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白鹿原》有感於自己的膚淺

2021-01-09 上官賀拔

首先是關於開篇第一句。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是,他一生娶了七房女人。」初看時感覺突如其來,卻氣勢非凡。之後,隨著看的書多了,才發現是自己見識狹窄,很多名著都有如此樣式的開頭。

《白鹿原》

看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才發現其開頭也是如出一轍。「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蕾莉亞諾-布雷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百年孤獨》
《霍亂時代的愛情》

看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開頭「37歲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機上。」以及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代的愛情》第一句也是這樣「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

《白夜行》

東野圭吾《白夜行》第一句「出了鐵布施站之後,沿著鐵路往西走。」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第一句「我猜美國每個州立監獄和聯邦監獄裡,都有像我這樣的一號人物,不論什麼東西,我都能為你弄到手。」大概都是以先聲奪人的模式開始。

《肖申克的救贖》

其實後來發現,這種手法羅貫中老先生早就用過了。《三國演義》一開始就講「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簡直可以分庭抗禮,匹配雌雄。

《三國演義》

再者,就是關於方言在寫作中的運用。

很小時候,不會講所謂的「普通話」,當時村上的任課老師全是「工分教師」,教學用的全是關中方言,就連拼音啟蒙也是在被省城來的「地質隊」鄙視的「此地話」或者是「次地話」。「次」,有一種表意,就是不好的意味,比如,「次品」。不管是「次地話」或者是「此地話」,在充滿優越感的省城來客那裡就是「土」的代名詞。常常被模仿,作為飯後茶餘的談資。所以在那些「地質隊」人員面前,兒時的我們常常張不開口。後來進入縣城讀重點高中,同學來自全省各地,不講「普通話」,簡直跟不上形勢需要,就強迫自己講。但在高中開學第一次的作文中,因為寫了好幾個「書面」不用的言語(關中方言),作文本被語文老師作為「用語不規範」的「案例」在班級傳閱,讓同學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家高考閱卷老師可看不懂你這不知所云的關中土話!」語文老師如是說。

寫作文
高考加分

於是,「知恥而後勇」,於是「痛改前非」,但在讀了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後,直接就被其中的關中方言的無窮魅力給震撼了。再一次感覺自己見識狹窄,甚至是膚淺。此後經年,才發現唐代的十三元韻,大概都是發音源自關中方言。《詩經》、《尚書》、《周易》等等很多經典的所謂「雅音」,就是來自關中方言。如,「履虎尾,不咥人,亨。」——語出《周易》。關中方言至今還說,「咥飯」,「咥美」。又如,《詩經 陳風》之《月出》篇中「月出皎兮,佼人嫽兮」,這個「嫽」現在還在用,表示很好,中意等意思。又如,關中發言中有「畢咧」,就是完了的意思,《阿房宮賦》第一句「六王畢,四海一」也是完了的意思。

應該是「嫽扎咧」

第三是在認識事物上。

看《白鹿原》大致在高二上學期末,之前看待事物,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二分法」的模式下進行,「非黑即白」,看了陳老的《白鹿原》才發現,再一次狹隘了。人性的複雜,尤其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很難用「好壞」之分去判斷。小說中清末民初的血雨腥風,大革命的刀光劍影,抗戰的烽火連天,解放戰爭硝煙瀰漫,都呈現在古城,映射在白鹿原。這其中,善的人也男盜女娼,惡的人也仁義道德,不善不惡反而是大多數的常態。東風來了向西,西風來了向東,是「牆頭草」,隨風倒。

白鹿原
喜鵲和柿子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起於微瀾之間」,白鹿原上這潭死水泛起一絲微瀾。卻如同「蝴蝶煽動翅膀,引起太平洋海嘯」一般。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白鹿原上的愛恨情仇,是是非非,恩怨交割,走馬換燈大概就是我們近代的歷史縮影。是故,有人說,這是一部史詩級的厚重大作。

以忠實先生的《青玉案 滋水》作為結語,聊表寸心,致敬陳忠實先生。

湧出石門歸無路,反向西,倒著流。

楊柳列岸風香透。

鹿原峙左,驪山居右。夾得一線瘦。

倒著走便倒著走,

獨開水道也風流。

自古青山遮不住。

過了灞橋,昂然掉頭,東去一拂袖。

相關焦點

  • 品讀《白鹿原》——專屬於一個時代的獨特記憶
    《白鹿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小說,雖然閱讀之後還是對其深刻的思想內涵無法深入解讀,但在這裡還是想簡單地品讀一二。正如小說扉頁上巴爾扎克的那句:「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部橫跨了半個世紀的史詩級作品,採用宏大的敘事展現了白鹿原上白、鹿兩大家族的歷史,以及他們從父輩到後輩在時代的打磨之下的人生抉擇與命運挑戰,以「白鹿」這一形象為中心點,講述了一段特定時代環境下動人心魂的故事,是「白鹿原」的一個縮影,更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縮影。
  • 《監軍鎮》的現實意義~讀秦力老師長篇小說《監軍鎮》有感
    《監軍鎮》的現實意義~讀秦力老師長篇小說《監軍鎮》有感文:董沛森我對監軍鎮的初次接觸是1989年,當時我在初中讀書。那時記憶裡父親時常說起監軍鎮,在那個年代,出生在永壽縣村鎮的我們是很少有機會去監軍鎮的。農村的人通常以大小區分村,鎮和縣城之間的感受,監軍鎮也就成了我心中的大地方。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鹿原》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句句人生哲理,一生至少讀一次
    長篇小說《白鹿原》一經問世,便成為一代經典,書中所描述的白鹿兩家的世代糾葛,雖然是在當時特有的背景下創作,可如今看來,仍然有非常深遠的普世意義。《白鹿原》能夠成為經典,是因為它真正做到了真實,敢於去揭開生活的黑暗面,也敢於去挖掘人性的扭曲點。
  •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2020-06-0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播劇《白鹿原》第一百零三集:兄弟聯手鬧革命 白鹿原風波再起
    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廣播電視局和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指導的200集大型廣播連續劇《白鹿原》,正在喜馬拉雅FM強勢熱播!目前,播放量已過10萬。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長篇小說《白鹿原》自問世以來,已陸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掀起一次又一次《白鹿原》熱,但廣播劇形式一直空缺。
  • 「藍田縣積極搶佔白鹿原名片」「孟村高中」改名為「白鹿原高中」
    2019年7月6日上午,晴空如洗,陽光燦爛,西安市白鹿原高級中學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魏立宏宣 讀《中共藍田 縣委 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藍田縣孟村中學更名 的通知 》。 此舉宣告藍田縣搶佔白鹿原名片將正式鳴槍開火......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它重新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歸宿,就證明大自然不會被現代文明完全替代。如此一來,這也算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猜你喜歡:讀後感: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讀後感:讀《失落的一角》有感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2020-12-1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2020-06-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鹿原》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不知道大家看過滅有啊?嘻嘻嘻嘻,今天就給大家來巴拉巴拉幾句《白鹿原》這本書可是獲得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哦~                           《白鹿原》好吧,首先呢!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田連元先生是這麼說的:「人生就是謎語,青少年看謎面,中年人看謎底」我並不認同他的看法,那麼人到底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怎樣才能在革命鬥爭中成長為真正的剛鐵戰士?保爾·柯察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響亮的回答。作為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
  • 白鹿原上走一走就當熬了一次鷹
    《白鹿原》不僅僅是作者陳忠實的「枕棺」之作,更是當代文學的鴻篇史詩,是多少優秀編劇和表演藝術家心頭的「改編惦記」。電視劇《白鹿原》整個創作團隊敢啃這塊硬骨頭,償的是一代人的夙願。  雖然王全安導演的電影《白鹿原》在前,而且得到了陳忠實生前的肯定,但現在看來,那可以說是一部典型的「蹭流量」之作,命名為《田小娥傳》更恰當,王用投機的方式肢解了這部扛鼎名篇。
  • 長篇小說的正確讀法:看《白鹿原》如何透過一個人,反映一個時代
    所以,讀長篇小說的人,讀的不只是一個故事而已,讀的是一整個時代,好比讀《圍城》,讀的是民國,你不能用「為什麼不離婚」來評判主人公,又好比讀《白鹿原》,你也不能用「炮彈來了為什麼不跑」來批評裡面的農民。「茅盾文學獎」《白鹿原》的創作歷程:《白鹿原》於1992年發表,當時的作者陳忠實正值中年,前半生過得很清貧,靠父親一個人拉扯大,用了半輩子的時間把腳踏進了作協,好不容易實現了當作家的願望,卻忽然把自己又扔進了農村的老屋裡,寫長篇小說《白鹿原》。
  • 陳忠實籤售《白鹿原》,理髮師送來兩把梳子
    《白鹿原》出版,理髮師送來兩把梳子1992年,刮來了思想解放的春風。陳忠實認為投稿的時機到了,便把《白鹿原》迫不及待地送往出版社。果然,《白鹿原》出版後,如同一顆耀眼的新星,璀璨奪目。在1992至1993年,一時間洛陽紙貴。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梅花魂》有感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吃苦讀《梅花魂》有感 張佳怡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感人的課文,名字叫《梅花魂》,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學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作者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外祖父從小就教她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思念家鄉詩句的時候外祖父便會落淚,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圖給弄髒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愈精神、愈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花。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載關學一脈傳,先生重歸白鹿原」芸閣白鹿書院在白鹿原影視城...
    7月18日,白鹿原影視城時值盛夏,滿塬蒼翠。經過從春至夏數月的精心籌備,「芸閣白鹿書院」正式落戶白鹿原影視城,這是白鹿原影視城為景區進一步注入文化內涵的一次有力創舉。同時,以史料素材揭秘《白鹿原》創作的緣起。
  • 《白鹿原》要稿費還是版稅?陳忠實說一句「憨話」,登作家富豪榜
    因為陳忠實,我們知道了黃土高波有個叫白鹿原的地方。在他的小說《白鹿原》中,描繪了白鹿原這片土地近百年的事故變遷。讀過《白鹿原》的人,大多都被書中鴻篇巨製的氣勢所震撼。正如學者範曾說: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司湯達,未肯輕讓。《白鹿原》要稿費還是版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