確的?父母捫心自問:有沒有將自己的生活過得特別好,能成為孩子學習效仿的榜樣了?
  • 家庭教育:生了孩子你就是父母了?你真的了解什麼是「父母」嗎?
    這讓我想起了,在我剛做家庭教育的時候,經常受到一些父母的質疑:「做父母還需要學習?」「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會教嗎?還用學習?」「我們還用你來教我們怎麼做父母嗎?」 這些質疑其實很正常,因為我們很多人,沒有認真思考過「什麼是教育?」、「什麼是父母?」。
  • 作為孩子的父母,您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嗎
    然而,在教育的道路上,作為父母的您是不是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呢?其次,暴力是否讓孩子改掉了這個壞習慣,是害怕被打還是從心裡真的接受這個錯誤的結果。最後,暴力打罵孩子在法律上是否允許?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而父母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糾正的方法有很多種,而暴力對待孩子是最後一種方法,也證明了父母在這之前的方法是失敗的,不起效果的。如果孩子非要使用暴力打罵的方法才能教育,這是家庭教育的可悲之處。
  •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aaa 「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父母不放棄自己的成長,與孩子同行同學共同成長。父母理解孩子的天真爛漫,孩子理解父母的酸甜苦辣。父母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孩子努力學習積極向上。」
  •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三門功夫,你學會了嗎?
    ——(法)盧梭《愛彌兒》由此可知,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那麼,如此重要的家庭教育中,有什麼是必須要注意和學習的嗎?在此,我們來看看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登臺演講的首位大陸學生——何江的故事。
  • 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視「爸爸」這個角色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重要角色。"原始社會中,父親會帶孩子出門打獵,教孩子生存技能,或者帶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但這個時代卻完全不是這樣,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沒能成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是變成了「透明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爸爸,他們總是因為忙於工作忽視了家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的一個又一個瞬間。
  • 《育見未來精英》 中高端家庭教育父母必修課
    揭示父母最正確的角色扮演費用包含①  3天2夜課時的中高端家庭教育父母必修課②  精英社編委會研發的內部教材③  中高端家庭教育父母必修課家長的結業證書時間:2019在認識自我的環節中,又一次正面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不善於傾聽、耐心不足、關鍵時刻不能很好的堅持原則」這都是我的致命弱點。養兒育女真的不是光喊口號!道理懂了、積極有效的方法也學了,如何將這些貫徹執行對於我是艱巨的考驗。真心感謝,馬老師的細緻講解,課堂上一口水都沒有喝,耐心的傾聽每一位家長的問題和分享。今天是參加FPE精英社中高端家庭教育父母必修課的最後一天,真的很不舍!
  • 年輕父母需注意,家庭教育中的「十戒」
    現在社會上年輕的寶爸寶媽越來越多,他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由於自己也不過是個「大孩子」,所以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一些方面可能會欠妥。人民日報列舉過家庭教育中的「十戒」,為了保證更多孩子能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下成長,今天我們再在這裡轉載重述一遍,讓更多有需要的家長朋友們看到。
  • 2020國考無領導小組面試中如何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無領導小組面試中如何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其次,對於一個工作人員而言,能力和品德都是我們必備的條件,但是相比較而言,在長期的工作中很多人的失敗不是因為工作能力差,而是由於品行不端,所以這是考官挑選人才的重要標準。最後,無領導計分是以小組為基準的,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你所在的小組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相互拆臺,沒有默契,你們整個小組的分數都會很低,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
    01前言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正面管教,應該用寬嚴相結合,以嚴為主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是小孩教育中的核心,對小孩的影響和作用是:家庭教育大於學校教育大於社會教育。畢竟,正式上小學之前,小孩在家裡已經成長了6年了。
  • 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如何修煉自己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行為導師
    場景一:很多人在等公交車,其中有個農民工,我們能從眼神中看出他已經很疲勞了,但明明車上有很多空座,但他只是找了個角落蹲下,有個年輕人給他讓座才知道,怕自己身上的灰塵弄髒了座椅,所以沒有去坐,並拒絕了年輕人,可以看出,教養和有錢沒錢真的沒有關係。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扮演!
    一般情況,如果是讓子女達成目標的目的上,父母的態度最好統一,而在方法上可以不一致,也就是大方向一定一致,小細節上要有各自的教育方法。比如,父嚴母慈,或是爸爸對外,媽媽主內之類的搭配,只要教育大大方向保持一致,對待標準相同,在態度和方法上多有很多不同處理,要彼此配合教育,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那麼,父母的角色應該如何分工合作呢,我們提出4個要領,給大家參考。
  • 家庭教育父母的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學習。因此,家庭教育並不等同於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如何在這個家庭當中自己去學習、終身去學習。  2、很多家長認為現在讓孩子辛苦一點,犧牲眼前的幸福可以換得未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