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獲取電話簡訊權限應用數量下降98%,隱私是否越來越安全?

2020-12-20 牛科技網

2月13日消息,來自谷歌官方的消息,2019年安卓系統應用獲取通話和簡訊權限的App數量下降了98%,應用在獲取權限時越來越規範。

作為安卓系統的建設者,谷歌一直以來都在大力打擊那些濫用軟體權限的軟體開發商,從目前來看,安卓軟體在權限獲取上確實越來越規範。

早在2018年,谷歌就發布了關於應用權限獲取標準的規範文件,規範文件當中對於一些應用不必要的訪問進行了限制,谷歌規定,只有確實需要通話和簡訊來執行核心任務的軟體以外,其他的軟體都應該限制其訪問權限。

得益於谷歌審查機制的改善,谷歌表示其去年成功的阻止了790000個不規範軟體進入谷歌商店,來自谷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穀歌阻止了超過19億個非谷歌商店的惡意軟體的安裝。

即使谷歌表示去年獲取通話和簡訊權限的應用數量下降了98%,也不代表我們的隱私越來越安全,在網際網路上,任何不經意的意外都會導致大規模的數據洩露,特別是對於個人用戶而言,隱私安全更應該得到重視。

相關焦點

  • 100%的安卓APP在獲取手機隱私權限?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安全與防詐騙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保證個人隱私安全越發重要。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全面到來,用戶數據洩露事件頻頻發生。2018年由於洩露數據而成為輿論焦點的公司,不乏網際網路公司巨頭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 隨著普通用戶的隱私安全意識提高,移動網際網路上的隱私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多的獲得社會輿論的關注。
  • 手機應用權限是否有侵犯到隱私?哪些權限不能給?
    01位置權限經常有一些應用會獲取我們的位置權限,同意後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精準獲取你的位置。既然都知道你在哪了,你還有什麼隱私可言嗎?但是針對一些應用,例如:外賣、打車、導航等這些必須想要獲取位置權限還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軟體有哪些是必須需要詳細位置的或者與位置信息相關度非常高的軟體。對於那些沒必要且毫無關聯的軟體,建議還是不要隨便讓應用獲取你的位置信息,同時要時刻注意不用的時候要將定位關閉,這樣多一份保障也降低了電量消耗。
  • 關注 | 手機APP獲取權限的邊界在哪兒?隱私誰保護?
    在這些權限中,有獲取位置的、讀取簡訊信息的、讀取通訊錄名單的、瀏覽手機存儲的。各種APP應用在讀取用戶個人信息時,幾乎是海量的,而用戶往往在涉及種種個人隱私權限的協議面前,一覽而過甚至放棄閱讀,輕易地將個人信息授予APP。那麼,APP索要用戶信息的邊界在哪兒?個體的隱私又該如何保護?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安卓應用權限知識科普 堅守手機隱私
    iPhone的出現讓老牌系統紛紛落馬,而封閉的蘋果帝國同樣能夠在其管轄之內貫徹封閉安全的理念。在安卓(Android)出現之前,國內手機上所有病毒的表象都是「惡意扣費」,而安卓的出現開啟了用戶隱私的噩夢時代。開放是安卓平臺深入骨髓的安全隱患,而泛濫的應用安裝渠道以及無限制的權限濫用,讓安卓手機用戶完全淪為「打包黑客」以及各種應用開發商手中的玩物。
  • App為什麼要獲取我們的相關權限?隱私安全如何保護?
    文/投查查小夥伴們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歷,剛和朋友聊天說了一些商品,接著它們就出現在促銷簡訊、電商推薦的列表中了,因此我們可能會產生一些疑問,手機App是不是在偷聽我們講話,App獲取我們相冊、語音、位置到底用來幹什麼呢
  • 安卓應用權限設置指南 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些系統全是不一樣的,系統設置裡並沒有開放所有的權限給用戶來設置,一樣有很多權限,APP直接就能獲取到。常見的,常見的需要得比較多的權限是1 電話權限2 簡訊權限3 位置權限4 存儲權限5 讀取已安裝列表6 讀取通訊錄
  • 從Android 10 的隱私保護,我們聊聊隱私安全這件事
    想想,IMEI 如此重要,因此也成為無數 App 千方百計想獲取的東西。一直以來,很多國產 App 啟動時,強求電話權限才讓啟動。簡單說,不給電話權限不讓用,這簡直是蠻橫的「流氓行為」。在 Android 10 中,無論是新應用還是老應用都無法通過惡名昭著的電話權限來獲取設備標識信息。
  • 華為系統更新,安卓應用廠商過多獲取系統權限將成為歷史
    手機陣營主要是安卓和蘋果手機兩大作業系統,而蘋果的ios從一開始便是閉源,讓ios生態成了一個閉環,增加了ios系統安全性,禁止應用廠商獲取額外系統權限。由於安卓的開源,具有開放性,隱私保護問題一直是其詬病,導致很多應用廠商讓應用App過多獲取安卓系統權限,比如讀取聯繫人,讀取簡訊,甚至是瀏覽照片甚至銀行簡訊等私密信息的權限等。
  • 不怕大廠「耍流氓」,想保護隱私的你可以這樣管理 Android 權限
    上周,江蘇省消保委正式對百度提起公益訴訟,稱後者一直未對旗下手機百度和百度瀏覽器兩款手機應用中「監聽電話」「讀取短 / 彩信」「讀取聯繫人」等與應用功能無關但涉及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權限進行整改,無法有效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此事一出,再度引發了不少網友對 Android 應用的權限管理和個人隱私信息的討論。
  • 9款 APP 涉嫌過度獲取權限
    不久前上海消保委針對網購平臺、旅遊出行、生活服務等39款手機APP進行了涉及個人信息權限的評測,主要包括四個方面:App所使用的目標API級別、App敏感權限的數量、敏感權限的授權方式(是否存在一攬子授權),及查看是否存在無實際功能對應用的權限申請。
  • 手機成了隱私洩露重災區,攝像頭和話筒動了哪些權限你知道嗎?
    你的手機攝像頭真的安全嗎?8月3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評估移動端APP的隱私安全。
  • 手機攝像頭和話筒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網絡隱私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議題,什麼軟體會獲取我們的隱私信息?哪些獲取行為屬于越界獲取?我們該如何防範隱私洩漏和網絡欺詐?日前,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顯示,目前幾乎所有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但大多數都能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進行獲取,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持續大幅降低,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5.1%。
  • 當手機變成「監視器」 如何讓隱私信息不再「裸奔?
    隱私信息在「裸奔」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2017年度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詐騙行為分析報告》顯示,通過對1129款手機APP獲取手機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評估移動端的安全性。
  • 巧用App權限管理 讓你成為個人隱私的"守門人"
    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大數據成為當今熱門話題,而數據收集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踐行。因為如果擁有大量的數據,那麼企業未來能實現用戶精準定位、大數據營銷等等。筆者以華為手機為例,打開權限管理,可以看到應用和權限。在應用下,分為信任的應用和受監控的應用。
  • 「裸奔」的網際網路時代: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
  • 京東金融App被曝竊取用戶隱私,獲取敏感圖片
    竊取用戶隱私一直是用戶十分敏感的問題,但卻難以遏制商家一邊消費著用戶一邊竊取用戶敏感信息。目前的APP或多或少都在獲取用戶信息。據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上個月發布的《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顯示,在該報告選取的樣本中,當前所有的Android端APP都會不同程度的獲取手機隱私權限。
  • 聚美、貝貝等9款App涉嫌過度獲取權限!當心你的「日曆」被偷看……
    當目標API級別低於23時,安卓對於權限會採用一攬子授權的模式 ,存在可規避系統安全機制的漏洞;2APP敏感權限的數量。重點關注安卓系統中與個人信息密切相關的有29權限的申請和使用;3注敏感權限的授權方式。
  • 人民日報評APP權限"越界":隱私條款非"空頭支票"
    人民日報12月6日消息,59款APP涉嫌過度收集「位置信息」,涉嫌過度收集通訊錄信息、身份信息、手機號碼的APP均超過20%……日前,中消協發布的《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顯示,在針對通訊社交、影音播放等10類共100款APP的評測中,多達91款列出的權限涉嫌「越界」。
  • 超半數消金App獲取權限未告知目的 平安消金、馬上金融等強制獲取...
    隨著一批批移動金融App備案名單出爐,規範金融數據安全也成為2020年上半年金融科技監管工作的主旋律,尤其密碼防護、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是治理的聚焦點。為給金融App治理工作進一步提供參考,南都金融合規研究課題組從消費者角度,針對一批主流移動金融App進行實測評分,本階段主要聚焦移動金融App個人信息安全合規。
  • 網際網路時代的「裸奔」: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