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家人在陪伴時運用這六個方法,可順利幫助患者走出困境

2020-12-22 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

生活之中,每天都在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這個世界依舊在運行,你依然是你,你面對的困難也好,快樂也罷,它們不會因為外界發生什麼,而有多大的改變。

這樣說,只是告訴你,改變一切首先要改變自己,一味地期待外界,可能會讓你失望而歸。

你的快樂是你自己爭取和不斷取悅自己,而得來的。而困難,是因為我們活著就會有困難,因為這個世界不是為你一個人而設定的,所以你需要去接受或者有心理預期,來接受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但是有一點,我們要記住,困難都是可以通過我們提前預防和通過改變自己,而大大的降低,甚至是可以避免它發生的概率,或者不發生。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提前預防和準備的,以及通過學習來使困難降低,甚至是可以避免它發生的。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很多的抑鬱症家屬們對我說的一句話,他們都說:「陪伴抑鬱症患者實在是太難了!不知如何才能幫助到他們?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比患者還著急、難受!」

確實是如此,家裡有抑鬱症患者,家屬們因為不懂這個疾病,故陪伴起來就非常的吃力。所以,對於一個抑鬱症家庭來說,我的建議一直是這樣的:「即,家屬們要主動去學習一些抑鬱症的知識和陪伴技巧、方法等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家屬就是不懂,那麼在陪伴上就束手無策、很盲目,導致陪伴變成了傷害。

相反,很多的家屬,因為積極地去學習了,而使得陪伴的關係越來越融洽了,自己也不焦慮和盲目害怕了,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抑鬱症是急不來,而陪伴卻要始終以耐心去守候的,漸漸地他們從內心接受了、也懂得安撫自己的焦慮情緒了、在陪伴上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給抑鬱症患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康復的環境,而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康復的保障。亦是患者所渴求的。

所以,家屬們沉下心來,自我不斷充電和調節自己壓抑的情緒,是陪伴好的關鍵。

多學習一些抑鬱症的知識,可以大大的減少自己對患者的一些盲目主張的要求,因為家屬們不合理的要求,可能是對患者第二次、第三次的傷害。

在陪伴中,家屬們也會心累,不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關注到了患者身上,也要學會給自己留點時間去放鬆放鬆,做到自我調節和釋放,平時可以做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跳舞、唱歌、傾訴、尋求一些心理上的諮詢,都是可以的。

對於這一點很多家屬不理解了,因為他們會認為患病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應該是家人做吧?他們有這樣的認識也是正常的,但是你想過嗎?假設你主動去尋求一些專業的指導,可能會會大大降低你的焦慮情緒和心中的疑惑,使得你豁然開朗了起來,對於你和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幫助。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個建議至關重要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的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兩年了,而且自己的狀態越來越棒,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都不會再被抑鬱症給牽絆住了。這都是源於我真正的懂得了愛自己和知道了如何去和抑鬱情緒相處了,那麼我已然練就了一副金剛之身了。倒下?絕對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了。說以後沒有抑鬱情緒,那都是假的,畢竟我也是肉體做的,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
  • 抑鬱症:家屬們掌握這五個陪伴理念,那麼就能夠幫助患者走出困境
    這一點是必定的!這一句如何理解呢?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再嚴重的抑鬱症,經過細心到位的陪伴和積極的治療,都是可以被戰勝的,關鍵的點在於一個是治療,另一個是患者的自救意識和行為,第三個則是家屬們到位走心的陪伴。
  • 家人如何幫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
    每個人都需要在溫暖,有愛的環境中生活,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這一內心的需求更能清晰地體驗出來。而有心理障礙的朋友,更容易感到孤單和寂寞,這個時候家人的陪伴是特別重要的。生活中無論人們得了什麼病,他都需要一個安靜,舒適,有愛,和諧的環境來修養。而抑鬱症患者在這一方面的需求更為突出,他們更需要關愛。可因為有很多人不理解抑鬱症的病理,無意間冷落了我們的患者朋友,這也會給他的心理又添加了一絲陰雲。
  • 抑鬱症患者的重生,是來自患者家人的正確陪伴
    在照顧抑鬱症患者時,應該要有「耐心的心理準備和長期的陪伴」。這是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的兩種重要的心理意識。如果家屬已經做好了這些準備,那麼他們就不會盲目地詢問患者,因為他們真的需要時間來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誠然,作為抑鬱症的家人、朋友,或許真的需要承受極大的壓力,但是我想說,在抑鬱症家庭中,家人的耐心與理解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勇氣與動力。那麼,作為家屬或者朋友,有哪些話不適宜對他們說呢?家裡有一個堂伯得了抑鬱症,家人對此很不理解。他們想不明白,收入頗豐的堂伯,不缺吃喝,不缺房車,兒女生活幸福,孫子、孫女一個上了小學,一個上了幼兒園,為什麼他卻得了抑鬱症。國慶回家時,經常能聽到一些長輩們說,「你有什麼可抑鬱的?」說實話,你以為他真的想變成現在這樣?並不是,他也不想抑鬱,但他就是開心不起來。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1、你有什麼可抑鬱的? 家裡有一個堂伯得了抑鬱症,家人對此很不理解。他們想不明白,收入頗豐的堂伯,不缺吃喝,不缺房車,兒女生活幸福,孫子、孫女一個上了小學,一個上了幼兒園,為什麼他卻得了抑鬱症。 國慶回家時,經常能聽到一些長輩們說,「你有什麼可抑鬱的?」 說實話,你以為他真的想變成現在這樣?並不是,他也不想抑鬱,但他就是開心不起來。他只是得了一種叫做「抑鬱症」的心理疾病,他感受不到快樂。
  • 戰勝抑鬱後我明白了,家人要幫助我抗擊抑鬱症,必須做好這4件事
    作者|簡客GAKER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家庭環境和家人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抑鬱症患者不能從自己的家庭中獲得正能量,那麼這不僅不能幫助患者走出抑鬱症,反而會給到患者更多的刺激,加重他的抑鬱症!
  • 陪伴抑鬱症患者是艱辛的,但是你們正確地陪伴,一定可以換來重生
    文/阿秋家人在照顧抑鬱症患者的時候,要做到「耐心和長期陪伴的一個心理準備」,這是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比較重要的兩種心態意識,家人做好了這些準備,那麼就不會盲目去要求患者了,因為他們真的需要時間來過度這個艱難的時期。
  • 世衛統計,全球約超過3億人受抑鬱症困擾,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想要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人們對抑鬱症及抑鬱症患者普遍懷有哪些誤解,而患者的主觀體驗和科學事實又是什麼樣的:誤解一:得抑鬱症的人心態都不好;軟弱、矯情、想太多的人才會得抑鬱症。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心理動力療法(Psychodynamic Therapy)等多種心理治療手段,都被證明對抑鬱症有效(Meekums, Karkou, & Nelson, 2015)。雖然在抑鬱症的治療過程中,病人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但專業人士的幫助才是治療抑鬱症最可靠的方法。
  • 抑鬱症:我給患者家屬的一些陪伴小指引,每條都很實用!建議收藏
    雖然有很多這樣的抑鬱症家庭,但是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他們經過治療和耐心的陪伴以及患者們積極的自救,絕大多數都走了出來!這是事實!所以,堅信起來吧!親愛的家屬們!,切勿嘮嘮叨叨的關心,表達愛的方式就是:以同理心、換位思考、與他們共同面對困難、不去指責、樂觀和耐心地去指引,幫助患者逐步走出困境和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 如何能幫助抑鬱症患者開心起來?一個方法足夠
    還有更多的人,即便不是真正的抑鬱症,也正處於抑鬱邊緣。我經常收到私信,如何才能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根據我多年的諮詢經驗,我想告訴你的是:要學會多傾聽,少說話。抑鬱症患者在傾訴自己的痛苦和家人朋友時,多數會被無情對待,很多人認為抑鬱症就是矯情、想太多、敏感等,不願意過多傾聽他們的痛苦,最終孤獨的一部分抑鬱症患者就會通過這樣的極端方式表達憤怒和不滿。
  • 如何能幫助抑鬱症患者開心起來?一個方法足夠
    文/老K這兩天由於衛健委一則要求開展抑鬱症篩查:情緒狀態評估納入學生體檢的消息讓好多人開始討論起來抑鬱症。《柳葉刀》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抑鬱人群已達到9000萬,大約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一階段會受到抑鬱的困擾,平均每11人中,就有1個人抑鬱。還有更多的人,即便不是真正的抑鬱症,也正處於抑鬱邊緣。我經常收到私信,如何才能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
  • 我是如何陪伴閨蜜走出抑鬱症的?
    我每天上班、忙孩子、照顧老公,自己像個陀螺一樣,總覺得抑鬱這檔子事離自己太過遙遠,此生沒有交集。我是如何陪伴閨蜜走出抑鬱症的?本能對精神病三個字的排斥讓我神經高度緊張,跟閨蜜的主治醫生交流之後,他說,抑鬱症雖然屬於精神類疾病,可是並不是精神病,也並不是無藥可醫,家人的包容和陪伴照料很重要。我問醫生那我需要做什麼?
  • 抑鬱症服藥第107天,以親身感受淺談家人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
    我是一個患有重度抑鬱,重度焦慮的雙情感障礙的患者。在頭條記錄自己抗抑鬱焦慮的過程中,很多抑鬱症家屬向我諮詢如何和像我這樣的病人相處。今天我就以自己的感受談,給你們以下幾點建議。1 學習抑鬱症,焦慮症的知識。
  • 抑鬱症患者家屬,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決定患者得到幫助還是毀滅
    一個抑鬱症患者能不能走出抑鬱,戰勝抑鬱,和他的家人在抗擊抑鬱症的鬥爭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家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患者從家人那裡得到的是更多的幫助還是更多的傷害!如果家屬扮演的是一個牽引者的角色,可以讓抑鬱症患者得到來自家人的支持與幫助,那麼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的勝算就很大。如果家屬扮演的是一個助推者的角色,不僅不能給到抑鬱症患者他想要的幫助,反而給了他更多的傷害,那麼抑鬱症患者的症狀只會加重,並且會很難走出抑鬱,何談戰勝抑鬱呢?
  • 抑鬱症不是小病!身邊有抑鬱症患者,拜託你別說這4句話
    另外,因為抑鬱症患者的心理一般比較敏感,在陪伴抑鬱症的時候有很多話不能說,否則可能會讓患者出現更加負面的情緒而導致疾病加重。那麼,有哪些話是在與抑鬱症患者交流時應儘量避免的呢?1、你真沒用在陪伴抑鬱症患者的時候不要說「你真失敗」這句話,因為很多的抑鬱症患者都存在自卑的心理狀態,容易自我否定,認為自己沒有存在的意義跟價值。
  • 抑鬱症不是小病!身邊有抑鬱症患者,拜託你別說這4句話
    抑鬱症作為心理障礙的一種,在發病過程中患者會有顯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為了避免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要及時對抑鬱症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通過心理幹預、藥物治療等方式幫助改善患者的症狀,還要給予患者關心和愛護,能讓患者感覺到溫暖,從而擺脫抑鬱症的困擾。另外,因為抑鬱症患者的心理一般比較敏感,在陪伴抑鬱症的時候有很多話不能說,否則可能會讓患者出現更加負面的情緒而導致疾病加重。
  • 鍾鉉基金會 邀SM藝人參與義賣來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
    如今3年快要過去了,雖然大家都已經走出了偶像去世的傷痛,但粉絲們對鍾鉉的思念卻一直都沒有減少。鍾鉉的離世真的是十分的突然,同時也令人更加關注人們的心理健康的問題。2020年面對全球肆虐的疫情,相信一定有不少人都會受到精神心理上非常巨大的影響和壓力,為了幫助提升人們的心理承受壓力系統,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鍾鉉離世後成立的基金會「Shinin'」,早前在韓國就舉行了一場慈善義賣。
  • 抑鬱症患者眼神自帶灰色濾鏡?西瓜視頻帶你了解如何關愛抑鬱症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不開心的時間段,如果能走出這灰暗的時光,你就能往正常的生活繼續前行。假如沒走出來,有可能會一直在惡性循環,最終會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那麼,如果一個人抑鬱的話,能從眼神裡看出來嗎?讓我們一起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簡裡裡來了解下,她在她的視頻裡講述了抑鬱症患者眼中自帶灰色濾鏡的心理學原理。
  • 抑鬱症患者有哪些表現,如何幫助他們擺脫抑鬱症
    當您所愛的人患有抑鬱症時,這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尤其是當您缺乏應對心理健康挑戰的個人經驗時,您可能會感到無助和沮喪,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是,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在幫助某人從抑鬱中恢復過來時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一些簡單的手勢和動作,也可以大大改善您所愛的人的症狀,並且有助於患者的康復和治療。