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應用權限知識科普 堅守手機隱私

2020-12-17 驅動中國
  • 來源: 未知   2014-01-21/12:25
  • 就在幾年前,用慣諾基亞塞班、三星Anycall、索愛UIQ以及摩託羅拉Windows Mobile的用戶根本不用考慮手機安全的問題,因為這些系統夠封閉,手機應用偏少,而且大多都是官方認證。iPhone的出現讓老牌系統紛紛落馬,而封閉的蘋果帝國同樣能夠在其管轄之內貫徹封閉安全的理念。在安卓(Android)出現之前,國內手機上所有病毒的表象都是「惡意扣費」,而安卓的出現開啟了用戶隱私的噩夢時代。

    開放是安卓平臺深入骨髓的安全隱患,而泛濫的應用安裝渠道以及無限制的權限濫用,讓安卓手機用戶完全淪為「打包黑客」以及各種應用開發商手中的玩物。如何在開放的安卓時代合理的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僅需要安卓用戶選擇正規渠道下載應用,同時應該重新重視手機權限的管理功能。今天斑馬網就將安卓系統中常見的權限及其意義進行整理,希望給用戶防範隱私洩露提供必要的參考。

    安卓APK權限詳細對照表:

    安全相關權限:

    安全權限的主要意義是提升手機整體的安全特性,不過由於權限開放機制較為脆弱,很多權限都淪為惡意應用程式的工具。

    完全的網際網路訪問權限:允許應用程式創建網絡套接字。

    顯示系統次級警報:允許應用程式顯示系統警告窗口。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操控整個屏幕。

    更改您的音頻設備:允許應用程式修改整個系統的音頻設置,如音量和路由。

    修改全局系統設置:允許應用程式修改系統設置方面的數據。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破壞您的系統配置。

    編輯簡訊或彩信:允許應用程式寫入設計或SIM卡中存儲的簡訊。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刪除您的信息。

    直接安裝應用程式:允許應用程式安裝全新的或更新的Android包。惡意應用程式可能會藉此添加其具有任意權限的新應用程式。

    刪除應用程式:允許應用程式刪除Android包。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刪除重要的應用程式。

    寫入聯繫數據:允許應用程式修改您手機上存儲的聯繫人(地址)數據。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清除或修改您的聯繫人數據。

    攔截外撥電話:允許應用程式處理外撥電話或更改要撥打的號碼。惡意應用程式可能會藉此監控、另行轉接甚至主旨外撥電話。

    修改手機狀態:允許應用程式控制設備的電話功能。擁有此權限的應用程式可自行切換網絡、打開和關閉無線通信等,而不會通知您。

    更改/攔截網絡設置和流量:允許應用程式更改網絡設置、攔截和檢查所有網絡流量,例如,更改任何APN的代理和埠。惡意應用程式可以監視、重定向,或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修改網絡數據包。

    發送持久廣播:允許應用程式頑固廣播,這些廣播在結束後仍會保留。惡意應用程式可能會藉此使手機耗用太多內存,從而降低其速度或穩定性。

    寫入瀏覽器的歷史記錄和書籤:允許應用程式修改存儲在手機中的瀏覽器歷史記錄或書籤。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清除或修改瀏覽器數據。

    獲取額外的位置信息提供程序命令:獲取額外的位置信息提供程序命令。惡意應用程式可藉此幹擾GPS或其他位置源的正常工作。(例如:時空獵人APK)

    相關焦點

    • 安卓應用權限設置指南 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安卓應用權限設置指南 軟體為什麼要各種權限我們打開一個安卓應用,經常就會彈提示,需要各種各樣的權限。為什麼會彈這些提示呢,該怎麼設置呢?安卓系統,是谷歌公司最主要的一個手機系統,並且大部分功能都是開源且免費的。谷歌公司是一個高科技公司,主要營收來自於谷歌市場和谷歌廣告。
    • 如何保護安卓手機個人隱私
      最近,借3.15(消費者權益日)這一天,央視在315晚會公開透露眾多網際網路公司及各大安卓 App 洩露用戶隱私,收集用戶個人信息並上傳至伺服器的消息,引得業界譁然。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特別在安卓系統生態圈,為用戶的隱私揭開了一層防護紗,也為謀圖不軌的個人及廠商送上了一張溫床。
    • 100%的安卓APP在獲取手機隱私權限?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安全與防詐騙
      目前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洩露隱私的渠道主要有:手機APP、公共WiFi、舊手機和企業數據。其中,手機APP是重要的隱私洩露渠道之一。《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共選取了603個Android手機APP、320個iOS手機APP,將隱私權限分為包括核心隱私權限、重要隱私權限及普通隱私權限進行分析。
    • 支付寶「隱私門」背後:關於安卓APP權限調的各種問題
      所謂的「每隔X分鐘會在後臺開啟攝像頭拍照、錄音X秒」,是毫無根據的造謠,申請攝像頭權限不等於實際啟動攝像頭。  與此同時,支付寶還強調,支付寶只申請業務需要的權限,不會做額外的信息採集和後臺操作,更不會侵犯、洩露任何用戶隱私信息。  言下之意,支付寶並不承認自己的安卓版APP存在權限申請不當或涉嫌侵犯用戶隱私的可能,也不承認APP做了「過多」的信息收集。
    • 手機應用權限是否有侵犯到隱私?哪些權限不能給?
      在安裝手機APP的時候大家肯定都有發現,安裝完成需要授權很多權限,部分不授權還無法使用,那這些授權真的能隨便允許嗎?哪些權限不能給,哪些權限可以給?既然都知道你在哪了,你還有什麼隱私可言嗎?但是針對一些應用,例如:外賣、打車、導航等這些必須想要獲取位置權限還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軟體有哪些是必須需要詳細位置的或者與位置信息相關度非常高的軟體。對於那些沒必要且毫無關聯的軟體,建議還是不要隨便讓應用獲取你的位置信息,同時要時刻注意不用的時候要將定位關閉,這樣多一份保障也降低了電量消耗。
    • 安卓應用推薦:AppOps-專治不給權限就不運行類軟體
      1月18日消息 相較於iOS軟體,部分安卓應用在本來需求的權限之外還經常請求一些較為敏感的權限,例如通話、付費簡訊等,雖然部分軟體也解釋是為了增強用戶使用的安全性和體驗,但是對一部分喜歡保護個人隱私的用戶來說還是有所疑慮。
    • 你以為你拒絕權限就安全了,但一千多個安卓app默默收集你的隱私
      Android應用程式的權限就是為了保護個人的隱私,但是現在看來這些都是擺設。因為,國際計算機科學研究所(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多達1325個Android應用程式正在從設備上收集數據,即使你對某個安卓應用程式設置的權限,它也會在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手機你的位置等個人隱私。
    • 關注 | 手機APP獲取權限的邊界在哪兒?隱私誰保護?
      在這些權限中,有獲取位置的、讀取簡訊信息的、讀取通訊錄名單的、瀏覽手機存儲的。各種APP應用在讀取用戶個人信息時,幾乎是海量的,而用戶往往在涉及種種個人隱私權限的協議面前,一覽而過甚至放棄閱讀,輕易地將個人信息授予APP。那麼,APP索要用戶信息的邊界在哪兒?個體的隱私又該如何保護?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迎來新規範!如何防止隱私信息洩露?
      在日常生活中,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必備品了,因為我們能夠通過手機APP進行日常交流、學習、工作等,但不知從何時起,各大平臺的大數據就開始分析我們的日常記錄了,出行路線被導航類APP記錄,月度花費被各類支付APP掌握……而作為手機APP的用戶,往往面對著開發者的霸王條款,開隱私權限可以使用軟體,不開隱私權限無法使用軟體,開與關讓用戶陷入了妥協
    • 華為系統更新,安卓應用廠商過多獲取系統權限將成為歷史
      手機陣營主要是安卓和蘋果手機兩大作業系統,而蘋果的ios從一開始便是閉源,讓ios生態成了一個閉環,增加了ios系統安全性,禁止應用廠商獲取額外系統權限。由於安卓的開源,具有開放性,隱私保護問題一直是其詬病,導致很多應用廠商讓應用App過多獲取安卓系統權限,比如讀取聯繫人,讀取簡訊,甚至是瀏覽照片甚至銀行簡訊等私密信息的權限等。
    • MIUI12隱私守護能力增強,隨時監控應用權限,網友:這功能不錯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個人隱私顯得更為重要,不過日常生活中使用app也經常有洩露個人隱私的情況,這也是非常讓用戶頭疼和氣憤的,不過在4月27日小米發布的MIUI12新系統中,有一個功能特別的突出,那就是升級版的隱私保護功能,採用了隱匿面具,提供了空白通行證可以供進入app使用,下面小編帶大家詳細的來了解下
    • 安卓手機用戶注意了 這幾類APP最容易竊取你的隱私
      所有安卓端APP都會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測評發現,當前所有的Android端APP都會不同程度的獲取手機隱私權限。其中,最常獲取三大核心隱私權限分別是獲取位置信息、讀取聯繫人和讀取短/彩信,分別有81.9%、51.9%和42.8%的APP獲取了以上三大核心隱私權限。
    • 安卓用戶注意了!小米華為下載APP時默認開啟敏感權限
      暗開敏感權限 小米華為「代用戶審核」?  記者下載多款APP測試,不同手機隱私權限不同,華為、小米應用商店下載時默認開啟多個敏感權限在OPPO(左圖)、小米(右圖)手機應用商店首次下載打開優酷時開啟的權限。
    • 手機不能隨便給應用權限,特別是這3個!一不小心會洩露個人隱私
      但其實手機是不能隨便給應用權限的,特別是這3個!因為一不小心會洩露個人隱私。話不多說,趕緊往下看吧!為什麼應用需要手機給權限?1)應用多樣化,功能也變得多了,所以需要手機的更多權限;2)手機軟體開發商們收集客戶資料,為後續營銷助力;應用要求權限是必須要給嗎?
    • 2019年獲取電話簡訊權限應用數量下降98%,隱私是否越來越安全?
      2月13日消息,來自谷歌官方的消息,2019年安卓系統應用獲取通話和簡訊權限的App數量下降了98%,應用在獲取權限時越來越規範。作為安卓系統的建設者,谷歌一直以來都在大力打擊那些濫用軟體權限的軟體開發商,從目前來看,安卓軟體在權限獲取上確實越來越規範。
    • 無需ROOT也可以使用APP Ops來管理手機應用權限
      但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手機內安裝的APP並不都是向善的,由於各方面原因,往往需要我們開通足夠的權限才能正常運行,而這些權限的開啟很可能洩露我們的隱私,尤其在安卓手機魚龍混雜的應用市場。針對這一情況,安卓平臺也有不少應用支持對應用的權限進行管理,關閉應用申請的不必要權限,並且不影響APP的使用,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APP Ops。
    • 華為手機權限設置功能成為保護隱私的「安全盾牌」
      當前,一些APP存在過度索取相機、照片、通訊錄等敏感信息獲取權限的問題,在生活中常常遇到。這些APP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在後臺擅自調用敏感權限,實際上已經越過了個人隱私的邊界。實際上,用戶如果能用好手機的「權限設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個人隱私的洩露。
    • 如何重置蘋果手機應用權限管理
      當手機安裝一些應用軟體的時候,一般會需要讀取手機上的一些應用權限等。如果第一次設置了不允許下次就不會提醒設置。但是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這些應用具有讀取某些內容的權限,小編介紹下如何重置蘋果手機應用權限管理無權限軟體。
    • vivo新款手機成APP"試金石" 誰來管管手機App權限
      原標題:誰來管管手機App權限   vivo NEX這款新近推出的智慧型手機火了,不是因為性能配置或營銷廣告,而是因為其獨創的升降式攝像頭,可能成了鑑定許多手機應用程式(App)是否獲取用戶隱私信息的「試金石」。
    • 華為手機新系統突然更新!系統權限被再次加強:禁止「應用廠商」亂來
      「開源」狀態,但這也是Android系統一直被廣大用戶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也正因為Android系統的「開源性」,也是得到了眾多中國手機廠商的青睞,讓安卓系統陣營迅速崛起。對於安卓手機,相信很多用戶也都是非常的熟悉,很多Android APP應用總會過度獲取很多安卓系統權限,比如讀取聯繫人、讀取簡訊、瀏覽照片等眾多私密信息的權限,但針對這一情況,工信部以及各大手機廠商也是一直都在抽查、整改相關應用服務,但依舊還是有很多軟體開發商依舊還是『肆無忌憚』,如果你不給予「系統權限」,就禁止你使用軟體,所以很多用戶也只能夠「被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