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0月29日訊(記者 董詩夢)《神奇的泡泡》,一聽到名字,你首先想到了什麼課程,科學課?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的張麗孟老師說,這是一堂數學實驗課!
在課堂上,同學們拿著泡泡水,小心翼翼地吹著泡泡,一個同學負責掐秒表,一個同學負責記錄時間,一個負責調配泡泡水……昨天,浙江省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研討會暨2015中國杭州名師名校長論壇的分會場在勝利實驗學校、天地實驗小學、建蘭中學中舉行。
「30ml的洗潔精,加入多少的水,才能吹出保持久、不易破裂的泡泡呢?」帶著這個疑問,同學開始探究了。
「我覺得應該是70ml,水比洗潔精多一點,吹出的泡泡會大一點。」一位同學回答。
「加60ml,洗潔精和水的比例是1:2。」「30ml,1:1,泡泡的外圓厚實一點不容易破。」……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
張老師把學生分成9個小組,嘗試著讓每一組做一個實驗,一組一個配比,記錄下6次泡泡保持的時間長短。實驗結束,加入90ml水的泡泡液持續時間最久10秒,也就是1:3。在學校的科技節上,同學們也曾多次實驗,進一步換算,最後發現3:5是最優配方,也就是比例在0.6左右時,泡泡的持續時間最長。
這時候,張老師引用大家的實驗結果,說出了一個神秘的數字——0.618。「這是黃金比例。」一位同學舉手說出了答案。那麼,「黃金比」除了在泡泡水的配方上,還有其他地方也會運動到嗎?
「據說如果一個人的上身和下身的比例是0.618時,看上去是最美的。」「照片構圖的時候,最協調的也是0.618呢!」「連我們的國旗都是黃金比例。」「五角星也是黃金比例。」……在張老師的ppt中,舉出了不少大家生活中存在的黃金比例,讓同學們驚訝不已。
孫維佳老師說,其實從2005年開始,學校數學教研組就嘗試將數學學習遊戲化,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將統一領域內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創編了一系列具有數學味的遊戲活動,還設計了「數學與美術」、「數學與信息」,「數學與科學」等一系列整合課程。勝利實驗學校校長張浩強介紹,語文、思想品德課程早在2013年就做了整合,包括了學科內的整合、學科間的整合以及全學科的整合兩部分。數學的整合也於上個學期開始在全年級進行滲透,每周一節的科學素養課程,包括了數學與美術、數學與信息、數學與健康等多門學科。
而在天地實驗小學的「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施」分會場,學生們自由選課,讓自己成為高爾夫小達人,或者是小演員,亦或是小建築師……
在「快樂廚房」中,學生們正在製做「總督杯」。鄭洋老師用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們知道「總督杯」的來歷,認識製作時所用到的各種工具和食材,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製作流程,完成之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一節「總督杯」製作的課堂上,鄭老師將歷史、美術、品德課等融入其中,讓學生們在快樂中獲取知識。
「體驗式學習,使學生的『生長』有了多種可能性。」天地實驗小學的王雷英校長說,「我們的拓展性課程並不是社團課、興趣班,在課堂上,讓孩子們學會合作、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